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英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攪屎棍”?

教團的狂魔


關於這個問題,英國表示: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粑粑。所以,攪屎的心,對英國而言,是不由自主的,情不自禁的。

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在數百年時間裡,創造了極其輝煌的成就。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頂著耀眼光芒的帝國,卻有著無數令人不齒的劣跡,最重要的當屬“攪屎棍”的頭銜。

很多人將英國稱之為“歐洲攪屎棍”,事實上這是非常不準確的,因為作為曾經的世界性帝國,英國的“攪屎”範圍從來不只侷限於歐洲,那是名副其實的“國際攪屎棍”。

除了數千年來看不得歐洲統一的小人心態,英國在五洲四海也埋下了一顆顆地雷,這種“分化瓦解”的套路玩得風生水起,直讓這些國家和地區有無數MMP在迴響。

比如印巴分治問題帶來的印巴對抗,麥克馬洪線問題帶來的中印爭端,普什圖尼斯坦問題帶來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勢同水火,科威特獨立帶來的伊拉克不滿,以色列建國帶來的中東混亂等。

對於英國而言,“攪屎”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外交策略了,而是一種態度,一種生活,一種一天不攪就渾身難受的習慣。

那麼很多人就奇了怪了,難道這就是很多人頂禮膜拜的英國“貴族精神”嗎?為什麼這些個“貴族”會有比蒼蠅還狂熱的特殊癖好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窘迫的國土環境

島國的自然環境,雖然歷史上並未給英國帶來絕對安全,比如英國在歷史上分別被羅馬軍團、日耳曼人、丹麥人以及法國人入侵,但自現代英國開始形成後,島國環境幫助英國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歐洲浩劫。

比如歷史上極盛一時的拿破崙帝國和納粹德國,就是因為始終無法跨越淺淺的英吉利海峽而最終不得不放棄征服英國的夢想。

但島國在限制了歐洲大陸征服者的同時,也限制了英國在歐洲大陸擴張的腳步,同時島國的緊湊面積也為英國國力的膨脹設置了難以突破的天花板,縱然英國在1801年合併了愛爾蘭也無濟於事。

這對於英國而言是名副其實的災難,雖然英國在全球佔據了面積高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殖民地,但除了直布羅陀等據點,剩下的廣闊殖民地幾乎再難為英國主宰歐洲提供有力支持。

所以此時的英國,雖然依靠廣闊的殖民地登上了超級大國之位,但卻始終無法“征服”歐洲大陸,成為歐洲大陸的真正主宰。面對同樣強悍的殖民帝國法蘭西、後來居上且雄心勃勃的德意志,自己垂垂老矣但死而不僵的俄羅斯,作為海洋大國的英國在歐洲大陸感受到了深深的無奈。

所以為了英倫三島的安全,英國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平衡各國,嚴格遵循“誰強誰捱揍”的原則,用“離岸平衡手”維持歐洲大陸均勢,讓歐洲大陸各國陷入“螃蟹理論”無法自拔,英國自然轉危為安。

但一戰還是不可避免地玩脫了,因為空前的傷亡,英國幾乎打光了日不落帝國的所有資產,包括國內精英、債權國地位以及賴以生存的殖民地。

而一戰的元氣大傷又讓英國在二戰前走上了“綏靖政策”的彎路,再度讓英國輸得一塌糊塗,除了戰勝國地位,英國幾乎在二戰中一夜回到解放前,徹底從日不落帝國淪為二流強國。

而很不幸的是,習慣了“老子當年”的英國,雖然接受了英國徹底被打回原形的現實,卻無法改變其“攪屎棍”的本性。

當然,英國的“本性難移”,除了難以接受英法成為歐盟主導者的局面,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二戰後的英國開始藉助美國的力量狐假虎威,而美國出於完全控制歐洲的需要,也需要英國的上躥下跳。

所以,英國脫歐並不只是英國民粹主義的惡果,背後更有美國的影子。

2、特殊的殖民條件

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比其他殖民帝國奪取的殖民地面積更加廣闊,超過英國本土面積的110倍還多。

而相比於沙俄等殖民帝國,英國的殖民地不僅距離本土遙遠,大部分區域更是位於中低緯度地區,而中低緯度地區由於氣候條件優越,因此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在英國本土面積狹小,能夠供養人口有限的情況下,英國想要鞏固對殖民地的統治,理論上是不可能像沙俄一樣推行野蠻的“種族換血”的。畢竟即便殺光了殖民地人口,英國本土人口也不足以填補其空白。

