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些中小學教師中出現職業倦怠的原因是什麼?

楊永厚說教育


倦怠,即疲倦、懈怠。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出現興趣不濃,缺乏激情,進取心減弱了,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效率低下等現象,是教師職業中目前比較常見的問題。

那麼,教師中為何會出現職業倦怠現象呢?


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一是社會原因。不可否認,改革開放以來,教育已成為國家戰略,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制定了系列重要文件,使教師的社會地位不斷的提升,教師的工作條件也有所改善。但現實的狀況難以讓更多的教師,特別是農村廣大中小學教師感到滿意。如教師職業與目前社會上熱門職業相比,社會地位依然不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生活工作條件還比較差,不少地區尊師重教也只停留在文件中和口頭上,教師的合法權益保障還不是很到位。

二是職業特性的原因。教師是很光榮、崇高的職業,但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相比較有其複雜、艱苦的特性。教師職業表面看起來輕鬆,休息時間長,但實際是一項費心傷腦的、繁重的腦力勞動。教書育人說起來容易,但由於應試教育的重壓,面對的是個性格各異的活生生的學生,從事的是枯燥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的工作,加之現在教師要為晉升職稱苦苦無奈的掙扎、競爭、拼搏,時間稍長,便出現身心疲憊的現象。


三是待遇原因。現在整個社會都知道教師的工資得到待遇提高了 。的確,現在城市中尤其是名校中,教師的工資待遇比較高,要好於一般職業,但廣大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師的工資還是比較低的,與同地區的熱門職業相比差距很大,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工資也僅能維繫日常生活,要想購房那就成了美夢。面對這樣的現狀,教師難免產生心理失衡。

四是學校管理的原因。日趨嚴重的教育行政化傾向,導致中小學管理模式的行政化。現在在教育內部管理中確實存在有部分領導官化、腐敗的問題,對教師的管理依然是行政命令,缺乏人本化、民主化管理,嚴重挫傷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原因。雖然上級各級政府出臺了不少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文件,也開展名師、優秀教師的評選獎勵,但這只是點面上的一些東西。具體到學校內部,真正激勵教師專業發展的機制還未形成,教師學習提高缺乏經費支持,從事科研得不到認可,使相當一部分中青年教師看不到專業發展的遠景,喪失信心,出現一些人不思進取,把教書育人減當作職業,而不看作是事業。

除上述原因,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目的的不同性,對教師工作支持認同性不高,政府對教師的獎勵力度不大,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等,也是導致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


楊永厚說教育


就我個人的體會而言,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確實有一腔熱血,希望在教育事業中有所作為,但現實確實是殘酷的,每個月1513元的工資(2009年),學校裡各種評優的潛規則,上級各種無用的檢查,城郊結合部生源差,和從事其他職業的同學一對比,尤其在收入上,開始我還能接受,總想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到後來我發現,和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不得不讓我正視現實,我的付出和回報根本不成正比,我不想做一個窮酸教書匠,我也得養家餬口,我也想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我也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於是我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學校了,現在我也動心想去私立學校了,因為私立校的待遇和工資更好,我當然知道事業單位更穩定,但沒辦法,我也要生活。


愛玩客9211626


“幹一行,怨一行”,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教師隊伍中出現職業倦怠的情況非常嚴重,這是其他行業所沒有的。



01 教師隊伍出現職業倦怠的特點是:倦怠時間越來越短,倦怠越來越普遍。

1、筆者記得初參加工作在88年,那時候過了10年單純充實而快樂的教學時光,儘管年年帶初三,但就是一門心思教育教學,幾乎沒有其它雜事,個人出現職業倦怠還是近十年的事。而現在,近幾年剛分的大學生,很多人剛乾幾個月就出現倦怠了。

2、現在教師職業倦怠更普遍。幾乎每個人都有怨言,每個人都感到累,每個人都在職業良心和現實無情的矛盾中徘徊,在努力乾和當維持會長之間糾結。



02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1、現在教師要擔負的責任太多了。安全壓力、教學壓力、紀律、衛生壓力、活動組織壓力,還有資助、扶貧、下載、問卷、關注、黨建,搞得人心煩意亂,哪裡還有心思教學。更有今天一個評比、明天一個檢查,讓人疲於奔命。

2、教師人手緊張。現在大多數學校教師緊缺,隨著近幾年教師退休速度加快和年輕教師流動情況增多,各學校人手越來越緊,很多學校幾乎就是兩個人要擔負三個人的工作,老師們超負荷工作。就像一根橡皮繩,長期的拉到極限,再就沒了彈性,職業倦怠也就產生。



