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人類從 1969 年登月成功後,再也沒有再嘗試登月?

餅臉星小胖丁


當年美國登月完全是面子工程,就是為了把蘇聯比下去,以致最後大家都燒不動這個錢了

先說明下,美國首次登月是在1969年,之後到1972年美國共完成五次成功的載人登月

二戰結束後,原本親密無間的美蘇戰友瞬間就分道揚鑣了,開啟了為期半個實際的美蘇爭霸。

其中,對太空的探索無疑可以極大的彰顯本國的科技實力,於是無論是華盛頓還是莫斯科都在航天領域投入了極大地人力物力。而蘇聯在這場太空競賽的初期是居於領先地位的,這讓美國很是著急。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

隨後,到1961年,蘇聯又成功的將人類第一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為首次進入太空。

(首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

不過蘇聯的優勢並沒有保持多久,僅僅在三個星期後,也就是1961年5月5號,艾倫·謝潑德就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在把人類送入太空之後,美蘇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而是向著下一個目標發起衝擊——人類登月。

但是在登月的旅程中,美蘇兩國的進展均不是順利。特別是蘇聯,一直問題不斷,事故連發,數位工程師和宇航員接連遇難。

而1969發生的事故更徹底摧毀了蘇聯人的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想法。1969年7月3號,蘇聯的N-1火箭發射臺爆炸,給蘇聯帶來了致命性打擊,蘇聯不得不放棄登月計劃。

如此一來,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榮耀就落到了美國人頭上。

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16號上午9點32分,土星5號火箭—AS-506載著3名宇航員在弗羅裡達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奔向月球。

飛船在飛行了三天之後,於1969年7月20日20:18:04 安全著陸月球。

隨後經過了長達數個小時的準備,7月21日02:56 阿姆斯特朗成為了踏上月球的第一人。差不多二十分鐘後,第二位宇航員奧爾德林也踏上了月球的表面,他倆在月球上一共待了2個多小時。之後兩人登上飛船,返回地球。

(美國國旗飄揚於月球之上,很多人曾經對這個照片提出質疑,有興趣客觀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

此後到1972年為止,美國共完成了5次登月,全面壓制了蘇聯。

登月是人類對太空的一次偉大的嘗試和探索,但是人類登月的初衷並不是去追求未知,而是去爭奪霸權。

為了搶在蘇聯人之前登月,單是登月一項,美國就花了250億美元,蘇聯的整個太空計劃也燒了240多億美元。而蘇聯最後的失敗,也是因為實在是沒錢燒了,畢竟家底兒沒有山姆大叔厚。

此後,雙方在外太空的競爭漸漸地偃旗息鼓,都不折騰了。直到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再度提出“星球大戰”計劃,才重新點燃美蘇新一輪的外太空爭奪。

不過,這時的蘇聯已是日薄西山,不久之後便被美國拖垮了。

今天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而在1972年之後美國也沒有再登陸過月球。

(1972年,美國人最後一次登月)

美蘇放棄登月的原因還是在於其耗費過於巨大,但是收益卻不是那麼顯著。並且直到今天為止,很多人還在質疑美國人到底有沒有真的登上過月球!

加入美國當初登月是個騙局,那麼就不存在為什麼不再次登月的問題了。


千佛山車神


很正常,我們嫦娥三號登月是2013年,在這之後也還沒來得及再嘗試登月啊。

美國航天飛機從1981年到2011年也一直在飛,但是後來退役了,世界上也沒航天飛機了。

阿波羅登月計劃,從1969年開始,連續到1972年共登月六次,然後該研究的研究完了,標本都帶回來了。然後跟俄國人搞空間站去了。


沒錯,空間站最早是俄國人搞的,那時候美國能登月,但是沒搞空間站。後來做國際空間站還是在俄國的和平好空間站上做的實驗驗證。

於是現在的世界航天格局就是美國NASA主導的國際空間站,俄國的貨運飛船。所以可以看出來,即使美國當年,也只有能力把資源集中在一個項目上。

再說有沒有冷戰背景,沒有什麼競賽,月球探索也不急切。畢竟標本都帶回地球了,這樣登月的意義就大打折扣。


蛋科夫斯基


剛看過關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大電影,所以對於美國為何沒有繼續登月感觸頗多,而看過此電影之後大家就很容易明白NASA為何不在進行登月了。



