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當嗅到空氣中第一絲春天的氣息時,局座敏感地皺了下眉頭,掏出手機,顫抖著向我發出了信號。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每年一度令人聞風喪膽、堪比集體逼供的試吃,又上演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排隊買青團,是上海人民的時令性運動

• 前年,我們在杏花樓前排了兩個多小時

• 去年,悽風苦雨裡又是令人崩潰的三個半小時……

• 而今年,局座決定提前安排,於是早早便叫我去排隊,為了以防萬一,我還帶上了我局探員們人手必備的新道具——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豪華版排隊小馬紮,你值得擁有

結果上週去買,今年的青團隊伍還沒排起來,25分鐘就成功拿貨。杏花樓且如此,其他地方的隊伍就更不耗時了,出名要趁早,買青團也是。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接著,再來看看今年湧現的“新朋友”——

如果說前年的趨勢是從蛋黃肉鬆

開始,逐漸跳脫出傳統餡料;去年是稍稍打開思路,開始嘗試各種更爭奇鬥豔的餡料;那麼2019年,則是對餡料與外皮的雙重“改造”:皮兒與餡兒,更加妖嬈——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當然,我們永遠最關心味道。

42只青團吃下肚,今年的青團江湖,什麼樣——

青江後浪有沒有推前浪❓

前浪有沒有倒在沙灘上❓


來看。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的青團,我局最推薦的店鋪有二,一家傳統老字號,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店。一家需要排隊,一家路程較遠,但把時間用在這兩家店上,我們覺得更值得。

大富貴

中華路1409號錦南商廈旁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陰差陽錯下,連著兩年都沒吃到這裡的青團,今年總算加入小本本,排!!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的大富貴,青團共三款(真是清流啊!),而且竟然沒有哪哪兒都在做的蛋黃肉鬆餡兒,也是相當的我行我素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大富貴家的青團基本是方形的,皮兒真的很贊,哪怕是過了夜,也只會有一點點硬結,基本還是軟糯的,不會太黏,嚼勁正好。皮子裡有淡淡的艾草香氣,不會太重,適合大部分人的口味。至於內餡兒,也都跟皮子融合不錯,本身的調味也在線。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豆沙青團

4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薄皮大餡兒的豆沙青團,意外地沒有很甜。豆沙非常細膩,呈現一點點流質,豆香十足。關鍵是和比例恰好的皮子一起吃,順滑又有嚼勁,這才是一隻傳統又好吃的青團。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薺菜鮮肉青團

4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薺菜餡兒無敵,提鮮一級棒,吃口嫩,味道清新,調味稍淡了一些。但如果你是可以接受鹹餡兒青團的,不妨買一隻大富貴的吃,比市面上大部分做的好吃。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核桃黑芝麻青團

5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核桃黑芝麻,入口就是很養生的味道,有著芝麻的清苦香味,是比較正宗的黑洋酥,香到沒朋友。質感有點像湯圓,細軟,咬一口就覺得要流餡兒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沒有奇奇怪怪的口味,大富貴只做到把皮兒做好,把不是特別甜的餡兒融合進去,就已經勝出市面上99%的青團了。這家老字號,穩!


袁氏糕點

嶺南路1026號(近景鳳路)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我局有位H探員,狂熱糯米愛好者,有多狂熱呢?在所有人吃青團吃得想吐、靠一盒健胃消食片吊著命的時候,她的表現 ▼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這家袁氏糕點,就是她在去年推薦給局座的。那會兒我們測評了滬上幾家 ,它的表現最為出色。這次,本沒有將它納入測評範圍,結果她在群裡“放毒”。Bingo,局座上鉤,請她臨時帶了幾隻。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袁氏的青團,真的賊大↓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但是別看它個頭傻大傻大的,皮子非常好嚼好咽,清香糯軟,拉扯起來有韌性,艾草香淡而有味。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豆沙青團

3.5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青團本團!青團本團!讓人淚流滿面的,這才是一隻好吃的豆沙青團啊:吃得到豆皮的豆沙餡兒沒有一點兒怪味,不齁甜不回酸,雖然沒有大富貴的豆香味足,但就是非常純正的豆沙味。那麼大的餡兒,配著糯而Q的外皮,性價比太高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鹹蛋黃肉鬆青團

