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科創板: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科創板: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1、上市是馬拉松的起點

資本市場孕育偉大的公司,但偉大的公司都是熬出來的。這是過去十年美股的十朵金花,我希望我們的科創板公司市值哪怕漲不到這麼大,也可以實現翻倍。今天的主題是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我想說的是,上市只是一個開始。對有些公司來說上市的幸福來得突然,反而會被帶到溝裡。

2、科創板估值分化會在明年下半年出現

現在科創板估值都不錯,但估值中樞一定會下降。這裡有幾個因素,首先,隨著科創板標的供給加大,流動性和估值都會往下走。還有一個是流通盤小的問題。

限售股解禁後,估值和流動性也將進一步承壓。所以科創板公司在明年限售股解禁前,要和投資者做好溝通,管理下投資者的預期,做一些制度安排,減少對二級市場的衝擊。這不是壞事,股票充分流動後,戰略投資者介入是一個好時機。限售股解禁大概在明年7、8月,預計科創板估值分化會在明年下半年產生。

3、隨著外資入場,估值邏輯發生深刻變化

外資的估值,尤其對科技股的估值,是基於健康現金流的高成長。過去我們喜歡用PE估值,很容易強調利潤,利潤是會計概念,用現金流的概念估值更靠譜。高科技企業也看現金流,如果研發能支持就沒問題,如果惡化,整個公司就會有問題。2019年資本市場試點註冊制和外資開放,改變了整個生態。

4、要把上市當成中性選擇

當上市成為企業中性的選擇,意味著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熟。但是要成為中性選擇,對時點把握很重要。一旦註冊制打開,上市條件也更加包容,需要考慮什麼時點上市是最好的。

今年A股市場也表現出明顯的分化,如果明年下半年科創板分化開始,公司怎麼應對?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成長,變成大市值的公司,變成優質資產,高成長的資產,只有不斷成長,填實估值,長出更高的倍數。

5、如何有質量的內生成長?

創新是引擎。

一是守:不斷創新,加深競爭的護城河。初始階段,可能研發投入佔比等指標來衡量公司,說明市場對自主研發的重視。各個行業怎麼通過創新來構築護城河?比如現在流落在海外的華裔工程師、科學家,很多人想回來,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來說是幸運的事。現在我們股權激勵機制和納斯達克一樣了,做了很多制度創新,可以吸引頂尖人才自主研發。創新最終看人,看領軍人的包容性、搭建團隊的能力。

二是攻:積極尋找新的增長曲線。在熟悉和相近的領域做創新,不斷紮根。

三是變:在業務瓶頸時堅定轉型。有的是外延式成長,內部沒有成長時會尋求併購。不過記住要“在陽光好的時候修屋頂”,在自己業務發力。內生成長一定是企業成長最主要的邏輯,併購是輔助手段,極少數需要靠併購,大部分行業內生成長才是主要手段。

6、科創企業的外延式擴張

買東西不要怕錯過,但是賣東西要怕錯過。2013、2014年資本市場的併購,是中國企業併購啟蒙史,很多還在消化後遺症,這是符合邏輯的。

作為科創板企業,要考慮是要不要基於自己的產業鏈外延式擴張。高科技企業的併購和其他行業還不太一樣,一方面是為了獲取技術,比如谷歌併購安卓;還有的是為消滅競爭對手;還有是為了補齊短板,比如大眾和點評的合作;其實高科技不太主張多元化發展,除非是認為業務轉型是值得做的。

7、併購戰略需要考慮的4個維度

從宏觀層面看,週期對併購很重要。穿越週期的能力是中國這一代企業家需要考量的問題。我們經歷了黃金增速20年,需要調整結構。在“冬天”來臨時,上市企業有這麼一筆錢是很幸運的,如果經濟向下,就需要保持清醒。

行業發展層面,要考慮行業的演進階段、競爭格局、技術變革。

資本市場方面,要考慮政策環境、證券化紅利、融資工具等。併購市場改革一直很市場化,監管一直比較尊重商業博弈。所以相比政策環境,更要看的是融資環境。比如併購支付的錢,能不能利用資本市場來支付一點,要看現金流能不能支撐。

價值判斷方面,包括基本面判斷,協同效應,人才價值等。要做到“舉重若輕、舉輕若重(關注細節),民主集中(開放環節討論),專斷獨行(幾個人最後決定)”。

8、整合成功的關鍵

併購前不要被牽著走。併購中,要去看所有行業的、個案的數據對比,不能用戰術去否定戰略。併購後,對企業有壓力,尤其高科技企業,因為很多技術在人身上,但人很難整合,如果人跑了,公司就白收了;再比如高管、創始人怎麼鎖定股份,支付節奏等都需要考慮。

中國企業外延式擴張的整體能力是欠缺的,過去幾年有了進步,這個事情不能太著急,要慎重。第一單收購最重要,不做大規模的收購,假設買不好,要考慮能不能撐過去?

未來會出現上市公司的合併,可能全是場內的併購。如果你特看好某一家,可以保持聯繫,像“談戀愛”一樣,再慢慢增持。下面是影響整合成功與否的幾個要素:

1、提前籌劃、貫穿始終。很多人認為,可以留待收購交割完成後再開始兩個企業的整合,這是錯誤的觀念。實際上,整合的考慮應該在你決定做併購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並且要始終貫穿整個併購的過程中。

2、穩定預期。快速整合不能拖沓。

3、人的整合。整合成功與否最關鍵的還在於人和文化。

4、激勵不是萬能的。很多人過分相信,激勵帶來的作用。實際上,激勵不足或者激勵過度都會給整合帶來危害,要巧妙的平衡。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