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這個書畫大師生不逢時,未能識破清軍詭計兵敗逃往蘇州

明朝末年,有一飽學之士,博古通今,擅於山水畫,人稱“畫中九友”。其書畫成就,在我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一席,他的傳世書畫作品,被國內多個博物院收藏,甚至日本美術館都珍藏有他的畫作。這個著名的書畫家生不逢時,偏偏生活在大廈將傾的時代,從政帶兵的他,面對如狼似虎的八旗兵,未能識破清軍詭計,最後兵敗逃往蘇州。

這個書畫大師生不逢時,未能識破清軍詭計兵敗逃往蘇州

此人名叫楊文驄,和其他士子一樣,他打小熟讀四書五經,夢想著一天及第登科,給自己博個功名和前程。事與願違,自從23歲考中舉人後,他科場連連敗北,6次會試都鎩羽而歸。雖然科考不如意,但是他以舉人的身份被指派為華亭縣教育局局長,負責當地的文廟祭祀和生員教育。最後也是一路高升,由知縣做到了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相當於今天的紀委監察部門。

這個書畫大師生不逢時,未能識破清軍詭計兵敗逃往蘇州

楊文驄草書

1645年,李自成已經從歷史上消亡,清軍一路南下,這一天到達了長江以北,與明軍隔江對峙。長江南岸鎮江守軍的兩位將領正是蘇松巡撫楊文驄和鎮江總兵鄭鴻逵。清軍兵臨城下,明軍如臨大敵。這一晚,楊文驄正在和眾將領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突然接到報告:長江上發現敵情。

這個書畫大師生不逢時,未能識破清軍詭計兵敗逃往蘇州

楊文驄等人趕緊來到城樓上,只見夜色中長江江面遊動著大量的燈火,從北往南,直向鎮江渡口撲來。“清軍開始渡江了,大炮準備!”隨著一聲令下,明軍大炮齊聲怒吼,炮彈出膛,飛向那片燈火。不一會,江面上那些燈火全部被明軍的炮火擊沉,長江又回到了黑如墨色的夜晚。“就得這麼狠狠地揍這些滿洲韃子!”楊文驄欣喜地說到。

這個書畫大師生不逢時,未能識破清軍詭計兵敗逃往蘇州

打了一個大勝仗,楊文驄有點忘乎所以,命令開酒犒賞各將士。就在大明眾將士喝酒慶功時,長江上起了濃霧,巡邏的明軍隱約聽到濃霧中有划船的聲音。巡邏兵定神仔細地觀察著江面,這一看不打緊,頓時嚇得六魂出竅。原來大批的清軍戰船開了過來,眼看著就要靠岸了。“清軍過江啦!”明軍頓時亂作一團。楊文驄連忙組織抵抗,但為時已晚,明軍大敗。

這個書畫大師生不逢時,未能識破清軍詭計兵敗逃往蘇州

原來,清軍為了迷惑明軍,編制了許多渡水大筏,將燈火放在筏子上。這個夜晚,清軍算準了江上會起霧,特意選擇這個時候將早已準備好的燈火筏子推入到江中。明軍果然中計,隨後清軍在濃霧中發動了突然襲擊。楊文驄等人未能識破清軍詭計,在清軍的猛烈攻擊下,明軍潰不成軍,鎮江失守,楊文驄在眾人護衛下倉皇逃到了蘇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