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蛋白質對機體的重要性是什麼?

馬博士健康團


蛋白質對身體有什麼好處?簡單地說,蛋白質是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可見其"頭等重要",蛋白質是人體的必需營養素,也是人體氮的唯一來源。

蛋白質這麼重要,那蛋白質都有哪些具體的生理功能呢?一是構成和修復組織。人體各組織器官中無一不含蛋白質,如心❤、肝、腎、骨骼、牙齒等,細胞中除水分外,蛋白質約佔細胞內物質的80%,身體的生長髮育離不開蛋白質。另外人體內組織細胞的更新,也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第二個功能是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如核蛋白構成細胞核並影響細胞功能,酶蛋白具有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的作用,免疫蛋白具有維持機體免疫的功能,血紅蛋白具有攜帶運送氧氣的功能等等。三供給人體能量,蛋白質在體內分解成氨基酸後,經脫氨基作用,再經三羧循環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從以上可以看出蛋白多麼重要啊,那蛋白質是由什麼構成的呢?氨基酸。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人體和食物中有20餘種氨基酸,其中不能由人體自身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的稱為必須氨基酸,有9種。如果食物必需氨基酸中凡是與人體氨基酸模式接近的,如魚肉蛋奶以及大豆等,在體內的利用率就高。同時大家在選擇食物時,也要注意限制氨基酸和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食物蛋白質混合食用,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從而達到提高蛋白質利用率的作用,比如吃玉米時,大家要搭配大豆、肉類等混合食用,其生物價(營養價值)可明顯提高。

最後來說說蛋白質的參考攝入量(RNIs),一般成年男、女輕體力活動分別為75g/d和60g/d,中體力活動是80g/d和70g/d。重體力活動會再增加10g。人體大約每公斤體重每天蛋白質的需求量為1-1.2g。

膳食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為改善膳食蛋白質質量,在膳食中應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質,一般要求動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應占膳食蛋白質總量的30-50%。

附部分食物蛋白質含量表(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








冠翔營養


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缺乏蛋白質會使我們無法保持身體的正常運轉,除了威脅自身健康,還可能會殃及後代,據《每日郵報》報道,英國諾丁漢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男性精子質量較差,所生育的孩子後臺將有更大可能患有先天性肥胖。

那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缺少蛋白質的攝入?

1.免疫力低下:人體內的抗體是抵抗疾病的重要物質,而抗體本身就是一些特殊結構的蛋白質,當人因為膳食攝入不足而缺乏蛋白質時,體內的抗體合成不足,人體抵禦疾病的能力就會大幅下降。

2.骨質疏鬆:由於骨骼中的礦物質是需要附著在蛋白質加起的結構上,所以如果骨骼中缺乏蛋白質,無機鹽無處附著,就可能導致人體出現骨質疏鬆。

3.頭髮脆弱:人體缺乏蛋白質時,身體會減少頭髮中所含有的蛋白質數量,這個時候頭髮就會出現脫落的情況。

4.水腫:血液中的蛋白質可以維持人體的膠體滲透壓,缺乏蛋白質滲透壓失去平衡,大量的水就會進入細胞間隙,導致人體出現水腫的症狀。

5.皮膚乾燥: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蛋白質缺乏而引起,特別是在大腿和臀部的肌膚,這是因為肌膚的表層往往缺乏了蛋白質的保護,而導致肌膚更容易受到感染。

在日常飲食中應該如何獲取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是指食物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體蛋白質的模式,這種蛋白質越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肉,蝦肉,豆製品等。


王霞般若


在我們每個人的體重中,平均水分佔50-65%(其中兒童75%,成年60%,老年50%)。水以外部分的70-80%是蛋白質。我們身體中的大腦、肌肉、骨骼、神經、血液、毛髮、指甲、荷爾蒙、結合細胞的膠原、抗體、酵素、以及五臟六肺的構成都是蛋白質造成的。

此外,人體是由40-60萬億個細胞組成,最大的細胞直徑0.1毫米,最小的2微米。在人體中,每分鐘有一億個細胞死亡,細胞壽命短至3天,長至500天甚至幾十年。人類的生命是靠細胞的新陳代謝來維持,也就是細胞的延續才是生命的延續,細胞的繁殖再產生離不開蛋白質營養供給。蛋白質不足是患病的一大主要原因。

專家認為蛋白質不足,可引起以下疾病:

· 免疫力差,容易感染細菌和病毒,也包括癌症;

· 貧血,容易疲勞;

· 血壓不正常;

· 激素分泌紛亂

· 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 內臟器官損傷或下垂;

· 筋肉、骨骼劣化,姿勢變形;

· 關節發炎;

· 出血不易凝止;

· 破傷不易癒合;

· 蛀牙;

· 容易被食品添加物中毒;

· 皮膚易皺,加速老化;

