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到底是哪個專家說曹操墓裡的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的?

航海東路


引子:自2009年曹操墓被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評為“2009年六大重要考古發現事件”之一開始,學界與媒體便“忙”地不亦樂乎。在近十年的時間裡,民眾雖然對“曹操墓事件”予以了一定關注,但更多地人還是抱著調侃地心態“起鬨”。比如像“曹操墓裡的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的笑話,還有人當真,並引發了廣泛討論。身處於一個文明古國,這樣的鬧劇不知是喜是悲。

曹操高陵的發現始末。

曹操墓事件已轟動近十年,但這座陵墓的發現卻是在2006年,至今已有12年的時間了。當時在安陽主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潘偉斌隊長,接到安陽市安陽縣安豐鄉黨委書記賈振林的消息,得知在當地發現了一座被盜擾的大型墓葬。

接到消息後,潘建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進入墓中進行調查。經驗豐富的潘建斌馬上推斷認為,這是一座王侯級別的大墓。並隨即聯繫當地公安部門,對墓葬進行保護,加強巡邏。

此後,潘建斌開始根據文獻資料和墓葬情況進行分析,於2007年在臺灣《故宮文物》上發表了這一考古資訊,並提出“曹操陵墓高陵應該就在河南省安陽縣西南高穴村附近”的結論。

↑曹操墓俯視概況

曹操高陵的發掘情況。

2008年9月,疑似曹操高陵的墓葬再次被盜,使得搶救性發掘工作即迫在眉睫。在對追繳文物的整理過程中,考古專家根據畫像石上的圖像、文字等,推斷墓葬為東漢晚期。

墓葬接二連三地遭到盜擾,使得當地公安部門和考古工作者意識到,必須立刻辦理相關手續,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以免遭受更大損失。最終,經國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等部門的批准,西高穴大墓於2008年12月12日動工發掘。

↑曹操墓發掘現場

西高穴大墓由南北排列的兩座墓組成,編號為M1(一號墓)和M2(二號墓),其中M2的規模較大,且居於西部(東漢時墓葬以西為尊),應為墓葬的主墓。

M2為“甲”字型墓,由一條斜坡墓道和前室、後室及四個側室構成,墓道與前室、前室與後室、前室與其兩個側室、後室與其南北側室之間均置甬道相連接,屬於有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室墓。

至於具體的發掘情況,過於專業,而且有些內容也不便多論,在此就不多講了。但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的是,這座墓葬的規模、形制和風格,確為東漢晚期的王侯級別墓葬,這是確認無疑的。

關於曹操墓的推斷,並非大家所想的那麼“草率”。

如今網絡上出現了一種甚至幾種說法,稱曹操墓結論的得出,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出於私利而做出的推斷,並且還涉嫌造假。關於這個問題,大家顯然是受到了誤導,或者說想當然地將學者“磚家化”了。

事實上,曹操墓結論的得出,是建立在文獻和考古資料的基礎上而進行的推斷,並沒有“想當然”。而且,儘管學術界對這一結論存在爭議,那也是很正常的學術分歧。至於有人講的劉先生與徐先生存在個人矛盾的問題,我本人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兩位先生的學識和為人,還真不屑於用學術的形式來“報私仇”。

↑劉慶柱先生

況且,認為西高穴大墓為曹操高陵的,也不僅僅是劉慶柱先生一人,還有潘建斌、王子今、唐根際、白雲翔等大腕學者。當然了,持反對或質疑的也不僅有徐蘋芳先生,還有王巍、李路平、馬未都等人,甚至還有以寫散文著稱的餘秋雨。另外,還有韓國某教授稱“曹操是乃韓國人,曹操墓在韓國”。

顯然,面對眾多爭議,將問題甩給劉先生和徐先生,是有失公允的,也是非常片面的。

↑徐蘋芳先生

沒有哪位考古專家說過“曹操墓裡的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的”,這只是某些“娛樂”大腕的一句調侃。

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曹操墓裡的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的”不過是一句笑話。這句笑話之所以能讓大家小笑,並且還令不少人覺得卻有其事,主要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磚家”太多了,而且他們還一貫招搖撞騙。

事實上,真正的學者幾乎都埋頭於學案之前,醉心於學術,根本沒有心思和精力去媒體上摻和。然而,正是因為真正的專家們無心於此,才使得少數偽專家欺騙公眾、譁眾取寵。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後記:關於這個問題,原本不想作答,因為覺得這原本就是一個笑話而已。但見許多網友對此問題比較關注,還是寫上幾段話,算是對此做個簡單的說明吧!事實上,自曹操墓發現至今,十多年的時間裡累積了大量的考古資料和研究成果,又怎能是一篇問答能講清的呢?

