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野牛登陆艇”是目前世界上投送能力最强的气垫艇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气垫艇可分为全垫升式和部分垫升式,目前乌克兰/俄罗斯制造的“野牛气垫登陆艇”是世界上最的全垫升式登陆艇,艇体周围安装了柔性橡胶围裙来约束空气,可使艇体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升起与水面脱离接触,这种方式就被称作全垫升式气垫艇。

部分垫升式也称“侧壁式气垫船”,是在两侧设置刚性侧壁,艇艏与艇艉为柔性橡胶围裙,以减少空气逸出,利用升力机向船底充气,通过螺旋桨或者喷水泵推进,这一点与全垫升式是不一样的,侧壁式的优点在于空气流失少,功率损失也较小,围裙的寿命更高。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我军驻港海军的气垫交通艇就是侧壁升式的。

“野牛气垫艇”设计的原型是苏联1980年代设计制造的1232·2型“Zubr”,北约代号“欧洲野牛”,由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阿尔玛兹造船厂和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大海造船厂负责建造。

1982年首艘开始建造,1985年完工 但首航当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通过改进之后1986再次进行了海试,两年后通过了苏联海军的验收。“野牛艇”的研制工作始于苏联解体前的十年,也是苏联末期为数不多的几型特种装备。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野牛艇”排水量555吨,全长57米,两侧舷宽22米,超过了大部分型号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宽大的艇体赋予了它巨大的内部空间和甲板面积。它的最大运力超过了130吨,理论上可以运载3辆T–72M主战坦克或者8辆BMP–2履带式步兵战车,也可以运输一个500人的营级建制投送到500公里外的岛屿上,“野牛艇”最高航速60节、适与4级海况,全艇具备很好的“三防能力”。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野牛艇”在武器配置方面也比较完善,适合登陆战火力支援,在前甲板安装了两座AK630近防炮和和两座22管122毫米火箭炮,可在登陆滩头前对敌目标实施火力覆盖,近程防空方面有随舰的各种肩抗时防空导弹和舰队整体防空。

“野牛艇”的服役极大的提升了苏联海军的兵力投送能力,不但可以在黑海、波罗的海实施较远距离登陆,还能实施快速布雷/扫雷等任务,对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北约国家构成了较大的压力。

其实在“野牛艇”之前,苏联就有“鹳级”大型气垫登陆艇,它一出现就引起了北约的极大关注! “鹳级”要比“野牛级”小一些,排水量320吨,可以以50节的航速运送70吨的装备,比如说:2辆T–62坦克或者4辆PT–76水陆两栖坦克,有了坦克就可以进行滩头攻坚战,在稳固滩头之后向浅纵深攻击,使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图片上就是“鹳级”大型气垫艇和T62坦克,T62坦克装115毫米坦克炮,与北约军队当时装备的M48、“百人队长”...坦克是一个级别的。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鹳级”气垫艇和米–8直升机配合,实现了立体登陆作战样式,可以在黑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大多数地方实施登陆战,这让与苏联接壤的国家惶惶不可终日。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现在换成了“野牛”和米–17的组合,立体登陆能力进一步提高。

气垫登陆艇的设计原理最早就来源于英国和苏联,这俩国家是气垫船研发的先驱。早在1920,30年代苏联科学家齐奥尔夫斯基和列夫克夫(参见苏联1960年代的760工程)就公布了早期气垫船的研究成果,而英国人则是在1959年制造出来第一艘气垫船,并成功的横渡了英吉利海峡,这在当时航运界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因为它速度到达了50节,可大大的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世界上第一艘气垫船SRN–1,1959年6月仅用时2小时就横渡了英吉利海峡。

对比于最早期的气垫船,“野牛级”的最高航速已经达到了60节,这对于登陆战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谁都懂,就是用高速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且气垫艇不但在海面上航行快,它还具备一定的越障能力,由于艇身被气垫托起,可以在沼泽、浅水、河口...等特殊地形行驶,延伸任务的覆盖面,以“野牛艇”为例,它可以越过1.6米高的障碍或者防浪堤,这使得气垫船非常抢滩登陆、岛屿争夺,尤其是那些没有码头、暗礁密布的岛屿,全升式气垫船几乎是畅通无阻,优越的适航性能使其可以在世界上70%的登陆场进行水平登陆战,极大的拓展了登陆战的战术应用,因此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

