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蘋果手機如果在國內要保持一千萬銷量的前提下,定價極限是多少?

小敏哥測評


首先要說一個問題,題主說的果粉的粘性很大,是從哪裡聽說的。

就像題主講的,感覺大多果粉可以接受,幾萬的價格:


首先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我們使用一款手機的根本在於哪裡,怎麼選擇一款手機而且成為粉絲,從流暢度上面來講不會卡頓、從拍照來講很,要美麗好看,從聲音來講,聽音樂打電話要清晰沒有雜音,從各個方面來評判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格。


人們選擇蘋果手機的初衷其實就是系統流暢,定價雖然高昂,但是還沒有超出人們能力範圍之內,在市場可以接受範圍之類的一個定價。


蘋果手機固然是好,但是昨天凌晨發佈會結束之後,過高的定價也讓我們捏了一把汗,如果要購買蘋果新的手機5.8英寸的要超過八千,6.5英寸的要將近接近一萬的價格。

而且廉價版的6.1英寸的iPhone的配置太廉價,讓我們知道了蘋果對自己的品牌價值期望度過高。


在2018年以前,蘋果每次的發佈會iPhone手機的價格在5000-7000元之間,但是現在如果要購買一款好的手機要8000-12000之間,雖然去年iPhoneX的定價也是很高,但是畢竟算是隻有一款,所以算是手機中的王者,而現在蘋果已經把自己的全部手機當成王者啦!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品牌的手機中只有一款最強配置的手機,那麼人們會去購買或者是因為心裡作用顯示優越感,但是如果你這個品牌都是這個價位的手機的話,可能人們就不會去購買啦!


從以上的結論來講,我並不贊同題主的說法,因為畢竟蘋果的手機在2018年的之前,定價並沒有一個很大的落差,而且每年的手機定價都是一樣的,這次手機的漲價和定價突然增加也是人們始料未及的,再加上美國和中國關稅的貿易戰,一部蘋果手機的會在原價上增加300-400的價格。

這樣蘋果手機的定價已經完全脫離了市場,iPhone8 plus的是除了蘋果劉海屏系列之外價格最高的手機,但是真正的成本不超過1900元的價格。這次蘋果的定價超過了9000元,最高的甚至要接近13000元的價格,我不能說是在自取滅亡,只能講不符合蘋果之前的定位。


不管是那個品牌的手機粉絲喜歡這個品牌是因為手機使用起來方便,流暢,各方面符合自己的要求,而且定價在符合的範圍之內。最重要的就是價格,如果定價過高的話,不管是粉絲還是平常人都會去做對比,最後的結果顯然而至,現在市場這麼多手機品牌,選到自己喜歡的很容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國產手機的發展越來越快,蘋果手機定價越來越高,粉絲喜歡的只是在價格合理的範圍之內,選擇更好的手機。


所以題主說的不成立,消費者不是傻子,如果這個品牌只是為了撈金,而定價超過市場而且品牌溢價過高,粉絲就不是粉絲了只能叫做過客。因為現在的ios系統已經沒有了原來流暢的先天條件,安卓的手機差距越來越小的同時,蘋果不管是在是配置還是系統上面優勢已經盡失。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和學習,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正在看問題的你

科技數碼隨時答


在iPhone 4/4S那個年代,蘋果手機中國大陸鋪貨時間會略慢於第一批上市的國家和地區,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我身邊不少追新的朋友們當年就已經以人民幣一萬元以上購買水貨。

可是這有一個前提,當年的iPhone,更多的是奢侈品的屬性,中國大陸的消費者,購買的時候更多是在滿足感性的訴求。通俗一些說就是抓著手機到辦公室、地鐵公交等等人多的場合,彰顯自己的所謂科技時尚審美。

今天的果粉安卓粉,面對手機時,已經逐漸淡化了追逐感性,開始重視功能、性能甚至是生產力方面的這些“理性”的訴求。既然手機作為奢侈品的屬性減弱,那麼定價方面更多的是依靠性能和功能這些硬實力,品牌和時尚的附加值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安卓陣營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急速追趕,蘋果在這方面的優勢也從強一到兩個世代,變成同一個世代下強一些了。科技品牌的時尚感,來源於科技的領先幅度,這方面也限制了蘋果的定價能力。定價兩萬太夢幻,美元都要2500+,當今蘋果沒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那個能力吧。

既然開始討論功能和性能,有一個相似的市場就是電腦市場。自從半導體科技開始接近物理極限,最近幾年的電腦性能進步開始逐年緩慢,市場吸引力也大減,整個電腦市場不景氣是共識,哪怕是大熱的區塊鏈挖礦,泡沫爆破之後大家也發現,其能貢獻的市場規模也確實有限。

當年蘋果發佈會,喬布斯褲兜裡掏出手機,豪邁的說一句這就是你們夢想中的手機,什麼參數都還沒介紹,下面一片尖叫鼓掌。現在蘋果已經開始大篇幅講功能,鋪陳參數,這哪裡還有個奢侈品的樣子。再加上半導體物理極限的限制,和功能方面的突破難度,手機參數的大幅發展已經好幾年沒有來臨了。

人們需要一個新的手持設備,可以滿足感性的訴求。別說果粉粘性,用戶連對手機本身的粘性都不一定能有多少。5G時代萬物互聯,科技業界的想象力將得到極大的釋放,希望到時候,手持甚至穿戴設備百家爭鳴,能堪比當年iPhone 4/4S的新玩具被髮明出來。

到時候再回頭看,就像現在看大哥大。手機這麼笨重的東西,確定還能被稱為“時尚”?


隱林啟士


考慮到蘋果用戶粘性,要影響到銷量,應該在兩萬左右起高配5萬左右。仔細分析,忠實的果粉心中蘋果手機怎麼偉大的產品已經超過了所有東西。有錢當然買,沒錢也要想辦法搞錢買。所以主要看購買能力,購買群體中的消費能力因素。

做大老闆的,富二代之類的這種果粉當然不用考慮了十萬也買,不過這種人群應該畢竟小部分,對銷量影響不大。

大城市白領,小城市小公司中層,小店老闆之類或者特殊職業的,大概一萬多一個月的。一般看不上低配,想買箇中配,買中配四五個月也行,這種類型人群應該也挺多。畢竟一年一次,再貴也很難承受了,再貴會影響購買。

中小低工薪族自己一個人的,三四千左右吧。一般購買最低配的,除開雜用一年也能存2萬的。而且一般兩三年才換一次,人數也龐大除以3也挺多的,2萬還是穩定購買的,再貴也是超出範圍了,也想要但是沒辦法。

還有低家庭,一般這種家庭家裡幾個人每年剩餘收入也有三四萬。自己想買,只要天天哭兩萬還是有的,家裡會忍痛給。

還有自己沒錢,家裡也掙不到一點錢的,在前幾個蘋果手機已經被淘汰了吧,不在討論之列。

超過兩萬了,中收入人群還可以買低配的,銷量還在。但是低收入家庭和低工薪族會被淘汰,這人數,這對銷量影響很大。

不對銷量產生影響的,暫時的定價極限應該是2萬了,隨著經濟發展,當然還可能更高點。

有人會質疑說就算能賺到怎麼多錢,就要全買手機?那種不是真果粉不在討論之內,對銷量並沒有影響。


小敏哥測評


這個價格要慢慢來,讓消費者自己入套。靠技術變革和營銷手段,最關鍵系統!不要讓用戶很費勁的學習操作,那就煩人了。卡頓死機等!安卓系統老是半年後容易這樣。iOS很少會這樣。這就能培養用戶習慣。粘度提升和鞏固,自然離不開蘋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