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柴火灶要被禁用了嗎?

大龍29417782


柴火灶要被禁用?看到這個問題,我有點吃驚,因為在我們農村家家戶戶都用柴火灶,不可能也不會被禁用!


小時候,家裡沒有家用電器,一家人吃飯問題全靠柴火灶。那時候最怕生火,如果是熱爐子還好,如果是冷爐子就更難把灶火燒熱。我們都要用松樹明子砍小來點火,或者用桔杆、稻草等來引火。


農村人家柴火灶用途也不小,又是做飯、燒開水、炒菜、又是煮豬食的。農村孩子5-6歲就會生火做飯。把手伸進爐灶裡添柴點火,一不小就滿臉鍋煙子,黑一塊白一塊,像只小花貓。


農村柴火灶一般都是大鍋大灶,小孩子個子小,灶臺高,但並不妨礙,我們就會抬個凳子或者草蹲踩上去。抱蒸子、炒菜等,圍著灶臺轉來轉去,儼然像個小大人。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液化灶、電磁爐、電飯煲等家用電器憑著方便、快捷、實用的特點很快進入到農村家庭,有的也甚至取代了柴火灶。但是我走訪了很多農村家庭發現,無論是老房子還是新蓋的房子,家裡都有柴火灶。


問及原因,都說,在農村家庭柴火灶代表著一家人的“煙火”是不能取消也不能斷的;其次好多人喜歡吃柴火灶做出來的飯菜;三是農村比較節儉,周圍有許多廢棄的枯枝樹木和桔杆、包穀杆什麼的,都可以用來生火做飯,可以省去一筆不小的開支;四是逢年過節或者人多的時候柴火灶最好用,做飯菜又快又好吃。

所以,就我們山區農村家庭來說,柴火灶不可能被禁止。你怎麼看,歡迎關注交流!(文字原創,圖片來自朋友和網絡)


花腰妹


確實曾經聽說有專家建議,禁止農村地區燃燒柴火灶,禁止農民散養家禽家畜,禁止冬天燒木炭或土炕取暖。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念頭,就是該專家是不是腦袋抽筋了。否則的話怎麼會提出如此荒唐如此無禮的建議呢?這是要絕農村人的活路啊。

中國從幾千年以前就開始使用柴火灶,一直到現在,在我們老家仍然是使用這種傳統的鍋灶來生活做飯,養育一家老小。我從記事開始,就坐在灶膛前,幫父母添柴火。後來父母農忙的時候,我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做飯,在灶前添火的,變成了我六七歲的小妹妹。

有些偽專家建議取消農村柴火灶,主要是說燒柴火灶會影響大氣質量,造成空氣汙染。但這個說法完全沒有道理可言,他們真正應該研究的是如何解決工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大量尾氣和汽車燃燒過程中釋放的尾氣問題。而不是應該將自己的眼光盯在農村地區和農民身上。因為說柴火造成的那一點炊煙,根本就不會對大氣造成多大的汙染。何況農村地區山多樹多,對大氣的淨化能力比城市地區要強出許多。



如果農村地區真的禁止了燃燒柴火灶,我想問一下那他們接下來該怎麼辦?難道是燃燒比柴火汙染更嚴重的液化氣煤炭和天然氣嗎?試問一下,農民能夠負擔得起麼?還是說直接絕了他們的生路,從此就不在生活做飯呢。



所以我個人認為,農村地區禁止燃燒柴火灶這種行為於理不合,於情不合,完全不尊重農民朋友,完全不尊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的?歡迎在後面留言評論。


止茶


誰說的柴火灶要被禁用了?大城市裡有些餐館不是還推出柴火雞,柴火魚嗎?象我們農村,豬,雞養得多,熬一大鍋豬食,必須得用柴火灶煮。


如果用小鍋煮,那要煮到何年馬月。農村人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得也簡單,用柴火灶煮飯,方便,習慣而且做出來的菜好吃不上火。

記得小丫小時候第一次用柴火灶煮飯,還沒灶高,炒菜時都是站在草凳子上的。更糟糕的是我老是點不著灶堂裡的火,

因為我怕擦火柴,擦火柴時嗞的聲音象引著泡仗時的聲音,我一擦著火立馬就扔了,然後緊緊捂住耳朵。

所以老弄不著火反而弄得臉上手上到處都是鍋煙灰。還好我們山裡農村有一種引火的“明子”,火把,點不著火時可以拿到鄰居家引火。

有時跑來跑去,折返半途中火還會被風吹滅,又得重新跑回去點,現在想起來都還會讓我嘆息當時我怎麼那麼笨。

現在小丫家也還在用柴火灶,但我卻很麻利的就可以把火給升起來,炒菜,煮飯,熱水,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做好五六個人吃的飯菜。

柴火灶是農村人從古到今慣用的一種煮食工具,對於節儉農村人來說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禁用柴火灶,那是不可能的,小丫第一個就舉手反對,如果你是農村人,你也會反對嗎?

