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中業島概況

中業島,古稱鐵峙,位於南海南沙群島中業群礁中部,扼鐵峙水道之西,面積約0.33平方公里,高3.4米,是南沙群島第三大島。四周有沙堤包圍著,沙堤高約5米,寬達60米。島呈三角形,島上覆蓋著灌木,棕櫚樹等植被,高達3米-4米。

歷史文化

中業島概況

中業島

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該島便有中國漁民居住。文昌縣鋪前七峰村漁民蒙斌文便曾住此島。此後,因土質好,中國漁民曾在島上種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莧菜等,島西部還有漁民修築的小廟。

1935年法軍入侵,當時中業島上有中國海南漁民五人居住,文昌縣龍樓漁民鄭蘭錠憤然把法國國旗扯下,以示抗議。

1946年12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海軍上校林遵、姚汝鈺率“中業號”、“永興號”、“太平號”、“中建號”等四艘軍艦接收南海諸島,並建碑測圖。

1956年,臺灣海軍先後派出立威部隊、威遠部隊和寧遠部隊三次巡察南沙群島。在巡弋過程中,曾在太平島、南威島、西月島重樹石碑、舉行升旗禮,並改編為“南沙守備區”,改派海軍陸戰隊守備太平島。

1956年,馬尼拉航海學校校長湯瑪斯克羅馬到南沙群島探險,他聲稱“發現”了中業島等9個主要島嶼,並命名為卡拉延群島。

1971年,菲律賓政府侵佔中業島。

1978年,菲律賓非法設立了卡拉揚鎮,對中業島進行管轄。

中業島概況

中業島

1978年2月,菲律賓開始擴充南沙島礁上的兵力,其中,中業島被設定為佔領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

菲律賓已在其所佔島礁上修建了兩個小型空軍基地,將其中的3個島礁建成陸軍基地。此外,菲政府還相繼單方面宣佈了一些海洋立法,將中國南沙東部41萬平方公里海域劃入其領海。

1978年6月,菲律賓總統簽發1596號總統法令,把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連同附近海域劃入了所謂的“卡拉延區域”,正式宣佈“卡拉延群島”歸菲所有。此後,菲律賓通過各種方式進一步侵佔本屬於中國的南沙群島。

1970年至1980年,菲律賓曾採取軍事行動,先後侵佔了南沙群島的8個島礁。

1982年,菲律賓總理維拉塔非法視察中業島。

2008年3月28日,菲律賓空軍總司令卡登戈表示,菲律賓即將把中業島上的軍用機場擴建,跑道將加長,遭侵蝕的部份將修補,以維護C-130軍用機的起降安全;至於破舊的駐軍營房也將予以修繕保養,併為駐軍的營房修築工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三沙市地圖》為集衛星影像圖、航空影像圖、地貌暈渲圖、政區圖為一體的專題地圖,分為1比3000萬、1比600萬、1比300萬、1比150萬、1比74萬、1比36萬等6種比例尺,重點顯示了三沙市永興島、中業島等38個重要島礁的衛星影像,揭開了三沙市和南海諸島的神秘面紗。2012年11月24日起,該圖在全國各大書店同步上市。

2012年06月24日,菲律賓巴拉望省卡拉延市市長歐亨尼奧·比託·奧農表示,已在南沙群島中業島建起了一個小型幼兒園。幼兒園的操場上插上了一面菲律賓國旗。

自然資源

石油資源

中業島位於南沙群島,南沙海域海底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地質儲量約為350億噸,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氣儲量就約有126億噸至137億噸。

漁業資源

南沙海域漁業資源也很豐富,是中國海洋漁業最大的熱帶漁場。正因如此,除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漁民外,不少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的漁民也紛紛到這裡捕魚,因此這裡漁業糾紛時常發生。

動植物

中業島上有茂密的叢林,中部有鳥糞層。 島西岸有大水井一口,水質好,可飲用,西北有椰子林,高達18米,中部有漁民茅屋,耕地及清代小廟一座。中國漁民常住島生產,自蓋茅屋居住。本島土質好,中國漁民曾在島上種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莧菜等。西部還有中國漁民修築的小廟。

人口狀況

島上有50名菲軍士兵,兵種包括海陸空三軍。每六個月輪換駐守。

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除部隊外,島上約有300居民,12戶人家;只有約40個居民,基本上均為漁民,有兒童在島上生活。

交通狀況

運輸:空運,一條混凝土跑道,長1500米、寬90米、方向09/27。搭乘C-130飛機從巴拉望島至該島約25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