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後區選”時代,香港的政治鬥爭會更加激烈

針對美國執意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中國推出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暫停審批美軍艦機赴香港的休整申請,並對“人權觀察”、“自由之家”、“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兩項反制措施中,前者不算太嚴厲,後者則擊中要害。


對於“後區選”時代的香港局勢,劉兆佳認為,未來街頭暴力會漸趨減少,但政治鬥爭反而會越來越激烈,因此特區政府未來的管治會相當困難。


對於成立所謂“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訴求,劉兆佳表示,中央和特區政府絕不會支持,因為這樣做,會打擊香港唯一的一支守護香港治安和“一國兩制”的力量。


那麼如何破局呢?劉兆佳認為“特區政府+中央政府+香港的愛國力量”的管治模式應當更加鞏固。


“後區選”時代,香港的政治鬥爭會更加激烈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


以下為本次專訪文字實錄。


直新聞客戶端記者:中國推出一系列反制措施,您認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中國政府其實一早就發出警告,如果美國想通過涉港法案,中國一定會採取反制措施。而這個反制措施會非常激烈。這次中國的反制措施我看也就是第一輪,要看美國日後的動作再決定第二輪、第三輪的反制措施。這次的反制措施最重要的點是在哪裡呢,首先表達了中國政府捍衛主權和國家安全的決心,不會害怕美國任何的反擊和報復,尤其是美國還沒有執行這項涉港法案的時候,中國首先出手,就是對美國發出的警告。如果日後美國真的要執行這條法律的話,就會遇到中國更強烈的反制。


我個人覺得這次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不算太嚴厲,比如不讓美國軍艦和軍機來香港休整,對美國的影響不算太大。比較重要的是制裁幾個和美國政府保持密切關係的非政府組織,這些組織實際上在過去幾十年來,在好多國家出現“顏色革命”的過程中,都擔任過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推動“美式民主”和以人權為名不斷干涉別國內政,引發這些國家的反政府示威,意圖改變當地的政權。中國製裁這些和美國政府有關聯的非政府組織,實際上就是遏制美國政治勢力在香港的活動空間,令美國的反華勢力減少和香港本地反對勢力合流的機會、構成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所以中國這次對這些美國非政府組織的打擊,實際上是相當有力的舉措。但是這些並不是最終招數,中國政府既然下定決心維護國家安全和反對外國勢力介入的話,我相信日後其他的反制措施會陸續有來,確保國家安全和主權得到維護。




直新聞客戶端記者:中美兩國現在正在就貿易戰展開談判,現在加入了香港元素,會不會增加中美關係的複雜性?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過去以來,美國對香港是比較友善的,指望著香港可以推動中國走“和平演變”道路,但美國現在已經不再期望中國走所謂親西方的發展道路了。反而認為香港的作用是在助長中國發展,開始對香港事務越來越不友善。就算沒有這場動亂,美國對香港也會找機會做出不友好的措施。唯一可以限制他們的做法,就是美國擔心中國的報復,和損失在香港龐大的政治經濟金融利益。但問題是,既然美國將遏制中國發展作為它的長遠國策,因此將無可避免地,美國會長期利用香港作為打擊中國的棋子,以及削弱香港的經濟地位,甚至香港對於中國的價值。


所以中美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鬥爭將會連綿不斷,而美國也希望扶植香港的反對勢力去協助對付中國。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就引發了香港內部的政治鬥爭和香港政府的施政困難。所以也可以說,美國這個涉港法案,是介入香港事務的一個重要部署,同時也是容許他們進一步干涉香港事務的藉口。所以中美關於香港事務的鬥爭將會是長期性的,也都會是相當激烈的。


