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妃所”時裝店:三個女人一臺戲,合夥創業做私人定製

三個80後美女老闆合夥創業,聽起來十分吸引眼球。在東莞服裝行業沉浸了近十年的三個靚女,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但聊起私人定製,就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這三個80後靚女開啟了二次創業,創辦了一家名為“妃所”的時裝店。對於服裝行業,陳靜一直說自己是熱愛,“馬靠鞍裝,人靠衣裝。”

“妃所”时装店:三个女人一台戏,合伙创业做私人定制

大學畢業後,陳靜就開始接觸服裝企業,“這是我們的家族企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經營,在中國毛衣出口行業,也是一個響噹噹的品牌。”但陳靜坦言,“我不喜歡和數字打交道,但對銷售特別感興趣。”家裡人都支持陳靜,“可以試一試。”沒想到,這一試,居然盤活了家族企業所有外貿庫存,“最多的一年,我賣掉了300萬元的尾貨。”

“妃所”时装店:三个女人一台戏,合伙创业做私人定制

由於家族企業以前只做加工貿易,“就是專門幫別人做加工、貼牌。”在陳靜看來,“完全是幫他人做嫁衣,即使品質再好,信譽再高,也沒有自己的牌子。”雖然家族企業與國際頂級設計師合作,但隨著外貿出口轉型,近幾年的訂單急劇下滑。令陳靜意想不到的是,倒是那些尾貨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好消息,“重慶、武漢、上海等地的朋友,經常會向我們要貨。”這讓陳靜充分認識到國內市場的潛力,“以前工廠每個月出貨量達30萬件,但影響力還不如這幾十件尾貨。”在包銷尾貨的過程中,陳靜認識一大批服裝行業的老闆、設計師和營銷專家。其中,就有自己的合夥人劉晶晶和林玉蓮。陳靜坦言,“我們三個人都是80後,雖然各有所長,但非常融洽。雖然認識也就一年左右的時間,但說到一起合夥創業做私人定製,三個人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妃所”时装店:三个女人一台戏,合伙创业做私人定制

針對每一個人的臉型、身體、職業,甚至還會為顧客拍攝頭部以下的正側面照片,供工廠方面做衣服參考。除此之外,定製的衣服,從面料到款式,都體現了量身定製的細節。經過半個月的探索,陳靜三人團隊現在已接下近百個訂單了。陳靜認為,吸引客戶願意定製服裝,主要是生活品位和經濟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有些人一次出手就上萬元。一年下來的純收益也在100萬左右。這些人,過去多是消費國際成衣品牌的,現在隨著大家對定製衣服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也逐漸成為定製衣服的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