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郟縣:“兩會一融合”讓巡察監督更精準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張鴻雨 李亞萍) “巡察期間,巡察組發現部分村(社區)農業生產用電電價偏高,同時也存在機井管理不到位、相關配套設施和電錶電線安裝齊全但未按時投入使用等問題。作為供電公司負責人,請你說一下緣由……”近日,在郟縣縣委巡察辦組織召開的巡中協調推進會上,參會人員紛紛發問。

日前,郟縣縣委巡察辦緊緊圍繞全面從嚴治黨、主責主業履職等重點環節,創新巡察監督方式,通過“兩會一融合”,不斷提升政治“體檢”實效,讓巡察監督更加精準有力。

現場辦公會。針對矛盾比較集中的村(社區),巡察組在收集梳理群眾反映強烈、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同時,一方面對接所在鄉鎮黨委書記和包村幹部,另一方面溝通協調問題涉及到的農業、住建、發改等相關縣直職能部門,在底子清、問題明、責任實的情況下,召集三方人員在村內“現場辦公”。

期間,先由村民代表逐個提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疑問和訴求,然後由職能部門業務人員將涉及到的政策法規解讀到位,給出“權威”答覆,最後由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和相關職能單位配合逐一進行處理。現場能解決的,當場予以回覆,現場不能解決的,講明政策及緣由,明確答覆時限。截至目前,巡察“現場辦公會”已召開8場,現場解決問題26個,限期解決問題29個,逐步推進問題8個。

協調推進會。針對巡察期間發現的涉及農田水利、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等覆蓋面廣、需要多部門聯動解決的民生方面突出問題,巡察組堅持全面整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真改實改,及時與巡察辦對接,將發現的問題上報。巡察辦將問題收集彙總梳理後,組織召開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縣紀委監委及問題涉及到的職能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協調推進會,就各項問題逐一協商,探討解決方案,壓實相關職能部門責任,統籌各單位相互協作,推動問題解決,同時巡察辦加強跟蹤問效力度,嚴防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目前,已組織巡中協調推進會4次,溝通協調解決涉及民生共性問題5項,社會反響良好,達到了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的效果。

監督融合。創新融合監督方式方法,建立“邊巡邊移,快速處置”工作機制,突出問題線索的“快交快查快結”,充分發揮巡察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的作用。對群眾反映強烈、明顯違紀違規問題,巡察組在初步核實基礎上,及時向縣紀委監委等有關部門移交;縣紀委監委則對移交的問題線索及時研判,做到隨交隨辦;案件查辦部室與巡察組加強溝通,儘快熟悉案情,做到快查快結。案情簡單的,力爭在巡察組撤出前向被巡察黨組織公佈違紀人員處分情況。本輪巡察以來,先後向縣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23件,現已立案6件,黨政紀處分4人。

據悉,郟縣十三屆縣委第八輪巡察於10月14日開始,組建9個巡察組24個巡察小組,採取“一託N”方式,對9個鄉(鎮)所轄141個村級黨組織開展為期2個月的巡察。截至目前,發現問題1100餘個,下發立行立改通知書120餘個,移交問題線索23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