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甘肅張掖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至藝


張掖市甘肅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古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的中部,因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農業產出豐富,人民生活富裕,故此有了金張掖之美譽。

張掖地處祖國的西北邊陲,是傳統意義上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然而,張掖卻有別於其他戈壁城市的乾燥,而是水波盪漾,葦池連片,半城塔影,遍地古剎,有著“甘州不甘魚滿池”的俗語。

因為上述原因,張掖地處北國,卻處處顯現出南國風貌,以致於人們在談到張掖時,都形象地描述說:既有北國之雄渾,又有南國之靈秀。

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使得張掖集萬般榮寵於一身,正在成為新興的旅遊城市。

在張掖,有雪山冰川,有森林草原,有湖泊河流,有戈壁沙漠,有丘陵峽谷,有巖體石窟,有古蹟遺址等等,走進張掖,就等於走進了一個神話世界,你可以看到除了海洋之外的所有地貌景觀。

張掖的富足主要受益於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祁連山冰川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固體水庫。祁連山涵養了國內第二大內陸河--黑河,造就了馳名全國的河西走廊及金張掖。

張掖就是這麼個地方,它不僅山清水秀,而且物產豐富,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全國百分之七十的玉米種子出資張掖;張掖是高原夏菜的重要輸出地;張掖是戈壁地區少有的種稻米的地方;張掖的戈壁農業一馬當先。

張掖是個什麼地方?只能說張掖是個好地方。


隴之語


張掖是甘肅省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它是一個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比較緩慢,趕不上省內其他城市。張掖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挺濃厚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當地老百姓們熱情好客,善解人意,民風淳樸,挺喜歡跟別人聊天交朋友的,十分豪爽。


張掖市的地理位置還是挺優越的,交通便利,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在古時候喊甘州,促進了中原和西域地區的溝通交流合作,在古時候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張掖的地形地勢氣候條件和土壤肥力挺適合發展種植業的,張掖的蔬菜水果品質挺不錯的,在全國各地蔬菜水果市場上都挺有影響力的,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張掖的蘋果、梨子、葡萄、紅棗、西瓜等農作物產量挺高的,有很多商販從張掖這邊進貨,調去其他地方銷售。張掖市是著名的商品糧基地,糧食作物產量挺多的,玉米種植面積挺廣泛的。張掖市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當地的特色小吃釀皮等食物味道挺不錯的,歡迎大家來張掖遊玩品嚐。


說一說蘭州美食


張掖是河西走廊大漠戈壁中的一塊綠洲,也是一處風水寶地,這裡地處河西走廊中部,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和商旅通行的必經之地,從祁連山奔騰而下的黑水河滋潤了大片綠洲農田,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物產豐富,是甘肅一處重要的糧食產區,也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張掖是甘肅省地級市,轄甘州區、山丹縣、民樂縣、臨澤縣、高臺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全市總面積4.2萬平方公里,轄6個縣區,常住人口122.42萬(2016年末)。張掖古稱“ 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


張掖自古以來就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古代,除漢族以外,先後有西戎、月氏、烏孫、匈奴、羌、吐蕃、回鶻、党項等14個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共同創造了張掖悠久燦爛的文明。目前張掖有37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或接近百人的少數民族有裕固、藏、回、土、蒙古、滿、朝鮮、彝等8個民族。裕固族是張掖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

張掖民風淳樸,粗獷豪放,近年來,城鄉建設進步明顯,玉米制種產業讓很多村子富起來。這裡物產豐富,瓜果飄香,臨澤小棗,烏江大米很有名。這裡人喝酒也很厲害,划拳喝酒非常熱鬧。

張掖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丹霞景區已經聞名世界,這裡有機場,通高鐵,交通便利,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參觀。

除了丹霞景區,張掖還有平山湖、冰溝、馬蹄寺、黑水國遺址、溼地公園、大佛寺等眾多景區景點,每一處都很精彩。

每年七月,位於民樂縣的扁都口油菜花盛開,這裡成了一片金黃的海洋。

張掖的美食讓每一個來過的客人流連忘返,炒炮、尕周肉片,釀皮,臊面,拉條子,幹拌,揪片子,搓魚子拉麵等各種麵食味道純正,這裡是吃貨的勝地。

以上是我對張掖的一些粗淺的印象,在我的頭條號裡也寫過幾篇關於張掖的遊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行影


