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智多辛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是以前在手工業行業中流行的一句諺語,它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和實際指導性。這樣的諺語很多,都是經驗之談。如“補匠無法,全靠泥擦”;“草鞋沒樣,邊打邊像”,“要想確好躂,筒筒要尺八”等。

傳統的手工業,是民族工業的支柱,都是用自然材料加工而成的。它們無公害,無汙染,無殘留,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傳統的手工業行業漸漸被現代化的輕工業所替代,一些精湛的傳統工藝亟待保護。

長木匠,是說木工在實際操作中,總會在下料時多留下一點餘地,以免以後的刨平、整齊過程中長度等會有所減少。料短就浪費了,所以先就預留一點餘地。

短鐵匠,是說鐵匠在下料時可以少下一點料,在高溫錘鍊鍛打之後,鐵器自身會有所加寬加長,中間部分可以略為凹進去一點點,不會影響成品的質量和正常使用。當然,若是把料出多了,那一錘一錘得在高溫下多花多少功夫呀,再說,太長了也要切掉的。

不短不長是石匠,這是說選料的時期就要看準,什麼料適合作什麼器具。料短了用不上,浪費了;料長了,難呀,那可是要工匠一錘一錘一點一點地鑿下來的,鑿下之後還要修平,這些都是力氣活,偷不得一點兒懶。

這些諺語也說明要節約材料,善於打算安排。

“寸木寸用”,“因地制宜”等。


綺閣書生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經常聽到老人嘴裡的一些老話,我爺爺年輕時就是一名石匠,那時家裡蓋房子都是用爺爺打出來的石頭,採石的地方在我們這邊叫“石窩”,這句農村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過去的農村,家裡面所用的床、櫃子、櫥子等都是請木匠做的,那時的木匠是很吃香的,就在今天,裝飾行業也離不開木匠,無論是做什麼,木匠第一個工作都是需要下料,由於怕浪費材料,下料時往往把原材料截的很長,即便浪費一點也不願浪費整根木料,因此也就有了“長木匠”的說法。

打鐵這門手藝在以前的農村是比較常用的,那時的農村人以耕種為主,用到的工具如鐵鏟、鋤頭等都是請鐵匠來打造的,在打造過程中,當鐵具高溫燒紅後會有所延長,因此鐵匠為防止浪費,在下料時都會選擇短一點,“短鐵匠”由此而來。


石匠算得上是農村最辛苦的一種職業,一般石匠有兩種,一種是採製原料石的粗匠,另一種是雕刻的細匠,以前農村的石磨、石槽、石墩都是木匠鑿出來的,在打鑿的過程中用的石料比木匠的要短,比鐵匠長,因此也就有了“不長不短是石匠”這一說法。

農村的這句老話,都是通過不斷的備料中得出的經驗,不僅通俗易懂,還有這為人處世的道理,在與人相處時,要多看對方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做事不可太絕,多給自己和別人留一些餘地。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大家,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我會持續解答農村的相關問題,請大家多多關注!


生活巷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怎麼理解?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關於: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是一個民間俗語!是前輩長時間在工作中積累的經驗!以上說的都是在用料的尺寸,放料的精準度!

首先我們來理解“長木匠”:木匠在我國的範圍比較廣,傢俱木器,桌椅板凳,各種農具,到現在的裝修裝潢,工地上的做模具等都離不開木匠!用料的精準度很重要,一旦材料長了,我們可以補救,鋸掉一截。但是短了,那隻能報廢!

“短鐵匠”意思是,鐵:在高溫鍛造下,可以改變它的形狀,長短大小!如果說長度短了,我們再加熱,給他幾錘,可以改變它的長度!

“不長不短,是石匠”意思是:在用料上,石材的長度大小必須要精準。因為他沒有復修的可能,否則只能報廢!

以上就是說,“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個說法,個人意見與大家分享!


xJq喬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可不是簡單的順口溜,其實說的是三個不同工種木匠、鐵匠、石匠的下料口訣。



一、長木匠

木匠下料,必須有足夠的餘頭。比如你要做個2米的傢俱,下料不能正好2米,得根據木料好壞,硬度大小,長出那麼寸許。

為啥呢?木頭有耗損的,說不好聽的,拉大鋸剖開都能掉一堆鋸末子,木頭還要刨平,打眼等,留再長,到時候都怕多推了幾下短了料。因為這給主家浪費了大料,你這木匠生涯也算是到頭了。



二、短鐵匠

打鐵打鐵,利用的就是鐵在高溫下鍛打的延展性,。比如人家要個一尺的大钁,你下料一定要比一尺短一塊,這樣經過高溫錘打,鐵一延展,尺寸就足夠了。

打鐵主要在打出的鐵家把式好用,順手省力,這裡你不必講什麼實誠勁兒,份量足。好用,結實,就是鐵匠的名片。



三、不長不短是石匠

石匠下尺寸,一是一,二是二。人要求做多大尺寸,照尺寸下料就好。因為石材硬,尤其是用來做石磨,石雕等的石材,更是要選用材質堅硬耐磨的材料。

農村老話都是長期農耕生產、手工製作、自然觀察等經驗的總結,簡單易記,朗朗上口,卻是生產生活中的精髓。類似老話還有“快打醋,慢打油”,是賣油郎和賣醬油醋買賣人的生意口訣。

您還知道哪些農村老家生產生活口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交流。

我是三農領域科普答主阿兮隨筆,喜歡我的問答別忘了點贊支持轉發哦!