所以,為了維持和鞏固萬里之外的殖民地,前期以貿易方式滲透的英國在人口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必須利用和挑起當地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以印度為例,在取代東印度公司成為印度主宰以後,英國政府拉攏印度土邦,給予高度自治權,使土邦成為英國殖民者的鷹犬。

而在英國殖民印度的過程中,隨著教育等近代文明的深入,印度精英逐漸萌生了民族意識,組建了旨在爭取印度獨立的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國大黨。

面對“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局面,英國開始扶持伊斯蘭教為主的穆斯林聯盟,於是英屬印度內部開始出現巨大分裂。

二戰結束後,在難以繼續維持對印度統治的情況下,英國於1947年拋出“蒙巴頓方案”,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裁判,最終也讓印巴雙方成為不共戴天的宿敵。

相比於法國等緊握殖民地不鬆手最後一地雞毛的殖民帝國,英國因為統治成本相對低廉,所以顯得更加“拿得起放得下”。

而且相對高明的“以退為進”策略,也使得英國將日不落帝國的影響力保持了更長時間。

從1899年第二次布爾戰爭開始,日不落帝國的盛極而衰就不可避免地開始了,在電氣化革命洶湧而來的大背景下,加上英國本土與殖民地相隔萬里的尷尬境地,更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強烈催化,導致英國霸權的衰落一旦開始,便無法逆轉。

所以在平坦的下坡路上,英國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止損”,包括維持可憐的殖民地,以及有氣無力的國際影響力。

而毫無疑問,“攪屎棍”作為另一種裁判身份,更能被昔日的殖民地所依賴,英聯邦作為日不落帝國的“化石”,更能怒刷英國的存在感。

所以,無論對歐洲還是世界,“攪屎棍”不僅是英國的象徵,維持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更是英國千百年來的生存之道。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英國為什麼要脫歐?因為他們想要一個分裂的歐洲!

英國是““歐洲攪屎棍”這話倒是沒錯,數百年來,歐洲大陸的亂局,其實大都是英國在背後,或者說明面上搞事情。

即利用歐洲大陸上各國的敵對關係,來為自己謀求利益,一會兒和這個法國結盟打德國,一會兒和普魯士攪合捶法國,再不然就帶著歐洲小弟們去東邊欺負沙俄。總而言之,其不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統一且無敵的超級大國。即創造一個分裂的歐洲!

有點兒咱們戰國時代的合縱連橫,英國就是扮演秦國的角色,只不過他們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局外操盤手的角色。

這個策略在英國被稱為大陸均勢政策,也叫“離岸平衡”政策。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在回憶錄中對這個政策做了一個比較貼切的概括。

“英國四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大、最富於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英國總是“參加不那麼強大的一方,同它們聯合起來,打敗和挫敗大陸上的軍事霸主,不管他是誰,不管他所統治的那一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丘吉爾)


對此我們可以總結成四個字:“離強合弱”;即歐洲大陸上誰強大我打誰;誰弱小我幫誰。英國通過這種方式,來使歐洲大陸上各國達到一個均勢狀態,由此保證英國自己的相對優勢。

這個套路英國搞了差不多四百年,可謂是歷史悠久。

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紀,此時正處於殖民時代的新一輪爭霸,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殖民“先驅”已經推舉二線,走上前臺的分別是英國、法國以及荷蘭。而在17世紀中葉,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被法國擊敗,退出爭霸舞臺。此時法國成為了歐洲大陸的最強者。這對於英國來說不是個好消息,英國是個島國,其在環境上處於劣勢、孤懸海外,資源有限。一旦法國稱霸歐洲,其便可以通過封鎖來孤立英國,很麻煩。這種事兒歐洲大國們可沒少幹,從最早的西班牙、到後來的拿破崙,再到希特勒,都搞過。

英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同時也是爭奪世界殖民霸權,於是就使勁兒捶法國,兩國從十七世紀斷斷續續的打到了十八世紀中,在最後的七年戰爭中,在英國的合縱連橫下,歐洲已經打成了一團,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瑞典等等這些老牌的新興的勢力,都參與了進來,戰火幾乎遍及全球。而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地理位置等原因,英國與法國的衝突大都是在海上以及海外殖民地,歐陸戰場則是普魯士這些去捶法國,英國在背後出錢接濟。

