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FBI 幹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他們在自家網頁上,闢了一個專欄,把歷史上聲名赫赫的大罪犯們整整齊齊掛出來。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黑幫教父、3K 黨、航校炸彈客、邦尼和克萊德。。。

對於 FBI,這些人或許成了勳章般的存在。

而對於好萊塢,這些真實的罪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是黑色電影作品最豐潤的土壤。

而且,其中還不少獲獎。

《邦尼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就曾獲 9 項奧斯卡提名,並摘得其中 2 項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加飯這次要跟大家推薦的,就是 FBI 掛在網頁上的另一個罪犯故事——

《追擊:炸彈客》

Manhunt: Unabomber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豆瓣評分 8.8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開篇字幕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強調了敘事的真實性和記錄性。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影片開始,是一個沉靜又遊離的男性聲音,講著一段,莫名其妙的獨白。

「你會發現,美國郵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物品。

我要給你寄一盒餅乾,只需在盒子上寫下你的名字,貼上郵票,然後放到投遞箱。

這個系統能夠工作,是因為這道運作線上的每一個人,都像一個無意識的自動機器。

我寫下一個地址,他們只是... 服從,而沒有疑問,沒有差錯。

沒有人停下來思考永恆,或是美好,或是死亡。

即便是你,縱然宣稱自由意志,如果來了一個寫著你名字的包裹,你不會有任何別的念頭,除了服從。」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你服從,不假思索,拆開包裹,

然後,

爆炸。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時隔 6 年,那個「炸彈客」又回來了。

炸彈客(又稱 航校炸彈客 Unabomber),是美國曆史上真實的罪犯。

這個案子從 1978 年開始,持續了整整 18 年才抓到兇手,是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調查。

而它之所以能上 FBI 專欄頁,是因為太離奇了。

首先,高智商罪犯。

看一下他的簡歷就知道了。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炸彈客」原名泰德·卡辛斯基(Ted Kaczynski)。擁有 167 的高智商(普通人智商為 100 左右),

16 歲就被哈佛大學數學系錄取。後轉入密歇根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僅幾個月的時間便完成博士學業。

25 歲時就被 UC Berkely 聘為助理教授,是該校史上僱用過最年輕的教授。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就是這樣一個天才——

18 年間,16 次襲擊,26 名受害者,其中 3 人死亡。

而這些受害者中,有大學研究生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美聯航高管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心理學教授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廣告公司經理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隨著時間越來越久,炸彈的威力越來越強。有些人手臂和半邊臉被炸掉,或被炸彈裡埋藏的釘子刺穿肉體。

現場慘不忍睹。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一般而言,連環殺人案裡的受害者,往往具有某種相同的特質。

而這一次,FBI 苦尋 18 年,都絲毫沒有找出這些受害者的共同點

這些炸彈,都是用極其簡陋的材料製成的。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用木頭做機關,用垃圾場的廢鐵做容器。

沒有指紋,沒有DNA,除了在炸彈殘留物裡找到 FC 字樣(自由社團,Freedom Club)外,沒有任何線索。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令人匪夷所思。

還不止這些。

驚世駭俗的,是在 1995 年,Ted 以「停止持續 18 年的連環炸彈案」為條件,要求「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刊登他的學術論文-《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Industrial Society & Its Future)。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全文三萬五千

字,

措辭、引用、註釋等細節極其細膩工整,完全是一篇標準的博士學位論文。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FBI 最終允許刊登其論文。

而正是這篇論文,暴露了 Ted 的身份。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由 Discovery 頻道出品的這部劇,就意在還原這樁案件背後的故事,帶有強烈的記錄感

諸多細節,都是儘量還原 90 年代的真實原貌。

罪犯的扮演者,跟真實罪犯非常相似。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左為原型,右為劇中演員)

偵探劇,設定的終極問題一般都是:兇手是誰?

突降的兇殺,埋藏著龐雜線索的現場,然後柯南式 or 福爾摩斯式的精妙推理,指向最終的真相。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觀眾經歷驚駭、疑惑,以及最終解開謎團的豁然開朗。

最終兇手抓住了,安全了,懸著的心也放下來。

如釋重負。

這部劇完全反其道而行——

第二集我們就見到了兇手,而且是被關押在監獄裡。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我們知道是他,被捉住了,就放心了?

並沒有。

隨著劇情推進,觀眾心情變得卻越來越

忐忑不安,最終墜入冰涼入髓的驚駭裡。

因為最令人恐懼的,不是血淋淋的兇案,而是他背後深藏的動機

這動機並非發軔於衝動或復仇,

而是理性,出於純粹的理性

一個智商滿格的超群天才,受過全世界最精英的高等教育,為什麼要在 18 年間進行連環爆炸案?