歡迎補充提議,關注泥糖小丫,帶你瞭解山區農村動向。


泥糖小丫


農村的柴火灶要被禁用了?這件事真是聞所未聞!

由於環保原因,之前就傳播過這樣的謠言,但後來都被證實為假消息。



如果說養豬問題給農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柴火灶取消的影響想必會是空前的吧,因為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用柴火灶做飯,冬天取暖全靠土炕,如果被取消,真不知道拿什麼代替。

柴火灶影響的只有空氣質量,但農村如果沒有大型工廠,空氣質量一般都很好。況且在大城市,空氣質量差的罪魁禍首是汽車尾氣,所以完全不可能拿柴火灶開刀。

在這裡咱們假設柴火灶被取消影響會有多大。



首先是如何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

柴火灶被取消,必然以天然氣或電代替,導致燃氣灶、電磁爐等價格飆升。

農村的柴火灶燃料多是莊稼秸稈,被取消的話大量的秸稈將會還田,土地恐怕無法消耗,在地裡腐爛,農田害蟲必然增多。焚燒的話更不可能,被嚴令禁止。再者,我們的秸稈深加工不成熟,工廠偏少,也無法大量消耗。

第二點,冬天的取暖問題。

燒煤是不可能了,連柴火灶都取消了,還有燃煤存在的空間嗎。那就只能靠地暖或者統一供暖了。

如果每家每戶都做一個地暖,地暖市場又迎來了春天。如果集中供暖,管道宿舍是一個大工程,短時間很難造成,況且農村很多地方都被拆遷了,沒有鋪設管道的必要,所以也不太可能。

綜上所述,柴火灶被取消應該是謠言!



我是紅叔,三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


紅叔三農


目前沒有聽說農村的柴火灶要禁止了啊。而且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問題。想想農村的柴火灶也不會被禁用的。為什麼要禁用呢?

無非就是環保的問題,現在農村的環保問題確實是很嚴,現在封山育林,不讓隨意砍伐樹木了,而且現在國家也提倡低碳生活,對於一些汙染比較大的,碳排放量比較高的都有一些禁止的政策,但是對於燒柴火肯定是不會禁止的。

在農村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柴火飯是比較香的,現在各個地方的農家樂,度假村等等都是打著柴火飯的招牌。柴火灶做的飯是很香,炒菜比液化氣,電磁爐這些都要香很多。現在做的飯炒的菜都是液化氣做的,每次吃飯感覺都沒有什麼問道,每次一回到老家,吃著自己父母做的飯,在農村炒菜就只有放鹽放油,蔥薑蒜這些,沒有什麼雞精味精十八香的,但是吃起來味道就是香。

小時候去山上撿柴火,有時候一撿就是一天,農村的柴火灶都是比較大的,大鍋,燒柴火,做起來飯菜特別香。

那時候在農村還小的時候,四五歲就開始做飯,那時候還沒有一個灶高,踩在板凳上做飯,還要砍柴,燒柴火。有時候一頓飯做完自己身上臉上全髒了。

想想現在的已經是越來越難吃到以前的味道了。只有有時候回家才能吃得到。不過想在農村燒柴火的也是越來越少了,很多都是液化氣,天然氣了。還是喜歡吃小時候的味道。


三農帝國


我是黔東南非典型農民,關注農村,服務基層,只做鄉下人。

我有點暈了,這樣的問題感覺很有磚家的感覺。為什麼農民與農村總是受害者,難道汙染真地是因為農村燒柴火灶嗎?為什麼不可以做些可以靠譜的事,問一些真實的問題呢。

我堅持反對,磚家反對柴火灶的原因不外乎是汙染環境。我就有些搞不懂了,柴火灶用了幾千年,也不見得農村的環境比城市的環境更差。我們的老祖宗那裡起,就一直用柴火灶,一直燒到現在。雖然現在人口越來越多,但是用柴火灶的農民也越來越少了吧。

