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北京時間8月16日晚間,京東發佈了2018年Q2財報。2018年二季度京東營收1223億,同比增長31.2%;淨虧損22.8億,2017年同期淨虧損3.8億。營收增速進一步放緩,虧損加劇,京東這季財報不漂亮。據京東方面預告,2018年Q3的營收增速將低於30%。

京東宣傳的一個重點“二季度財報研發費用大漲,京東蓄力科技未來”。研發很重要,但對這家年銷售額數千億的電商平臺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生態佈局,再大的研發投入也是遠水不解近渴。

增速進一步放緩,開放平臺“救駕”

高速增長曾經是京東的招牌,部分投資者的看法是“不怕虧損,保持高增長率就是好公司”。

2010年、2011年京東營收同比增幅分別為194%和146%,2012年回落到96%仍能令投資人滿意。

2016年增速回落到50%以下,2017年跌破40%,2018年H1跌到32%。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如果沒有阿里,京東可以用規模擴大解釋增速放緩(預計2018年上半年阿里營收同比增速比京東高20多個百分點)。

拆開來看,拖後腿的是自營業務,2018年Q2同比增速為29%,2015年同期為58%,2016年Q2更是高達78%。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主要面向平放平臺第三方賣家的服務業務增速則呈“過山車”走勢,從2013年Q1的近200%跌至2017年Q3的31%,然後奮力提高到2017年Q4的55%。

2018年Q1,京東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1%,否則報表會更加難看。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也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劉強東驚天佈局,零售業或將面臨鉅變!

京東宣佈,無人超市開業!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京東無人超市開業

北京時間2017年10月18日,京東的無人超市正式迎客,現場異常火爆:

1、刷臉進店:進門的這一刻,就已經識別了你的身份,關聯了你的京東賬戶。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2、自主購物:隨便拿、隨便看。貨架就能知道你拿的是什麼、拿了多少,同時向老闆發起補貨提醒。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3、智能結算:將購買的商品放到結算臺上,自動識別、自動稱重、自動算出價格。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4、刷臉走人:走到大門前,識別成功後,點擊“開門”按鈕,自動完成支付,完成購物。

全程沒有一個導購員、沒有一個收銀員,你更看不到老闆坐在哪裡收錢。就連手機也不要了,全靠一張臉。

而這不是概念,更不是試營業,劉強東要玩就玩真的。他計劃一年內,將在全國開100家,全面進入市場!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或許會說:才100家,我住在鄉下,無人超市離我還遠著呢。

是的,無人超市的大潮還需時日,但並不意味著時代就在停步!

農村實體店,全面開業

早在今年4月10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宣佈,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正式出爐!

隨後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裡,四川開業、山東開業、華南開業、長三角開業……,劉強東宣佈的100萬家京東超市,已開始席捲全國!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京東農村超市開業

昨日,劉強東激動地說:蘇州農村的京東超市,一上午就賣了2萬多,他們都和我一樣來自社會最底層,為生活打拼。

千萬不要小看農村的京東超市,不只是賣快消品,還將有數碼、家電、服飾、家居,甚至金融理財!

四大戰略,顛覆行業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京東實體店為什麼會這樣火?劉強東蓄謀已久的京東實體店,到底有何不同?又能帶來怎樣的衝擊?

1、選址:

過去開一家店,都是打聽、想象、朋友推薦,沒有任何邏輯。而京東實體店,通過12年積累的大數據智能選址。

2、數據經營:

顧客邁入店門的一刻,就被人臉識別成為會員,同時記錄顧客在店裡每一個產品前的停留時間和行為,自動分析興趣愛好。

3、實時同價:

店裡的所有商品均來自京東自營,與線上實時同價,旁邊還有二維碼,掃描即可看到詳情和他人評價。

4、靈活購買:

顧客可以當場提貨,也可讓京東配送到家。同時還有金融服務的支持,不帶錢靠一張臉也能逛商場。

數據經營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顧客分析

也就是說,店主將對顧客產生前所未有地瞭解:哪個貨架客流最密集,哪些產品最受歡迎,從而準備第二批貨,實現零庫存。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智能貨架

過去商家生產什麼,店裡賣什麼,我們就買什麼。而京東實體店將倒過來,我們喜歡什麼,店裡就賣什麼,再讓廠家多生產什麼!

京東實體店的狠,不是狠在科技創新,而是狠在更現實,更能快速顛覆傳統零售,更容易覆蓋全國貼近普通人!

重大布局,擁抱創新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無論是4個月前火爆的京東便利店,還是今天突然襲來的京東無人超市,背後這件事都暴露了劉強東的重大布局!

加盟直營!沒錯,不是劉強東自己要買多少地,而是他正把自己的品牌、技術、物流、金融,開放給所有想要改變的人。

也就是說,他不是自己搞一大堆新模式的實體店,而是幫助傳統的用上新的模式,從而不被市場淘汰。

而這樣的模式,讓看似越來越龐大的京東,實質卻越來越輕。

京東增速進一步放緩,無人便利店“救駕”!

如果有一天,我們在大街上看到越來越多的智慧實體店,甚至看到越來越多的無人超市,請不要驚訝馬雲、劉強東的貢獻,請感嘆越來越多的傳統實體店正主動改頭換面,積極擁抱創新。

過去幾年,很多實體店都在抱怨網購讓他們難以生存,然而互聯網就擺在那裡,迎接著每一個擁抱它的人。

未來幾年,很多實體店要開始抱怨別人的實體店了。然而新零售就擺在那裡,歡迎著每一個接受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