這部電影就是講述在1960年代NASA和阿姆斯特朗極其宇航員隊友如何努力登月的。看著影片中登月航天器裡面極其不現代化的設備,你會感覺這些航天器真的很粗糙、完全沒有一點安全感。坐在航天器裡面聽著因為顛簸而發出的金屬吱吱聲,就像是坐在一臺老舊的拖拉機上面,感覺隨時會出現問題。特別是航天器裡面那種狹小的空間,就好像是在一堆電線和金屬支架的裂縫裡面隨便找了一個空間將就一下一樣。昏暗的燈光、密閉的環境不禁讓人產生極強的壓迫感和幽閉恐懼感。真的很難想象阿姆斯特朗等人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壓力才成功登月的。




電影中另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阿姆斯特朗和隊友在登月前進行空中對接任務時,突然駕駛艙開始了高速旋轉。卡紙上顯示的速度不斷飆升,阿姆斯特朗和隊友承受著巨大的重力加速度;一黑一亮的狹窄駕駛室了不斷傳來各種異響,好像飛船要散架一樣。當旋轉速度達到200時,隊友直接暈了過去,阿姆斯特朗強忍著不斷嘗試操作,在NASA的科學家們都只能夠抱頭祈禱上帝保佑的時候,無助的阿姆斯特朗終於把飛船的速度降了下來。雖然安全回到了地球,但是任務卻只完成了部分,因此NASA和宇航員們受到了各種質疑,承受巨大壓力。特別是阿姆斯特朗的三位隊友在一次飛行任務中直接因為線路起火喪瞬間生於駕駛艙時,民眾對於登月計劃不友好了起來。人們都在抱怨,抱怨為何花這麼多錢做這些對民生毫無用處的事情,甚至有人還編寫了說唱歌曲諷刺登月計劃。



所以,可想而知當時的NASA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才實現的登月。而經過6次登月之後,即交出了滿意的答卷、NASA以及宇航員們也變得精疲力盡了。所以,他們最終終止了登月計劃。


科學探秘頻道


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十一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這一歷史時刻時,曾道出了一句被後人奉為經典的話——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現在,四十多年過去了,為什麼美國沒有再次嘗試登月呢,我覺得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n

一、阿波羅計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決定的。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太空競爭是激烈的領域。50年代末60年代初,蘇聯連續獲得數個空間賽第一,比如1957年10月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進入太空……與之相比,儘管美國也獲得了兩個第一,但同蘇聯的巨大成就相比,顯得小巫見大巫。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是為了反制蘇聯,保證美國在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中不至於落後太多。時任總統肯尼迪是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策劃者和推手,1960年5月25日肯尼迪總統在一次演講中向美國國會表達阿波羅計劃的目標,計劃在1960年代結束前將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於是,在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十一號”飛船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

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成功,終於使得美國趕在蘇聯之前登月,這為美國帶來了巨大榮耀,也使得美蘇爭霸中佔據了先機,還有後來的美國星球大戰計劃,它直接拖垮了蘇聯,冷戰結束。

\n

二、登月計劃耗資巨大。美國NASA直接用在阿波羅計劃上的花費約194億美元,其中15枚土星5號火箭花費是64億美元,若換算到現在,阿波羅計劃花費相當於6790億美元,而美國NASA在2016年的總預算才193億美元,可以說,阿波羅登月計劃是舉美國全國之力進行的瘋狂行為。

若是現在,美國拿出年度GDP約4%再次進行登月,估計國會都通不過。所以,當一旦政治目的達到,科技積累有了,百姓熱情也衰退了,美國人立刻見好就收。


震長


因為。。。窮。。。

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 1969年7月16日—24日阿波羅11號在月球著陸為標誌,開始了人類對月球的探索。隨後在短短的三年中,又成功的先後登陸月球五次,一次失敗,平均一年二次。到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進行最後一次載人登月為止。這在當時對美國的國力來講,也是一個傾國之力的空前舉動--總耗資約為492.56億美元。而1961年全美國GDP也就520億美金,持續十一年的登月計劃差不多花了美國全國一整年 GDP,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花錢的遊戲。。。

當時美國是憋著一口氣,跟蘇聯在太空領域競爭,搶佔各種第一:

首顆人造衛星地球,前蘇聯,人造衛星1號

首次動物(犬)進入空間軌道,前蘇聯,人造衛星2號

首顆月球探測/人造行星;首次達到第二宇宙速度;觀測到太陽風,前蘇聯,月球1號

首張地球太空照片,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探險者6號

首次月球探測並在月球硬著陸,前蘇聯,月球2號

首次動植物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前蘇聯,人造衛星5號

首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載人軌道飛行,前蘇聯,東方1號

首次月球軟著陸;首次月球拍攝,前蘇聯,月球9號

首次人類繞月飛行,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阿波羅8號

首次人類登月,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阿波羅11號

可以看到,首次登月已經到了這場空間大戰的尾聲,美國取得了這一桂冠之後開始反思這種燒錢遊戲的必要性和投資回報比,務實的美國人果斷選擇了放棄。。。

所以,一個字總結,窮。 以上,紀念第48個登月日。


包大人玩科學


這裡邊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登月實在是太燒錢了,而且成果價值又不高,總結一句話就是性價比太低,不值得。

