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前 言

今時今日,無論是廣大私家車主還是滴滴司機們,出行途中只需打開車載或手機導航軟件,就能在路況複雜的城市中便捷出行,無需為不熟悉道路或者無法預知前方突發狀況而困擾,更不用像從前的出租車司機一樣仔細認路。不過,近年來逐漸興起的自動駕駛汽車卻不可統一而論。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在聊之前,先給大家講個腦經急轉彎,大家都乘坐過的傳統汽車和擁有高度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最大的區別是啥?答案很簡單,一個是人開車,另一個則是“電腦”(自動駕駛系統)在開車!至此,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浮出水面,電腦應該能自己認路吧?畢竟它能裝載很多數據,包括道路信息。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對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解決的,因為二者導航用的“地圖”其實並不相同!就人而言,大家日常使用的手機導航軟件如高德等,打開APP後你的位置就會被定位成一個點標在地圖上,只需輸入目的地,軟件會自動綜合路況生成一條最佳路徑,接下來就算你開錯了路線也會隨機更換。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以上案例的實現如今已不是難事,只要在手機內安裝一個導航芯片(北斗、GPS等),手機就能通過網絡發現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並且誤差極小。除此之外,現在各大APP還衍生出不少新功能,比如能智能熟悉機主日常活動範圍和路線,甚至還提供商業優惠活動信息的通告。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以上種種無不體現出導航軟件的優勢,這正是因為地圖這一產物是人類長期以來智慧的結晶,大到高聳的摩天大樓,小到路邊的報亭,都清晰可見。然而也正是因此,將它們系統化地以代碼形式編入軟件是極其不易的。況且,如果路邊突來蹦出來一顆球,人能躲閃可機器卻不一定。說白了,人類腦袋中的常識比電腦更加豐富!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如此看來,人類生活累積的常識還是可靠的,甚至地圖其實也不用那麼精準,因為方向盤握在人的手中。不過話說回來,就運算能力而言,電腦瞬間做出反應並決策的速度是強於人的,因為電腦內的儲存的信息更多,考慮到的可能也更多,就比如AI阿爾法狗贏了人類圍棋大師。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至此,我們開始以電腦的角度來開車。正是由於常識方面存在不足,電腦需要更大的信息量,以及更小的誤差(精度達到釐米級別)。從多點考慮:①紅綠燈等交通信號②路況(周圍車輛密度、每輛車的車速、道路限制、道路高低變化等)③保持網絡暢通(信號穩定,實時數據反饋)④天氣因素(雨雪天傳感器受限、道路溼滑、泥濘)等等。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對於這麼多要求,好像只有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才能一一駕馭,畢竟我們有善於觀察事物的雙目,而電腦的“眼睛”卻不一定能勝任。因此,3D點雲圖來了,這是一種結合空間數據的地圖,本質上就是3D高程點(含有豐富地況特徵的信息點)的集合。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說的準確些,一個精準且實時更新的3D點雲地圖是每輛自動駕駛汽車進行各類“騷操作”的前提條件,因為他能定位車輛位置,任何配備激光雷達等探測器的自動駕駛汽車都能實時生成屬於自己的點雲圖,將汽車定位數據疊加到地圖上,車輛就能找“找到自我”。隨後雷達會不斷探測路面信息,實時反饋給電腦提示傳達指令,從而避開危險為駕乘者開闢出一條光明大道!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總 結

大家都知道,自動駕駛是汽車新四化中重要的一環,未來路面上的汽車會越發“智能化”。因此,即使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還未得到完善,但自動駕駛作為“電腦司機”還是需要得到人們的認可!

自動駕駛“電腦”開車居然不用看地圖

汽靈靈感謝您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