強行禁止什麼要事先估量一下群眾的意見。有些事情,都是磚家一廂情願,配套的措施都沒有完善,就強行推行,結果鬧得人心惶惶。

筆者想問一下:

1、柴火灶真地是汙染環境的主要因素嗎。如果是,當然可以禁止。但是在筆者的印象中,農村大多山青水秀,沒有因為大家燒柴火灶而導致環境汙染得不可居住呀。要禁止也行,汽車尾氣,工廠濃煙,餐館油煙等等,我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也知道這些玩意一樣地汙染環境,應該一律平等,通通禁止。不能因為柴火灶比較粗魯,是農民的生活生產工具,就杮子選軟的捏。

2、沒有柴火灶,對農村的生活生產還是影響比較然大的。比如農民養頭豬要煮豬食,一大鍋水,煮開要個把小時,如果這個也用天燃氣,一罐氣百多塊錢,能用幾次,鄉下人用得起嗎?好象農村現在還沒有富裕到這個地步吧。這另類地不準農民養豬,不準農民做事算球,可是農民不做什麼,誰來養活。農民上山幹活,順便拉些柴火回家,一來搞些燃料,節省開支;二任由樹枝雜草之類爛在山上,也是浪費。

3、現在的柴火灶已經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了,很多農村家庭的柴火灶都是備用的灶臺。煮飯多數都是用電了,炒菜也是用電的人多,方便。但是人多的時候,就必須動用柴火灶了。有些家庭的老人,也只會使用柴火灶,也習慣使用柴火灶。其實,當社會發展到足夠的高度,只要有足夠好足夠廉價的替代品,柴火灶自然而然地消失了,還要奢談什麼禁止呢。

4、柴火灶煮飯菜好吃,看來今晚回家要用柴火灶煮頓飯菜吃,省得以後就不能用了。

我好想掄起一板磚,將磚家一磚幹倒。


構洞潘啟智


柴火灶要被禁用了嗎?其實,不管是真是假,這條消息本就不該有。為什麼呢?

柴火灶是農村做飯用的灶臺,城市很少。因為城市的地方比較擁擠,也出於環保方面,所以,基本沒有人用。即使有人用,也是在城郊――遠離市中心。

大家都知道,柴火灶也算是中國人的老古董了。雖然現在有電磁爐,煤氣灶,但也真的代替不了柴火灶。

1:柴火灶無論燒出的飯,還是蒸出的饅頭,炒出的菜,都特別好吃,有一種天然的食物味道。是電磁爐和煤氣灶無法做出的味道。

2:經濟。柴火灶用的原料是莊稼的秸稈,或是乾草,枯樹枝。這在農村是不用花錢都可以弄到的。而電和煤氣,就算再便宜,也是需要花錢的。

3:要說環保,電磁爐做飯雖沒汙染,但煤氣灶呢,用不了幾天,房間內到處是油煙。黑黝黝的,很難清洗,更不用說排到外面的了。

4:柴火灶唯一不能與電磁爐和煤氣灶比美的就是,夏天填柴的時候比較熱,而且要負責鍋內,又要忙看填柴,足夠辛苦的了。而電磁爐和煤氣灶,只需將灶打開,一人即可操作。

總之,無論社會發展到何時,柴火灶都很難被其它東西代替。因為,它散發出的始終是一種人間的淡淡的煙火氣。



夢醒後的表白


我覺得應該禁止農村使用柴火灶,禁用利大於弊。下面我主要從汙染環境和社會發展這兩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大家都知道燃燒秸稈會造成霧霾,我曾經有事也到過幾次農村,看到過農民使用柴火灶,燃燒的樹枝、秸稈產生的氣體直接就排放到了空氣中,其中產生了濃濃的有害氣體和有毒顆粒,嚴重汙染了環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

第二,使用柴火灶是古代經濟發展落後的一種做飯方法,現如今經濟發達了。有電,有煤氣,有天然氣等,所以應該改掉這種陋習,向文明看齊,對使用柴火灶做飯說NO!