阿波羅登月項目前後加起來總共的開銷如果折算成今天的貨幣價值大約是2000億美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2000億美元可以造5個三峽大壩,或者15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或者130幢迪拜哈利法塔,或者600架空客A380,或者100000輛特斯拉Model X……

再來看看阿波羅登月的成果。阿波羅登月計劃先後執行過17次任務,先後有12人踏上月球。登月項目為美國培養了大量的頂級科研人才,最重要的是它使美國在和蘇聯的軍備競賽中處於了領先地位,佔據了冷戰的主動權,其次也證明了人類有能力探索外太空,然後就是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科學發現。後來蘇聯人見美國人登月成功也沒啥大的有價值的發現,自己也放棄了登月計劃。

再到後來隨著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和蘇聯,東西方對峙的局面漸漸緩和了下來,美國和蘇聯簽署了削減彈道武器和核武器的條約,這標誌著太空競賽“結束”,雙方進入到了合作階段。這個時候大家開始意識到登月的科學價值十分有限,並開始把研究的方向從登月向近地空間探索轉移。這期間大家開始研究衛星返回和近地空間站等技術,並且體驗到了近地空間技術的實用價值。

登月這個東西,說白了純粹就是一個“秀肌肉”的東西,證明了你有這個能力,“炫技”的作用大過實用價值。所以至少從目前來看登月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次就夠了。


熊貓愛飛行


說的輕鬆,自從冷戰時代過去了,世界上哪個國家不是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的,要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並不全在太空一個領域,還有其它的科研項目,還有國計民生等等種類繁多的領域方面,這些都得需要用錢,載人登月是個耗錢的大項目,就拿美國自己來說,三番五次的登月,但每次登月帶回來的成果估計連他們自己都說服不了,你想人家都6次登月了,帶來了380公斤的岩石,研究的話這個重量足夠了,沒必要再去月球。

美國有理由不去了,那麼其它國家為何沒有在這半個世紀間登月球看看呢?

登陸月球首先需要大推力火箭,足夠將幾十噸重的登月飛船送上地月轉移軌道上,這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土星五號這種推力的火箭不是哪個國家就可以研製出來的玩意。

而我國正在研製中的長征九號重型火箭,推力與土星五號差不多,預計可以將五十噸的飛船運到地月轉移軌道上,但是還得需要至少9年的時間才可以首飛,所以,我國的登月要在2030年前後。

有人說,看看人家美國多麼牛,人家半個世紀前就登月了啊,這個不能否認,人家美國的科技就是牛,但是未來的登月將不再像當時的登月那樣,上去走走帶點岩石回來,未來的登月將趨向於綜合的利用,或者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建立科考站點,讓人可以長期的停留在月球表面研究,美國還打算建造環月的空間站平臺,實現對月球的全面綜合科研與利用。

從1972到現在那麼多年都沒有國家試圖要登月就可以看出來不是當時那個冷戰時代了,登月是在冷戰的背景下誕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彰顯國力以及評估太空的未來價值。而現在,太空時代悄然來臨,這個太空俱樂部不再只有美國與俄羅斯了,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成員,可見,未來在太空領域的競爭會相當的激烈。


科學船塢



阿波羅登月告訴了世界,

一,登月充滿了危險和挑戰,並不美妙愜意。

二,登月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在技術上沒有幾個國家玩得轉。

三,登月是“燒錢”工程,沒有幾個國家玩得起。

從1961年—1972年,阿波羅登月工程歷時11年,耗資255億美元。而啟動計劃當年,美國的GDP只有13448億美元。這是一筆天文開支。

四,登月還告訴了人類一個殘酷事實,月球冷寂荒涼,人類無法生存;月球不具備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和軍事價值。

