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成功的“逆襲”——從德國大陸集團落戶長沙說開去

成功的“逆襲”——從德國大陸集團落戶長沙說開去

成功的“逆襲”——從德國大陸集團落戶長沙說開去

黃 姿 歐亞琦 萬曉娟

“我非常高興來長沙簽約,這標誌著我們在智慧城市創新示範共建項目上將展開全面緊密的合作。”10月11日,在德國大陸集團與長沙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恩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但在3個月前,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這個被某個大城市緊盯的項目最終會落子長沙。

德國大陸集團是世界500強,是世界領先的汽車配件產品供應商之一。

時間回到2018年6月,正是大陸集團為其在中國區第28箇中央電子工廠選址舉棋不定之時。這個高質量的好項目吸引了大批城市競逐,其中不乏直轄市這樣的“重量級”選手。長沙經開區在接觸到這個項目後,不僅一舉拿下,實現華麗“逆襲”,還在大陸集團與長沙市的全面深度合作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促成了長沙市、湘江新區以及長沙經開區、長沙縣與大陸集團的一系列深度合作項目。

一輪不按常理出牌的招商洽談

“漫天要價,坐地收錢”。在生意場上,這句話被不少人奉為圭臬。的確,在大部分的招商活動中,雙方總會展開一場拉鋸戰,討價還價,錙銖必較。但長沙經開區卻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給出“底價”。

在6月份,捕捉到大陸集團將在中國區建設第28箇中央電子工廠的信息後,省、市主要領導精準判斷這是推動湖南、長沙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度、全程指導,要求市直部門、長沙縣積極配合、全力支持,長沙經開區精準對接、全力以赴。長沙經開區敏銳地意識到,引進大陸集團,不僅可以延伸汽車全產業鏈,更是在搶抓汽車產業的下一個發展窗口。當機立斷,6月7日,長沙經開區招商工作組前往大陸集團總部,開啟了第一次洽談。

經過短暫的自我介紹,雙方很快進入談判環節。按照一般的“劇本”,此時是廠商提要求,園區陳述服務的階段。但搶在大陸集團提要求之前,長沙經開區便直接亮出了自己所能給予的全部優惠條件。這個優惠條件,是參照此前上汽大眾長沙分公司和博世長沙落戶優惠來執行的,是他們能給出的“一口價”。

洽談中,大陸集團還提出,為配合其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要引進中央電子工廠,就要同步引進智慧城市、智能出行項目,把後者作為落戶的並同條件。此前,其他城市一聽到這個要求,不免心存疑慮,畢竟該項目需要長遠謀劃,一時難以見效。但讓大陸集團始料未及的是,這個想法竟與長沙經開區不謀而合。原來,長沙經開區正在打造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區,在其“三位一體”的智能製造戰略框架裡,“智慧園區”是關鍵一棋。“智慧出行項目將是我們打造智慧園區、市縣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推手,我們十分歡迎。”長沙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慶紅說。

不一樣的洽談手法,志同道合的戰略發展目標,贏得了大陸集團高層的高度肯定:“與上汽大眾同等待遇,與公司轉型發展的目標趨同,這樣的長沙經開區,是我們的天作之選!”他們馬上“掉轉車頭”,將中央電子工廠等合作項目的“橄欖枝”,拋給了長沙。

一次令人驚歎的土地“乾坤大挪移”

為促進大陸集團項目的儘早落地,長沙經開區全力以赴、步步緊跟。7月5日,大陸集團代表來到長沙,實地查看了長沙經開區為其準備的項目用地。但這一次他們不太滿意:“項目用地面積還是小了一些,沒有為未來發展留空間。”

針對大陸集團的訴求,長沙經開區立即著手處理。不巧的是,經過調研發現,大陸集團項目用地周邊均已預留給了其他公司。要滿足其用地需求,需要這些公司全部騰地,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怎麼辦?為了好項目,再難也值得。長沙經開區的工作人員,去到這些企業,挨家挨戶地發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個個地給企業做思想工作,以求得他們的理解支持。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在取得所有企業同意的基礎上,長沙經開區為大陸集團施展了一次土地的“乾坤大挪移”,充分滿足了他們的用地需求。

此後,進展速度“起飛”。8月28日,長沙經開區、長沙縣與大陸集團簽訂了關於智慧城市、智能出行創新示範共建項目的合作框架協議,9月25日商定了中央電子工廠項目合同內容,9月26日明確了項目落戶支持政策,10月11日長沙市與大陸集團正式簽署全面合作項目協議。