這明顯法國吃虧啊,所以最終的結果便是,包括法國普魯士在內的西歐被打殘,英國乘機搶奪了法國大批海外殖民地,成為殖民霸主,日不落帝國的雛形開始顯現。

很顯然,大陸均勢政策,讓英國嚐到了甜頭,於是在拿破崙時代。英國繼續不遺餘力的推行這個政策。

雖然拿破崙搞定了大半個歐洲,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歐陸霸主,但英國一直在背後捅刀子,其始終是反法同盟的堅強後盾。而在英國的鼎力支持下,再加上拿破崙折戟俄國寒冬,拿破崙逐漸走向下坡路,最終拿破崙帝國瓦解,歐洲再度恢復到均勢狀態。

當然,歐洲從來不缺乏強者,搞定拿破崙之後,東邊兒的沙俄已經將觸手伸了過來。英國堅持誰強就打誰的原則,又聯合法國,開始捶沙俄。於是在巴爾幹半島,英法聯軍好好的老毛子上了一課。沙俄也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曾經的歐洲憲兵,現在也就能欺負欺負晚清和土雞。

當然,英國也不是老搞合縱連橫,因為他的原則是“均勢”。比如十八世紀下半葉,普魯士和法國在西歐爭霸,這在英國看來就是狗咬狗,兩敗俱傷,坐收漁利才是硬道理。於是英國很自然的放棄了曾經的盟友法國,搞得法國被普魯士狂揍,連皇帝都被俘虜了。

於是英國這“背信棄義”的名聲也傳開了。

這也是大陸均勢政策下的另一個產物,即“光榮孤立”政策,其核心就是我英國不會和任何國家保持長期穩定的盟友關係,一切還是得以歐洲大陸的形勢變化為準。

但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獨立浪潮的興起、殖民主義的逐漸沒落、以及美國、德意志等國家的強勢崛起。英國必須得找盟友了,這個盟友自然是相愛相殺的法國。

這才有了一戰和二戰時期的英法聯盟。

但是,英國從來都沒有真的把法國當作朋友,它始終防範著法國。比如一戰結束之後,德國戰敗,法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歐陸霸主。這下英國就不舒服了,於是在巴黎和會上狂懟法國,儘可能的保護德國權益,這也為德國後來的再度崛起提供了基礎。所以,二戰的爆發,英國是要負責任的。

而在二戰中,英國也是同樣的想法,一味的搞綏靖政策,其目的就是將禍水東引,讓德國與蘇聯打。

這就是攪屎棍,搞的這些事情。

當然了,這種政策從戰略上來講,絕對是很聰明的。雖然有些不厚道,但為了國家利益,無可厚非。

事實上,這種謀略,咱們中國歷史上也經常玩兒。舉個例子,當年隋文帝面對突厥,其實就是這個政策。

其抓住突厥內部勢力分裂的機會,強力扶持較弱的突利可汗(啟名可汗),給錢給地給糧食,在使得戰敗之後本已經走向絕路,準備自殺的突利,再度崛起。突厥各部一直保持在一個均勢狀態,隋朝的邊患壓力大幅減輕。

這就是咱們前面所提到的“離強合弱”的四字精髓。如果再深入點兒,其實這個放在朝堂上、企業中同樣合適。中國歷史上所謂的帝王權術,核心無異於“制衡”二字,皇帝會在朝中有意發扶持兩方勢力,絕對不會讓任何一派大權獨攬。

放到現代,同樣也有,再兩黨制和多黨制國家裡,在野黨和執政黨的相互制衡,也是保持一個國家向前發展的好辦法。

所以英國這個攪屎棍在歐洲搞的這個套路,雖然很常見,但非常實用。


白話歷史君


若是沒有英國,歐洲早就統一N次了,而且不只是歐洲,英國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都很能攪和

1840年英國發動了一場針對大清帝國的商業戰爭,這場戰爭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國門,傾銷英國的工業產品,後世稱這場戰爭為“第一次鴉片戰爭”。

當時主導這場戰爭的英國首相叫帕麥斯頓,他的名字你可能會感到陌生,但他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你肯定知道——“(國與國)沒有永遠的朋友,僅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準確地概括了英國近千年來的外交準則,也將英國政府的“離岸制衡原則”詮釋得淋漓盡致。(帕麥斯頓,又譯巴麥尊)