(金張掖)三字金匾,鑲嵌在東關牌坊樓上。讓過往旅客都可看到。能讓每一個過牌坊樓的人都深印在心底。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的中部,資源非常豐富。只要是以農業為主是甘肅的產糧地區。只要生產油,小麥,玉米,糖蘿蔔,西瓜,油菜高粱,黃豆。這幾年來主要是以玉米為主,他是為玉米制種最大的生產基地。又是覆蓋西北幾省的主要的蔬菜供應基地,培育的肉牛和肉羊,蛋雞銷往各地。咱也不要洗,南靠祁連山脈,有廣闊的草原和森林腹地,水資源很豐富。有一條黑河支流流淌千年,也是古代的黑水國遺址。這條水源河流經幾個區縣,一直延伸到內蒙古胡楊林地。供應著沿線幾百萬人和動植物及耕地水源!專業的礦產資源也特別豐富,主要生產鐵.煤,鋁.銅等,還有祁連玉。它是古代兵家的必爭之地;又是古絲綢之路,商家必經之地。由於各方面的資源豐富,水源充足,從而促使古代兵家和商家落腳之地,經商繁榮,依稀留下了很多文化古蹟。
肅南境內的馬蹄寺、甘州區四街道中心的鐘鼓樓,坐落西南角的夏國大佛寺,是中國最大的臥睡佛。中心廣場的2000年的木塔,
很多不為人知的全國最大的明清糧倉。在東街東倉巷大院內還有待開發。解放巷的西路軍烈士紀紀念陵園。世界上最大的丹霞地貌地質公園,保護完整的溼地。是張掖最盛名的名片。





最最大的馬場,還保留優質品種的軍馬場。萬畝油菜花非常廣闊。你來張掖旅遊絕對會讓你流連忘返,回味無窮。不擔憂,優美的旅遊勝地。也不會讓你餓肚子的本地著名小吃。早餐有濃汁臊子面,鮮味手掐包子,粉皮牛肉小飯,濃湯四欲的粉皮面筋。午餐有。滷肉炮仗。滷肉拉條子。炒搓魚子,釀皮這些都是實在主食啊。先吃大餐應有盡有,各大賓館飯店都有自己的拿手特色菜。經典味,粵菜精彩京菜。想吃辣味的喲,川菜。張掖市人民呢,民風淳樸熱情好客誠實善良。沒有上海人的精明算計。也沒有廣.浙兩地的炫富擺闊。所以啊,從古到今各種民俗的結合成了,對待客人,樸實,熱情,不作假;用最大的胸懷歡迎遠方的你我他。歡迎你遠方的朋友來我的故鄉張掖遊玩

和駐留。朋友們,你覺得我的文章敘述的真實。親你點贊-轉發-收藏,更好地把美麗的張掖宣傳出去,謝謝你的支持,行動吧!


多斌修車


“金張掖”“再鑄金張撒輝煌”是時任總書記江澤民1992年8月和2000年6月先後兩次視察張掖分別為張掖的題詞,是對張掖的最大關懷。甘肅張掖地處祖國大西北,被青海、內蒙、臨夏、陝西省包圍,張掖人淳樸熱情,和周圍各民族友好相處。這幾年隨著旅遊業的大發展,張掖城市建設發展快,面貌變化一新,半年不到張掖,回家的路都模糊了,有一位旅遊專家曾經說過,

甘肅張掖裡是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張掖工廠少,沒有工業煙霧、廢水排出,天是藍的,地是綠的。空氣沒有汙染,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清晨,吸著新鮮空氣,頭頂籃天,走在天然蘆葦蕩溼地的棧道上,沐浴著陽光,吹著大自然的清風,視野寬廣,張掖這個地方真有別樣的舒服溫馨,每年6—9月是張掖對人最舒服的季節,平均溫度在7 度左右,三伏天氣溫偶然高達35度,太陽一下山氣溫隨即下降到23度左右,白天悶熱晚上睡覺涼快,這種暴熱天氣最多每年不超過10天,常年有3到4級微風吹得人身曠神怡。20l8年近佰萬人次到張掖來避署旅遊,到6月火車票飛機票一票難求。到了冬天更沒說的,強大的熱電廠供熱系統向市區供熱,從上一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3月30日期間供熱,隆冬季節室外結了厚冰,但室內溫度仍保持在20度上下,甘肅張掖真可謂冬噯夏涼避暑休閒好去處。如果有朋友感心趣來張掖感受一下吧


流浪王94


這些美景全部在張掖,隨便你問是哪兒!











肯尼亞3


甘肅張掖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作為一個在張掖待了很久的外地人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初見張掖,第一印象當然是城市建設,對於一個四五線小城市來說,城建還是不錯的,就是路有點破舊,坑坑窪窪,不過最近兩年,這種現象得以改善,基本所有的幹道不好的路都被修復了,張掖的老城區建的並不是很繁華,我想或許是將重點放在了張掖濱河新區的建設上面,因為張掖新區太美了,樓層不高,張掖地廣人稀,但是建築物都很漂亮,道路寬闊,橋樑(黑河大橋)也很宏偉,歷史底蘊很有體現,張掖古城在溼地公園的西邊已經建起來了,規模大,古城的功能區豐富,希望將來能很好的發揚張掖文化,畢竟是個歷史文化古城。

張掖的商家,生意人,尤其是靠近張掖市區北部的地方,特別刁蠻,這算是普遍現象,要不也不會專門提一下,總是餐廳就屬於你愛吃不吃,面不做熟,衛生差,把發麵做給你吃,你有疑問就衝你凶神惡煞的,商場裡的服務員看你來逛他們根本不理你,你不說話,人家絕對不搭理你,雖說全國各地都有這現象,但是張掖市區北部格外多,但是其他地方的就還好,張掖人很樸實,勤勞,熱情,也沒有壞心思,對人很真誠,和商家截然相反。

張掖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曾經生活過月氏,烏孫,匈奴等少數民族,從漢朝漢武帝建立張掖郡至今,經歷了很多變遷,融合了西域文化,印度佛教文化,歐洲各種文明,到後來東漢末年至隋朝之間,中原連續幾百年戰亂時,這裡只發生了小規模衝突,很好的保存了來自中原的文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這裡的文化種類豐富,說達到全國前列一點也不帶吹噓的成分,但是呢,在現在的張掖卻一點也體現不出來,一直不明白是為什麼?