史海爛柯人


這一句話,並不是出自哪位專家的言論,而是網友因對曹操墓的認定表示質疑,而調侃的段子。也並沒有發現小孩頭蓋骨。

2009年河南考古部門公佈了“重大發現”,認定安陽西高穴大墓二號墓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並羅列了十條證據。但在考古學界內部就有不同觀點,一派堅信這裡是曹操墓,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慶柱為代表。另一派是認定是存疑的,以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徐蘋芳為代表,一些學者甚至懷疑當地考古作假。而在網上更是熱議話題,且質疑者遠多於相信者。

在2013年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中,將安陽高陵列入,可以理解為國家文物局認同了這裡是曹操的考古成果。但沒有因此而平息議論。

2018年初,河南考古所公佈了曹操墓的最新成果,披露了包括高陵內外夯土基槽、神道、東部建築、南部建築在內的主要結構。該確認陵園及相關建築遺蹟的存在,並非如文獻記載的完全“不封不樹”,推論後期地面建築有計劃的拆除了,即一些媒體炒作的“曹丕毀陵”。

很奇怪的是,上週又出現了新聞,很多媒體在轉載:“基本確認找到了曹操的遺骸。另外,曹操主墓旁邊發現了一個小墓穴,專家認為,或是曹操長子曹昂的衣冠冢。“今天河南考古所微博又緊急發佈了闢謠聲明。

二號墓中的三具人骨骨架在2009年就發現了,但均不完整,根據出土的頭骨判斷,當地考古部門推測是曹操、曹昂之母和曹丕之母的遺骸。所以這個發現和觀點並不是新聞。

曹操墓的爭議,還是一直下去的。目前看到的證據鏈,都是以假定是曹操墓而展開的,並沒有直接證據。那塊線索的《魯潛墓誌》,存疑較大,其文字似乎只是為了指明曹操墓的方向而跑題了。


幾葦渡


這是一個謠言,沒有專家這麼說過,已經闢謠過多次。

真相:2009年,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被確認為魏武帝曹操的陵墓。當時提供的關鍵證據,是墓中的六塊刻有曹操封號“魏武王”字樣的石牌和石枕,墓中一具被鑑定為年齡在60歲左右男性骨骼,被認為是曹操的遺骸。


發現一經宣佈即遭到質疑聲,“現在匆忙定論,還為時尚早。”河北邯鄲市歷史學會會長劉心長表示。“還有很多疑點回答不了,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尋找更有力的證據”。

當時參與認定的專家叫劉慶柱,因提出外行不能質疑內行理論引起社會爭議。


網友們用玩笑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信任:“曹操墓裡驚現兩個頭蓋骨,經考古學家鑑定,其中一個是曹操的,另一個是曹操小時候的。”


所以說,這個事件其實就是一個網友一句玩笑話,加上當時對專家的各種不信任,才導致這個謠言出現。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對您有幫助,請轉發評論支持!若有其它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如有錯誤,不吝賜教!再次感謝!歡迎關注。


萌寵fans


實際上這話不是專家講的,而是網友模仿專家的口吻講的。這樣講看似搞笑,實際上反映了當前群眾對一些所謂專家的評價不高:第一,不學無術,學術水平比不上吃瓜群眾,第二,利益至上,為了利益沒有節操。

以西高穴大墓為例。本來,這個墓位置靠近古鄴城,從形制上接近漢魏晉時期大墓的特點,規模巨大可排除一般百姓,又有個已經明確的曹休墓在那擺著比較,因此,大致上判斷為漢魏晉時期(個人傾向魏晉)與鄴城相關的大人物,更準確說是落魄大人物墓,問題不大。

但是,一些專家不顧職業規範和職業道德,在缺乏深入研究的情況下,草率地把這個墓定為曹操墓(甚至還沒發掘就宣佈發現了曹操墓),就有點可笑。這可以說,這是新中國考古史上一個最大的笑話。

筆者不懂考古,就從一般常識來看一下這個認定多麼不靠譜。

第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地位是很高的,大家見過獅子山漢墓滿城漢墓等諸侯墓是什麼規模。曹操只能比這些墓規模更大,更高級。就西高穴這麼個草草而就的,地面牆壁都不仔細整理,粗糙無比的墓能是曹操的?曹操死後他兒子掌權,能這麼對待他老爹,找些破舊石板草草做墓?

