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國侵略阿富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妲己丶妖嬈了誰的今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簡單,拉登發動了911事件。

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對於此次事件的財產損失各方統計不一,聯合國發表報告稱此次恐怖襲擊對美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

關鍵在於,拉登的基地組織是受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庇護。

之前拉登的組織被沙特、蘇丹等國驅趕,來到了阿富汗。

911事件之後,美國要求塔利班政權交出拉登,趕走基地組織。

但塔利班斷然拒絕。

在戰爭爆發之前大約一週,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向塔利班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把基地組織高層成員交給美國,釋放所有被監禁的外國人,保護在阿富汗的外國記者、外交人員、支援人員讓美國人員檢查所有訓練營,證實它們全部被關閉。

塔利班政府則拒絕與美國對話,並指與非穆斯林領袖對話是對他們的侮辱。牛逼。

聯合國安理會在2000年12月19日要求塔利班移送拉登到美國或第三國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起訴,以及關閉所有武裝訓練營,否則將會制裁阿富汗。


同時,拉登也很高調。

期間一段本·拉登的錄音片段在阿拉伯的衛星頻道半島電視臺公開,在錄音帶中,本拉登指責美國這次襲擊。宣稱美國將會在阿富汗之戰失利,並且像蘇聯一樣崩解。同時,本拉登號召伊斯蘭世界發起反抗非伊斯蘭世界之戰。

於是,美國支持阿富汗的北方聯盟反對派,從2001年10月7日開始發動進攻。

2001年11月12日,塔利班就潰敗出首都喀布爾。

喀布爾的陷落標誌著塔利班政權垮臺,一些殘餘轉入山區。此後其長期隱藏於山區中,從2006年開始通過鴉片貿易東山再起,並從北約手中奪回阿富汗南部地區。

但塔利班不是基地組織。

塔利班是阿富汗的地方軍閥,說白了就是代表阿富汗普什圖族的利益。

阿富汗人口63%的普什圖人,所以塔利班很難被徹底清除,會受到當地普什圖人的保護。

塔利班中堅力量是來自坎大哈的吉爾扎伊普什圖人。

這就是伊斯蘭社會、阿富汗最複雜的地方。管你是不是恐怖分子,是不是全世界的毒瘤,地方部落就支持自己的人。

拉登於2011年5月1日被美軍擊斃,地點是巴基斯坦,由此情況出現很大轉變。


薩沙


美國出兵阿富汗,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打擊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二是控制阿富汗,實現在阿富汗軍事存在的目的。

“911事件”對於美國人的打擊和教訓是十分深刻的。美國從建國以後,除了珍珠港事件,從未在本土上遭受過第二次如此重大的損失。而且這次事件死亡的主要是平民,對於強大的美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表明美國不是密不透風的。

在這種情況下,本就是鷹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小布什怎麼會忍受這樣的奇恥大辱,美國限定時間要求當時的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交出本拉登,否則就兵戎相見。事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塔利班拒絕美國要求,美國出兵阿富汗。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軍事力量,有仇報仇這也是理所當然。只是美國的目的絕沒有如此單純。阿富汗雖然地處中亞高原,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它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北上是中亞和俄羅斯,往西是中國大陸,南下是印度半島,西邊是伊朗和熱鬧的中東地區,所以說那個大國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前後左右掌控亞歐大陸局勢。

阿富汗如此重要,令當年的英國、蘇聯和如今的美國垂涎欲滴,先後出兵企圖侵佔。只是阿富汗雖窮,看起來弱小,打起來卻不那麼容易,英國和前蘇聯先後折戟沉沙於此,美國經歷了十年戰爭,花費了大量資金後,不得不宣佈退出。


華哥雜談


拉登率先在911發動起攻擊美國本土,恐懼分子精心策化了911,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機,對紐約曼哈頓的世貿大廈發動飛機撞雙子星大廈,讓美國傷亡慘重三千多人喪生。



