08.07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識別一個武漢人,不在於他愛不愛吃熱乾麵,而是他能不能端著麵碗趕車。”這是一則最近走紅網絡的段子,也如實反應了武漢人的生活片段。

“排隊時間要算準,不然就掉的大(武漢方言,意為“損失慘重”)。”從小在武漢長大的王女士說,為了在快節奏的早餐時間吃口好的,頭天晚上睡覺前就會規劃好自己的明日菜單。“煎餃、豆皮一鍋十五分鐘,蒸餃二十分鐘,熱乾麵燙一碗兩分鐘,排隊、付錢十分鐘左右。”王女士說,像這樣的數學題,每天都翻滾在過早族的心裡。“打包、外賣都會影響食物的口感,我情願早點起來算準時間過來排隊。早上吃好了,一天都有精神。”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正式營業:過早可提前下單

然而,這樣的過早算數或成武漢歷史的經典記憶。近日,百年老字號蔡林記宣佈,位於武昌區和平大道的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正式營業,這也意味著,武漢正式進入可提前在線預約就餐的新過早時代。

“早上出門前,用手機點單,選好到店的時間,人到店,早點就在櫃子裡了,一分鐘都不用等。”王女士說,以前,為了節省時間,不得不選擇在買完早餐後,頂到太陽端著碗,穿梭於大街小巷,但是現在,同樣的時間出門,就可以到店吃著空調,吃完再走了。

此外,每張桌子上都有的口碑碼,也讓這家智慧餐廳的就餐環節變得方便。“你只需要進來找個桌子,然後掃碼點餐,一會兒做好了系統會提示你取餐,就不用反覆排隊了。”蔡林記現掌門人、非遺傳承人王永中說。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除了對早餐堂食現狀的改造,蔡林記的這家智慧餐廳,還將進門處隔出了一片24小時無人販賣區。“這裡主要賣掛麵裝的熱乾麵和一些配餐特色飲品,比如米酒、酸梅湯、綠豆湯。”這種掛麵裝方便麵的誕生,也是來自新零售的靈感。此前,通過蔡林記天貓旗艦店的數據分析,蔡林記不僅研發出了口感能達到門店產品80-85%的掛麵裝方便麵,並基於大數據分析,推出了辣味、牛肉味、滷肉味一系列產品。

王永中說,本次在智慧門店中加入24小時販賣區,正是根據口碑線上門店裡,消費者的熱門評論。“好多後來去了廣東、浙江、上海的人,跟我們留言說,在外地半夜醒來,就想回武漢吃熱乾麵、糊米酒、豆皮、煎包。我們這個24小時販賣區,就是開給那些深夜還想吃口武漢味的人。”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一碗熱乾麵的數字化背後 老字號借力新零售煥新

事實上,早在2015年起,百年老字號蔡林記就已接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平臺口碑,開始嘗試新零售服務模式。入駐後,蔡林記通過口碑大數據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會員體系,根據會員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做標籤,建立有效的會員體系,實現權益、儲值支付、卡券、標籤多方位的集中統一管理,有效實現精準營銷。口碑方數據顯示,轉型新零售之後,蔡林記門店線上曝光量累計5000萬,積累會員167萬。

除了入駐口碑平臺,蔡林記還將自己的生意通過天貓,做到了海外。“目前我們線上銷售佔比10%左右,大部分客戶都是廣東、浙江、上海等地希望解決‘舌尖上的鄉愁’的湖北人。而且這部分客戶完全是增量,未來還有更大的延展空間。”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王永中說,作為一家百年老字號餐企,謀求轉型勢在必行。試水智慧餐廳技術,做華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這家百年老字號借力新零售煥新的又一舉措。

“新時代,時間是最昂貴的生活成本。“王永中說,為了優化分秒必爭的早餐時間,顧客的消費體驗,蔡林記採用了以手機點單為代表的智慧餐廳方案,消費者通過:智能推薦、智能點餐、收取服務通知、自助取餐、自動代扣、用餐評價等全流程線上自助就餐體驗,可實現“人在路上,菜在鍋裡”的新過早速度,手機預約可節省至少十分鐘的排隊、等餐、取餐時間。此外,對於商家而言,全數字化後的智慧門店,可節省30%的人工成本,延長營業時間到24小時,也能提升坪效約25%。” 口碑負責人表示,智慧門店除了硬件上的改造,更重要的是讓商家通過數據運營店鋪,實現更精準的商品生產,從而降低能耗。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早在去年11月,口碑便宣佈啟動智慧餐廳方案。今年1月,老字號連鎖品牌五芳齋率先與口碑達成合作,在杭州打造了全國第一家智慧餐廳。隨後,全國多個品牌加入了聯合口碑改造智慧餐廳的行列,在餐飲行業掀起了“智慧餐廳現象”。而蔡林記的加入,正式拉開了武漢商家朝智慧餐廳升級改造的大幕。一碗蔡林記熱乾麵的數字化背後,反映的是以老字號為代表的武漢商家借力新零售、注入新活力的智慧。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手機預約過早 華中首家智慧餐廳提升武漢過早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