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一種觀點叫“地理決定論”,既一個文明身處的地理環境決定了這個文明是否能延續下來。

舉個栗子,在歷史上西亞和中亞地區誕生了許多輝煌的文明,以伊朗為例,其文明程度可以與華夏和希臘羅馬文明比肩,但是伊朗地處的位置不太有利了,屬於四戰之地。東面的東亞遊牧民族和西面的阿拉伯人、歐洲人都是伊朗的勁敵。

公元前330年,強大的波斯第一帝國被來自西面的馬其頓人滅亡,波斯第一次亡國。公元前247年波斯帝國復國,建立安息帝國,史稱“波斯第二帝國”。到公元224年,安息帝國被同為波斯人建立的薩珊帝國取代,伊朗進入“波斯第三帝國”時期。

在薩珊帝國時期,伊朗一直飽受北方突厥人的攻擊,伊朗與西突厥的戰事也一直是斷斷續續。

然而讓伊朗人萬萬想不到的是,最後滅掉薩珊帝國的並非來自東面的突厥人,而是在西邊沙漠中突然崛起的阿拉伯人。公元651年,國祚達400多年的薩珊帝國被阿拉伯帝國滅亡,伊朗進入了第二次亡國時期。

阿拉伯人的統治給伊朗帶來的深遠的影響,在阿拉伯人的影響下,伊朗人放棄了本國的拜火教,轉而信奉伊斯蘭教。

此後伊朗人雖然重新復興過伊朗,並又建立了薩曼帝國和花剌子模帝國,但蒙古人的西征給伊朗再度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大量城鎮被夷為平地,農業設施被破壞,人口損失更是無法計數。到14世紀時,帖木兒帝國的崛起更是給伊朗帶來空前的災難,帖木兒對伊朗的傷害甚至超過了蒙古帝國。(伊朗可以說是四面受敵)

在伊朗五千多年的歷史中(沒錯,伊朗的歷史也有5000年),戰爭不斷地打斷伊朗的文明進程,使伊朗從世界最先進的地區,逐步走向落後。

不過伊朗的命運還算是不錯的,起碼今天伊朗這個國家還存在,而在歷史上許多知名的中亞、西亞文明都已經灰飛煙滅。

西亞、中亞文明之所以屢遭重創,原因就是其地理位置實在不咋地,自古就是各大強權的爭奪之地。如今反而是位於亞歐大陸邊緣的東亞和西歐發展起來了。

(如今在歐亞大陸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是最東面的東亞和最西面的西歐,而曾經昌盛的西亞地區早已沒落)

相比於伊朗,中國在歷史也是飽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但好在中國只是一面受敵,並且又長城、黃河、江淮多道天險攔截,對抗外族入侵的能力還是比較強大的。不過即便如此,中華文明也是多次被異族打斷。

英國地處歐洲大陸西部,並且還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大海就是英國人最強大的安全保障。自從1066年來自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後,英國本土再也沒有遭受過入侵。(英國地理位置)

在非常安全的環境下,英國得以從容的發展自己的文化、科技和政治制度,事實也有力的證明,只有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文明才能不斷成長。而強大後的英國又建立一支先進的海軍,進一步保護英國不受歐洲大陸勢力的威脅。

長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離岸制衡原則”,英國決不允許歐洲有任何一個國家獨自坐大,英國需要一個實力均衡的歐洲大陸,或者說是一盤散沙的歐洲大陸。例如在當年拿破崙崛起後,英國就聯合荷蘭、普魯士、奧地利、沙俄共同對抗拿破崙,防止法國統一歐洲。

而到一戰前夕,為了對抗新崛起的德國,英國又與沙俄、法國達成諒解協議,組成三國協約集團。

不過雖然三國有意聯合,但英國並沒有與沙俄和法國建立真正的軍事同盟,也就是說英國在軍事上對法俄沒有義務,英國人還是希望能坐山觀虎鬥,讓法俄對跟德奧打仗,自己躲在背後摘桃子。但英國人沒想到德國竟然敢主動進攻了中立國比利時,這挑戰了英國的底線,才導致英國參加了一戰。

