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在“餓了麼”給店家差評,店家竟在評論中公佈客戶家庭地址

張女士在“餓了麼”上買水果,因為對水果和服務不滿意,便給店家留了“差評”,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差評”換來的不是店家的道歉,反而引得店家“報復性”地公開了自己的家庭地址信息。

更讓張女士不滿的是,“餓了麼”後續的處理流程相對滯後,甚至還主動刪除了她對這家店鋪的差評。

差評後遭店家公佈私人住址

張女士在餓了麼平臺上一家水果店購買了水果。收到水果後,她對貨物很不滿意,認為貨不對板。

“菠蘿和跟我以前吃的進口菠蘿完全不是一個口味,葡萄也不是商家標的品牌,價格上差了很多的。”於是,張女士便趕緊跟商家聯繫,要求退掉她認為“最不對勁”的葡萄,隨後張女士還和餓了麼客服進行了溝通,但是由於退款價格雙方無法達成統一,最後張女士選擇留下了所有水果,但是給商家打了個“差評”,並且留下了一句“名不副實”的評語。

在張女士看來,就是這一個差評和這一句“名不副實”的評語,激起了水果店的憤怒,當她留言後,商家態度十分惡劣地回覆了張女士的評價,“商家就在評論裡面汙衊我,說餓了麼的客服都不理我什麼的,說得像我敲詐他錢一樣”。

8月25日,張女士家裡又有購買水果的需要了,由於這家水果店離家最近,於是又在同一家水果店“下了一單”,並在收到水果後給了店家差評,並又一次描述了自己遇到的“名不副實”的遭遇。

然而,張女士這一次“差評”,似乎又一次激怒了水果店賣家。據張女士描述,9月1日,當她再一次登錄餓了麼平臺時,發現水果店商家回覆了自己的評論。在回覆中,該商家公佈了張女士的家庭地址。

“那個店家把我住在某小區某棟某號都寫在了商家的回覆裡,非常詳細,而且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看到這個回覆後,張女士一方面覺得很憤怒,一方面又覺得很恐懼,“我就覺得這個商家的報復心很重的,好像是在警告我,知道我住哪裡一樣。”

於是,張女士立馬致電餓了麼客服,向客服人員反映“商戶公佈私人住址”的問題,希望餓了麼平臺能立刻將自己的私人信息從平臺上撤下來。然而,餓了麼客服人員嘴上一直答應著,但張女士的訴求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當天下午4點左右,我打電話給餓了麼客服人員,後來看事情一直沒有解決,我又給他們打了兩個電話,但是客服給我的回應一直是將上報專員處理相關投訴。”張女士說道。

除了電話上的投訴,張女士還在微博上發文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在微博中她提到“看看餓了麼何時解決問題”。

在“饿了么”给店家差评,店家竟在评论中公布客户家庭地址

■張女士微博上吐槽住址被商家曝光。本文攝影 張佳琪

隨後,僅一分鐘,就有一個名為“餓了麼客戶關懷”的微博賬號在其微博下留言,稱“您好,阿餓君已收到您的反饋!阿餓君馬上私信您,溝通具體情況。”

但張女士稱,自己通過微博私信給“阿餓君”留下了自己的訂單號後,“阿餓君”就再無任何回應了。

除此之外,張女士對於餓了麼客服人員的態度也十分不滿,她在電話中多次提到商戶的做法十分惡劣,然而,客服人員卻在電話裡只是讓張女士“消消火”。

到了傍晚6點多,一名餓了麼的工作人員終於致電張女士,告訴她“信息洩露”的問題已經處理好了,只要刷新平臺就可以看到處理結果了。

聽到這個消息後,張女士掛掉客服電話後,便再一次地登錄了餓了麼平臺,但她卻發現,自己和商家的評論回覆在自己的消息列表裡仍舊赫然在列。她的憤怒再次升級,感覺自己被耍了。隨後,她再一次在微博上發文,表達不滿。只是,這一次,餓了麼再無任何回應。

因為住址被公佈,張女士懷著憤怒和忐忑的心情,度過了那個週末。9月3日中午,張女士仍能刷到自己的那單“差評評論”。隨後,她再次接到了餓了麼客服的電話,客服回應稱,商戶公佈的信息已經刪除了,公共版面上已經沒有了;至於張女士一直“刷”出的記錄,實際上是通過訂單點進去看的是歷史記錄,只有她自己能看得見。

雖然得到了客服的回應,但張女士覺得很詫異,一方面她無法確認餓了麼究竟是什麼時候刪除商戶侵權信息的;其次,她發現餓了麼同時刪除了她對商家的差評:難道商家惡意公佈消費者住址等私人信息,餓了麼非但不處罰,還要刪除消費者做出的差評嗎?

餓了麼:商家惡意洩露客戶信息已第一時間處理

隨後,記者致電了餓了麼的客服電話,通過張女士提供的手機號碼,記者在餓了麼客服處確認了“商家惡意洩露客戶信息”的情況的確屬實,商家的做法屬於“透露用戶信息安全”的違規行為。

餓了麼方面表示,用戶是在9月1日進行投訴的,餓了麼在3號已經解決了。

同時,餓了麼方面強調,從9月1日16點27分接到用戶來電投訴,餓了麼在18點16分時就已將差評評論刪除,2個小時內就對訂單隱私內容做了刪除處理,並與用戶、商戶雙方溝通過了,不存在拖延時間的情況,並對商戶做了信譽扣分的處罰。

對於用戶所反映的問題,餓了麼表示抱歉,答應給予用戶一定補償,並承諾今後會加強對商戶的管理。

同時,餓了麼方面稱,在投訴處理期間,商戶曾跟用戶電話道歉過一次,後因用戶要求不要讓商戶再聯繫他,商戶便沒再聯繫該用戶。

在“饿了么”给店家差评,店家竟在评论中公布客户家庭地址

然而,張女士對餓了麼這個說法表示了質疑,她稱自己從未接到過商戶的道歉電話:“9月1日,我跟餓了麼客服聯繫時曾明確要求過商戶道歉,但是一直也沒收到過電話。9月3日,餓了麼客服主動提出讓商戶跟我道歉,但要提供我的手機號給對方,出於各方面的考慮,我拒絕了,但是絕對沒有中間和我電話道歉這回事。”

此外,針對張女士仍能“刷”到自己住址的情況,餓了麼方面表示,刪除評論是立即生效的,一旦刪除,公共版本就不會再顯示張女士的個人信息,至於張女士一直“刷”出的記錄,實際上是通過訂單點進去看的是歷史記錄,只有她自己能看得見。

在接到消費者的投訴後,餓了麼的處理流程是怎樣的呢?

餓了麼客服人員表示,餓了麼一般會在24小時之內對投訴進行反饋回訪,如果涉及人身安全或者有武力衝突,則會相應地加快回訪處理時間,一般是在2-4小時之內完成。

對於是否需要加快回訪“進程”則沒有相應的標準,由接線客服人員進行判斷:“平臺對於每一起投訴都會及時處理、回覆,對於張女士的投訴,餓了麼也是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處理。”

那麼,張女士對於商家的差評為什麼也會被刪除呢?

對此,餓了麼方面表示:整條刪除一是技術原因,二是用戶來電投訴時沒有明確說要刪除商家評論但保留差評,所以客服便做了整條刪除,後面就沒辦法恢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