張掖的生活成本低,這主要是因為房價低,相關部門控制的好,人口又少,房價一直沒炒起來,均價3000多,特別好的也才5000多,但是張掖物價真的高,主要是蔬菜,水果之類的,遠遠高於周邊城市,以及蘭州等地,蘭州的西瓜一斤6毛時,張掖都賣1.3,目前為止,只發現張掖葡萄在9月份那個時間段會比其他地方便宜,剩下的時間都貴。各種蔬菜都是。

張掖有個奇怪的現象,超市大點的幾乎全是新樂,藥店也幾乎全是德生堂,接近於壟斷,別的城市都是超市一家接一家比誰價格更低,張掖超市永遠價格比外面貴。一直不明白,這種平衡竟然沒有人打破。

張掖對於教育的投資是鉅額的,不說師資力量,單論學校建設程度,達到了全國的一流水平,一線城市的學校或許會和張掖的學校一樣豪華,但是面積肯定沒有張掖的大,這一點是很值得自豪的,也有點難以置信,但是如果你來張掖了,可以去張掖的大成學校,甘州區第二幼兒園,甘州中學,以及新修的張掖中學看看,看完你會回來讚我的。

張掖的極差公交系統和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前提到過,如果您感興趣可以翻看以前的問答

總的來說,張掖是個不錯的地方,缺點明顯,優點更多,宜居宜遊金張掖。


遊客視覺


2100年沒有改名字,張國臂掖,已通西域的地方。


大明崇禎三百七十八年


張掖現在是個五線城市,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為主,大面積的制種玉米基地,農村的夏天一望無際的的玉米地,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色配上藍天白雲別有風味。其他產業比較薄弱,尤其工業。找工作實習有點難啊!近幾年張掖旅遊業興起,很多人聽說知道張掖可能大多是因為上了國家地理雜誌的美麗七彩丹霞!也是在七彩丹霞的帶動下張掖才漸漸的被外面的人瞭解,其實張掖不僅僅有丹霞,“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張掖有母親河黑河的養育下並沒不是外地人想象中的大西北,乾旱缺水一望無際的戈壁灘荒漠。張掖除了沒有海洋景觀,地球上其他的景觀都有,冰川,草原,荒漠……近幾年蘭新高鐵的開通使得交通大大的便利,這也帶動了旅遊業發展,城市泡沫經濟導致物價上漲,但是工資水平卻比較低……鐵飯碗的公務員小科員一個月工資也就2000過一點,一個服務員的工資一個月也2000多,不過張掖的生活節奏很慢,想到了那句宣傳語,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遊宜張掖!張掖環境風景還是不錯的,適合過一種小城市的知足而樂的生活。不過我個人認為不太適合那些愛拼愛闖的年輕人發展奮鬥。

近幾年政府加大對新城區建設,目前濱河新區正在建設發展中,濱河新區還是很有特色,風景還是很美麗的。但是我感覺張掖的經濟重心目前還在老城區,老城區是我們相對比較熟悉的,新世紀,國芳百貨,金麥步行街,甘州市場,商貿大世界,新華書店,新樂超市,繁華的青年街……說到老城區就不得不說張掖特色麵食了。原諒我是個小吃貨,離開家鄉在外面對比一下張掖的麵食真的是數一數二的!張掖的麵食都是純手工的!麵食種類繁多,味道也各有特色!重點是價格便宜實惠,真的是物美價廉,值得品嚐!牛肉麵,臊面,牛肉小飯,拉條子,幹拌,炮仗子,揪片子,搓魚子還有雞肉燜卷子,還有張掖的麻辣粉,是麻辣粉不是麻辣燙哦,張掖涼粉,燒烤味道都是超級超級棒的!保證你吃一次就愛到無法自拔,我就是這樣的,可見是有多好吃了……


野狐禪


張掖是一座擁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溼地上的城市, 被譽為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塞上江南”,宜居、宜遊、宜學的“溼地之城”,明淨、清新、亮麗的“清涼之都”,文明、和諧、繁榮的“戈壁水鄉”.張掖最大的蘆葦面積達2萬多畝。黑河溼地常見的挺水植物有:蘆葦、菖蒲、荻、水蠟燭、水芹、水蔥、澤瀉、燈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張掖市名勝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 古代建築 ,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還有國家溼地保護區、潤泉湖公園、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古蹟享譽中外。市中心鎮遠樓造型雄偉、比例協調,可與西安鐘樓媲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