美俄仍然是气垫登陆艇的霸主

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型登陆艇就是俄罗斯的“野牛”和美军陆战队的LCAC气垫登陆艇。“野牛”突出了一个“大”,是苏联时代气垫登陆艇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从1960年代苏联就开始研制全升式登陆艇,与美军的“由还向陆”的作战思想不同,苏联更倾向于由陆向陆的模式,从己方基地向目标登陆场进发,不需要美军那样的大型两栖攻击舰与中小型气垫登陆艇。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苏联的气垫登陆艇一直都很庞大,从“鹳”到“野牛”大型登陆艇,“野牛”的排水量超过了500吨,达到了舰的水平,而且自身的自卫能力、对敌滩头阵地打击能力、自持力都很高,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编队,执行独立作战任务。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艇,“野牛”问世后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但“野牛”也有一些不可克服的问题,那就是体积庞大后,造价太高,也限制了它的装备数量。其实,“野牛”这样的大型气垫艇更像是高速的轻型护卫舰,理论上算是一种多用途还是平台,可以搭载陆战队快速抵达争端岛屿,这要比传统的登陆舰艇更有快速和有效。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目前世界上服役数量最多的大型气垫登陆艇就是美军的LCAC,服役数量超过了90艘,它的艇长26.8米、宽14.3米,标准排水量87吨、吃水0.8米,全艇采用铝合金结构,使用4台“莱康明燃气轮机”,总功率12000马力,其中2台为推进动力、2台为升力机,设计时速到达了50节,续航能力200海里低于“野牛”300海里的航程,可以运送75吨的货物或者一辆M1A2坦克,LCAC是一种典型的全升式气垫船。它出现于198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提出新的两栖作战计划,要求配属108艘全新的百吨级气垫艇,以保证两栖战当中有足够的兵力投送。1984年首艘LCAC交付,两年后形成了战斗力,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LCAC一直维持着生产线运作,直到2001年最后一艘交付,此后LCAC也接受外国订单,日本和韩国也相继装备了LCAC艇。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LCAC艇和“野牛艇”的体积对比。

从船舶制造的角度来说,气垫艇的艇身没有什么高科技,最复杂的就是它们动力系统,也就是推进用的燃气轮机和升起气垫的升力机,“野牛艇”使用5台UGT6000+燃气轮机,3台为推进机、2台为升力机。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UGT6000+燃气轮机功率为7300KW,热效率31%,重量3吨总体技术水平在军用燃气轮机界属于中等水平,主要问题就是油耗大和重量大,气垫船这类小型特种船舶的动力系统要使用小型机才行,体积太大了会造成运输货物的使用空间减小。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UGT6000+燃气轮机体积和重量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核心机使用的是图–95“熊式”轰炸机的NK–12MV(俄罗斯称MT70)涡桨发动机,由于“图–95”轰炸机需要更高的功率,再加上设计年代久远所以造成了UGT6000+的体积相对的庞大,不过也正是体积大才能功率高,使得“野牛艇”的航速高于LCAC艇10节,是有利有弊吧;而美军的LCAC艇早期型使用了4台TF–40B燃气轮机,后续型号升级为TF–50,输出功率比前者提高了20%,达到了4100KM,持续功率提高了1000KW,动力涡轮的转速达到了16000/分钟,而且更加的省油!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要知道LCAC的标准排水量仅87吨,要运送一辆M1A2坦克或者75吨的军用物质,并且航速达到50节,发动机的功率是关键。

与美军陆战队LCAC发展的道路不同,苏/俄的气垫艇体积都很庞大,强调的是单艇作战能力,也就是说:在没有其它护卫舰艇的掩护下凭借自身强大的防空、对滩头阵地实施火力覆盖,也能完成登陆任务,因此苏联的“鹳级”和“野牛级”的排水量都到达了数百吨以上的水平。苏联登陆部队甚至可以不需要大型两栖舰艇就能实施一次战役级别的登陆战,尤其是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几百吨级别的大型气垫登陆艇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有20艘可以集中投放,形成足够的优势兵力。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但“野牛艇”的体积实在是过于庞大,而且还是超宽超高,目前现役所有级别的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都不能携带它,这也限制了它跨大洋作战的可能因为它的作战半径只有300海里,所以它只能在近海和近岸作战...好在现在有了大型的军用“半潜船”可以托运“野牛艇”,还能充当临时补给基地,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它的作战半径,但是大型军用“半潜船”要提高自己航速才行,否则只有10多节的航速会拖慢编队的整体航速。