美國人被震驚了,全國上下一致要求剷除恐怖主義分子,國會兩黨授權給小布什政府,美國情報線索反應,是沙特阿拉伯公民拉登所為,又藏在阿富汗境內,小布什通過外交喊話,要求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交出拉登,但塔利班的領導人奧馬爾根本不理採,因為拉登是他的親密盟友,當初一起並肩對蘇聯軍隊作戰過。

因此美國下達了最後期限,期限已經過了很久,但拉登仍然沒有交出來,因此美國決定對阿富汗發動入侵戰爭。

因為美國國內支持戰爭的人越來越多,因此美軍為了報仇而發動戰爭,聯合國反對下,就連塔利班首腦奧馬爾本人也不相信,美國人會對阿富汗這個內陸山地國家開戰。結果失算後被宰得遍體鱗傷了,滅了塔利班的政府。塔利班丟掉了所有城市,只好進山打游擊戰爭,直到現在都在打。

美國人被拖入了持久戰爭中,不能自拔。


隨雨飄渺


美國是從2001年開始在阿富汗進行作戰的,當年美國之所以要進入阿富汗進行作戰是因為當年的911事件。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扛著反恐的大旗進入阿富汗開始對塔利班政權進行了打擊,最終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但是塔利班武裝卻沒有徹底消失。經過17年的反恐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在阿富汗反而還是要面對塔利班武裝的侵擾。

美國進入阿富汗是藉著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政權的名義,而留在阿富汗也是接著反恐的名義,這一呆就是17年。阿富汗位於中亞地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從這裡的軍用基地起飛的轟炸機可以輻射到中南半島附近,當然也可以包含南海地區。不僅僅如此從阿富汗起飛的各種轟炸機的作戰範圍也包括俄羅斯的許多區域,這也是美國長期在阿富汗存在的一個原因。

如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已經把阿富汗當做了一個練兵場,各種部隊輪番進駐阿富汗,也有各種武器在阿富汗進行測試。目前美國和英國都在阿富汗部署了無人攻擊機,其餘包括美國空軍的A-10等攻擊機,F-15戰鬥機和F-16戰鬥機也經常部署到阿富汗。

如今的塔利班武裝雖然不掌握政權,但是作戰能力一點都不弱,該武裝每年都會進行所謂的春季攻勢,這個讓阿富汗的安全部隊疲於奔命。塔利班武裝不僅僅打擊阿富汗政府軍,而且還打擊北約軍隊。美軍也經常和阿富汗安全部隊對塔利班武裝進行圍剿作戰,但是塔利班武裝是打不不過就跑,如此形成了一個循環。


航空視界


一句話,美國侵略阿富汗是假道伐虢,目的在東方的戰略對手,把殖民結構東擴,麥金德理論認為這裡是十字路口,很重要。

為什麼這麼講呢?就看美國用什麼路數。阿富汗主要的力量是塔利班(比北方聯盟要大),而塔利班的來源,是普什圖族。美國一沒有把塔利班列為恐怖組織,二沒有對普什圖族制定長期政策。我們看歷史,蒙古征服這裡,用的是滅族式政策,自然就把抵抗武裝的來源斷了。或者,美國可以採取對歐盟的方式,分配產業,構建產業鏈共同利益捆綁。而美國都沒有采取,它採取的是對普什圖族的收買政策,也就是給部族長老一些錢,讓他們別激烈反抗。

這種政策,一看就是臨時政策。你不可能長期收買的,隨著給的錢越來越少,甚至不給,反抗必然越來越激烈。

那麼既然美國只是臨時政策,壓根兒就沒想穩定阿富汗,那他的目的也就一目瞭然了——假道伐虢。借條道,等把東方對手解決掉,回頭處理阿富汗,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就這個意思。

美軍為什麼還不走呢?目的是什麼?