5.5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鹹蛋黃有流油,香氣十足,肉鬆雖然是巨量的,但是油潤不幹,蛋黃與肉鬆的比例和甜鹹都適中。這種皮兒薄軟糯、餡兒大不噎的青團,上哪兒找去。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薺菜鮮肉青團

3.5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薺菜餡兒鮮美,菜肉比合理,外皮的清香融入餡兒內,竟然讓一些不喜鹹口青團的探員紛紛反水。不過比起其他兩款甜青團,鹹口的還是沒那麼受歡迎,問題不在這個鹹味的薺菜餡兒和清香的艾草皮兒上,而是在於二者的結合是1=1<2的,鹹味確實不討好。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這間名不見經傳的糕團小店,竟然又一次在名家輩出的青團大戰裡大獲全勝,性價比還奇高無比。這就說明,不要迷信老字號,仍然有很多好吃的青團,還在深巷裡暗藏著,民間高手還是多啊。

這兩家店鋪,餡兒料貼近傳統,沒有什麼花花綠綠的新品,勤勤懇懇地把本職工作做到位,就已經躺贏了。至於其他的青團大戶,多多少少都付出了精力去開發新品,它們今年又“作妖”了嗎,新品都好吃嗎?來看~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各大老字號,都是每年的青團大戶,老牌參賽選手了。每年青團的熱度相對較高,想來你們應該也多半會去這些店裡買青團。比起推薦的兩家,他們多少都有槽點,大家可以按需索取。

杏花樓

福州路343號二樓(近山東中路)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新品速報

憑藉原創的【鹹蛋黃肉鬆青團】,杏花樓以一己之力掀開了青團江湖的新篇章。而今年,它又推出了市面上最彈眼落睛的新品兩種:

獨家粉團——【奇異粉團】

獨家餡料——【雞絲培根青團】


加上去年大熱的【紫薯團】,我們可以看出,杏花樓打造青團的方式,和漫威是一致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已集齊力量、空間、靈魂之石

雖然我局上週排杏花樓的時候,並沒有大費周章,但隨著清明的臨近,杏花樓的隊伍又開始望不到頭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當然,今年的黃牛,更加鍥而不捨,問一次不買,TA還可以跟在你旁邊一起排:人形復讀機,“青團要哇,剛買到的。”

⚠️不過,只有購買【雞絲培根青團】和【鹹蛋黃肉鬆青團】才需排長隊,如果只想一試【奇異粉團】和【紫薯團】等,可以直接在裡面的幾個櫃檯購買,不用排隊。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口味速報

杏花樓的青團,飽滿挺立圓鼓鼓,不漏不黏不油。青團皮光滑細膩,軟黏清香,有一點微微的鹹味,綠色糰子的艾草味道都還足夠。

餡兒料上,也不是隨便把一個沒用在青團上的東西,隨意包進去。不過,即便是杏花樓,也沒法在獵奇度和口味上維持雙贏,口味存在爭議——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紫薯團

36元/6只(盒)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綿密的豆沙餡甜度高,紫薯味,要好好嚼一嚼皮子之後,才能感受一二。但比起下面這幾款,它的口味還更容易為大眾接受。


鹹蛋黃肉鬆青團

50元/6只(盒)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鹹蛋黃佔比雖然不大,但有流油,內餡兒的肉鬆因此顯得油潤不噎人。肉香味足夠,配上韌勁足、微微鹹的皮子,還不錯。不過爭議是,個別探員覺得鹹蛋黃有些油,吃到一點怪酸味。


奇異粉團

36元/6只(盒)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粉嫩的顏色,讓好多探員無法從心裡接受它是一隻“青團”,說是某種糯米點心更貼切。內裡是清甜的奶油餡兒,皮子更接近大福質地,更黏軟。不過吃不慣的探員會覺得甜膩,而且是蹭了青團熱度、不倫不類的點心。


雞絲培根青團

45元/6只(盒)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確實是一股奶油蘑菇意麵味道,調味挺清淡。雖然餡兒就是正常且便宜的意麵味,但和青團皮子一起吃,會覺得太膩,有一股發苦的奶油味。很多探員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接受這種搭配。