一戰結束後,法國要求徹底削弱德國,但英國則不同意,因為倫敦不想看到法國在西歐一家獨大。而蘇聯的建立更是讓英國放鬆了對德國的控制,在戰後英國甚至減免了德國許多賠款,幫助德國恢復經濟,目的就是維護歐洲大陸各國之間的均勢。

而在二戰打響後,英國也是堅持“離岸制衡原則”,絕不允許德國獨霸歐洲大陸,因此丘吉爾斷然拒絕了希特勒媾和的請求,堅決和德國幹到底。

說實話,希特勒的和談態度還是很誠懇的,德國表示在自己主導的世界中,英國仍舊是世界列強之一,英國也可以繼續保留在非洲的殖民地,當然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被德國人許給盟友日本了。

但即便如此,德國還是一個相對平等的態度對待英國。然而在丘吉爾眼中,世界只能由英國主導,一旦歐洲的大陸被德國統一,那麼英國縱橫捭闔的時代就徹底結束的,這是英國所不可接受的。

之後英國迅速與死敵蘇聯結盟共同對付德國,要知道在此之前,英國可是一直拉攏德國去打蘇聯。然到了二戰即將結束時,英國又期望保住德國,避免蘇聯拿下中歐,如此迅速的角色轉換也是沒誰了。(今天許多人認為英國佬的離岸制衡原則在丘吉爾手中玩砸了)

總之在英國人的原則中,歐洲大陸是不可以出現一家獨大的,誰要是強大,英國就會拉攏他國對其進行圍毆,若不是英國的存在,歐洲早就統一N次了。

其實不只是在歐洲大陸,在整個世界範圍內英國也是充當攪屎棍的角色。例如在遠東地區,英國就曾希望拉攏大清帝國,阻止沙俄南下。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時候,英國就為清軍提供了不少武器,目的就是避免沙俄在中亞坐大。

只可惜大清不掙氣,對沙俄始終硬不起來,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後,英國徹底放棄了清帝國,轉而支持日本,當年正是在英國的支持下日本才敢發動日俄戰爭。

(如今美國在二戰後繼承了英國的衣缽,繼續玩著離岸制衡的把戲)


千佛山車神


歐洲會說,英國是攪屎棍。但我們不是屎。英國是諂媚者。但他諂媚的對象是美國。而他陷害的對象卻是他的近鄰。英國的作為攪屎棍既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也是國際現實的體現。

英國為何要當人人厭惡的攪屎棍。迫不得已的國際戰略考量。也是國家利益的考量。自大英帝國登上歐洲霸主那天算起,不許歐洲兩強出現就是英國的核心原則。出現任何一個與英國相媲美的歐洲強國,英國必然要把他打壓下去,以維護英國在歐洲的利益。兩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的主要矛盾就是德國挑戰了英國在歐洲老大的地位和利益。所以英國才不惜一切代價把德國打倒。



二戰結束以後。德國是倒了,但起來的卻是美國成為歐洲的主人。而在英國人看來。只要不是歐洲人當家就可以。所以英國政府迅速調整戰略,全力依附美國。就此成為美國的在歐洲最大是代言人和馬仔。而美國同英國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同文同種合作起來也是十分得心應手。所以在英國成為美國在歐洲利益最堅定的維護者。以至於戴高樂在位期間始終反對英國進入歐共體(歐盟前身)。認為英國不會維護歐洲人的利益。


而英國之所以如此,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作為一個島國。本身就孤懸海外,無法與德法俄等大陸國家相比。對外貿易是英國的核心所在。在這個原則下,英國要麼最強大,要麼就是與歐洲其他國家保持等距離外交。也就是:“大陸均勢”與“光榮獨立”策略。這是英國人四百年來的外交國策,至今不曾改變。現在已經被英國人發展到了極致。


英國也知道歐洲整合與統一的巨大利益與好處。但這和我英國關係不大。現實情況、本國利益至上是英國對歐盟的態度。對歐洲大一統沒興趣,當初加入歐盟是看到了利益,現在脫歐也是一樣。歐洲越分裂對英國越有利。可以說,歐盟無法整合,英國就是最大的罪魁禍首。英國代表的是美國的利益。英國作為歐洲國家,僅僅存在於地理概念上。在其他層面,英國人對歐洲的認可度並不是很高。

英國脫歐,反對歐洲大一統都是建立在自己利益上的考慮。從這一點看,指責英國是攪屎棍有些“冤枉“。但即便是沒有英國。歐洲也註定無法統一。因為無論是拿破崙,希特勒都失敗了。現在還有一個美國反對歐洲統一。對了,還有俄羅斯。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說英國是“歐洲攪屎棍”完全是在汙衊大英帝國。

