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剛剛衛冕過的UFC雛量級冠軍TJ迪拉肖曾經在一場談話節目中說過這麼一句話:“就直到如今,我也覺得自由跤這項運動比綜合格鬥還要困難!”

從業餘摔跤轉入MMA的選手浩如煙海,迪拉肖或許只是其中一員。但他的這一言論並不誇張,而他也並不是唯一一個擁有這種想法的人。

許許多多來自摔跤背景,或不來自摔跤背景的世界級職業MMA選手都不得不承認:“摔跤比MMA還難、還苦”,也有不少人說過:“我寧願選擇練習MMA這種需要技術全面的競技項目,也不願在摔跤場上奉獻一生。”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各個格鬥背景中,自由跤選手轉入MMA的佔大多數。這不是因為其它格鬥術背景“不適合”MMA,而是因為有太多的人都在自己熟知的領域中嚐到了甜頭,不願意冒險轉型。

這項被稱為“美式自由跤”的運動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魔力”,讓那麼多的超出常人的硬漢都不得不心生敬畏呢?

首先,自由跤的市場多存在於美國的高中和大學,在像中國這樣多元化的國家,也是多存在於由省隊、國家隊組成的體校裡。除非你能達到最頂尖的水平,去參加世界大賽和奧運會,否則單練自由跤似乎沒有任何出路。

相對而言,如果你是體校跆拳道隊畢業的,那出身社會之後還有不少跆拳道班可以供你就業。在一個缺少好教練的市場環境下,只要你為人不錯,有些個專業經驗,並且對孩子有耐心和愛心,基本都不會太發愁就業的問題。(尤其現在,那些沒專業知識的人都敢上來當教練了......)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可我們在哪兒見到過以自由跤為主的“課外班”?就是在國外也幾乎不存在,根本形不成市場氣候。無論是國內國外,空手道、跆拳道、拳擊、踢拳(包括散打和泰拳之類的)才是主流,就連詠春、形意和太極之類的中國傳統武術,來有著自己的道館,甚至連鎖道館。

近幾年隨著MMA的發展,純柔術館也開始興起,但“自由跤館”還暫時沒有發揚光大的苗頭。

如果你不到世界級水平還想用自由跤來養家餬口,那貌似只有WWE(職業娛樂摔跤)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想在除學校和體校外的地方學到純自由跤,只能是去到那些以綜合格鬥為主題的拳館,上一上“摔跤課”。而那些課程,也一般由巴西柔術的教練代教,對於拳館來說,這樣又省事兒、又省錢。

自由跤還是一個很“折磨人”的運動。那些大幅度的全肢體移動,一個個“古怪困難”的訓練動作,實在讓人很吃不消。

這種與另一個人類進行最直接的肢體角力的運動,肌肉的爆發和持久力都要用上,還很少能有調整呼吸、恢復體力的機會,加上那些嚴酷的肌肉訓練,讓每一個經歷過自由跤的人都“被迫”地培養出了過人的意志。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有人說了,那巴西柔術不也是如此嗎?與對手進行貼近身體的角力?

可柔術的“好處”是它並不需要那麼嚴格的“緊迫感”。如果處於了下位,那就暫時控制好對手,一步步地尋找降服或掃技。而在上位的選手,也可以選擇先穩定一下主宰位置,調節一下心肺。有時,一些選手甚至可以選擇直接跳防禦,或坐在地上來為對手埋下陷阱。

另外,柔術對抗中的雙方會更多地大面積接觸地面,這樣你本身發出的力量和承受的力量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被大地給“吸收”。

而自由跤選手呢?不但需要不斷地實施抱摔、搶奪位置,而且還會花很大部分的時間處於“半站立”的狀態。給大家打個比方:一個人處於完全站立或完全坐下/蹲下的時候,都並不很費力,就是在半蹲不蹲的時候才最難熬。

一旦比賽進入地面,摔跤手還得不斷用全身力量(尤其腰部力量)來獲得更多分數,穩固自己的位置。而這一點,只要看看有多少自由跤選手出現頸椎和膝蓋問題就知道了。

甚至有個摔跤出身的MMA選手說過:“如果你走過十幾年的拳擊生涯,你或許能避開太嚴重的腦部損傷;但幾乎每一個摔了一輩子跤的人,都得有頸椎呀、膝蓋呀、肩膀呀之類的毛病,似乎無法避免。”

所以,綜合格鬥看似更加危險,但仔細想想,也比自由跤要好多了!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最後一個原因,最適合說給那些沒有經過長時間自由跤訓練和比賽的人聽,為他們解釋為什麼自由跤真的很難很苦。

你想:如果你在打拳擊,疲憊不堪頭昏腦漲時,起碼還可以架起防禦手,不斷地用刺拳點對方,配合上步法移動來“休息片刻”。但在自由跤裡呢?選手們似乎無法找到休息的時間。如果你在摔跤比賽裡做太多“步法移動”,那就直接被判為是“消極比賽”了。

因此,你只有不斷地抱摔防摔,不斷地奪取位置、堅守位置。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找個跟自己水平相當的夥伴在身體狀況好的時候試試以下訓練:

1. 來一場2分鐘一個回合,持續3個回合的自由跤對抗,誰也不許消極

2. 來一場2分鐘一個回合,持續3個回合的跆拳道對抗,並盡力得分以獲得勝利

3. 來一場3分鐘一個回合,持續5或6個回合的拳擊對抗,可以只尋求“比分勝”

4. 來一場5或6分鐘一個回合,但只有一個回合的柔術對抗,要盡力降服、奪取主宰位置。

這些,都與真正的比賽境況差不多,而且光在字面上看,彷彿摔跤的要求還更低呢!你能不消極比賽就不錯了!

或許有些適應了摔跤的人會覺得跆拳道或拳擊更累、適應了站立的人會覺得摔跤和柔術更累。但對於大多數“綜合訓練”格鬥術的人來說,肯定還是那自由跤規則下的3個回合更加難熬——還更加容易受傷!

這也就是為什麼自由跤雖然在格鬥中很實用,但卻沒那麼紅火。這也就是為什麼許許多多的摔跤選手都轉入了MMA,並將他們所適應的“摔跤意志”帶入了綜合格鬥的訓練和比賽。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多年來,人們都在說自己的格鬥術最難:

“跆拳道最難,因為你必須使用人類天生就不適應靈活使用的雙腿。”

“拳擊最難,打拳擊時你就能用一雙手,很多步法拳法頭部移動的小細節不是一般格鬥競技能比的。”

“泰拳最難,因為泰拳需要用出拳腿肘膝,被稱為‘八肢之技’,少了哪一門功課都不行。”

“別說了,還是綜合格鬥最難。還有哪個格鬥項目需要掌握那麼多的技術,還得在技術與技術之間靈活轉換、銜接?”

......

雖然自由跤並不流行,也沒有那麼大的名利,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可以多瞭解這項運動,並對從事這項運動的業餘和專業選手們都懷有尊重。綜合格鬥的出現,也讓很多酷愛自由跤,也酷愛格鬥的人們有了更多的希望和動力。現在,他們在追逐完自己的摔跤夢之後完美轉型至MMA,將自己的一技之長髮揮出來,取得輝煌。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如果一個青少年孩子跑過來問我:“我想以後打職業MMA,應該先從哪個格鬥術開始呢?”

我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摔跤吧!”

但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只為了學習格鬥而健身、自衛和娛樂,那我肯定還是會選擇把他送到附近的跆拳道或散打館裡,練練就得!

因為自由跤難,真的很難!

職業鬥士:自由跤比MMA還要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