大家也都知道了結果,東方大國屹立不倒。那麼美國在阿富汗就進退失據了。 侵略者長期不走,隨著塔利班反美越來越激烈,穆斯林和美國人的血仇越來越深,美國的投入消耗很大。

尤其是美國的軍中腐敗。奧巴馬查了美軍10萬億美元的假賬,結果不了了之。實際上是這樣一個結構,美國花費高昂運費,把衣食住行的物資運到戰區,其中一部分是退伍老兵組成的承包商負責。麥克納馬拉和拉姆斯菲爾德改革就是這樣算賬,用軍人死傷影響不好,還要負責賠償,用私企參與省錢。這樣一些士兵就和軍官勾結,退伍搞活有錢賺,又行賄軍官。軍官拿了錢,甚至可以購買星級上將或者副部長(都是明碼標價)。光是運費怎麼夠呢?所以他們不遠萬里運來的物資,到地方就賤賣處理,中印很多商人都在那裡採購。美國每年6000億美元的戰費就是這樣浪費掉的。

但是這樣也損耗了美軍的士氣,行賄退役的人有錢賺。不退役的軍人白乾活,因此非常不滿,常常不願意及時保護那些運輸隊,平均每天都要死幾個。不過這些死傷是承包商,美國不怎麼報道就是了。

繼續留在那裡如此艱難,那麼美國撤軍行不行?如果美國撤軍,阿富汗藉助一路一帶,很快就會繁榮,尤其是西部南北向的平原走廊,從拉法到赫拉特。礦石多樣、油氣產區、長絮棉產區。那麼周邊搞活,周邊都有丰度利潤,可沒有美國的份啊。美國以少量損失投在這裡,造成其他國家更多的少賺。雖然不利己,但是可以損人。這就是美國留在這裡的原因。

也就是美軍現階段留在阿富汗的原因。


銀杏智庫


搶佔要地,干預世界和平後院

冷戰之後美國確時不可一世!一方面帶領北約大舉進軍原蘇聯勢力,並在蘇聯加盟國內以金融手段收利,轟炸南聯盟算對俄的徹底揚威,另一方面對東方大國越來越不友善一一96臺灣、99南大使館、2001海南撞機。美國的盛氣凌人促成了中俄抱團取暖,而中亞和平後院是中俄合作的重大成果之一,2001年6月15日上合組織成立,歐亞大陸3000萬平方公里的和平空間出現。





從地圖可知,上合組織加上與中國友善的巴基斯坦、親俄的伊朗,可要形成貫通印度洋、平分波斯灣的態勢。阿富汗雖算不上親近中俄,但在發展大趨勢上,形成中亞和平版圖指日可待。

志在圍逼中俄的美國當然不能容忍這種局面形成。

戰略要地的軟柿子

阿富汗的戰略位置不言而喻,不僅是中亞一中東軸心,也是俄南下、中西進的節點,更可惜的是其不但貧弱,而且孤立一一僅有巴基斯坦與其建立外交關係。而其極端的宗教政策也遭到中亞諸國的防範。

這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美國雖強,但剛剛帶領北約打完南聯盟不久,並沒實力挑戰一個正常的國家,何況中亞五國是堅決站在獨聯體內與俄交好。

阿富汗當仁不讓成了那個倒黴鬼。世界歷史上就出現了戲劇性一幕: 9月11日9.11事件發生,10月7日美軍入侵。世界上最貧弱的國家之一阿富汗,成為了美國建國以來唯一本土被攻擊的國家,在“反恐”的大旗下,美軍入侵阿富汗,並實現長達十八年的軍事佔領。

帝國墳場傳奇還能繼續嗎?

阿富汗,確實積弱積窮,但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以來,他卻創造了一項記錄:唯一與不同時代的超級大國都交戰而且不能被征服的國家:1839-1919,日不落帝國對阿進行長達八十年的侵略戰爭,阿富汗最終勝利。1979-1989,蘇聯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最終勝利。2001-美國入侵阿富汗,現在進退兩難。

從國際趨勢看,美軍難逃失敗撤軍的命還:

一、佔領阿富汗,經濟上沒有任何收益,錢袋日漸窘迫的美國難以為繼。

二、現代軍事的多維空間化,使傳統基地越來越沒有價值,反而易成為被綁架的人質。

三、阿富汗反擊勢力越來越強,美軍在當前大局下,援助乏力。

然而,退,美國不僅是一無所獲,而且勞民傷財、顏面掃地,曾經苦心要破壞的格局可能瞬間重啟一一阿富汗,真要成又一帝國的墳地!