講道理,區區一個歐洲根本不能概括英國在近現代幾百年的“攪屎棍”業績。

說實話,以大英帝國這根“攪屎棍”的戰績來說,即便如今的“燈塔國”也只能心悅誠服的喊爸爸。

先來組圖看看英國是怎麼在歐洲搞“離岸平衡手”的;

(到這估計不用小編再解釋,看上面這位得意洋洋的樣子就應該知道,英國的紳士們對自己的“離岸平衡”策略有多麼滿意。)

但大英帝國的“攪屎棍”也有玩脫的時候,代價就是將整個大英帝國都搭了進去,那就是兩次世界大戰。

一戰中,英國是參戰國,其用意就是利用法德之間的矛盾為槓桿,同時削弱雙方,遏制這兩個宿敵的崛起。

但法國佬也不是傻子,和英國苦鬥了幾百年,他們對英國佬的小心思透明白。在渡過前期的熱血上頭階段後,立刻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你老小子敢躲在後面看笑話,老子就敢投降給你看。

如果法國投降,整個歐洲基本就成了鐵板一塊,屎盆子都沒了,還咋攪屎啊?

從此我們看到了驚人一幕,從索姆河戰役開始,瘋子一樣的英國成為了主角。法國人躲在自己的國土上消極怠工,而英國人則以十萬為單位的將人命往裡填,瘋狂向德國展開進攻。一舉將大英帝國的半條命給搭了進去。

一戰後,英國的實力每況愈下,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也在下降,這也是導致英國的綏靖政策以及二戰的爆發。

二戰中的法國玩得更絕,一看形勢不妙,直接放挺兒。

結果就是英國為了將歐洲這塊鐵板重新砸成“屎盆子”基本將老本都賠光了;

說完英國和歐洲的爛事兒,咱們在說說英國這個“攪屎棍”是如何攪動世界的;

曾經的大英帝國完全可以稱得上“富有四海”,想象下,就英國那幾千萬人如何統治遍佈世界的殖民地?


其實英國佬用的手法和對歐洲的手法一樣,基本上就是分而治之。

利用種族、宗教、地域等等,反正你能想到的任何原因製造矛盾,平衡矛盾從中漁利,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各位看官仔細捋捋就能發現,如今衝突地區的熱點事件基本都有英國人的影子,其矛盾的根源幾乎都出在英國統治時期。

比如,印巴衝突的直接導火索就源於“印巴分治”所遺留下來的克什米爾問題,而所謂宗教和民族矛盾就是在英國統治時期爆發的。

還有巴以問題,如果沒有《貝爾福宣言》,即便猶太復國主義者再如何鼓動,也不會有大量的猶太人集中遷徙至巴勒斯坦。而這貨退出巴勒斯坦後,又轉而支持阿拉伯人,並將大量武器遺留給阿拉伯人。講道理,雙方不打起來才是奇蹟。

下面就不一一解釋,小編就簡單提一些事件,有興趣的小夥伴自己查就可以明白。

亞洲;

除了上面舉的兩個之外,還有中國和印度的邊境(麥克馬洪線)、斯里蘭卡內戰、緬甸的羅興亞人問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伊拉克和科威特等等。

北美;

原住民部落之間的戰爭、美國獨立後與加拿大的戰爭、美國南北戰爭(支援南方,兩邊拱火)、加拿大魁北克問題。

南美;

阿根廷(馬島問題),講道理,就南美比較消停,主要是那裡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地盤,這貨沒拱進去。

非洲;

布爾戰爭、尼日利亞民族戰爭、烏干達戰亂等等。

大洋洲;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直接的矛盾。

好吧,就簡單舉這些,如果您願意找,還可以找到更多,基本這貨殖民過地方在他滾蛋後都會留下“一屁股屎”。。。。


如今英國再也不是當初的大英帝國,再想滿世界“攪屎”明顯實力不太允許。但攪合攪合歐洲還是有可能滴,沒事兒搞個啥俄羅斯間諜事件,順帶來個抽瘋脫歐還是沒問題滴。

不由得讓小編想起戴高樂,當初這哥們活生生將英國擋在“歐共體”之外長達十年之久,估計就是看出這根“攪屎棍”壓根就“沒憋什麼好屁”。



聽聞知事


你提的這個問題點血之準一言道出了英國人歷史的真面目,大英帝國是真正的歐洲攪屎棍。英國不僅僅是歐盟最強攪屎棍,而且是藍星最強攪屎棍!

