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遇到黑漂提竿卻不中魚?不一定是釣得太靈,這幾個可能性也很高

釣魚人常說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漂相清晰有力了抓口自然更容易。不過抓口是個比較有技巧的活兒,需要足夠的經驗來判斷。新手釣友可能只會抓大頂漂,黑漂之類的,老手或許輕輕的半目都能提竿中魚。不過新手釣友更奇怪的一點是,為啥有時候黑漂了也不中魚呢?路人甲在釣魚的時候經常聽到旁邊釣友嘀咕這樣一句話“我去,黑漂也不中魚”。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希望解開新手釣友們的一些疑惑。

可能說起這個問題,新手釣友們也有話說,黑漂不中魚多半是調得太靈敏了,魚兒試探的信號被表現得很誇張,所以釣鈍一點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如果是單純的釣得太靈敏確實可以通過釣鈍一點解決。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釣得太靈敏了,而是這幾個原因:

遇到黑漂提竿卻不中魚?不一定是釣得太靈,這幾個可能性也很高

1,找底不準,餌料陷入淤泥層,魚兒找不到餌料而蹭線

你的調釣決定了你今天的漂相,一般來講調得靈浮漂的動作就大,調得鈍浮漂動作就小。但是在調漂之前有個環節非常重要,那就是找底。如果找底不準,調釣肯定也是不準的。尤其是水底淤泥比較多的時候找底就容易出現“過底”的現象,餌料也容易陷入淤泥層。這時候魚兒聞著味道進窩但是卻找不到餌料,在窩子裡拱來拱去的,魚群就很容易出現蹭線的現象,導致浮漂突然黑漂,提竿總是空,或者錨魚。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浮漂沒有別的動作,直接黑漂。

遇到這種情況,建議重新找底,用餌料找底,將餌料的比重減輕一些,然後釣靈一點,或者直接釣離底。餌料露出淤泥層後魚兒找到食物自然出現正常的魚口了。

遇到黑漂提竿卻不中魚?不一定是釣得太靈,這幾個可能性也很高

2,遇到狡猾的大魚,不停的涮餌,用尾巴蹭線

說起涮餌,可能很多釣友都知道黑坑的滑魚有這種習性,因為經過反覆釣放,對食物的警惕性很高,會可以的快速吞吐餌料,讓浮漂出現動作,但提竿總是空。尤其是釣目比較低的時候,動不動就出現黑漂的現象。其實自然水域也有一些狡猾的魚,它們吃餌也是這樣。就拿大鯉魚來說,它們在吃餌之前一定是反覆試探餌料的,用嘴巴拱,用尾巴掃,用身體蹭,一旦錯誤認定是魚口,它們就會逃之夭夭,頂多是掛下一片鱗片。

所以如果發現窩子裡來了大魚之後,小動作就不用管了,哪怕黑漂也可以等上一秒再提竿。因為試探的動作很“飄”,即使黑漂了也會馬上覆位,只有把餌料真正吸入嘴裡才能出現緩慢沉穩的黑漂。為了減少虛假信號我們可以釣得適當鈍一些,儘量減少虛假信號。

遇到黑漂提竿卻不中魚?不一定是釣得太靈,這幾個可能性也很高

3,魚情太好,窩子裡的魚上浮搶食

不知道大家遇到過這種情況沒有,出門釣魚好不容易遇到一次魚情特別好,餌料入水就有口,窩子裡的魚越聚越多。但是浮漂的漂相卻越來越亂,甚至到了後來黑漂也不中魚,經常錨魚,結果驚窩了。好好的一個爆護的魚情被自己給折騰掉了。因為魚情太好上浮搶食,各種蹭線,亂口就出來了。遇到這種情況,路人甲建議你換個吃鉛量大一點的浮漂,減少餌料的霧化,減少抽竿的頻率,也可以在餌料上沾一些顆粒把魚兒重新“壓”到底層。這樣出來的魚口就比較正常了,抓口也更簡單,能夠有效減少錨魚的幾率。

遇到黑漂提竿卻不中魚?不一定是釣得太靈,這幾個可能性也很高

4,小魚鬧窩

這個原因大家都知道,在自然水域釣魚自然難免它們的存在,尤其是嘴巴比較小的鰟鮍,麥穗,一來就是一大群。各種黑漂頂漂,可就是不中魚。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應付的方法也都差不多,要麼讓它們吃不進去,要麼就是釣鈍點過濾掉它們吃餌的信號。想要它們不吃你的餌是不現實的,如果連它們都不愛吃,那麼大魚肯定也是不愛吃的。

遇到黑漂提竿卻不中魚?不一定是釣得太靈,這幾個可能性也很高

結束語:釣魚是個高度靈活的活動,有時候同樣的表現卻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一定要弄明白原因,不然只會越調整越糟糕。就好像今天說的黑漂不中魚,就不能簡單的釣鈍來解決,只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才能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