阿兮隨筆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主要是用來形象地說明過去農村木匠,鐵匠,石匠這三種工匠的用料技巧的。

1:長木匠。

因為木匠在做木工的過程中,下料時一定要多下點。這是因為木匠在做工過程中,由於木料的加工是耗損型加工的,比如鋸、切、解、雕等工序加工時,往往會出現偏差,需要重新反覆調整。所以,木匠在加工木料時,都會預料一點,以防加工時,出現偏差,好做調整用。比如,加工木櫃子的門板時,如果門板是兩米長,一釐米厚。木匠取料時都會取兩米多的長度,超過一釐米的厚度。

2:鐵匠短。

因為鐵在鍛造過程中,因為加熱和捶打的過程,而發生伸展。所以,以前的打鐵工匠,在打造農具時,都會按照經驗來判定農具的用料多少,然後在下料過程中,稍微減少一點。

很多人也許會認為這是偷工減料。其實不是的。在鐵器加熱捶打時,鐵的伸展會慢慢地把不足的地方補上的,從而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因為料下得太足,打鐵時,由於鐵沒有空間伸展,而導致人力浪費,甚至無法打造工具。

3:不長不短是石匠。

因為石器的加工,主要是對石頭胚子進行琱琢加工。比如一個石磨,那是需要很精密的,不多不少,剛剛好,才好使用。如果,用料多了,那麼需要浪費很大的力氣去琱琢,一點一點把多餘部分敲掉。石料不同於木料。木料用多點,就算真的多了,也方便處理。

如果石料胚子用少了。那麼做出的產品不符合要求,是無法補救的。

所以,石匠對用料是最考究的。要做到不長不短,需要大量經驗去支撐。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些都是勞動人民通過大量實踐,用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來的規律。

所以,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精神。


村哥小凡


“長大匠,短鐵匠,不長不是石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是魯班師傅在製作過程中摸索出來的經驗,各個行業各個師傅都會按照各自所製作的房子、農貝、傢什、鐵器、石器,在取原材料的時候要適當放長和取短。

1、木匠

木匠在取原材料時應該取長一點,免得做好拼湊時短了一截,無法彌補。

2、鐵匠



鐵匠在取原材料時應當要短一些,因為過去農村打鐵都是人工你一錘我一錘打起來的,而鐵通過爐火長時熔鍊捶打,鐵會變長變薄。所以取短一點既不浪費,又省工省時,省的多捶打白浪費功夫。

3、石匠

石匠鑿的是石塊,在取原材料時最好既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大長鑿起來吃力,白費功夫,太短石塊無法再補貼上去。



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這些行業都快消聲滅跡了。現在,在農村建房使用木工的少了,現在的房子都是框架結構,除了上樑,門窗是鋁合金的。所以現在也不叫木匠了,叫“模板工”。而鐵匠,現在農村種地打柴的也少了,沒生意了,鐵匠們都改行打工了。而石匠,現在在農村還是有的,雖不使用石器,可人死後家家戶戶都要給死人立碑,所以農村石匠現在還是很吃香的。就說這麼多,大家瞭解其中含義就足夠了。


月季正紅


看到這個提問後,本來不想回答,越過去,但是看過很多大咖的回答,感覺有必要再回答一下叔哥對這三種工匠的提問理解。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是在很久遠時,人們對這三種手藝人,製作工藝和製作尺寸的一種形象比喻之順口溜。


長木匠:就是木匠在製作木器件下料時,尺寸要比做成的木器件尺寸稍微大一點,因為一件木料要做成木器,需要劃線、鋸成板材、刨面、套卯等工序,會使木料在這些工序中損耗掉多餘的尺寸,待木器件完工後,尺寸剛好是成品木器需要的尺寸。如果下料尺寸剛好,做出來的木器件就會偏小,甚至在製作過程中報廢掉。因此有經驗的木匠在下料時都會偏大尺寸下料。

短鐵匠:鐵是一種具備韌性和伸展性的材料,鐵匠在鍛造鐵器時,需要多少重量的鐵,都是根據經驗來估計、衡量、下料的。也就是說,很少有鐵匠去稱重,或者說,製造一件鐵器,都是憑感覺在下料。這裡所說的短鐵匠,就是萬一下料時,拿捏不準,少了一點點,是不礙事的,因為鐵器的製作是通過燒紅、熔化、鐵錘敲打,稍微的缺失,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彌補。



不長不短是石匠:石頭本身來說,質地堅硬,它的外形沒有鐵的伸展性,下料尺寸太大,再改小,浪費人力、財力,且作業強度很大。所以石匠在下料時,相對於鐵匠和木匠來說,尺寸上要精準一些,因此有了不短不長是石匠的說法。