用戶68621085508


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捉拿本拉登,打擊基地組織;二是打擊塔利班,推翻塔利班政權;三是佔領阿富汗戰略要地。

第一、捉拿本拉登,打擊基地組織。

2001年911事件震驚世界,反恐成為全球主旋律,而本拉登和基地組織被美國認定為發動911事件的主謀,所以成為美國打擊的重要對象。而本拉登和基地組織長期在阿富汗活動,所以美國通過發動阿富汗戰爭,捉拿本拉登和打擊基地組織。

第二、打擊塔利班,推翻塔利班政權。

塔利班政權是阿富汗的合法政府,控制著阿富汗大部分國土。美國認為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有包庇本拉登和基地組織的嫌疑,所以美國決定推翻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政府。

第三、佔領阿富汗戰略要地。

阿富汗自古以來都是歐亞大陸的戰略要地,一旦控制了阿富汗,往北可以進入中亞,往東可以進入東亞,往南可以進入南亞大陸,往西可以進入西亞,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很多西方帝國都是從阿富汗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印度板塊的,英國和蘇聯都曾試圖佔領阿富汗,不過最終都失敗了。


銘蘇先生


不妨換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是美國一定要消滅阿富汗的塔利班勢力,能得到什麼?或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阿富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土地貧瘠,降雨量稀少,沒有什麼比較有名的能源礦產,唯一有名的估計就是那兩尊被塔利班炸燬的巨佛和世界著名的罌粟種植區。



它有什麼吸引人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招蘇聯全面進攻,本世紀初又招唯一的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全面侵佔,很顯然他有他讓很多大國夢寐以求的東西,那就是地緣戰略優勢。

蘇聯人奪取阿富汗實際上是希望通過阿富汗進而影響中亞和南亞次大陸,這個方向是從亞歷山大進入南亞次大陸的方向後,大多數中亞強國進入次大陸的通道。

得到阿富汗後,蘇聯影響力和勢力就可以向南亞次大陸發展,所以意義重大!



那麼阿富汗對美國的意義是什麼?就如今天的情況一樣,美國雖然還在阿富汗有小規模的武裝行動,但基本上已經控制了整個阿富汗,這樣一來美國就有了一個楔入中亞的跳板,向西威脅伊朗,若配備美國的長程警戒雷達,伊朗升空一直鴿子都逃不出美國人的監控,向北更加明顯了,中亞自沙俄時期就沒有外部實力染指過,而如今美國卻可以輕鬆進入!

阿富汗曾經在冷戰時期是美國的小跟班,是和巴基斯坦一樣美國在中亞重要的戰略盟友,然而不幸的是蘇聯的入侵,然而美國人和中東的伊斯蘭教都成了反抗蘇聯的反政府軍隊的支持者,當然一些中東富豪打著聖戰的口號前往阿富汗,拿著沙特的錢,用著美國製造支持的毒刺,讓蘇聯深陷泥潭損失慘重,這就包括美國本次軍事行動的主要組織頭目本拉登!



到底那個是美國的真實目的?誰知道呢?本拉登難道傻等美國抓他嗎?為什麼海豹突擊隊將本拉登直接擊斃而不是生擒審判,和薩達姆一樣!受盡侮辱再弄死?但真實的是美國在中亞成功的楔入了一個前進的跳板!本拉登或許不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棋子!


涇水書生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並不複雜:

第一,9.11事件的發生是美國打擊阿富汗的直接與表面原因。因為這一事件在美國本士給美國造成三千多人的死亡,這是美國難以承受的,美國為此必定會做出反擊。也就是說無論是誰當美國總統,一定會對事件發動者進行回擊。而當時美國認定9.11事件是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所為,基地組織的藏身之地正是阿富汗。於是美先是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在被拒絕後果斷髮動了對塔利班的打擊。



第二,因為阿富汗有大國墳墓之稱,再加上恐怖分子的流動性較強,所以美國需要其他國家的幫助與參與。由於恐怖分子的公害性及懾於美國壓力,世界多數國家都站在了美國反恐的一邊。在這一情況下,美國在中亞取得多個軍事基地,在利用反恐的同時,也實現其夢寐以求的中亞駐軍,進而也便利於對俄中的監控。