3、教師待遇低,導致人心浮動,職業倦怠加速。因為待遇低,老師有四個趨向。一、尋找第二職業,變相兼職或做生意;二、違規補課;三、尋找機會改行或離職;四、原地踏步,當維持會長,修身養性。

4、教師生存環境不良。整個社會沒有尊師重教的風氣,學生難管、家長難纏,老師時不時嘔氣,稍不留神還可能受到處分。還有部分人看到老師的苦累視而不見,明知老師待遇沒落實故意裝傻,這讓更多的老師心涼。因而職業倦怠普遍。

基於上述原因,教師職業倦怠非常嚴重,已經嚴重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升。



一個行業業出現職業倦怠不可怕,怕的是普遍的職業倦怠,當大多數人都對職業不上心了,這個行業不可能有發展。大家說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專注教育,關心教師,你若認同,歡迎關注+轉發評論!


文軒閣


職業倦怠是每個行業都會出現的現象,但是不同的行業都有解決方案和應對策略,而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尤為嚴重,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1、社會誤解嚴重,教育環境惡劣。中國的教育環境、或者說家校關係、師生關係,目前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惡化程度。社會和家庭不給教師教育權利,反而向教師索要教育質量。前幾天有個老師因為懲戒違紀學生,就被法律制裁,受到牢獄之災。這個處罰結果,徹底的寒了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心。2、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國家的教師待遇政策層出不窮,但是隻有經濟發達地區落到了實處,大多數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師只得到了一紙空文,反而激起了社會上的部分人士的憤恨情緒,對教師和教育工作百般刁難,指責不已。3、職稱晉升無望。現行的職稱評審制度,中高級限額比例太低,鳳毛麟角,好多教師終其一生,都無法晉升,所以好多教師沒有努力工作的動力。4、學校考核制度不公。現在的中小學都有教師代表大會制度,但是往往形同虛設,學校的事情都是校長一言堂,評優選模、晉升職稱都是官化嚴重,一線教師只有出力的份,沒有其他的事,長此以往,教師的職業倦怠就無從消除。要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首先就要擴大中小學教師的職稱制度中,中高級限額,或者改革職稱評審制度,要麼廢除職稱制度。


閒潭落花110063461


以前,對中小學教師工作的定義是——簡單的重複性的腦力勞動。後來,教師地位提高了,中小學教師工作的定義更改為——複雜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

定義改的得好,從理論高度提高了教師地位,可是理論的提高不可能代替現實,從事中小學教師工作的都可以明顯感覺:隨著經濟的發展,教師的地位在不斷下降,相反,對教師的要求卻是日漸提高。

一方面,地位下降,另一方面,要求提高,於是前途渺茫,再加上職稱制度的負效應,績效工資發放中的種種不公平,普通教師的職業態度不可能不出現問題。還有社會輿論的壓力,來自生活的壓力,於是職業前景模糊,懈怠不可避免出現。

想想吧:學生有理,基本不能管了,一管就是體罰,就會給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不是已經有教師上課用書拍打學生,被拘留五日了,家長還不依不饒,依然要起訴嗎?如果誰管,下一個就是你。家長無錯,基本上不敢提要求配合了,不是也有教師把學生作業曬到班級群,被家長勒令登門道歉的嗎?還敢和家長交流嗎?領導就更惹不起了,稍有不滿流露,就會祭起績效工資的法寶,讓你少掙好幾張。教師周遭轉一圈,會發現只有自己說是最弱的那一個,並且越來越弱,基本沒有超越的機會,能不懈怠嗎?

老教師懈怠,年齡大了,中年教師懈怠,工作久了,進入了職業疲勞期,可是,如果入職沒有幾年的年輕教師就開始懈怠,就說明這個職業,問題大了。所以,年輕教師不少用腳投票。

管理部門激情不減,每年一個新目標,今年,是有償補課,鞍山已經開除了一名,所以,還是懈怠吧,不然,你沒有能力跳槽,再被除名,不值。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首先教師管理學生無法可依,既要求教師對學生嚴慈相濟,但是如何嚴,如何慈,沒有具體操作說明,現在只要一出事就是教師的責任,而且不論你翻那部法都是你教師責任,哪怕學生打了你,手疼了也是你的責任。

第二很多學校管理者認為自己高高在上,認為自己就是你的衣食父母,可以對你打罵隨意。

第三一方面鼓吹素質教育減負,一方面在那狠抓成績,增加學生學業負擔,一方面不許給學生排名,甚至是不許公佈學生成績,另一方面確用學生成績來給教師排名,衡量教師水平。

第四很多教師晉級職稱無望,甚至學校根本都沒有多餘名額,承擔巨大壓力確無法晉級,久而久之必然懈怠。

第五社會認同感不高,社會上網上人人在那罵教師,醫生兩個職業,其實大多數的教師根本都沒有辦班,亂收學生輔導錢的現象,但是有些人就在那把這個職業所有人都罵了,我們這都知道買東西在那講價的一定是教師,因為教師在我們這就是貧窮的代名詞。

