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涿州曾經是京畿重地,被乾隆御封為“天下第一州”,其歷史也十分深厚,黃帝戰蚩尤、荊軻獻督亢、桃園三結義、岐溝關之戰,諸多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都與涿州有不解之緣。涿州既是中古第一流家族范陽盧氏的家鄉,也是宋朝皇帝回不了的祖籍所在地,遼代的雙塔直到今天依然矗立,見證著滄海桑田。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河北省涿州市,古稱范陽、涿郡,從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著“天下第一州”的美譽。

涿州在河北省的區位非常重要,其位於河北省中部、北京市西南部,地處京、津、保三角地帶,城區距北京天安門直線距離55公里,毗鄰北京大興區、房山區,東南距天津150公里,南距保定78公里,稱得上是“京畿南大門”。

而且涿州地勢平坦低窪,和北京之間隔著一個良鄉凸起,另一邊則是高碑店凸起,“兩高夾一低”必有要衝,這就導致了自古用兵冀州,南北兵鋒必衝涿州的局面。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涿州的城市標誌——劉關張

這個低調的縣級市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帝王鄉,是宋太祖、太宗兄弟的祖籍地,也是高門大族范陽盧氏的族居之地,清朝乾隆皇帝還其“打CALL”,親手題下“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的名句……

先秦:涿鹿與督亢

1

依《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古代涿鹿之地究竟是哪,一直都是大家爭論的問題。

《大清一統志》是中國清朝官修地理總志,書中誇到涿州的地方誌,說這本《涿州志》“體例精嚴,考證詳確”。而很多人正是看了這本《涿州志》,得出推斷說涿州就是古之涿鹿。

古,軒轅氏宅都於幽,涿為古幽州之地,境內有涿水,水出西涿鹿山,故曰涿鹿。

涿為軒轅氏所都,虞十二州為幽州。

輿地述,涿州古軒轅宅都,州郡隨改,山川不移。

——《涿州志》

雖然黃帝時代的很多記載都頗多神話色彩,很難考證。古逐鹿之地究竟是哪,學界也有很多說法,但是這並沒有阻攔住詩人騷客以“涿鹿之地”讚頌涿州的熱情。

南宋丞相文天祥被元朝所俘,在解往元大都時路過涿州,寫下《過涿州》詩,其中有“我瞻涿鹿野,古來戰蚩尤。軒轅此立極,玉帛朝諸侯。”之句。清朝乾隆皇帝也作短歌《涿鹿行》,寫道:“經臨涿鹿城,為歌涿鹿行”。

《鹽鐵論》中說“燕之涿、薊……富冠海內,皆為天下名都”,春秋戰國時期涿州是燕國重地,還與荊軻刺秦中的《督亢地圖》有關。

太子丹陰養壯士二十人,使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因襲刺秦王。

——《史記·燕召公世家》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戰國策·燕策三》

督亢是古地名,指的是戰國時期燕國的膏腴之地。在荊軻刺秦王的事件中,燕國督亢地圖是重要的“任務道具”,主要產糧區的形勢和路線圖是燕國的命脈,秦王因這份禮物而召見荊軻。而春秋戰國時期,涿州為燕之涿邑,正屬於燕國督亢地區範圍內。

涿州的地質構造屬於太行山山洪衝擊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兼之擁有豐富的水利、地熱和沙石料資源,故而農業發展較早,是燕國的主要糧食產區,古時便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稱。且涿州市東南有督亢陂,其附近定興﹑新城(今高碑店市)﹑固安諸縣一帶平衍之區都屬於春秋戰國時燕國所謂“督亢”之地。

荊軻刺秦王,奉督亢地圖入秦,因身單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殺死,空留下一個“圖窮匕見”的故事。但從此涿州“督亢膏腴”的名聲卻傳遍天下,也被詩人們記住,千古描繪涿州的詩句中,多少都會提到此事,如清代沈元滄《涿州》詩中就有“風雲氣概樓桑裡,土壤膏腴督亢圖”之句,“督亢秋成”也成為後來的“涿郡八景”之一。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涿州八景之督亢秋成

荊軻刺秦未成,秦國依此為藉口率軍攻燕,幾番征戰之後,王賁率軍進攻遼東,於公元前222年俘虜了燕王喜,燕國滅亡。秦滅燕後,在燕都薊設廣陽郡,將涿邑屬廣陽郡。公元前221年,於涿邑地置涿縣,至此,涿州正式成為了秦帝國的諸縣之一。

