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學會這些,孩子告別不合群

學會這些,孩子告別不合群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4歲的nini最喜歡一個人在家裡看書或動畫片,很少跟小朋友一起玩兒在幼兒園裡,她也總是在角落裡獨自玩要。為什麼nini會不願跟同齡小夥伴一起玩要呢?

學會這些,孩子告別不合群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活潑外向,然而不少幼兒喜歡獨來獨往,顯得有點不合群。這是幼兒發展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幼兒之所以會出現不合群的現象,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與幼兒先天的氣質有關

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每個孩子就展現著不同的特性,有的孩子愛哭,有的卻總是笑嘻嘻的;有的動個不停,有的卻很安靜;有的生活規律,有的卻不按常理出牌……這些與生俱來的特性統稱氣質。從嬰兒到成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行為模式與外界交往。

學會這些,孩子告別不合群

第二,與家長溺愛式的教養方式有關

一些家長對孩子過度關切,事事代為安排,且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往往令孩子失去了發展合群能力的機會。但是到了幼兒園,事事依賴家長又不擅於社會交往的幼兒必然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斥,使得幼兒與同齡夥伴玩耍時,不是爭吵打架,便是內向畏縮,最後被群體孤立。

第三,可能與交往環境太過單一有關

有些家長因為過於擔心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產生矛盾,甚至會染上壞習氣,或者擔心氣溫過冷過熱、空氣不好等,從而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把電視機當保姆,讓孩子與玩具、遊戲機和圖畫書等為伴。這會導致幼兒缺乏正常的交往環境,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幼兒欠缺社交技能,不會謙讓與合作,也不會主動交朋友,從而造成不合群的問題。這樣的幼兒常常感到孤獨,甚至出現怨恨、苦惱、焦慮等消極情緒,對其身心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學會這些,孩子告別不合群

家長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

首先,積極引導性格內向的幼兒探索外部世界。家長要不斷給孩子傳遞積極信息,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十分精彩、有趣,鼓勵他們去接觸和嘗試。如果幼兒不願一個人接觸外部世界,家長可以耐心陪伴,幫助他們克服對外界的恐懼。比如,帶孩子去公園看其他小朋友怎樣玩耍,等孩子熟悉周圍環境後,再讓他/她與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

學會這些,孩子告別不合群

其次,轉變教養方式,避免包辦代替。家長要尊重幼兒作為獨立個體的人格與權利,避免時時刻刻以幼兒為中心,過分溺愛幼兒,事事包辦代替。平時應注意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其產生依賴心理,同時引導他們學會關心他人,注重他人的感受,擺脫過分的“自我中心”。

學會這些,孩子告別不合群

最後,給幼兒提供更多的人際交往機會。家長可以積極引導幼兒主動與同伴交往,比如邀請鄰居或幼兒園小朋友到家裡做客,為幼兒創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當幼兒在同伴交往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的原因,並嘗試讓其自己解決問題,從而使幼兒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努力結交朋友,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合群嗎?快來留言把你的想法和我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