第三,使用柴火灶的樹枝是去砍伐樹木得來的,砍伐樹木會破壞森林覆蓋率,造成水土流失,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綜上所述,應該禁止農民伯伯使用柴火灶。


廣漂小杰


柴火灶要被禁用了嗎?農村煤改氣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你還想燒柴火灶?這不是明擺著給添堵嗎?農村都燒柴火灶,天然氣賣給誰,這工程款怎麼收?有沒有想過一個土灶臺會成就多少人的業績和多少人的財富,還是不要和人家添堵了,不讓使用就不用了,胳膊能擰得過大腿麼。。。扯遠了,好像沒有明令禁止說不能使用柴火灶了啊。



裊裊炊煙升起,那一縷縷的炊煙在晚霞映襯之下,顯得那麼的安逸,這才是農村常見的景象,在過去農村使用最多的唯有柴火灶,大生鐵鍋,燒起火來,十幾個人的飯一鍋毫無壓力,尤其是過節和農忙時節,親朋好友前來幫忙,一起吃飯的熱鬧勁已經離開多年了。。。


隨著外出務工的越來越多,家裡留守的人員也越來越少,碩大的柴火灶在人少的時候,也顯現的較為笨拙,雖然笨拙也依然抵擋不住對於柴火灶的依賴,柴火灶火旺,火力足,燒飯快,最主要的是可以使用柴木、農作物秸稈等等物品燃燒,省錢是王道。

不但是農村喜愛柴火灶,在城市也有越來越多的柴火灶飯店也很走俏,柴火灶由於火力旺盛,製作出來的菜餚跟天然氣、電磁爐的味道是不能比的,俗話說大火出嫩菜,對於柴火灶不只是停留在懷舊,而是確實還有很多的利用之處。


目前沒有聽說要禁止柴火灶,就連禁止燃煤都已經闢謠,剛剛有專門文件說明,易氣則氣,易煤則煤,柴火灶全面禁止很不現實,在一些偏遠農村,沒有天然氣的,不使用柴火灶使用什麼呢?因地制宜還是為好。你說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又是一個沒頭沒腦的問題,又是一個捕風捉影的問題,柴火灶要被禁用,這風兒是從哪裡刮的?是誰造謠惑眾?請問,國家哪個部門,或者,地方哪級政府,發出過禁用柴火灶的通知或者文件?

農村土灶做飯,應該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們的祖先發明瞭鑽木取火,人們逐步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便逐步出現了柴火灶,最早是掘地為灶,後來出現石磊土砌的土灶。農村的柴火灶,哺育了一代一代人。一個大家庭,共用一個大灶,孩子大了分家另過,那叫分灶吃飯。記得歸有光的《項脊軒記》中說:“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這個“異爨”,就是分灶的意思,代指分家。

應該說,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所以什麼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一件事物的存在和消亡,都有其存在或消亡的條件。幾千年來,不管中國和是外國,社會的發展一直都是緩慢的,自從工業革命暴發以來,社會才取得較大的進步。特別是現在社會,可以說是一日千里,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點讓人不敢置信。如果倒退30年,中國人還不知道手機是啥概念,現在大人孩子都在玩手機了。

而柴火灶只所以幾千年傳承,自然有其道理。主要方便實用,就地取材,節約資金,農村的柴草、作物秸稈到處都是,用來生火做飯是合理的利用,老百姓可以省下一筆開銷,而草木灰及炕洞土都可以用來積肥,也算是循環經濟。

但是,不用任何人來禁止,我們不得不正視,農村的柴火灶,正在逐步淡出歷史舞臺。在城市居民樓,已經徹底消失了土灶和火炕,農村雖然大部分家庭還保留著土灶火炕,但利用率非常低,特別是夏天,除了需要蒸饅頭,土灶基本不用。這是為什麼?電器灶,煤氣灶,許多新型的炊具代替了土灶,這些新的灶火,乾淨衛生,主要是方便省勁,特別是夏天,省去了燒土灶帶來的炎熱,再加上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很少有人算計柴草錢,所以,土灶的利用利才會大大下降。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土灶利用率大大下降,但在農村,特別是一些偏遠農村,現在禁止農民用土灶,這有點不切實際,也不合時宜。因為,現在土灶在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並且,做為一種習俗,不適合行政命令的干預。至於有人說燒土灶汙染環境,其實這是非常輕微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現在農村的炊煙,已經少之又少,而且,裊裊炊煙作為一種文化,其給環境帶來的危害,遠遠不如其文化的傳承價值重要。

因此,晏子以為,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出臺禁止農民用土灶做飯的文件或者禁令,但是,隨著社會進步,土灶這一傳統,恐怕也會像那些逐步消失的農村老物件一樣,慢慢只能成為人們的一種念想,或者,若干年後,土灶真的只能在戲劇或者博物館裡見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