姜運倉


阿富汗戰爭,不管美國出兵的理由是什麼,也不去討論其中是否有什麼陰謀,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一場侵略性質的戰爭。即便是找再多的藉口,也改變不了美國侵略阿富汗的本質。至於9•11事件的所謂的“證據”,我們也不用去討論,現在的所有這些信息資料全部源於美國政府,沒有任何討論的意義。



9•11事件,不管是本•拉登的策劃,還是美國有意“放水”、“縱容”的結果。總之,必需得有人為9•11事件負責,或者說有人得為9•11事件付出代價。本•拉登就是需要為此事件負責的那個人,美國曾經的“戰友”。而9•11恐怖襲擊事件,導致的直接結果就一個:美國出兵阿富汗。不管美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既然已經出兵,那麼無疑就要獲得戰爭的勝利。而想要獲得勝利,推翻阿富汗原政府、打倒塔利班就是阿富汗戰爭必然的結果,這不是美國的目的,或者說這不是美國侵略阿富汗的真正原因。



美國侵略阿富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實際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看看美國在打掉本•拉登,打倒基地組織、塔利班之後,美軍在阿富汗幹了什麼,答案就在其中:本•拉登完了,基地組織、塔利班也被打散了,美國扶持了親美的北方聯盟政權上臺,美國在阿富汗建有軍事基地,美國在阿富汗駐有軍隊。直到今天,美軍在阿富汗仍然擁有大量駐軍,就在前段時間,美軍還在向阿富汗增兵。


第一,美軍在阿富汗的基地、駐軍,這就是把阿富汗作為美國的戰略支撐,而扶持親美政權上臺,無疑就是對阿富汗進行適當的控制。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被稱為“世界的中心”,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曾經有一句話說:“誰控制了阿富汗,誰就控制了世界”。當年的大英帝國試圖控制阿富汗,實現其稱霸世界的目的,結果企圖失敗,逐漸落沒。冷戰時期,前蘇聯為了稱霸,攻打阿富汗不得,併為此吃了大虧,最終解體。歷史上,其它試圖侵佔阿富汗的世界強國還有很多,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因此,阿富汗有了一個“帝國墳場”的外號。



第二,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目的(或者說是真正原因),與大英帝國、前蘇聯沒任何區別:控制阿富汗,佔據“世界中心”這一戰略要地。美國領導聯軍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始於2001年10月7日,至今戰爭仍未完全結束:直到2017年1月,在阿富汗仍有約8400名美軍;就在前段時間,美軍又向阿富汗增派了部隊。從表面上看,美國實現了它的戰略目標:阿富汗新政權已經成立,基地組織、塔利班也已被打散,這與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時宣稱的戰爭目標早已完成,然而美國並沒有取得完全勝利。英國的《金融時報》就曾經指出:“西方在阿富汗已經失敗。”



第三,出兵阿富汗,讓美國得以進軍中亞,對美國的潛在對手形成了戰略“包圍”:一、進入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自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依然在中亞地區(阿富汗以及中亞五國)擁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力,美國此舉驅逐了俄羅斯的勢力,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擴大了美國在中亞的影響力。二、對我國形成戰略“包圍”。美國的第一島鏈,沿阿拉斯加、千島群島、日本、韓國、菲律賓等一線,毫無疑問就是針對中、俄的戰略“包圍”。但是在西部,美國始終無法完成對我國的合圍之勢,出了漏洞。然而,隨著美國控制了阿富汗,在阿富汗的駐軍,無疑就補齊了這一短板。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美國的真正目的就是它的戰略佈局,而發動阿富汗戰爭不過就是為實現它的戰略佈局的一個手段。至於什麼本•拉登、基地組織、塔利班,那些都是美國實現戰略目標的絆腳石,自然要被踢開,結果已定。即便是沒有9•11事件,美國也會尋找其它的藉口(或者說製造藉口)對阿富汗出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