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水的大事記——水的發展之二

19世紀40年代,英國人在古巴比倫遺址中發掘出許多可有楔形符合的泥板,並將這些東西運回英國,經過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這塊泥板上刻著的竟然是6000年前用來計算水渠徑流量的數學公式,這也被公認為迄今為止人類最早的數學公式,利用這類公式,古代巴比倫人開鑿了“漢莫拉比-萬民之富”運河,溝通了波斯灣與兩河流域的重要城邦,使大片荒地變成良田,使兩河文明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水的大事記——水的發展之二

當運河為巴比倫王朝帶來富庶,水利工程也讓中國戰國時期一個偏處於西部地區的諸侯小國走向強大,他以雷霆之勢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達幾個世紀的分裂與割據,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國家。2200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這座全世界現存年代最久的大型水利工程,直到今天仍灌溉著近70萬公頃農田,尊潤養育著川西平原。無壩引水,這是都江堰一個古老而卓越的創舉。1872年,站在都江堰的魚嘴分水堤,以為德國人望著滾滾而來的江水,發出由衷的港愛,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這個德國人就是被譽為近代地理學先驅的李希霍芬。

水的大事記——水的發展之二

先後七次遠赴中國考察的李希霍芬,曾經正確只出過羅布泊的位置,那是中國新疆境內一座早已乾涸的湖泊,1600度年前,如夢幻般的樓蘭古國,就矗立在它的西北角,隨著河流改道,樓蘭文明也逐漸消失於茫茫大漠。(許多歷史和文化學家都說,許多文明興盛之後的衰落,都是因為不會正確處理和水的關係,歷史上也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有的國家因為乾涸而衰落,或者因為其它和水相關的問題而衰落)。李冰修建都江堰十年後,秦國人在關中平原北部,開始開鑿一條300多里長的灌渠,鄭國渠,這項耗時十多年的工程,引涇水向東注入洛水,灌溉天地4萬頃,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從此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水利使秦國擁有了併吞六國,一統天下的實力,強大的中華帝國第一次出現在世界的東方,對於古老的農耕文明社會來說,水利關係著一個國家的貧弱與富強,影響著一個時代的興盛於衰亡。7世紀初,完成中國統一大業的隋王朝,徵召天下百萬民工,修建通濟渠、邗溝,以宏大的氣魄開掘了長達2700多公里的大運河,溝通了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構築貫通南北的水上通途,今天這條大運河在中國的東部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運送著3億多噸的貨物,加速了中國南北交流的大運河,也推動者另一個更為輝煌的時代,盛唐的到來。

水的大事記——水的發展之二

唐代的大運河,把長江、淮河、黃河、渭河連在一起,東起揚州西至長安,成為運送漕糧接濟京師的生命線。“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是古人對揚州的稱頌,大運河帶動了沿線商業城市的繁榮,運河南端的揚州,也崛起為唐帝國東部最繁華的都市,水脈與國運相通,運河、渠道、渡槽、堤壩、水閘這些遍佈於古老帝國的水利工程,培育者發達完善的灌溉農業,支撐著往來貿易的航運,維繫著社會的運轉與繁榮,也促進著多民族國家的融合與統一。

水的大事記——水的發展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