“離岸平衡”政策——英國外交政策幾百年來的核心就是,不讓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取得霸主地位,西班牙強大就聯合各國反對西班牙,法國強大就組織反法同盟,德國強大了就拉著法國打德國,一會又資助德國牽制法國 ,要是不行了就直接派自己的人上,有時候還拉著奧地利和法國圍住德國 ,有時候還鼓動西班牙騷擾法國,本來和俄羅斯在殖民地上有矛盾,過幾年就又拉著人家對抗德國,簡單說就是拉著老二打老大,他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想讓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奪取他的霸主地位。試想當時的大英帝國是何等的傲慢無禮,它之所以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因為英國人的心理膨脹所導致的結果,永不落帝國的旗幟從此也隕落在了天涯海角。不過想起當年現在英國人的心理還是比較酸楚地,所以有時候偶爾還刷刷存在感是可以理解,如果英國人想要回到從前的霸主地位那隻不過是春秋大夢一場永遠也是不可能滴。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鴨綠江畔的濤聲


英國數百年來,一直實施所謂的“離岸平衡”政策,這便是它之所以成為“攪屎棍”的來由。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要防止歐洲大陸任何一個國家,成為強大的霸主。一旦有這個趨勢,英國就會實施合縱連橫術,說動別的國家,去把這個霸主地位攪黃。

這種外交政策,也是由英國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決定的:孤懸海外,資源有限。在古代,英國並未統一,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大陸諸國,因此召來4次大規模入侵,分別是:公元前1世紀中葉的古羅馬人入侵,公元5世紀的日耳曼人入侵,8世紀的丹麥海盜入侵。

以及1066年的諾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入侵。此後,英國再沒大規模受到過外族入侵。所以,1066年在英國曆史上是極為重要的一年。自那以後,英國不但統一了本島,還逐漸變得強大,成了世界第一的霸主。

有英國的歷史學家統計過,強大起來的英國,在近千年的時間裡,尤其是19世紀的最後300年裡,先後入侵過近200個國家,佔領過地球上約70%的土地。雖然有些土地,後來並沒有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從這個角度上講,英國是世界的攪屎棍,也不為過。

英國從歷史經驗中得到的教訓是:任何一個大陸國家特別強大,都可能對英國造成致命威脅,必須盡全力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不讓那個國家成為霸主。所以歷史上,英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特別多。

這些戰爭,英國向來自己打得過就自己打,自己打不過就聯合別國一起打。英國幾乎和歐洲大陸主要霸權打過仗:丹麥、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荷蘭、德國、俄國、西班牙、芬蘭等等,其間的分分合合,從對手變成盟友或者相反,真是一團亂麻。

反過來,歐洲大陸國家,也這樣對待英國。只是略有不同的是,他們除了打仗之外,還常常致力於封鎖,企圖以此削弱英國,逼其就範。歷史上,西班牙、法國、荷蘭、都曾封鎖過英國。二戰爆發後不久,德國戰艦、潛艇、水雷,佈滿了英國周邊海域。

所以,英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關係,真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英國是歐洲的攪屎棍,歐洲諸列強又何嘗不是英國的攪屢棍?就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大約已經很難得分清楚,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究竟是誰先攪誰了。


世界真的很大


近日自媒體上英國“雅號”又被翻出,這次應是防務大臣派航母到南海的“期票”惹禍。公允地講,國際關係研究界和傳統媒體上從未見過這一稱呼,它既不理性,也不嚴謹。

談到英國外交,首先要不脫離時代。二戰結束至今,國際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而英國外交的基礎——國內政治雖有“脫歐”造成的深刻裂痕,但保守—工黨輪流上臺的基本格局未變,其追求利益,適時變通和現實穩健的外交傳統依然維持。

