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作为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豆瓣评分8.9,IMDB8.3,烂番茄度82%,评分飘红,观众口碑也持优。但众多美国媒体、影评人和匿名奥斯卡会员对它的评价,却是“老派的”、“过时的”、“取悦观众”、“陈词滥调、“刻板印象”。

观众口碑与专业影评口碑不一致对于“奥斯卡”来说早已是老生常谈了。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毕竟奥斯卡本身就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组织,好莱坞向来看重商业价值与观众市场,小金人的花落谁家还是掌握在6000位学院会员手上,虽然暂时保留了公平性,但会员终身制与老龄化的大覆盖,也就不难怪在学院成员和电影工作者之间至少相差一代人。而在学院成员和普通电影观众之间则至少隔着两代人的差距。这中间又加上个游说制度的拉票,有时候的专业与市场的难均衡也并不难理解。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该片延续上一年《水形物语》的关注边缘人物与种族歧视问题的风格,但这部片子却试图以一种稍显欢快的氛围,来减轻美国长久的“有色”历史负担,可惜影片始终没有达到原本期望的效果。由于历史遗留与政治选择的原因,一度让美国长久乃至现今,都陷在种族歧视的焦灼里。对于这样绝好的现实题材,影视化的选用势在必行。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为奴十二载》中通过黑人所罗门被骗卖为黑奴的事件,反映黑奴制度下黑人的生活遭遇。《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自同名小说,故事在“黑人奴隶”汤姆死去下,温情抹泪的看清楚真正自由只有斗争才能有。《被解救的姜戈》借用了一个德国童话的象征故事:公主布隆希达被勇士从恶龙把守的迷宫救出,也是黑色幽默了一把种族问题。诸如此类的,都以种族问题为创作蓝本,携挟剧烈的名族冲突,血腥味与暴力充斥整个屏幕,都是或抨击或反思因肤色不一而产生的偏见。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绿皮书》倒是大胆采用了喜剧的轻松调调来讲述带悲剧性质的歧视,这种手法不常见,因为不好把控。即算是《被解救的姜戈》里白人打劫因戴的头套质量而引发的一些好笑的镜头,也只是与昆汀的黑色幽默沾边,全片的基调依旧较为沉重。虽然《绿皮书》被贯上“喜剧”标签,但小编还是很想吐槽它喜剧的气息不好感受。

影片讲述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他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谢利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南部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临行前唱片公司给了托尼一本“绿皮书”指南,上面列着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是只限白人,俩人就此开始了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咋一看这故事简介就扑面而来爆米花式的齁甜大团圆,公路片的班底加上‘两个’这局限的人际关系,黑白肤色的碰撞,撇开导演的白人视角拍摄,影片本身还是有惊喜的。

白人司机托尼与黑人钢琴家唐,影片人物定位几乎颠覆以往历史给予这两个人种的固定阶级。托尼,一个典型的意大利裔且综合了白人特质,与黑手党熟,尚武,行为粗鄙,说下流话,实在一个大老粗。在俱乐部里打工,贫困得父母孩子要挤一间房,整个家庭全靠托尼的夜班工作维持生计。因此在俱乐部装修停业后,他不得不找份短期工来交房租,在为钢琴家唐开车巡演的路途,为了省钱,选择写信来代替电话。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而与他恰恰相反的是,唐•谢利,他是好几个博士学位的黑人天才钢琴家,并且在白宫演奏过二次,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就连托尼都评价第一次见他时,他衣着华丽,坐在一个王座上,像个国王。

确实也如此,唐他总是保持高度的自律,时刻都是西装革履的体面、抬头挺胸的修养,对艺术的不停追求皆来源于对生活高要求,弹的钢琴一定要斯坦威牌,喝的一定要是卡迪萨克威士忌,这些看似富裕白人才应该有的规矩,却全出现在他的身上。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两个人物不管是生活还是价值观上所带来的巨大反差,都将是这段旅行最大的推力与阻拦,反差走向和谐也是这趟南方之旅最根本的任务。

但这个新奇不足够惊艳。

片中对于黑人与白人的印象仍是与过往种族电影的描述一样,即算影片用“黑鬼、意大利猪、中国佬、犹太佬”,把全世界的种族都骂一片,《绿皮书》的种族歧视也不会脱颖而出。

故事里主角白人司机托尼,他完完全全就是个伪种族歧视分子,又或是他给人的印象是即算他是个种族歧视分子也无伤大雅的。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影片一开头几乎就一直在展示托尼这意大利裔白人的人格魅力,他是很粗鲁,但有人俱乐部里闹事时会为俱乐部摆平麻烦。有些狡猾甚至奸诈的去騙取小费,但这些又不是用来喝酒抽烟,是为了贴补家用。

凌晨回家为儿子盖好被子,怕吵到妻子,然后轻手轻脚的上床休息。为了交50刀的房租,拼命吃下26个多汁热狗,当掉珍贵的手表。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对于这样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导演生硬的为他套上了种族歧视分子的帽子。前半部分他早上醒来,看见妻子给黑人修理工倒水,等人走后,他果断地把水杯丢进了垃圾桶。之后再去往南方演奏的路上,上厕所也留有戒心的拿走车上的钱包,其实这些镜头前刻意的行为,换了同一人种的陌生人也一样成立,更何况影片在还没将“种族歧视分子”名号扣扎实的情况下,便仓促地开始了托尼后半程的“救世”之路,惹得托尼电影后半程的整个陪跑。

比起看似外表随意,实则近乎“完美”的白人托尼。精致外表下却“不完美”的黑人钢琴家唐更容易激起观众的窥探兴趣,他有着什么样的过去?他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

初看他像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而后在经历1美元肯德基大型广告后,他翘着兰花指吃炸鸡,。夜里会独自喝着闷酒,望着不远处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乡间的公路上,被一群劳作的黑人张望时,他也会一阵彷徨的局促不安,到这里才真正的发现他这个世外高人原来也只是个凡人而已。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与托尼话痨的喋喋不休不一样,他总是很安静,但也很孤独,这种孤独来源于他不是白人,却又不像黑人的无归属感。在从警局里出来的路上,路上下着瓢泼大雨,他固执的打开车门,淋着雨往前走,在托尼拦住他时,他大声问道:“如果我不够白人,不够黑人,甚至不够男人,那么,托尼,告诉我,我该是什么人?”,全剧高潮于此,但也止于此。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如果这部影片是黑人视角切入,如果黑人钢琴家唐•谢利是主角,如果每次遇到危险都是唐一人应对,也许唐•谢利的角色就不会只得一个奥斯卡最佳男配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取材于现实,但现实据唐•谢利的家人所说,两人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普通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托尼也没有为唐•谢利工作很久便被解雇了。可片尾中“两人友谊持续到2013去世”,半个世纪的友谊却连个合照都没有,得放单人照,这意淫出来的友谊也许就是众影评人觉得该影片吃相难看的原因吧!


《绿皮书》:一本白人眼中的黑人旅行必备书,惊喜却不惊艳


对待像《绿皮书》这样“种族歧视”的题材,钟情于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奥斯卡,一向对宣扬美国美好的都是来者不拒,导致电影工业里面的种族歧视,以及美国本土人过于主流化的现象趋向严重。对于近些年来冲奥所出现的“政治正确”跟风成潮问题,一来会使电影创作陷入固态模式的僵局,二则使电影艺术进入反复的恶性循环。作为一个受世界高度关注的本土奖项,宣扬积极正面的意识形态必不可少,但“政治正确”却不是唯一标准。

锋头

锋头:做有态度的文娱评论平台

文娱评说 | 收视舆情 | 影视圈论 | 艺考编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