新雅粵菜館

南京東路719號(第一食品公司正對面)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新品速報

新雅在去年推出了很多作妖青團,比如被我局劃在避雷榜的芒果、巧克力之類。今年,這倆奇葩口味也從銷售榜上消失了——看來我局口味還是很靠譜嘛!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新雅再接再厲,推出了【爆漿流沙奶黃青團】、【Q心奶香紫薯肉鬆青團】等,包裝延續了去年的乾淨清爽,仍是市面最講究的老字號之一。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不僅如此,今年新雅還與盒馬合作,出了一批“聯名”款青團——【海苔鹹蛋黃肉酥青團】、【筍乾菜青團】,一不小心就搶光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的青團窗口,不僅有更顯眼的青團海報,還有了廣播:“剛出爐的青團排隊啦”,來往南京東路的人,很容易就被拐進隊伍┑( ̄Д  ̄)┍。不過我們去的時候隊伍還沒養肥,排個十幾分鍾就能買到手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同樣,依然有很多忠實的阿姨爺叔前來排隊,還有位年紀已高的奶奶,採用了我局才會使用的“行李箱”戰術。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雖然很辛苦,但為了家人能吃上一口喜歡的青團,老奶奶心裡也很開心吧。要健康長壽喲!

口味速報

不過,費了老鼻子勁兒的新雅,今年在我局的成績並不理想,即便都是新雅出品,線上線下的區別也很明顯。如果說杏花樓是有爭議,那麼新雅就是一致且默契的差評。希望新雅能先把傳統口味做好吃的基礎上再出新吧。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筍乾菜青團

32元/4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線上的新雅皮子軟和,雖然顏色看起來油綠髮光,吃口很甜,不過有艾草清香。至於梅乾菜,口感稍老一丟丟,調味油甜,有點梅乾菜肉包的感覺。


爆漿流沙奶黃青團

60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不像流沙包,可以用氣孔細密的麵皮包裹吸滿流沙,而青團裡的流沙……“愛情好像流沙,我不掙扎,隨他去吧”……是要用吸管喝嗎?不難吃,但不如全家買流沙包吃,一個味道。


蟹粉鮮肉青團

80元/4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一團本屬於小籠包的餡兒,強行關在青皮牢籠裡,味道完全分離。皮子軟糯滑溜,而餡兒始終是個硬團,在皮下面滾動。蟹粉存在感夠強,但微微有些腥味,蟹的碎殼混在其中,體驗不佳。

20塊一個青團……我為什麼,不去吃蟹粉小籠呢?


Q心奶香紫薯肉鬆青團

48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名字賊拉長,內容賊拉多。看著包羅萬物,吃起來卻只有鹹鹹膩膩的奶味,紫薯什麼的更是難尋味道。組長說了,“奶+肉鬆=膩死了的噩夢”,我表示同意。

而且,同一家店,同是放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其他皮子都很軟滑,只有這一款已經乾硬,就算是微波爐也迴天無力。


海苔鹹蛋黃肉酥青團

28.8元/4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和其他線上款比起來,這款的皮子非常乾硬,一咬就斷,而且口味會更甜一些,和鹹味的內餡搭配,有些違和。幾乎吃不出任何海苔的味道,不知道加“海苔”兩個字有何用意,強行做出差異嗎?


沈大成

南京東路636號(春申江賓館旁,近浙江中路)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新品速報

沈大成今年選送參賽的,是【馬蘭頭青團】和【香辣小龍蝦青團】,而去年我局喜歡的薺菜青團,不知為何遺憾退場……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青團專賣窗口在側面,而且只有這個窗口才能買到限量的小龍蝦青團。也不知道是這幾天運氣爆棚還是老天體恤我們採購不易,在網文里人山人海的隊伍,到我局眼前就成了零星幾人。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口味速報

沈大成的青團,個頭大而虛,表皮看起來粗糙,有很多小坑,吃起來也是有一種泥沙顆粒感,且軟爛。皮兒不討好,餡兒也並沒有為它扳回一城。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香辣小龍蝦青團

92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用並不應季的小龍蝦做餡兒,沈大成也是真有點想不開。小龍蝦的調味很重,但是主要偏甜,麻辣味欠缺,肉質沒有想象中那麼軟爛,還保留一些緊緻,但是怎麼吃,它都沒有和青團的外皮有融合之感,做成包子、月餅都一定比這樣好吃。15元左右的價格,吃什麼不好啊!不如再等一等,吃新鮮的小龍蝦。


馬蘭頭青團

38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馬蘭頭餡兒的料酒放多了吧,吃起來酒味太重,遮蓋了馬蘭頭的鮮,還能一不留神吃出一點野草的土腥味……