漢晉:劉備與盧植

2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的第六年,將廣陽郡南部、鉅鹿郡北部和恆山郡一部劃歸一起,設置涿郡,隸屬幽州,郡辦公場所在今天的涿州市。新王莽建國元年,改涿郡為垣翰郡。東漢建武元年,又改垣翰郡為涿郡,西鄉侯國併入涿縣,仍屬幽州。

而《三國志.先主傳》的開篇第一句便是“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劉備的籍貫是涿郡涿縣,可以說是個地道的涿州人了,史書中記載他少有大志的神奇故事也發生在這裡。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

——《三國志.先主傳》

這個故事也使樓桑村有了“大樹樓桑”的美名,至今涿州市林家屯鎮還有這個村,周邊也有紀念先主的廟宇,涿郡八景中更有“樓桑春社”之名。

而劉備的一生貴人兼恩師,被范陽盧氏尊為始祖的東漢大儒盧植,也同樣是涿州人。

盧植性格剛毅,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為鄭玄、管寧、華歆的同門師兄。馬融是外戚豪族,家中常有歌女表演歌舞,而盧植在馬融家中學習多年,從未為此瞟過一眼,馬融由此對盧植非常敬佩。

後來盧植曾先後被拜為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也曾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

黃巾起義時,盧植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交戰,將張角包圍廣宗縣城,後因宦官進讒言而功虧一簣。董卓進京時,掌控朝政,意欲廢黜少帝劉辯,擁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只有盧植獨自一人出來反對,殘暴如董卓也忌憚盧植的名望沒敢殺他。

盧植人品貴重、名動海內,在亂世作為中流砥柱、儒宗人望,其學問膽識、功勳業績與品德風範,有著廣泛的影響,是公認的楷模。

後來曹操大軍北伐,路過涿郡,特發佈旌盧植令告當地守令: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後漢書》中則誇他“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則盧公之心可知矣”。盧植如此人品名望,也奠定了涿州盧氏後來作為“北州冠族”、“范陽郡望”的基礎。

當初盧植學成之後,返回家鄉涿縣教學,劉備與則“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共同在其門下讀書,劉備能成為大儒盧植的弟子,涿州籍貫說不定還起了一些作用。

而劉備在盧植門下雖然時間不長,但由此獲得了一種身份——大儒盧植的入門弟子。這讓他獲得了進入漢末精英社會的入場券,從而此後得以與鄭玄、孔融、陳登等當世名士大儒結交,成為上層圈子裡的一員,並在這些人的幫襯下,一躍成為知名大咖。這也是劉備以賣草鞋出身,卻早早在漢末重視身份的環境中,早早博取到“英雄”之名的訣竅。

師從盧植的另一大好處,是劉備有了公孫瓚這一同門師兄。黃巾起義後,劉備斷斷續續地當了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等官,但職業生涯並沒有多大起色,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劉備投奔公孫瓚之後,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去青州對抗袁紹時,他還因有戰功而升任平原相(級別較高),由此進入天下人的眼簾。

可以說劉備的身份認可、人脈資源乃至第一桶金,都和當初他在涿州這一段學歷有關。而他與帳下關羽、張飛兩員虎將的浪漫邂逅,也同樣發生在涿州。

大哥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村;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家住河東解良縣;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陽郡……

以上是經典相聲選段《莽撞人》中的開頭,講的是劉關張兄弟結義之事。但為人津津樂道的桃園三結義卻是《三國演義》中的小說情節,歷史上的史實是這樣的。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三國志》

歷史上三人相遇於涿州,一見如故,關張加入劉備的隊伍,開始轟轟烈烈共同創業。而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則更容易為百姓接受,影響更為深遠。

涿州火車站的頂牆上,畫的就是桃園三結義的情景;涿州現在也有三義廟、桃園街道等紀念性的地方。而劉備與張飛這兩個涿州人,兜兜轉轉、征戰廝殺一生,卻大業而成身先死,後來再也沒有回到涿州故鄉,涿郡也為曹魏所有。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涿州三義宮,紀念劉關張

三國魏黃初五年(224年),涿郡改稱為范陽國,後又改為范陽郡。從此涿州正式有了“范陽”之名。

唐宋:遼國佔據的宋帝故鄉

3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范陽郡改回范陽國。東晉十六國時,涿縣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及後燕。南北朝時,北齊將省方城、萇鄉二縣併入涿縣。隋朝開皇初年,將涿縣西部原遒縣地方設置為范陽縣,屬昌黎郡(今易縣)。