為什麼?

這,才是本劇真正要討論的問題。

而劇裡另一個關鍵人物,抓住罪犯的 FBI 探員 Fitz,身上藏有更大的謎團。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Fitz 的扮演者是薩姆·沃辛頓,曾經飾演《阿凡達》裡的男主。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本劇從 Fitz 的視角出發,採用了雙線敘事

一頭,是 1995 年。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剛剛從警校畢業的探員 Fitz,當年最優秀的畢業生,意氣風發,作為「側寫員」參與到「炸彈客」的案件裡。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他根據 Ted 發佈的《工業社會極其未來》這篇論文,通過語言學分析,一步一步抽拔出罪犯的具體形象:他來自哪裡,大致年齡,性格特點。。。

他也一步一步,進入了 Ted 的精神世界。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從文字裡找出線索,推理情節進行地相當精彩。

而另一頭,是 1997 年。

很奇怪,這時的 Fitz 如野人一般,獨自生活在深山老林裡。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得益於 Fitz 的精妙推理,「炸彈客」Ted 已經被抓到。而他的上司找到這裡,是讓他回去審問 Ted。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在審問進行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發現事情不對頭

Ted 熱情歡迎 Fitz 的到來。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愜意地侃侃而談。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而本來是在「審訊」的 Fitz,手掌侷促地摩擦著桌面,從頭到尾說不出幾句話。

漸漸的,他似乎反倒成了那個「被審訊」的人,不斷地遭遇 Ted 頗具挑逗性的詰問,眼裡滿是無助和彷徨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此時最令人困惑的是,

Fitz 怎麼了?

他拋棄了本來幸福的四口之家和熱愛的工作,到森林裡離群索居,這是為什麼?

令人驚詫的是,從外貌上,他幾乎成了「炸彈客」Ted 的翻版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這令人一頭霧水。

回到那篇論文,

《工業社會極其未來》裡有一個比喻——

人類手握科技,就像酒鬼扛著一桶酒。(Never forget that a human being with technology is exactly like an alcoholic with a barrel of wine)

什麼意思?

他認為,人類好似「酒鬼」,輕易沉溺於科技產品營造的巨大幻想裡。

本是為人類服務的科技工具,反過來,開始奴役人類

「你告訴自己,你才是那個掌控全局的人,

他們服從於你——科技服從於你,機器服從於你。

但要是沒有了車、電話,你該怎麼辦?要是所有的飛機突然停運了呢?

十年前,電腦還只是昂貴的玩具。如今我們所知的文明,沒有電腦將會分崩離析。

你生活在斷電的恐懼之中,生怕電腦宕機、汽車無法發動、手機壞了。

所以你構建出你們的生活,構建出整個社會以防你害怕的事情發生。

但這時,所有東西都圍繞著他們(機器)的需求,而不是你的。

他們響了,你跳起身;他們呼你,你回答...

所以問問你自己,到底是誰在掌控全局?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現代社會規則越來越成為「束縛」人性的工具,讓人失去對自我的控制,變得越來越順從

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

你努力工作掙錢,為買 iPhone

5,很酷很便利。2 年後的秋季, iphone 7 準時報到,你的 5 速度和性能瞬間被秒成渣,為了不耽誤工作效率以及人前「掉價」,又奮力工作,買 7...

如此循環往復。

個人的行為不再屬於自身,而是為了科技產品服務。

「是社會讓你變成這樣。你是隻綿羊,生活在全是綿羊的世界裡。」

而「炸彈客」Ted 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一個終極目標——

摧毀現代科技

所以,他要通過炸死大學和各科技行業裡精英人才的方法,讓科技停滯。

反觀 Ted 的哲學觀,其根源還是來自於那個比喻——

人類手握科技,就像酒鬼扛著一桶酒

他將人比作無法自制的「酒鬼」,這是對人性

極其悲觀的認知。

不過,這部劇並沒有對 Ted 做簡單粗暴的批判,反而,甚至,對其代表的思想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

不然,也不會有 Fitz 後來的「叛變」。

這就是這部劇最饒有趣味的地方:借這個案件,拷問現代社會的合理性

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或許可以從手機屏幕上抬抬脖子,

自問一下,上次聽到自然的鳥叫聲是什麼時候的事呢?

FBI 歷史上最昂貴的案件,Discovery 居然拍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