第二,曹操生前位置魏王,死後諡號武王,魏武王屬於曹操死後若干年,民間並不規範的稱呼,難道他兒子為他老爹下葬,會用這麼一個既大不敬又不符合禮儀的四不像稱謂?

第三,墓穴中被專家認定曹操遺骨的遺骸,本來骨骼鑑定專家定為四十多歲,後來迫於壓力改為五十多歲,然後考古專家就講,這具遺骨鑑定為五十多歲,與曹操去世時六十出頭很接近。也就是說,先假定骨骼是曹操,然後把鑑定結果往上靠,真是可笑至極。

第四,從古鄴城看,西高穴在西南方位,如果是有權勢的人物,絕不會選這麼個方位作為墓位,更好的地方應當是西北位。難道曹操這樣的大人物不計較不講究這些?隨意而葬?

第五,曹操這麼大的人物,其陵墓應當是一個龐大的墓群。他死前囑託,王公大臣分列左右陪葬,但是勘察的結果,西高穴大墓並非墓群,只是一座大墓加一座空墓。

第六,那個所謂魯潛墓誌,壓根就不是墓誌的內容。再說了既然通過魯潛墓誌能找到曹操墓,那麼根據曹操墓位置應當也能輕易找到魯潛墓。魯潛墓哪裡去了?

第七,墓中出土一個印章。以曹操的身份,不太可能用銅質印章。再說也不會這麼小。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所以,西高穴墓的主人是誰,還是先不要急於下結論為好。留下討論研究的空間,難道能影響某些專家的聲望不成?


淮北日月升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鬧劇而已。

地方政府出錢收買所謂專家,專家自然胡說八道一通,吃人的嘴短嗎。

這個所謂的曹操墓,唯一可以確定是曹操身份的,就只有“魏武王”字樣的石碑。

然而,這個碑來源不明,開始說是從盜墓者手中搞到的,後來又說是從曹操墓裡面挖出來的。

到現在為止,石碑哪裡搞來的,還是迷迷糊糊。

正常來說,盜墓的一般不會到墓碑,這是很晦氣的事情,除非墓碑上面有名家的書法。

那麼,從盜墓者手中搞來的,是不是真的石碑,就只得懷疑。

退一步說,歷史學最基本的原則叫做孤證不取。也就是隻有單方面的證據,沒有側面證據可以印證的,不能作為歷史真相來看。

然而,就靠這一個不知來路的碑,就斷定是曹操墓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搞旅遊。

這種胡亂找古蹟甚至製造古蹟,在全國也不算稀奇,多如牛毛。

上次不是哪裡還宣佈發現女媧墓嗎?

薩沙就覺得奇怪了,怎麼沒人發現孫悟空的墓。


薩沙


嘿嘿,這個問題有意思。現在有許多專家,已經成為了真正的“磚家”。許多專家的“先進事蹟”,也成了網絡上的噴點。因為有的時候,專家說的東西簡直太離譜了,沒有一點邏輯性可言。比如說霧霾能夠遮擋住衛星觀測這類的話。而現在網上又流傳一個噴點,就是發現曹操小時候的頭骨。



2009年有一位叫劉慶柱的考古專家,認定了河南安陽的一座古墓,就是傳說中的曹操墓。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許多考古學家並不認同劉慶柱的觀點。認為他太過武斷,而在墓穴之中,也並沒有什麼有力的證據,證明真的就是曹操墓。



由於劉慶柱在挖掘墓室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具兒童頭骨而廣大的網友也同時在關注著曹操墓挖掘的過程,同樣質疑劉慶柱的觀點。於是乎,一個讓人笑掉大牙的梗便出現了,網上開始說劉慶柱發現兒童頭骨之後,說這具兒童頭骨,是小時候的曹操。

其實這只是某個網友開的玩笑,是在諷刺有些專家不學無術,整天滿嘴跑火車。對一些學術問題敷衍了事,及不認真的態度。這句話不是真的出自劉慶柱之口,我覺得劉慶柱再怎麼保持自己的觀點,也不至於說出這樣沒腦子的話。



網上此梗一出,馬上“風靡”全國,謾罵之語鋪天蓋地,層出不窮。主要是這些網友在發洩對一些“磚家”的不滿。所以藉此玩笑,來抒發一下。隨後又出現什麼“孫悟空墓發現金箍棒”這一類的梗,更是叫人笑到肚子疼。


北方木喬


答:從來沒有哪個專家說曹操墓裡的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的!