隋開皇三年,隋文帝精簡地方行政機構,改州、郡、縣三級為州、縣二級,撤涿郡,所轄區域併入幽州。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再改幽州為涿郡,又開永濟渠,南達於河,北通至此。唐武德元年,罷涿郡改稱幽州,武德七年涿縣改名范陽縣。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亂正式開始。當時,涿州在范陽節度使治下,也是安祿山反叛的戰爭策源地之一。

五代十國時,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被大將張敬達圍在太原,他派大臣赴契丹求援,許割“雁門已北及幽州之地”,求契丹人出手相助。

契丹出兵幫石敬瑭擊退後唐兵,扶植其建立後晉,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而涿州也在其中。佔領燕雲十六州後,遼朝對中原王朝佔盡優勢。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涿州是燕雲十六州之一

後周時期,周世宗柴榮英明神武,率軍水陸並進大舉攻遼,一個多月內收復瀛、莫、寧(天津靜海縣南)三州,以及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三關。收復瓦橋關時,兵鋒已臨近涿州南部。只可惜柴榮欲揮軍再攻取幽州時,因病重班師,功虧一簣。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生於洛陽夾馬營,但其出身於涿州趙氏,其高祖父趙朓就是涿州人,曾祖父趙珽還做過涿州刺史,後來家族才因故離開涿州,可以說自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以下,北宋開國帝室的祖籍都在涿州。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趁伐取北漢之勢,從太原出發展開北伐,初期一度收復河北易州和涿州,恢復了自己祖宗之地。但其後,宋軍與遼人在高粱河畔一戰,宋軍失敗,趙光義親臨戰場,結果也受傷中箭,乘驢(牛)車倉惶撤離。

結果趙光義不甘心,雍熙三年又派遣潘美、楊業、田重、曹彬、崔彥進五位大將分東中西三路,以東路為主再行北伐,史稱“雍熙北伐”。此時,涿州“兵家要地”的形勢發揮出來,宋遼兩軍圍繞涿州反覆爭奪。

美之師先下寰、朔、雲、應等州,重進又取飛狐、靈丘、蔚州,多得山後要害地,彬亦連下州縣,勢大振。每奏至,上已訝彬進軍之速。及彬次涿州,旬日食盡,因退師雄州以援餉饋。上聞之曰:“豈有敵人在前,反退軍以援芻粟,失策之甚也。”亟遣使止彬勿前,急引師緣白溝河與米信軍會,案兵養銳,以張西師之勢;俟美等盡略山後地,會重進之師而東,合勢以取幽州。時彬部下諸將,聞美及重進累建功,而已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謀議蜂起。彬不得已,乃復裹糧再往攻涿州。契丹大眾當前,時方炎暑,軍士乏困,糧且盡,彬退軍,無復行伍,遂為所躡而敗。——《宋史》

宋將曹彬、米信北渡拒馬河,與于越休哥對壘,挑戰,南北列營長六七里。時上次涿州東五十里。——《遼史》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次北伐中,東路軍曹彬推鋒必進,很快攻下涿州,但十天食盡,於是退到雄州補充糧草。但趙光義不許曹彬後退,派人令他馬上引軍沿著白溝河與米信會師,按兵不動,蓄精養銳;等潘美等人全部攻佔山後之地後,與田重進會師向東,合勢再攻取幽州。

當時曹彬手下名將雲集,卻只能坐視另一路的潘美和田重進建功,而自己手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手下兵將都不樂意。曹彬不得已,於是又帶著五天糧草再去進攻涿州,結果“時方炎暑,軍士疾乏,所賚糧不繼”,宋軍得涿州卻無法堅守,只能再度棄之而去。

曹彬先遣人率涿州百姓退走,他自己率大軍殿後,由於人多兵疲,缺糧少水,宋軍戰鬥力極度下降,最後被耶律休哥一路追到岐溝關,宋軍“為遼師衝擊死者數萬人,沙河為之不流,棄戈甲若丘陵”,是為岐溝關大敗。這不但要怪曹彬主力軍作為吸引遼軍主力的誘餌,卻入敵境太深,反遭失敗;也要怪宋太宗指手畫腳,延誤戰機。

