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日美太平洋战争背后的逻辑与博弈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话:

帝国建立“东亚新秩序”是不可动摇的国策。但是美国的对日政策建立在维持现有国际秩序,阻止帝国的崛起和在东亚的扩张的基础上,旨在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日本的政策与此有本质冲突。在经过长期的紧张与和缓的交替之后,两国意志的碰撞将最终发展成战争。这可以说有历史的必然性。只要美国不改变对日政策,局势将强迫帝国来到这样一个时间点,此时除了诉诸战争,别无其他自卫的方法。如果我们为了眼前的和平而向美国做出让步,哪怕是从目前的立场稍微后退半步,美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地位会让它要求日本后退十步百步。最终帝国将屈服于美国所提出的任何要求。

上文是1941年9月6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参加御前会议之前,为应对天皇可能提出的“对英美开战是否不可避免”这个问题准备的回答草稿。结合已经发生的历史,我们知道,这段话充斥着日本军国主义对战争的叫嚣和对和平的践踏。但是当我们抛开情感因素,重读这段话时,会发现:日本和美国的核心矛盾点是双方在对“东亚秩序”的认识上存在根本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不同,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和博弈呢?今天我们就来梳理和回答这个问题。

日美太平洋战争背后的逻辑与博弈

日本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为了更好地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来梳理美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

美国在十八世纪末获得独立以后,始终在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扩张的问题。在1812年贸然发动对加拿大的战争,并惨遭失败之后,向西扩张就成为美国唯一可行的发展方向。以英国外交大臣坎宁提出的两国共同反对其他大国侵占西半球(主要是原西班牙殖民地)这一提议为契机,时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门罗发表了著名的“门罗宣言”。该宣言将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大国排斥在外,唯独保留了美国自己扩张的可能。英国在得知门罗宣言之后,虽然气愤不已,但考虑到该宣言确实也符合英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也只得默许。就这样,美国借助英国对欧洲大陆均势的维护和英国海军对大西洋的事实上的保护,得以从容专注地向西扩张。“门罗宣言”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它既可以保障美国的扩张,同时也为后来美国称霸西半球打下基础。

随着美墨战争的胜利,美国获得了墨西哥北部51%的领土,使得美国终于来到了太平洋的岸边。就在此时,美国资深政治家、战略家威廉·西华德(林肯总统时期任国务卿)提出建立“美利坚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这里的思考逻辑是: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的战略重心是大西洋和印度洋,英国不会允许任何竞争对手染指这个方向;而太平洋对于英国来说是“遥远的海”。美国将自身的发展方向对准这里,不会遭到英国的反对。与此同时,西华德也认为,欧洲的发展已经到达顶峰,而太平洋沿岸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美国必须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抢占这个先机。也就是在这样的战略考量之下,1853年“黑船来袭”事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虽然由于1861年的南北战争而一度中断,但战后该战略很快恢复。1867年又是在西华德的力主之下,美国以极低的价格从沙皇手中购得阿拉斯加。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至此,美国正式在太平洋站稳脚跟。

日美太平洋战争背后的逻辑与博弈

黑船来航事件敲开了日本大门

实际上,不仅是美国,包括英国、俄国在内的西方列强始终将日本视为抢占东亚的立足点和中转站。在日本崛起的过程中,始终错误的低估了日本。直到日本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之后,西方列强才很不情愿的将日本视为一个东亚强国。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和俄国同时认识到了美国在太平洋的优势地位,因此,日俄两国戏剧性的改善关系。英国为了避免由广泛的殖民地争端而可能出现的反英联盟,同时也为了应对德国的崛起和俄国重新将矛头对准欧洲。于1902年与日本结成同盟(后续约两次)。