一條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的變革路

大陸集團的引進,意味著長沙經開區已站在了佈局汽車產業新生態的新起點。

如今的長沙經開區,是全省最大的汽車產業園區。經過十餘年的精心培育,園區聚集了上汽大眾、廣汽三菱、廣汽菲克、長豐集團、北汽福田、眾泰汽車、博世長沙、索恩格、住友橡膠等一批知名整車汽車及零部件配套企業,其中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50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3家(整車企業4家)。2017年,長沙經開區汽車產業實現產值1011.6億元,成為園區首個、長沙市第七個千億產業集群。今年1—8月,園區汽車產業逆勢而上,實現產值597.1億元,增長8.4%。強勢崛起的中國汽車產業新板塊,是吸引大陸集團投資的“硬實力”。

據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曾超群介紹,現在的長沙經開區,已站在了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口。在產業發展機遇稍縱即逝的創新時代,如何把握未來汽車產業發展走向,科學佈局園區汽車產業集群,營造適合產業發展的生態圈,持續為省市工業實體經濟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是園區探索的重點。

今年3月,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博世首家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項目落戶園區;7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湖南辦事處掛牌,正在為園區汽車產業制訂智能化改造方案;8月31日,總投資20億元的京東無人車總部項目簽約,無人車正式亮相;大陸集團落戶5天后,10月16日,總投資30億元的廣汽三菱研發中心項目、零部件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建,廣汽三菱發動機正式投產,填補了湖南高端發動機生產的空白。

一條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的變革之路,正在我們腳下延伸。

手記:

“逆襲”的底氣

“逆襲”這個詞,最開始出現在中國的網絡遊戲裡。

有別於正常的玩家向NPC率先發動攻擊,逆襲更多指的是在逆境中反擊成功,在出人意料中奪得勝利。和逆境突圍、逆流而上等詞一樣,“逆襲”充滿鬥志與豪情,洋溢著滿滿正能量。

把長沙與大陸集團的“聯姻”,看作是一則招商史上的成功“逆襲”故事,再恰當不過。最後才接觸到好項目的長沙經開區,通過亮底牌、表誠意,使得原本選址其他城市的“金鳳凰”擇長沙而棲;面對合作中出現的用地困難,長沙經開區迎難而上,通過高效率、優服務,施展挪移法一解難題;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實體經濟亟須提振的關鍵點,長沙經開區的汽車產業依然逆勢上揚,催人振奮。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逆襲需要底氣,更需要實力。細覽長沙經開區這匹“招商黑馬”的養成史,筆者有了幾點欣喜的發現。

一是高度決定速度。在國家振興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我省“產業項目建設年”大潮湧動。目前,長沙正著力打造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作為排頭兵的長沙經開區,一直致力於高起點佈局產業生態鏈,以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起到引領示範作用。區域對於高質量產業大項目、好項目有著迫切的需求,企業落戶發展,更需要有城市舞臺的支撐、園區平臺的作用、產業生態的集結、營商環境的保障。長沙和大陸集團戰略發展的高度契合,加速了合作共贏的速度。

二是眼界決定境界。目前,長沙經開區裡的整車廠商雲集、陣容強大,但汽車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較為缺乏。與此同時,我國的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產業正經歷一場從傳統制造業向智能製造業的蛻變。基於此,長沙經開區始終把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發展戰略作為園區發展第一責任,始終把完善優勢產業鏈、搶佔產業高端作為園區發展第一動力,始終把準確研判產業發展趨勢、培育未來發展動能作為園區發展第一導向,圍繞這一核心思維,開展精準招商、推進高質量發展。引進大陸集團中央電子工廠項目及智慧城市、智能出行示範共建項目,正是長沙經開區搶佔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的生動實踐。

三是效率帶來效果。有了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更需優質高效的工作效率,才能促成項目落地。為促成大陸集團入湘,省、市主要領導精準判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度,市直部門、長沙縣大力支持,長沙經開區全心對接……省市區縣“四手連彈”、上下配合,才有了這個重大項目的高效落地。

此次,大陸集團將長沙作為核心技術中國落地示範首站,充分彰顯了其對中國相關新興技術領域發展潛力的信心。如此,如虎添翼的“汽車湘軍”動力十足,必將開啟湖南汽車生態系統升級的新篇章。(黃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