除了店鋪裡的新鮮青團,沈大成在便利店、TB、盒馬等渠道,也有其他青團在賣,我們嘗試了下面這款。

抹茶牛奶團

33.25元/4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沈大成這幾年始終懷揣做網紅的心,一連串出過很多辨識度高的糯米點心。在TB旗艦店裡,還有這樣一款【抹茶牛奶團】,在商品名裡打著青團的旗號,實際上也只是來“蹭熱度”的“偽青團”。

很明顯,還是“蹭”的從東華大學走紅的鮮奶青團。據說學校裡“一團難求”,甚至有早上六七點就排隊買青團送女孩子的,被視為校園裡的“撩妹神器”。

諾,沈大成也是這麼說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用它表白?攤手一萬次,會被打出來吧

之所以說它是“偽青團”,是因為無論從外皮還是到口味,都更接近糯米餈的口感,而青團所必備的艾草風味,也被抹茶取而代之。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至於口味,還算說得過去,皮兒軟糯不粘牙,內裡是濃郁的奶油冰淇淋味,在冰箱冰鎮過,所以吃起來挺清爽。


王家沙

南京西路805號(近石門一路)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新品速報

王家沙去年的青團,分“艾草汁”與“艾草葉”兩種,今年,“艾草汁”下架,全部變成了保留艾草葉、味道更濃郁的艾葉青團,推出了【艾葉奶黃椰蓉青團】與【艾葉鹹蛋黃細沙青團】。

口味速報

如同前面所說,王家沙對於艾草的執著最為強烈,肉眼可見的艾草顆粒,濃郁且味正,喜歡傳統艾草清香味道的,選擇王家沙最為合適。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馬蘭頭青團

5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馬蘭頭還算清香,加了松仁和豆乾雙重提鮮,很有家裡馬蘭頭拌菜的滋味。矮子裡面挑將軍,算是這一批裡做的好的馬蘭頭青團了。


艾葉奶黃椰蓉青團青團

5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奶黃是好奶黃,椰蓉是好椰蓉,甜度清爽,吃口細膩。但要是包成月餅該多好,包在王家沙本就艾草濃郁清苦的皮子裡,奇怪。


艾葉鹹蛋黃細沙青團

7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鹹蛋黃看似毫無存在感,但吃進去的分量恰好,甜蜜的豆沙和提味的蛋黃,鹹甜巧妙融合。不過對於另外一部分探員來說,又是災難性的存在,鹹甜腥怪……


光明邨大酒家

淮海中路588號(近成都南路)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新品速報

光明邨在青團新品的開發上,顯得就保守許多,一股清流……

口味速報

安安分分,每年青團口味幾乎都不變的光明邨,這次我們只吃了去年的好評款。水平略略下降,不過也許是探員們的口味有了新變化——更刁鑽了。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蟹粉鮮肉青團

10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蟹粉的青團比較嬌氣,稍微放一放,很有可能就有了腥臭氣。今年光明邨的青團也難例外,雖然加了姜塊(你沒看錯)去腥,但依然有著微弱的腥氣,不過肉眼可見的蟹粉蟹黃,讓人覺得物超所值。至於皮子,軟而不硬有彈性,不過底部厚實極了,讓人覺得比例欠缺平衡。


王寶和

福州路603號(王寶和酒家)

九江路555號(王寶和大酒店)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新品速報

王寶和,是今年加入我局測評的“新手”老字號。今年的新品有【棗泥青團】、【蝦仁蘆筍青團】兩種。

王寶和酒家的青團,是從王寶和大酒店“進貨”的,不過兩邊賣的青團口味、價格、甚至個頭都不同⬇️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大酒店的青團,要到二樓收銀臺購買,因為是現做的,所以要做好等待的準備。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口味速報

如果不是現場吃,王寶和的青團,回到家要好好熱一熱,非常有必要。而且,也許是餡料的原因,王寶和的幾款青團,皮子都有些“夾生”,吃起來水水的,沙沙的,I don’t know why……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就是這種奇怪的狀態

皮兒拖了餡兒的後腿啊。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玫瑰細沙青團

6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豆沙比杏花樓的甜許多,玫瑰味道不算重,但口感細軟,總體來說是好吃的豆沙,本身皮子也帶有淡淡的艾草香和甜味,還不錯,Of course,一定要把皮子熱透,真的像是沒熟。


