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全華班”的面子和裡子

王亮

12月1日,2019年中超聯賽落幕,廣州恆大隊攬入第8冠。但外界對這個冠軍似乎並不關注,大都把目光放在了明年:2020年,恆大隊就要“全華班”了……

2012年,恆大老闆許家印在恆大足校建校時,首次高調提出全華班戰略:用5至8年的時間,讓恆大隊成為沒有外援的中超強隊。2017年,許家印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恆大隊將在2020年實現全華班。

對許家印“恆大隊將實現全華班”的吆喝,外界一直覺得不靠譜。一是中超外援水平越來越高,恆大隊若實現全華班,將像CBA聯賽的八一隊,完全失去競爭力;二是足球人才的培養,是個系統、漫長的過程,不是辦個足校,等個5年、8年就能實現的。

時間過得很快,明年就是2020年了。

外界發現,恆大隊明年成為沒有外援的中超強隊,並非痴人說夢,只不過,形式有了變化。之前許家印說,恆大隊實現全華班的底氣,來自成立了多年的恆大足校。這兩年,全國球迷才恍然大悟,恆大隊的全華班和足校沒啥關係,靠的是“時間短、療效快”的歸化。

目前,前外援埃爾克森、布朗寧都已成為“中國人”,本賽季被租借的高拉特,也完成了歸化手續。有了數名歸化球員,全華班的恆大隊下賽季位列中超前列,問題不大。只是如此的“全華班”,實在讓人感覺有點懵,好像被忽悠了。

不可否認,恆大隊提出全華班的本意是好的,支持本土球員,尤其是年輕球員的發展。只是推行下來,才發現並不現實。恆大隊要面子,必須兌現所謂“全華班”的承諾。但對任重道遠的中國足球來說,亟須的還是做好裡子——持之以恆地發展我們自己的青訓,把機會留給有潛力的年輕球員。

不玩虛的,只做實的,這樣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