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实际上是非常乐见日本将触手伸到东亚来的。因为这样一来,日本就可以成为阻挡俄国南下进一步向东亚扩张的障碍。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侵占原德国在亚太的领土,并借俄国内战的契机将军队远派至西伯利亚。没有了德国和沙俄这样的老对手,再加上日本越来越咄咄逼人。英美等国逐渐意识到,日本迟早将成为他们在亚太的主要对手。就这样,1921年美国邀请所有在太平洋有广泛利益的国家聚会华盛顿,即著名的“华盛顿会议”。会上签署《四国条约》(英法日美)和《九国公约》,承诺尊重各自“有关他们在太平洋地区的岛屿属地和海岛统治”,并废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个英日同盟。除了上述领土保证之外,华盛顿会议还通过了《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上的军舰)的吨位(比重为5:5:3:1.67:1.67)。这个安排也是延续着自凡尔赛和约签署以来的裁军安排。这个安排引起了日本的极大不满,但实际上该安排却有利于日本。这是因为,虽然总吨位上美国和英国高于日本,但是美国和英国的主力舰必须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大洋,而日本只需要集中在西太平洋,这就增强了日本的相对优势。此外,不受限制的较小的巡洋舰也更适合在亚太地区巡航。可惜一向缺乏大局观的日本根本看不到这些。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1934年日本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至此,日本与西方,特别是与英美的关系彻底恶化。

日美太平洋战争背后的逻辑与博弈

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现场

上述就是日美关系从建立、发展到恶化的全过程。但是要以此就推论出日美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还为时尚早。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欧洲战局的风云突变,日本和美国原本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试探对方的底线、避免做出过激的行为。此时,美国受到国内孤立主义的束缚,不可能主动对外用兵;同时,罗斯福总统主要的运作方向也是在欧洲尽最大可能援助英国,而美国自身的军事力量还远不足以应对两个方向,因此美国也不希望太平洋发生事端。

欧洲风云突变的一件大事就是德国和苏联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就让日本非常尴尬。日本已经退出国联和华盛顿海军条约,外交上非常孤立。在与德国的谈判失败后,日本发现,它此时唯一可能达成友好关系的只有昔日的敌人苏联。面对德国在欧洲迅速的击败荷兰和法国,让日本找到了趁机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和法属印度支那的机会。日本政府非常清楚自身对美国原材料特别是石油的依赖。因此,上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让日本垂涎三尺。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40年日本正式定下了“南进战略”。而该战略的确立,也就不可避免的与英美发生碰撞。在这里,日本的战略有一个十分奇怪的逻辑:日本的核心目的是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建立自给自足的东亚政治经济体系,因此只能南下抢占东南亚资源地带,而这势必侵犯了英美的利益,进一步恶化了与英美的关系。而与此同时,日本也认识到在消耗战中,日本即使拥有东南亚资源地带,也无法独自对抗资源更加丰富的美国,因此,日本此前拒绝与德国达成同盟,以防止被德国拉下水,也希望美国的矛头对准欧洲。但是反过来,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使极端的日本军部认为只有一劳永逸的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才能化解这些问题。以不切实际的最好结果为基础,一厢情愿的希望用突然袭击代替消耗战。虽然,在最后关头,近卫文磨、东条英机等人也曾寄希望于与美国谈判,但是在这样的逻辑之下,战争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而谈判也只能演变成战争的掩护。

日美太平洋战争背后的逻辑与博弈

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是日本无法比拟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分析过,日本从崛起到二战的战略走向始终是被外部大国牵引着的。日本自身缺乏明确可行的大战略。相反,美国却拥有着清晰的战略框架可寻。美国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在西半球的独特地位,并逐步在太平洋站稳脚跟。依靠自身濒临两大洋的独特的地缘优势和盎格鲁·撒克逊裔的海洋文化传统,美国确立了自己的海权基础(别忘了《海权论》可是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提出的)。与此同时,依靠北美大陆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十九世纪末开始的铁路革命,美国又建立起自己的陆权基础。美国成为那个时代唯一的海陆双元大国,这一地位是海权英国、海权日本、陆权德国和陆权苏联都无法比拟的。但是,美国也认识到,二战的巨变,一旦德国击败英国、日本占领东亚,那么在欧亚大陆两端可能同时出现两个这样的双元帝国,因此美国必须援助英国和苏联,并且寻找机会加入战争。

因此,太平洋战争背后的真正逻辑,绝不是日本人的那种奇怪逻辑下的自我实现,而是美国明确的国家大战略支撑下的积极应对。只有认清这一根本区别,我们才能明白太平洋战争爆发背后的逻辑与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