我是頭條號二十六畫叔哥,喜歡的朋友請關注叔哥的其它文章和回答。


二十六畫叔哥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從此句俗語來講,是指勞動者的工具、用料……編出來的順口溜。

以前木匠、鐵匠、石匠都是拜師學藝的手工活,蘊藏著中華兒女的智慧;精雕細琢,千錘百煉;呈現美侖美奐的絕世工藝品,展現先人的聰明智慧。

長木匠:

木工採用大木料,根據建築樣扳而選擇材料;進行工藝放料,開片;開糟鉚接,做成房屋,傢俱日用品。而且工匠們使用的工具有大鋸、中齒鋸、細齒鋸、彎弓鋸、鑿、斧、木鑽、彈線、尺……工具幾十種。大到宮殿廟宇,輪船……小到日用必需品;無所不能,其先祖魯班蓋世無所不及!

短鐵匠

鐵匠這手藝,在於巧奪天工;一寸方鐵,在他的爐火中、在他的鐵錘中鍛造出一件件兵器,生產用具。我們看到的鐵匠打鐵,師傅持小錘;叮噹那裡,必有二師傅重錘敲打;很有節奏,時輕時重;千錘百煉之下,一件件勞動生產工具經過鍛造,打磨、淬火就成了鋒刃無比的槍械,和日用刀具。工具主要有,風箱爐,鐵錠、大、中、小鐵錘、鋼鑽……等

石匠

中國農耕文化離不開石頭,更離不開民間石匠大師;從修橋(河北:趙溝橋、北京:滬溝橋;)皇宮大殿,牌坊,廟宇……都凝聚著工匠們的智慧。

不長不短之意,取之於木匠與鐵匠之間;他無所不能。大到皇宮,小到民間農業工具;取之山石,用之智慧;創造精華。石匠的工具主要就是:鐵錘和鐵鑿子、鐵鑽子、鐵釺子……

這都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中華文明的傳承延世;在世界各地,有這三樣就有中華文明的傳承;就象中國萬里長城一樣,永世不倒;萬古長存!



樹下酒仙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很久遠的過去,有幾種工匠非常的吃香,木匠、鐵匠、石匠。。。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地都退出了歷史舞臺,只能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才能見到他們,一睹尊容。

為啥民間老年人會說“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句話?

長木匠。主要體現在木匠在下料的時候,木匠們往往會把木料下的尺寸寬裕一些。這個是有道理的,在木匠的木工鋸、切、解、雕、組過程中,往往會和實際的組裝有各種誤差。如果下料斷了,就會很麻煩了,想要再接補是不可能的了,為了方便後續的操作,木匠們往往會把料子下的稍微長些,是為自己留條後路。

短鐵匠。主要體現在鐵匠的選料上,在以前,有經驗的鐵匠打鐵製作鐵質農具的時候,往往會憑經驗的先估摸一下以前所打造的農具是尺寸和鐵的重量。在下料的時候儘量的少下點,多了的話,會很難的處理,那時候沒有打磨機切割機之類的,全靠人工鍛打,反覆的鍛打才能做出鐵器具。把料子下少點沒關係的,可以通過煅燒和鍛打把鐵慢慢的伸展開來,從而達到預期的樣子。

不長不短是石匠。這個也好理解,石匠的工作對象都是冷冰冰的石頭胚子。在下料的時候儘量的都會把石料下的剛剛好能雕琢成為一個石器用具。多了費功夫,少了沒法補救。只有在切割胚子料的時候就測算出石器居的體積大小,然後再仔細的精雕細琢,慢慢的雕琢成型。

這些民間說辭,就是工匠們在實踐中的總結。直到目前還是具有積極的知道意義的。向農村民間藝人致敬,希望這些工種在消失之前,可以申請為非物質遺產。


農村老俗話


這是機械化、電器化之前,農村流傳廣泛的一句經典諺語。充分蘊含了"留有餘地,具體分析,物盡其用,細節成功"的道理。雖然木匠、鐵匠、石匠,已經或者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些經典的道理,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價值。具體地講:

(1)"長木匠"的意思。指木匠下料時,因為害怕浪費整根材料,所以,一般把原材料下得長一點,長一點留有修改的餘地。絕對不能因為材料下的短,浪費了整根木材,所以就有了"長木匠"的說法。

(2)"短鐵匠"的意思。手工鐵藝,功夫全在掌握鍊鐵的火候,和用錘鍛鐵的力度和角度。技藝精湛的工匠,還要把鐵的延展性和延長度考慮在內,下料長也是浪費,因此,就有了"短鐵匠"的說法。

(3)"不長不短是石匠"的意思。石匠有"粗石匠"和"細石匠"之分。粗石匠是在山上把原石切成大小長短不等的石料;細石匠在山下精打細磨,仔細雕刻,雕刻時用的材料比木匠短,比石匠大,所以相較於木匠和鐵匠,石匠就有了"不長不短是石匠"的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1,木匠不怕長,長了好鋸短,但短了就不好加長,所以木匠用料寧長不短。 2,鐵匠短了,幾錘子就鍛長了,所以用料寧短不長。 3,石料長短都很難取捨,所以取料時就要求"不長不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