具體實施層面,丘吉爾制定的“三環外交”(以英聯邦政治、英美特殊關係和對歐洲大陸政策三大領域為著力點)是觀察與分析的最佳路徑。

三環外交的宗旨是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從上世紀70年代英國加入歐共體為標誌,英國外交的重點一度移向歐洲大陸。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通過緊密美英關係以維護自身大國地位,此後的的政府在結束冷戰、海灣戰爭、反恐等領域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對於歐洲事務,英國一直不離“島國心態”的“孤立主義”、制衡對手的均勢戰略。歐盟之內,它不是申根國家,以懷疑論者的身份拒絕歐元。43歲擔任首相的卡梅倫(英國近200年最年輕的掌舵者)終於犯下歷史性錯誤:他盲目自信,將不屬大是大非緊迫問題的脫歐公投付諸實施,2016年6月至今陷英國於社會分裂、政治混亂,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已然降低。

世界大變局下,固守歐洲懷疑論的英國與歐陸合合分分不算意外。當下它又難以與特朗普走近,特別是在伊朗問題上。而在英聯邦乃至新興經濟體眼中,英國脫歐削弱了自身。

損人不利己,這就是英國歐洲立場與行為的結果。


ruixuezhaofeng


因為如果不在某些方面具有絕對統治力,那麼邊緣地帶的國家必定被邊緣化,而這個邊緣化不僅是被動,還是主動的。

今天英國脫歐也是如此。

英國由小變大又由盛轉衰的近千年中,英吉利海峽隔開了英國和歐陸,英國的海權國家利益和歐陸的陸權爭霸總有摩擦,催生了英國的國策方針。

英國需要一個分裂的歐洲,而非一個歐陸強權---無論是矮子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餘孽、容克大地主軍官、納粹黨徒還是鐮刀錘子,整合歐洲的想法英國通通反對。

1756年,七年戰爭,在法俄奧結成同盟群毆普魯士的時候英國站在了普魯士一邊。

1793年到1815年,英國參加七次反法同盟擊垮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

1852年,克里米亞戰爭,為了壓制“歐洲憲兵”沙俄帝國向地中海的擴張,英國聯合法國站在了沙俄宿敵奧斯曼帝國一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聯合法俄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這個新生猛虎聯手絞殺。

1940年,在德國的狂轟濫炸下英國仍然繼續戰爭。


1946年,丘吉爾“鐵幕演說”,直接激化矛盾,加速冷戰開始。

即使到了今天,法德為核心的歐盟英國仍然不想摻和,因為英國註定成不了歐盟核心。

與此相同的還有俄羅斯,我們早知道即使沒有紅色蘇聯,俄羅斯一直在被主流歐洲抵制,這也是一種邊緣化,不同於俄羅斯,英國的邊緣化是其自身主動的。

英國作為海權國家,一直對歐陸強權十分警惕,既想通過參與和干涉歐洲事務而獲取利益,又不想引火上身,承擔任何風險和責任,而且不同於法德和一些小國,英國身為大國並不傾向於歐洲一體化。


歷史區的旅法師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簡單介紹下英國這個國家以及它的外交政策。

在二戰之前,英國在歐洲一直實行離岸平衡手的外交政策,所謂的離岸平衡手,其核心思想可以用下面幾句話概括:當一個地區有一個國家的實力遠遠超過該地區其他國家實力的時候,那麼另外一個地區的霸主,就需要幫助這個地區的其他國家提升他們的實力來恢復這個地區緣由的均衡的局勢,進而達到不使這個地區的任何一個國家,成為該地區的霸主的目的。對於英國來說,它採用離岸平衡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不讓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取得霸主地位。


之所以英國一直實行離岸平衡手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因為英國不希望在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更不希望歐洲大陸統一。對於英國來說,歐洲統一對英國是弊大於利的。

首先,如果歐洲大陸完成了統一,那麼英國也會難逃被統一的節奏,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可能會被邊緣化,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會受到影響。

其次,歷史上英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國家,它的經濟利益主要來自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並不是來自歐洲大陸。英國本土的經濟發展水平比歐洲絕大部分地區要高,歐洲統一對它並沒有什麼益處。


正是因為英國不希望歐洲大陸完成統一,所以當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時,英國則會想法設法去打壓它。西班牙強大就聯合各國反對西班牙,法國強大就組織反法同盟,德國強大了就拉著法國打德國,因此歐洲最大的“攪屎棍”非英國莫屬。


直到現在,英國“攪屎棍”的本色還未改變,英國脫歐在原來就不穩定的歐盟內部又添了一道傷疤,所以“攪屎棍”就是“攪屎棍”,誰都改變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