東路軍主力失敗後。其餘兩路北伐軍也相繼撤回,西路軍累死名將楊業,中路軍田重進全軍而返,宋三路大軍所取州縣都得而復失。從此,涿州從遼至元數百年間,除了少數時間,再也沒有回到漢人王朝的手中。有宋一朝,涿州也成為宋朝皇帝回不去的祖籍地。

值得一提的是,遼國統治時,因其佛教盛行,涿州也深受其影響,興建的寺廟和佛塔很多。涿州現存的標誌性古建築“涿州雙塔”就是遼代所建。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雙塔——涿州的地標

涿州雙塔中,南塔名為智度寺塔,北塔名為雲居寺塔,南塔五級,通高44米,始建於遼太平十一年;北塔六級,通高56米,始建於遼大安八年。雙塔時代特徵明顯,頗具遼代建築風格,在國內有一定影響。而“雙塔晴煙”更是涿郡八景之一。

注:智度寺塔被學界推斷為遼代,尚有爭議。

元明清:天下第一州

4

元朝時採行省制,涿州升為涿州路,轄范陽等7縣。明初朱元璋遣將北伐,攻下涿州,洪武元年,以涿州屬北平府。清康熙二十七年順天府分設四路廳,涿州屬順天府西路廳。雍正六年開始,就不再管理縣,其轄區就接近於現在的縣境。

明清時,北京作為帝國首都,涿州“京畿南大門”和“兵家必爭之地”的地位更為人所重視。

據《涿州志》記載,明成祖發兵,命張玉為先鋒攻取涿州,永樂七年在此(涿州)建涿鹿衛,八年又建涿鹿左衛,十一年又建涿鹿中衛等軍事設置機構。明設職官,曰涿鹿驛承,為守衛明都北京的重要軍事機構。

清初,將涿鹿三衛、良鄉興州衛和香河營州衛合而為一衛,名曰涿鹿衛。設守備官一名。康熙二十八年奉旨而裁,編為涿州大營,成為京畿重要屯兵之所。雍正繼帝位之初,朝局不穩,涿州大營起了護衛京師安定的砥柱。

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為了迎接皇帝降臨,便在涿州城南藥王廟的東側修建了行宮。在清代高晉撰修的《南巡盛典》中描述了行宮的建築佈局,稱其“飛閣構其旁,憑高暇矚,控山襟河,縈畿戴甸,雲連萬室,塔影浮空。”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涿州清帝行宮

涿州行宮在建成之後便成為清代皇帝巡狩、漁獵、閱視、拜陵休憩的地方,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都曾經來到過這裡居住,其中乾隆帝對涿州尤為喜愛,曾多次在這裡住宿,並在涿州體察民情、訪古尋幽。

涿州正月十五有元宵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明清,古人曾有"南有揚州,北有涿州"的說法。

涿州古城原城中有夾城,門名"通會",夾城上有重樓三間,名"通會樓",俗稱鼓樓。樓上左鼓右鍾,樓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遙遙在目。每年正月十五是鬧花燈之日,從通會樓至南門置72架木製等牌樓,十字路口置燈棚7座。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張燈結綵,耍龍燈、獅子、踩高蹺、放鞭炮,真是火樹齊開,星球碎掛,千家萬戶,燃燭通宵。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涿州鼓樓——通會樓

元宵之夜,登上鼓樓,遠眺長街,龍飛鳳舞,頗為壯觀。這一景象稱為"通會燈市"。相傳,乾隆皇帝在瀏覽過涿郡八景之一的“通會燈市”後,寫下不少御製詩,其中以這兩首流傳最廣。

《涿州覽古》

燕雲易水帶晴川,涿鹿城南彈客鞭。

村指樓桑聞勝碣,河流挾活始通船。

道元故宅詢遺老,子幹荒墟靄暮煙。

省識同然公道在,千秋名勝以人傳。

《上元后二日駐蹕行宮觀燈火作》

節度上元方兩朝,排當煙景聽群僚。

共稱墟里裹糧夕,況尚錢王買燭霄。

一晌千行燃火樹,半空百道接星樓。

團欒寶兔騰東海,不負燈前奏六麼。

他甚至在興致濃時,為涿州題下“日邊要衝無雙地,千古繁難第一州”的句子,涿州由此獲得“天下第一州”的名號,為其他諸州所無。如今寫有“天下第一州”的牌匾就裝飾在涿州主路的樓牌上。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天下第一州”牌匾