直新聞客戶端記者: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但也看到仍有暴力事件出現,港府如果面臨施政困難的情況,止暴制亂是否也受到掣肘?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暴力行為其實已經減少了。因為事實上,反對派本身也覺得暴力行為過激的話對他們是不利的,會引起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反彈,而他們又控制不了這些暴力分子。暴力行為在警方的大力執法之下,和香港人的反對聲中,始終都會慢慢減少的。但問題是政治鬥爭不會因此而減少,特別是反對派取得區議會這個平臺之後,會繼續利用區議會開展對特區政府,甚至是對中央政府的鬥爭。所以特區政府未來的管治會相當困難。在威信比較弱的情況下,要推動重大決策都會有難度。所以我估計日後香港的管治模式,將會是中央政府,加上特區政府,再加上香港的愛國勢力,組織一個聯合陣線去強化整個特區的管治根基,以應對內部和外部勢力的挑戰。


直新聞客戶端記者:行政長官日前表示將成立一個獨立檢討委員會,您覺得是否可以解決一些政治矛盾和平息反對派的聲音?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反對派的要求就不是要檢討這場動亂的成因、過程和後果,基本上他們想要的是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針對警察所謂的過度使用暴力的一個情況,藉此打擊警方的士氣,甚至是削弱警方在維護治安方面的能力,再進一步削弱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所以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沒辦法答應反對派所要求的“獨立調查委員會”。


那麼政府現在提出這個獨立檢討委員會,其實並非是回應反對派的要求,而是希望爭取民意而做,目標不是微觀地去調查針對警察使用的武力行為,而是從宏觀角度去檢視暴亂的成因,政府處理方式是否妥當。所以這個檢討,並非是針對任何一個方面,而是從一個比較宏觀角度去探索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和政府管治所面對的問題,以及政府管治得失的問題。所以這個檢討委員會本身是有一定價值的,如果能夠引動大家討論香港過去的問題、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一件好事。但這是無法滿足反對派的要求的。因此成立這個獨立檢討委員會,是不能阻止反對派接著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鬥爭的。


“後區選”時代,香港的政治鬥爭會更加激烈


直新聞客戶端記者:反對派是有其政治目的,不過香港社會上很多民眾也都呼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您自己本人怎麼看這個訴求?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投票的人當然是希望成立這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但究竟成立了以後怎麼做自己也不清楚,連反對派自己也沒辦法提出一個對這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所謂組成和職能的共同看法。問題是在於,對於一般的香港居民來說,他們投票的目標不是因為特別想選哪個反對派的人物,實際上他們對很多候選人都不認識,反而是借這個機會表達不滿,通過懲罰建制派議員來表達對特區政府不滿的這個目標。這種就叫做“負面投票方式”,不是為了支持某個人,而是為了打擊某個人來進行投票的。在這個情況下,他們究竟想傳達的具體的政治訊息是什麼呢?其實是不清楚的。你(港府)可以說同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問題是同意的同時,成立完獨立調查委員會他們究竟想得到什麼?究竟他們就是想針對警察?還是想全面的調查?如果只是想針對警察的話,即使大多數的民意是支持的,中央和特區政府也不會支持。因為這樣的做法,會打擊香港唯一的一支守護香港治安和“一國兩制”的力量。


直新聞客戶端記者:特區政府如果想爭取民意的支持,未來工作目標還有哪些可以做的?好像經濟民生等政策不是太能令社會滿意。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特區政府目前想要大幅提升民望,在人選不變的情況下,難度是非常高的。但如果從低處反彈的話,我想要做兩件事:第一,儘快遏制暴力,讓香港早日恢復秩序,讓香港人可以免除恐懼。第二,在社會的民生問題上,加快採取創新性政策,可以壓縮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讓年輕人和低收入階層可以多做一些事情,讓他們能夠分享到香港經濟發展的成果,也讓他們有能力能夠面對未來一段時間香港出現的經濟困難。


直新聞客戶端記者:那麼政治方面呢,長遠來看該如何將“一國兩制”的觀念切實落實到社會中?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事實上短期內香港政府自己是做不到的。中央要求加快建設一套能夠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行為機制,這個非港府能力所及,如果某天要面對嚴峻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時候,中央就會出手。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單靠特區政府去推動很多重大政策是很難的,所以我剛才也說了,日後的管治模式會是特區政府+中央政府+香港的愛國力量來共同鞏固香港的管治,才有可能在重大決策上有所建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