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给当下语文课堂适当“减减肥”!

经验/给当下语文课堂适当“减减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新的思想和理念逐步渗透和灌输,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令人耳目一新。因此,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教师的思想和理念再也不能因循守旧,教学方法和方式也要有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真正理解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能真正把握好教学方法和形式呢?通过观察和教学实践,小编认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思想和方法要么过于陈旧和老化,要么流于形式注重表象。因此,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度”,是需要适当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瘦身”的。

^O^给教学设计“瘦身”

给创设情景“瘦身”。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定要创设一个情境,不管需要与否,合理与否生硬地给课文创设情境,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画蛇添足感觉。一位教师在教学《巨人花园》时,为了导入本节课,让学生举例出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班级同学热情高涨,列举了很多他们知道的童话故事,结果没有导入新课就已经用了近十分钟,这就让人觉得头重脚轻,安排不合理的。还有的一些导入根本不切合实际,没有很好的和新课的内容衔接好,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表面一看很华丽,很时尚但就是不实用。因此,教学设计要朴素扎实,能体现纯粹的语文元素,立足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

^O^给课堂形式“瘦身”

给小组合作“瘦身”。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但是,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不管需不需要动辄就小组合作,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一位教师在讲《去年的树》时,提到“当小鸟千辛万苦找到了它的好朋友树时,它会对树说些什么呢?”时,让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个问题,明明是个体学生就能解决的问题,完全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这样做反而熄灭了个体学生的思想火花,变成了程式化的答案。

给学生表演“瘦身”。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表演,看似生动形象,入情入理,但如果不恰当的表演只能是华丽的做秀而已,逢场作戏罢了。有一位教师在讲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让学生整个故事表演一番,结果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变成了一段喜剧故事,根本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经验/给当下语文课堂适当“减减肥”!

给学生比赛“瘦身”。在阅读教学中,辩论赛、抢答赛、朗读比赛等形式经常出现,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落花生》时,在课文的最后,让学生以你是要做苹果那样展示自己的个性,还是要做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的人为辩论的观点,教师强加给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加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观点,确实是拔苗助长,学生的思想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

^O^给技术手段“瘦身”

给多媒体手段“瘦身”。多媒体课件要慎用,不是所有的公开课观摩课都需要多媒体课件的,有的课即使能用但也不好制作得过于花哨,用过多的视觉感受冲淡学生对语文的心灵感受,让学生整节课都享受在大饱眼福之中,没有真正理解语文课文的真谛,没有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提升。在很多的城市现在比较流行公开课或观摩课上放录像的情况,同样也值得商榷。

给网络技术“瘦身”。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经历新事物的人们尝试着探索能否把网络技术也应用到课堂教学,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难断言这种形式的利与弊,但我们肯定能知晓的是过度地使用网络技术对新课程的推进不会有大的好处。我听过一位教师在计算机房利用电脑联网给学生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当时真是感想颇多,一节语文课竟然上成了信息技术课,真让人大为不解。难道一支粉笔,一本书就不能把语文课上得精彩纷呈吗?难道配上美妙音乐的课文朗读就不是味道十足的语文吗?

总之,在形形色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面前,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用慧眼看清雾里的花,用睿智驾驭课堂,冷静地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课程标准,教学过程的展开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力求步步走稳,步步踏实。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语文课。

新课标呼唤新课堂,需要新课堂,但不是浮华的课堂,虚假的课堂,我们要还语文课堂以本真,朴实无华不一定不是新课堂。因此,愿新课改背景下的每一位教师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改大潮中,学会去伪存真、吸取精髓,真正成为“新课标、新理念”旗帜下的一名新教师!

经验/给当下语文课堂适当“减减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