這就是從那以後人類再不嘗試登月的原因。


今天人類對月球的科學研究,有多種方法手段,完全不需要人類親臨其境勞煩。

今天的各國(或國家集團)越來越務實,不會再搞登月之類的“鬥氣”或“爭光”工程。

若人類在月球上開發清潔能源“太陽元素”氦—3取得技術突破,且經濟成本可控。受利益驅動,各國登月將趨之若鶩。


諶人


1969年起,美國第一次實現了有人登月成功,到1972年最後一次登月結束,從此以後直到中國2004年啟動嫦娥登月計劃前,人類中斷了32年登月活動,其中有人登月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各國只所以停止登月,主要是因為資金、技術和必要性三個問題。

首先是資金問題,不論是載人航天,還是登月或者登火星,能玩得起的國家基本是大國。目前世界主要航天大國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具備一般航天能力的如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國,無一不是經濟實力較強的大國。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最終撥款最高峰的1966年達到50.92億,佔到當年美國GDP的0.57%,相對於當年美國全部科技研究開發經費的20%。這樣高額的資金需求,即使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美國也無法長期持續進行,更何況其它國家。

其次是技術問題。美國啟動“阿波羅計劃”,全國有2萬家企業參加該項目,共動員了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其科技成果所帶來的深刻影響,讓人類至今受益。這樣的技術實力當時除了美國,第二航天大國蘇聯外,其它國家根本不可能具備。蘇聯也有過登月打算,但技術和經濟條件都比美國差一點,重型火箭H-1多次發射失敗,最終放棄了有人登月計劃。

再次是必要性問題。登月是強國的遊戲,目前世界上具備完整的航空技術,又有經濟條件的,實際上只有中美兩國,其它國家要麼技術儲備不夠,要麼經濟實力難以支撐。60年代美國登月計劃是因為與蘇聯爭霸結果,以當時的技術水準,登月難度確實很大,但是又帶動了計算機、信息控制等各方面技術的發展。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還在為改善經濟而努力,畢竟對一航國家而言,填飽肚子比登上月球來的更實惠。


華哥雜談


美國首次登月時間為1969年7月21日,直到1972年12月共發射“阿波羅”飛船7次,共成功6次,總計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也就是說此題應改為:自從阿波羅登月成功後,或者是:自從美國登月成功後,再者改成:自從1972年12月登月後。


美登月圖

要說清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說:經濟投入、科技技術、收益問題(需求問題)。下面就來詳細說說這三方面都有什麼問題吧。

美登月圖

一、經濟投入巨大。美國登月計劃始於1961年5月,結束於1972年12月。歷時11年,耗資255億美元。超過20000家企業、200所大學、80家科研機構,共300000餘人參與這一工程。可以說是美國“舉全國之力”實施這一工程!255億美元,如果換算到今天的幣值:那還不得幾千億美元?當年的美國為與蘇聯爭世界霸主的地位,不惜血本,結果它贏了。



美國登月圖片

現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年的預算才多少?沒錢,就登不了月。世界其它各國,如俄羅斯等,也是苦於沒錢。而我國已宣佈登月計劃,也正朝著這個方向一步步走。日本也提出了自己的登月計劃,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趕在中國前發射探月相關設備,結果呢?其它如歐盟也是雄心不小,美國特朗普已不屑於登月,人家想登的是:火星。

二、科技技術。雖然說現在比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是大有進步,然而,當年美國那是集中了多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包括很多德國的火箭專家。從科技人才上來越說,並不比今天差。美國事後,直到今天都未曾公開登月的詳細內容,其它國家自然也得不到相關的技術借鑑。

這裡涉及到很多需要保密的東西,美國以此來拒絕公開詳情。在登月路上,除了美國就是我國走在了前面:玉兔已登月,嫦娥計劃進展順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宇航員也會登上月球:看看那裡倒底有沒有嫦娥姐姐……

這是我國登月(無人)所拍照片

三、需求問題,也就是收益問題。這麼大的投入,直接收益卻是幾乎沒有:美國當年的投入換回來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登月的國家,再就是大推力火箭技術。然而,間接收益卻是不小:鞏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在太空科技領域至今仍居世界首位,間接推動了科技發展的進程,並且帶動了整個相關產業的發展。



我國玉兔、嫦娥電腦合成圖

而世界上其它各國限於自身科技、經濟實力的不足,自然沒有敢輕易嘗試的國家:一旦半途而廢,所有前期投入就都打了水漂。現今世界形勢與當年兩強相爭不同,美國迫於蘇聯在太空取得的成就帶給西方陣營的壓力,也需證明自己,還能給西方陣營鼓舞士氣,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我國玉兔

我國又與它們不同:我們是一長久計劃,隨科技等方面的進步而逐步實施的一個偉大工程。在空間科技、材料合成等方面,已取得不俗的成績——這是當年美國登月所得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