實際上,曹操墓裡也沒有兒童頭骨。

認為“曹操擁有成年頭骨和兒童頭骨”的人絕對無腦;而相信“有專家說曹操擁有成年頭骨和兒童頭骨”的人,也屬無腦。

本來,專家是指對某一專業上有深研的權威人士。

人們對於疑難問題的認識和解決,也往往依賴於這一類權威人士。

但是,這些年來,有某些專家說過一些不大靠譜的話,從而讓群眾對他們的信任產生了動搖。

有人利用這一點,對專家群體展開了嘲弄和調侃。

我覺得,這對整個專家群體來說,是不公平的,但也理解這種現象的出現。

本來,民間就有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的傳說,而千年以降,人們也一直弄不清楚曹操的真實的墓葬在哪兒。

但是,2009年,河南考古部門卻貿然公佈安陽西高穴大墓二號墓就是曹操的陵墓,這自然會引起眾多專家、學者,以及廣大老百姓的關注。

而在尚有疑點未能排除的情況下,安陽高陵於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似乎,國家文物局已認同了這裡是曹操的考古成果。

到了今年,在河南考古所在公佈“曹操墓”的最新成果中,出現了包括高陵內外夯土基槽、神道、東部建築、南部建築在內的主要結構的描述。這些描述,與文獻記載“不封不樹”完全不符,由此,輿論又起。

此外,還有媒體轉載“基本確認找到了曹操的遺骸。另外,曹操主墓旁邊發現了一個小墓穴,專家認為,或是曹操長子曹昂的衣冠冢”。

想想看,從2009到2018,時間將近花費了十年,疑點未能解除,議論未能平息。

有些群眾不樂意了。

段子手也就從中編排專家的笑話了。

估計,“曹操墓裡的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的”的段子就是這樣誕生的。

實際上,這個段子,並非該段子手的原創。

這個段子,老得都快要掉牙了。

N年以前,我在一本外國幽默笑話上讀到類似這個段子的情節:某人在博物館看到櫥窗裡有一大一小兩個人頭骨,就問講解員:這是誰的頭骨?講解員回答:愛因斯坦的。某人又問:那這個小的頭骨是誰的?講解員回答:愛因斯坦小時候的。

這個笑話,瞬間讓我笑抽了,所以印象巨深刻。

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顯然也讀過這個笑話了。

因為,他在2005年3月返場的《列寧評戲》裡,也引用和改編了這個笑話。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聽聽。

把“愛因斯坦頭骨”改為“曹操頭骨”,肯定是在2009年之後的事,這種段子,僅圖一樂,誰相信誰是傻叉。


覃仕勇說史


所謂發掘出曹操小時候的屍骨,只是個段子,並沒有專家真這麼說。大家用這個段子來調侃考古所所長劉慶柱關於“墓中女性屍骨是卞夫人”的不謹慎言論。

當時疑似曹操墓發掘出來後,出現三具屍體,包括一具男性,一具40左右的女性和一具20左右的女性。於是考古所所長劉慶柱教授公開表示,這具女性屍骨很可能是曹操的卞夫人。然後他還煞有介事地推理了一番,認為卞夫人二十歲嫁給曹操,婚後二十餘年去世,正好四十來歲。

這段訪談出來後,許多網友立刻紛紛指出,三國志明確記載卞夫人70歲才去世,怎麼可能40歲的屍骨是卞夫人呢?

