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明年貨幣政策會寬鬆嗎?樓市會起來嗎?

近期,中國銀行研究院發佈《2020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報告》建議,綜合運用降準、降息手段,引導貨幣信貸合理適度增長。考慮到我國存款準備金率在全球仍居較高水平,未來仍有降準空間,

綜合多方因素考慮建議2020年應降準2-3次。

無獨有偶,任澤平近期在演講的時候也提到,今年的四季度到明年的一季度,是一個(貨幣政策)正常寬鬆的時間窗口。

為什麼他們會建議或者認為明年的貨幣政策會趨於寬鬆呢?以及在寬鬆的環境下對經濟、對樓市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機構會建議降準降息呢?主要原因還是當前經濟環境不太好,不說國外,就國內而言,今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6.4、6.2、6.0,處於不斷下滑中,而且不出意外的化,這種下滑趨勢將一直維持,大概率上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的一季度,國內的GDP增速就會進入5的時代。

明年貨幣政策會寬鬆嗎?樓市會起來嗎?

為什麼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降息或降準就能讓經濟回暖呢?這就涉及到經濟學理論了,經濟學開山立派的祖師爺凱恩斯有一篇著作,叫《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維持繁榮。我們這種經濟思想稱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當然經濟門派並非只有凱恩斯這一支,還有很多其它門派。

2008年金融危機時國內順勢推出4萬億計劃,其實就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思想下的產物,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在大家眼中變成了“基建狂魔”,現在國內依然在不斷上馬基建項目,就是凱恩斯主義的延續。

效果如何?這個大家都看得到,效果肯定是槓槓的,不然我們可能會經歷1929-1933年美國的大蕭條,實際上羅斯福總統帶領美國走出大蕭條,就是因為接受了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思想。

但這個思想也不是萬能的,或者說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畢竟經濟危機是週期性出現的,但越往後期擴大基建、增加財政赤字為經濟復甦帶來的效果越來越有限,原因在於經濟規模越大,相同額度的投資帶來的增漲當然就越小了,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經濟發展需要持續性,一次性的基建建設,如建一個高鐵站可以為今年帶來經濟增漲,但明年就需要依靠車站自身的運營來發展經濟了,若客流量、貨運量達不到一定規模在運營過程中是會虧損的。現在經濟發展中如何運營比如何建設更重要。

當然,凱恩斯主義為消滅大蕭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全球貿易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始終沒有重現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總得來說經濟下行,物價飛漲,他就應該降息,財政就應該積極。

大家知道房地產支撐的是土地財政,土地財政和基建有關,房地產帶動的上下游很多是製造業。房地產相關的投資佔整個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40%,所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對經濟、對樓市都是有利的。

明年貨幣政策會寬鬆嗎?樓市會起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