棗泥青團

12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黏重的棗泥,吃起來有棗子的香甜和一點點棗仁的微酸,味道自然,而且皮子是王寶和幾款裡最軟糯、也是熟透的。不過棗泥味道對大部分探員來說太過濃郁,且偏甜。


松仁豆沙青團

10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料給的大方,裡面嵌著很多顆飽滿清香的松仁,這種油脂風味和豆沙的清甜,結合得還不錯。不過甜味遮蓋了外皮的艾草香味,稍有不足。


馬蘭頭鮮筍青團

6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馬蘭頭新鮮,不過帶有一點野菜的苦,調味裡有著一股沁人的麻油香味。餡兒是好吃的,但半生不熟、軟黏粉感重的外皮,實在讓人不能忽視。


蝦仁蘆筍青團

12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餡兒絕對是好餡兒,蝦仁飽滿有彈性,清爽彈牙。但是各位看圖,泥糊糊粉漿漿的這坨東西,捫心自問,不想吃……


大壺春

雲南南路89號(凱騰大廈對面)

新品速報

大壺春在一眾老字號青團裡,顯得不太熱門,甚至也沒有新口味的青團,一心賣生煎,也是一種選擇吧。

口味速報

和杏花樓一脈相承的大壺春,皮子不硬,但是有種一咬就斷的口感,疙裡疙瘩粉感有點兒重。總共兩款青團,水平差距蠻大。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鹹蛋黃肉鬆青團

10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這款的情況,樂觀點兒。肉鬆沒有掩蓋鹹蛋黃的香氣,鹹淡適口,雖然有點幹,但還是好吃的蛋黃肉鬆。但是餡兒的分量,成了影響它推薦程度的短板,這皮也實在是太厚了點……


醃篤鮮青團

10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這簡直是饅頭裡包丸子,餡兒少的可憐。雖然餡兒還蠻鮮的,但是隱約有一股加多了麵粉的火腿腸味兒。再被這噎人的外皮一包裹……告辭。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一切四的青團,餡兒在哪兒,我瞎了我看不到……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當然,現在的青團江湖人才輩出,在這一Part裡的選手,有“新式青團”屆的代表、有專攻其它的跨界“老字號”、也有來自粉絲的推薦,總之,今年恰巧也入了我局的測評範圍。


靜安麵包房

福州路348號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靜安麵包房的烤青團,頂著這個獨一無二的名頭橫空出世,這幾年也掀過一點水花。但是吃過的大家都明白,就如它的名字,確實是個麻薯與青團的嫁接物。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烤青團只有福州路店和華山路店有賣哦。

今年的靜安麵包房,也有三款普通青團在賣,不過,依舊叫做青團麻薯。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靜安麵包房的烤青團,最大的特點是餡兒少,皮像麻薯那樣筋道,有一種烤出的糧食香氣;而蒸青團,外皮黏溼一些,質地非常軟,細膩,不過因為是大麥若葉著色的,並沒有青團傳統的艾草氣味。


流汁叉燒烤青團麻薯

22.8元/3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今年的新口味,叉燒包,看著偌大一個,切開來,就那麼幾塊叉燒在裡面晃盪……鈴鐺嗎?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還有所謂的“流汁”,也不知道流去了哪裡,不如不寫……肉粒吧,調味還可以,但是很甜,像是甜甜的牛肉乾豬肉脯。說真的,和麻薯在一起,不太配,吃個新鮮叭。


香芋奶酪烤青團麻薯

22.8元/3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香芋的內餡兒還不錯,有一種香芋大白兔的味道,雖然香芋的味道弱了些,不如樂樂茶那種芋泥包來得心滿意足。不過,比起青團,真的更應該叫它為甜品。


蛋黃肉鬆烤青團麻薯

22.8元/3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這一款也還不錯,肉鬆與蛋黃糅合的比例正好,有肉鬆的焦香味道,還有鹹蛋黃的粉感。雖然和傳統的青團相左,但也感謝他給了大家一種新的選擇吧。


流心奶酪青團麻薯

33.8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奶酪芯子有點點微酸,吃起來還真的蠻像青團包了塊芝士蛋糕,不過和黏溼的外皮一起,拉低了它的口感,有種要化掉的流稀感。