其實,術業有專攻,劉慶柱作為考古學家,對於三國某個太后的年齡記不得,根本不算什麼大問題,最多就是發言不夠謹慎罷了。

然而在遭到網友批評後,劉慶柱再次發表講話,認為三國志的記載可能錯了。還說按三國志記載,卞夫人嫁給曹操後八九年才生曹丕,違背常理云云。

這種為了面子而死不認賬的行為再次激怒網友。網友們表示,對於三國志這種正史,不是不可以質疑,但質疑要麼用其他史料的矛盾衝突,要麼用考古出來的實證。如劉教授這樣,只拿一個自己先前隨口說的東西,就反過來質疑正史,實在荒唐。如果卞夫人婚後八九年才生曹丕難以想象,那甘夫人嫁給劉備後十多年才生的劉阿斗又算什麼呢?何況卞夫人去世的時候,她兒子曹丕如果在世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就算再早婚早育,也不可能少於60歲,和40多歲的屍骨沒法扯上關係啊。

為了諷刺劉教授這種肉爛嘴不爛的行為,網友們編出段子說,墓中四十多歲的是中年卞夫人,二十多歲的是青年卞夫人。


巴山夜雨涮鍋


現在這個世界,網絡的力量強大到不可思議,很多流傳甚廣的段子其實不是真實,只是網友們插科打諢、茶餘飯後的佐料而已。

關於“曹操墓裡的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的”這句話,有人說是考古專家劉慶柱說的,其實並不是。

這個傳言是怎麼產生的?

一代梟雄曹操,死前位極人臣,死後不知葬在何地。

關於曹操墓的各種傳說,在幾千年來不絕於耳,有說在許昌,有說在河南安陽,也有說在漳河水底,總之傳說太多,甚至有人說曹操有七十二疑冢。

2008年,隨著河南安陽“曹操墓”的挖掘,大部分主流考古專家一致認定,這就是曹操的墓穴,其中就有我國著名的考古專家劉慶柱,態度極其堅決。

但社會上對這個墓的認定頗多爭議,認為證據並不充分,不僅曹操墓葬地點選擇不符合常理,而且墓葬裡面也缺乏完全能證明是曹操的材料。

於是,網絡上出現了一個段子,是關於兩個頭蓋骨的段子,說一個是曹操老年時的頭蓋骨,一個是曹操小時候的頭蓋骨。

網友們借這個段子諷刺專家們過於武斷。

傳言是完全的假

段子畢竟是段子,很假,但很搞笑。

事實上,劉慶柱沒有說過類似的話,因為墓葬裡面不是兩個頭蓋骨,而是三個,其中一個為60歲左右男性,另外兩個為女性頭蓋骨,據分析判斷,兩個女性當中,一個大概在四五十歲左右,另外一個為20歲左右。

有人說了,有可能一個是卞後,另外一個也許是卞後的喜歡的丫鬟之一。但,那個年代沒有殉葬的傳統啊!而且,曹操死後,卞後還活了不少時間啊!

沒錯,但有一種埋葬叫“死後合葬”,《三國志》記載,卞氏死後合葬在曹操高陵,從墓穴的全面調查看,安陽曹操高陵確實有二次下葬的印跡。

沒有所謂的白痴專家說:“小孩是曹操小時候的頭蓋骨”,當然,更不是劉慶柱。有些段子我們聽聽,笑笑就行了,當不得真。


藍風破曉


這件啼笑皆非的事情發生在09年,河南安陽出土了東漢墓。裡面有一具小孩兒頭骨,一具成年屍骨。最後經過多方專家的討論,給出了最終的結果:兒童頭骨是曹操小時候,令另一具是曹操本人的。



Δ劉慶柱

說出這個話的專家是劉慶柱,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先後參加主持秦都咸陽遺址、西漢十一陵、唐長安城青龍寺遺址當重要考古發掘工作。關於其他的介紹還有一大堆,光頭銜介紹都好幾十個。

然而作為一名學者,他真的說過這句話嗎?其實在後來眾多報道中,已經被多次闢謠。但是因為這句話太過搞笑,所以一直被人盛傳。一位國家級的貢獻學者,不可能說出這麼沒有任何根據的話。


Δ曹操墓

然而如今曹操墓進展如何?根據最新的報道,曹操墓裡面有三具屍骸。其中一具【應該是】曹操本人,另外兩具女骸骨,一具50歲一具20歲。有人懷疑是卞夫人,但是卞夫人去世的時候已經70了,所以目前還沒有結論。

而且此次發掘有了顛覆性發現,高陵(曹操墓)並沒有文獻所記載的完全“不封不樹”。也就是說曹丕並沒有遵循遺囑,將曹操薄葬。如今主要論點在於“遵循遺囑與否”與“禮制需要”的矛盾。


Δ在建博物館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顛覆性發現,這裡不多贅述。總之曹操的高陵將在幾年後與大眾見面,到時候所有的謠言不攻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