现代两栖登陆作战的特点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现代两栖战的特点突出一个快字,美军在1990年代提出新的“由海向陆”作战思想,进一步形成了超视距登陆战术,可在距离登陆场50公里外以武装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斗机建立中低空制空权,凭借MV–22“鱼鹰”和LCAC艇的速度优势实施登陆。按照美军两栖战的理解,登陆部队可以灵活选择登陆场,尤其是在那些传统登陆舰艇无法冲滩的登陆场,可发挥出气垫船与直升机垂直登陆的最大效能。美军对两栖战术的研究结果显示,冲滩的时间不能太长,应当在30分钟之内完成,这也是美军降低两栖装甲突击车浮水冲滩战术安排的原因。

因为,两栖装甲车一般在离岸15~20公里开始冲滩,速度显然不如两栖登陆艇,并且敌方岸防火力完全可以覆盖几十公里纵深的登陆场,两栖装甲车冲滩需要建立在己方拥有优势对岸火力和制空权的基础上,而过长的冲滩时间不仅达不到奇袭效果,而且还让敌方完成了打击火力的调整,因此冲滩速度是确保登陆部队安全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能赢得足够的时间掩护大型两栖登陆舰撤出作战水域。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美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已经全部编成了两栖远征打击群,一般情况下由一艘5万吨级别的两栖攻击舰、两艘船坞登陆舰和2000人的陆战队和其装备组成。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同时,两栖打击群还配置了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2艘“伯克级驱逐舰”,还可能有一艘攻击核潜艇...这样的配置具备了完善的对空、对海和对陆火力支援能力,临时编成后可以组织一次中等规模的登陆战。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目前美海军陆战队一个两栖打击群有9艘LCAC艇,一次登陆可以运载9辆M1A2坦克登陆、5小时左右就能将2000名陆战队员和其装备运送运输上岸,显示出LCAC气垫登陆艇的高效两栖作战能力。

但和任何一种装备一样,LCAC艇也有不足之处,它的动力系统完全裸露在外,没有装甲防护措施,这与“野牛艇”坚固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野牛艇”使用铝合金浮箱结构,浮箱结构上设置主甲板,三段隔舱式设计有利于在“三防条件”下作战,可以隔振、隔音和隔热,关键位置使用了装甲防护,可以抗击大口径机枪和弹片的打击。

野牛登陆艇加速推进“两栖闪电战”,浅谈野牛级登陆艇的作战能力

俄罗斯以“野牛艇”为主的两栖战术与美军超视距登陆战是有较大区别的,其最大的特点是登陆隐蔽性和投送能力很强,1艘“野牛艇”可以运载3辆T–72M3/T–90坦克,或者十辆步兵战车,或者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苏联叫“海军步兵”),这样强大的运载能力,只要有数艘“野牛艇”就可以对敌方岸防体系构成重大威胁,而且集中数艘“野牛艇”要比准备一个两栖大队容易得多。

到了俄罗斯时代由于登陆战样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俄罗斯想购买4艘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以弥补“野牛艇”的航程不足的问题,也打算进行跨海域、跨地区作战,比如说:派“海军步兵”去叙利亚作战,两栖攻击舰的运载能力要比“野牛艇”高了很多,一艘两栖攻击舰至少可以搭载一个机械化营的人员和装备,并且俄罗斯也能给两栖舰配齐卡–52攻击直升机和卡–27运输直升机...可惜由于美国的作梗“西北风计划”流产了!目前俄海军步兵也只能使用“鹳级”和“野牛级”进行近岸登陆战。

总之,“野牛艇”具备运载能力巨大和高航速的特点,4~6艘就可以达到奇袭的效果,由于对登陆场适应能力很强,完全可以搭载一个机械化营的陆战队,在敌方认为不适宜登陆的地方执行闪击强袭任务!完全做到了出其不意,这也是“野牛艇”的价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