奶油豆沙青團麻薯

33.8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奶油混合豆沙,有種紅豆冰淇淋的感覺,不過餡兒比較稀,所以和外皮一起吃,嚼不起來,像一灘泥流在舌頭上一樣。


蛋黃肉鬆青團麻薯

33.8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蛋黃肉鬆的味道還行,不過溼皮子一包裹,泥感很重。


白玉蘭

天鑰橋路98號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我們之前在這裡通過關。雖然這裡永遠都在排隊,但青團窗口倒是很好買,不用耗費太多時間。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白玉蘭青團的個頭,賊大,其他青團見了都要叫爸爸。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不過,白玉蘭的青團,對牙口來說是個挑戰,今年最黏最軟的皮子莫過於它,可耐嚼了,有種嚼史萊姆的感覺,吞嚥困難。青團皮偏甜,艾草汁滋味兒也濃郁,大家自己抉擇吧。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豆沙松仁青團

6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豆沙餡兒溼溼的,嚼得到還沒化沙的豆粒,甜度有些高。松仁吧,也像受了潮,有hao掉的。不像是白玉蘭的水準,可以更好吃的!


鹹蛋黃肉粉松青團

7.5元/只

可嘗試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別的不說,白玉蘭的餡兒給的是真的足,像是點了引燃線,肉鬆一切開就爆了出來。肉鬆質地偏幹甜,肉的纖維感重,鹹蛋黃顆粒倒是很多。好啦,就是皮太黏了。它家青團不太適合給老人和小孩吃,實在太容易噎住了。


黑洋酥青團

6元/只

可嘗試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超甜,糖粒沒化開的那種。本來應該是超好吃的黑洋酥,細膩清香那種。


蘋果花園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蘋果花園入選,是因為後臺有粉絲推薦。作為老牌面包店,蘋果花園價格是真便宜,味道見仁見智吧。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總體來說,蘋果花園的外皮水準和價格是成正比的,軟,但是不糯,有一點明膠的質感,艾草味倒是挺濃的。


紅豆青團

8.8元/6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這位兄臺綠了點,內裡的紅豆吃得到豆皮,味道有點赤豆棒冰的感覺,但是對很多探員來講,甜度難以承受,而且吃完在舌苔上久久不散。


蛋黃松松青團

15元/3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肉鬆的味道不錯,有蛋黃的香氣,口感綿綿的,但是切開來撲簌簌往下掉,結塊,不成一體,咬起來也

是不成團的,果然是相當“鬆鬆”……


元祖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元祖的青團,當然不會是傳統的青團了,連名字也是叫做【艾草大福】……嗯……好吧,既然也追著清明時節上市,那就也吃了吧。口味很多,挑了一種熱門的嘗,畢竟價格也不便宜。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艾草大福棗泥核桃味

12元/只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和青團皮子差別挺大,略硬,但是艾草味非常非常像平時燻艾草的那股氣味,而且表面的撒粉可以防止粘黏,挺到位的。內餡兒特別養生,紮實的棗泥不齁甜,帶著一點棗仁酸,核桃也脆嫩。但是無法接受棗泥“藥味”的探員,還是紛紛不客氣的下手,打了差評。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連續四天的青團試吃,我們從胃到味蕾再到心靈,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甚至從我局切青團的刀上,都能感受到“戰事的殘酷”▼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鋸齒都禿了……

一番對比,吃出了今年青團明顯的高下之分。探員的嘴是越來越刁了,所以如你所見,這次在14家裡只吃出兩家推薦來,但這兩家的青團,絕對值得耗費時間、空出肚子來吃 ▼

今年上海的青團竟然沒幾家好吃的?

作為一種傳統點心,歷經2000年仍舊無法停止散發魅力,每年依然吸引著大家排排排、買買買。這種應季的美味,真是寫在包郵區人民的基因裡的。

當然,和任何一種“上了年紀”的食物一樣,不斷進化更新,成為它的必然。所以市面上青團的變化是一年更比一年新,也引起了很多爭議——皮兒越來越不像青團,餡兒像是直接從各種包子、月餅、餡餅裡摳出來的……

但是,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以不變應萬變是一種堅守,打破傳統變化創新是一種追求。只要不是瞎糊弄,味道做得讓人買賬,就都有存在的理由,這就是我局今年的看法。

有人在堅守,有人在創新,這才是傳統美食延續下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