民國:傅作義成名之地

5

1913年,涿州降為涿縣,初屬直隸省順天府,1914年改為京兆特區,隸屬於河北省。

1927年,軍閥混戰,奉系軍閥張作霖割據東北、華北大部地區,涿州也在其治下。而國民革命軍正在揮師北伐,當年6月6日,吳佩孚和孫傳芳覆滅,張作霖在河南連連敗退,北洋集團眼見沒戲了,躲在山西望風的閻錫山表態了,宣佈出任國民革命軍北方軍總司令,15萬晉綏軍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革命軍北方軍。

這一下,閻錫山和張作霖就成了對頭。

1927年9月27日,晉軍商震部誤判奉軍將發動進攻,遂先切斷晉綏線,扣押在豐鎮、平地泉一帶檢閱奉軍的於珍,並收繳大同以西奉軍槍械,晉奉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晉軍兵分三路進攻奉軍,進展十分迅速。10月4日徐永昌部克正定。l0月5日商震部得張家口。面對晉軍的攻勢,張作霖急調黑、吉兩省軍隊入關,使其在京漢、京綏兩線兵力達17萬之眾。

10月初,晉軍將領傅作義利用奉軍換防之機,從太原深入奉軍腹地,一舉佔取涿州,造成對奉軍的致命威脅。

但此時,南京政府和馮玉祥的軍隊均未能及時發兵北上,晉軍的進攻開始受到遏制。11月6日,因無力獨擋奉軍,閻錫山下令晉軍紛紛撤退。

此後,晉軍南北兩路在井陘和雁門憑險堅守,雙方形成對峙局面。涿州城成為孤懸於奉軍包圍中的唯一據點,且晉軍無法給傅作義提供任何援軍。

奉軍為拔掉傅作義這顆釘子,竭盡全力攻打涿州,張學良移駐高碑店指揮,並派飛機散發傳單勸降。奉軍所用攻城大炮多至四十餘門,城內經常中彈起火。

還有一則軼事,就是當奉軍偵查到傅作義在涿州智度寺塔指揮作戰時,即用加農炮轟擊智度寺塔。一發炮彈擊毀塔頂東南角,一發炮彈擊中塔身後未響,還有一發在加農炮膛內爆炸。奉軍以為雙塔有佛祖護佑,便停止了炮擊。


文史宴:天下第一州到底有多牛,為何會墮落成小縣城


雙塔怎麼也打不中

其時涿州是北方著名的囤糧區,城內存糧很多,而且城池堅固,明朝末年未被李自成攻破。城內還設有小型兵工廠,每日能造手榴彈二百餘顆;城西又有暗道可通紫金關、易州,對外聯絡未斷,這些都是涿州城利於堅守的原因。

從1927年10月中旬到12月底,奉軍發動數輪進攻,動用當時最現代化的重炮、飛機、坦克,空中、地面、地下立體配合,甚至悍然使用毒氣,但是涿州城巍然不動,傅作義以不足萬人的無援之師,守城達百日之久,贏得“善守”之名。

但最終涿州城內糧食斷絕,部隊和百姓只好吃酒糟、樹皮。進入隆冬,部隊還穿進城時的單衣,而且百姓死傷極為慘重。

閻錫山也鑑於死守涿州已無意義,在各界勸和聲中,遂授意傅作義與奉軍停戰議和。經過往返折衷,談判告成。12月30日,傅通電宣佈:“停止軍事行動,將所部挺進軍改為國防軍,不再參加內亂”。

1928年1月12日,第4師殘部7000人撤出涿州城。

這一戰,傅作義以少數之師,卡住兵家必爭之地,面對裝備精良的奉軍守城三個多月,對加速“安國軍政府”垮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使“涿州之戰”成為民初軍閥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而傅作義也“一戰成名而天下知”,獲得“守城將軍”的美名。

但一將功臣萬骨枯,涿州之戰使當時涿州城內繁華街市化為瓦礫和焦土,死傷軍民16000多人,現在的涿州市中,罕有紀念這場戰爭和傅作義之所在,民心向背可見一斑。

現今的涿州市經濟穩步發展、安定富足,仍然在津京冀的區位中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涿郡八景中提到的涿州雙塔、三義廟、胡良橋等地還都大致保留,且城市中三國文化色彩極為濃厚。更有趣的是,你找到一個本土的涿州漢子攀談兩句,依稀還會看到宋太祖畫像中的風采,他也會指著范陽路上的樓牌告訴你:“看,這裡是天下第一州。”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