第六人人誤會教師每天就上兩節課,只要一說話就說你們一天兩節課,每年有寒暑假給你們點錢就可以了,其實只要做過教師的都知道,教師每天上課只是次要的,學校甚至政府會給教師安排很多其他工作,假期也會有各種培訓,學習,集訓,扶貧,河提巡邏等等其實教師並沒有想象中的輕鬆,但是別人不會那麼認為。這只是自己的一點拙見。


俠客小刀爺


1.教師是工作是雙向的,你有熱情教學生得有熱情學才行!太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啥也不管了,老師又不敢太嚴管!

2.晉級累心,評優秀寫論文寫課題評優秀課還得拖關係送禮!

3.社會對教師期待太高!教師經常處在風口浪尖!

4.有些校長就是個外行,不知道咋上來的!亂指揮一通!老師們熱情不高沒法發揮自己的能力!

5.各種無用檢查流於形式,明知道都是糊弄還查!真是無語!凡事就是錄像拍照,至於效果!嘿嘿!

6.重複的工作年年歲歲沒太大變化!

7.主科老師補課掙點錢被大家口誅筆伐!大多數老師掙扎在貧困邊緣!名校老師掙得多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8.寒暑假裡各種培訓!有時還得自費!社會考試還不時來找老師監考!

9....................


冰涼的雪369


無非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壓力越來越大。除了教學,現在大量與教學無關的黨務、社會活動充斥於學校裡,什麼創文明城、學黨章、扶貧、維穩…讓老師天天不知在忙啥。二是責任大。現在社會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幾乎近於苛刻。學生有了錯不但不能懲罰就是語言都不可嚴厲,學生成績不理想,教師就要受埋冤。如果一不小心組織的學生活動中學生髮生意外,教師還要負一定的責任,這教育、管理、保姆幾重身份使教師不堪負重。三是待遇低。現在論起教師的待遇已經到了和農民工比較的地步了,即使這樣還有人認為教師待遇高。四是得不到社會的理解。教師群體大,輻射範圍廣,一旦出現個別人道德敗壞,幾乎便會給整個教師群體蒙羞,便會成為有些人對教師攻擊的利器。五是發展空間小。除了熬幾年奮鬥幾年職稱能升一升,永遠都是一名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可能這也是教師隊伍中男生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吧。


手機用戶憑欄聽雨


原因是評職稱禍害了中國教育。職稱不職稱的對工作形式內容幾乎無用,有無職稱,工作量一樣工資不同,這樣只會嚴重挫傷評不上職稱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鄙人覺得,什麼事都要權衡利弊,弊大於利,已不能與時俱進,就要革新,建議取消職稱評定,和公務員一樣,按工齡段自然晉級到相應職稱級別的工資比較合理,課時費也要落實。或把評定的職稱只當成一種榮譽,不與工資掛鉤,讓埋頭在基層默默流汗奉獻的不再流淚,不再為評定職稱煩惱又憂愁,讓鄉鎮基層低職務事業單或園丁安心、耐心,順心、用心、真心的去工作和授課吧!


今天空氣流通暢


職業倦怠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出現,一是職業本身特徵決定的,二則是職業的發展決定的,無論哪一種都是客觀存在的。經常遇到其他行業的抱怨,可謂幹一行恨一行就是這樣的。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職業本身決定

教師主要的工作還是三尺講臺,面對的對象是學生;教學內容比較穩定,一般不會出現巨大的變化,長時間從事一件相同的事情,確實是容易產生倦怠的。而在校老師,可能從事這一職業是終生的,20-30年下來,出現倦怠再正常不過了。

2.工資水平不高,想改變卻無力改變

經濟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年輕時可能大家工資還可以,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的工資水平都有巨大的提升。而老師的工資水平雖然有漲,但相對來講並不高。這樣就決定了老師們的倦怠。無數老師想改變,但發現已經無力去改變了,上有老下有小,辭職是不可能的。

3.社會地位比較微妙

現在社會,對老師的期盼是高了,對老師的評價也是跟風嚴重。在一起事實不清的情況下,對老師進行大肆報道。老師上課不講下課講,老師有償補課等,極個別老師失德行為卻上升為對整個教師隊伍的批判。以為老師都這樣,以偏概全。廣大老師很受傷。

以上這些決定了老師長期下來是比較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的。我是學霸數學,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