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学会这些,孩子告别不合群

学会这些,孩子告别不合群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4岁的nini最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看书或动画片,很少跟小朋友一起玩儿在幼儿园里,她也总是在角落里独自玩要。为什么nini会不愿跟同龄小伙伴一起玩要呢?

学会这些,孩子告别不合群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外向,然而不少幼儿喜欢独来独往,显得有点不合群。这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幼儿之所以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与幼儿先天的气质有关

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每个孩子就展现着不同的特性,有的孩子爱哭,有的却总是笑嘻嘻的;有的动个不停,有的却很安静;有的生活规律,有的却不按常理出牌……这些与生俱来的特性统称气质。从婴儿到成年,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外界交往。

学会这些,孩子告别不合群

第二,与家长溺爱式的教养方式有关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且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往往令孩子失去了发展合群能力的机会。但是到了幼儿园,事事依赖家长又不擅于社会交往的幼儿必然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斥,使得幼儿与同龄伙伴玩耍时,不是争吵打架,便是内向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第三,可能与交往环境太过单一有关

有些家长因为过于担心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产生矛盾,甚至会染上坏习气,或者担心气温过冷过热、空气不好等,从而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把电视机当保姆,让孩子与玩具、游戏机和图画书等为伴。这会导致幼儿缺乏正常的交往环境,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幼儿欠缺社交技能,不会谦让与合作,也不会主动交朋友,从而造成不合群的问题。这样的幼儿常常感到孤独,甚至出现怨恨、苦恼、焦虑等消极情绪,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学会这些,孩子告别不合群

家长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

首先,积极引导性格内向的幼儿探索外部世界。家长要不断给孩子传递积极信息,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十分精彩、有趣,鼓励他们去接触和尝试。如果幼儿不愿一个人接触外部世界,家长可以耐心陪伴,帮助他们克服对外界的恐惧。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看其他小朋友怎样玩耍,等孩子熟悉周围环境后,再让他/她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

学会这些,孩子告别不合群

其次,转变教养方式,避免包办代替。家长要尊重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与权利,避免时时刻刻以幼儿为中心,过分溺爱幼儿,事事包办代替。平时应注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其产生依赖心理,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注重他人的感受,摆脱过分的“自我中心”。

学会这些,孩子告别不合群

最后,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家长可以积极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比如邀请邻居或幼儿园小朋友到家里做客,为幼儿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当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尝试让其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幼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努力结交朋友,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今日话题】

你家孩子合群吗?快来留言把你的想法和我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