· 承受緊張和壓力能力差。


世外香格EverLife


首先,我們來了解蛋白質在我們身體中的作用。

1.我們的身體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它是皮膚、肌肉、內臟器官、大腦、骨骼乃至於指甲、頭髮等等的基本成分,一個細胞脫水之後,其重量的40%都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基礎。只有獲得了優質的蛋白質,每個細胞才能正常的發揮功能和不斷地進行自我修復。


2.構成酶、激素和抗體

人體的新陳代謝實際上是通過化學反應來實現的,在人體化學反應的過程中,離不開酶的催化作用,如果沒有酶,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這些各具特殊功能的酶,均是由蛋白質構成。

什麼是“抗體”?抗體蛋白質是合成對抗病原體的關鍵物質之一,能為我們的健康築起防禦長城。它是一種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如果缺乏蛋白質,抗體產生就少,身體也就容易生病。


3.維持正常的血漿滲透壓,是血漿和組織之間的物質交換保持平衡

如果膳食中長期缺乏蛋白質,血漿蛋白特別是白蛋白的含量就會降低,血液內的水分便會過多地滲入周圍組織,造成臨床上的營養不良性水腫。


4.供給肌體能量

在正常膳食情況下,肌體可將完成主要功能而剩餘的蛋白質,氧化分解轉化為能量。


5.維持肌體的酸鹼平衡

肌體內組織細胞必須處於合適的酸鹼度範圍內,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肌體的這種維持酸鹼平衡的能力是通過肺、腎臟以及血液緩衝系統來實現的。蛋白質緩衝體系是血液緩衝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說蛋白質在維持肌體酸鹼平衡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6.運輸氧氣及營養物質

血紅蛋白可以攜帶氧氣到身體的各個部分,供組織細胞代謝使用。


蛋白質對我們人體的意義,就好比磚對房子的意義:磚的質量不好,房子的質量不會好;磚不夠用,房子的質量也不會好。那麼,假如我們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就會千瘡百孔。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人的形體,一個健康的人,不必主觀上的刻意就能挺胸抬頭、收腹提臀;在他的背部的中央只有一條很淺的向前的曲線。盆骨幾乎是水平的,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護內臟,腿部的曲線非常明顯,步伐充滿了節奏感。



二、當我們身體缺乏蛋白質時,我們的身體會產生那些症狀呢?


蛋白質缺乏後,我們會出現一系列的狀況,從頭到腳都會出問題。我們的頭髮乾枯,沒光澤、變黃、變白、變細,末端分叉,甚至大量掉頭髮;皮膚,會變得沒有光澤,還容易鬆弛,不緊緻;臉上容易長斑、長皺紋,臉部還會下垂,容易衰老;還會容易疲勞,精力不夠用;愛睡覺,總是困而且還老是睡不醒,醒了也不願意起;記憶力會減弱、衰退,還會造成全身的器官普遍出現功能衰退,乃至於性功能減退、性慾下降,都跟蛋白質缺乏有關係。也會引起許多疾病,比如低血壓、貧血、手腳冰涼、免疫力低下、易感冒、胃腸功能變差、消化不良(什麼脹氣便秘胃酸等等)、嚴重缺乏可導致水腫、消瘦、兒童體形矮小、易疲勞、活動能力不足,等等。



三、每日我們對於蛋白質的攝取量為多少呢?


兒童——12歲以下:

1-3歲,40克。4-6歲,50克。7-9歲,60克。10-12歲,70克。

12歲以上:

女孩13-15歲,80克。16-20歲,75克。

男孩13-15歲,85克。16-20歲,100克。

成年人——男性,70克。女性,60克。孕婦,85克。哺乳期女性,100克。

國際田徑聯合會近期更新了田徑運動員運動營養共識中,將蛋白質攝入量定為了每公斤體重1.6克,目的是儘量的減少瘦體組織的損失。



四、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如何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呢?

1.我們先要了解,蛋白質分為優質蛋白質,或稱為完全蛋白質和不完全蛋白質兩種。蛋白質是由氨基酸合成。氨基酸是蛋白質水解後的產物,氨基酸就是合成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氨基酸與其他營養物質最明顯的差別,是氨基酸中含有氮,這是其他營養成分所缺乏的,所以氮元素也被稱為生命元素。目前人們所知的氨基酸,共有22種。這其中有9種必需氨基酸。所謂必需氨基酸,就是我們人體無法自身利用原料加工出來,必須要靠食物從外界攝取。一共是8種:甲硫氨酸(蛋氨酸)、頡氨酸、賴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蘇氨酸,除了這8種,嬰兒體內不能自己合成組氨酸;還有一種精氨酸,一般我們自身合成的量很難滿足需求,我們也必須要注意補充。當八種必需氨基酸同時存在,且比例適中時,我們稱之為完全蛋白質。缺乏任何一種必需氨基酸,我們稱之為不完全氨基酸。

其他的氨基酸,可能大家多少都會有聽聞它們的名字吧,除了剛才說的精氨酸、組氨酸,比如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醯胺、半胱氨酸、穀氨酸、絲氨酸、天冬醯胺等等,都屬於非必需氨基酸。


2.一個健康的人,通過飲食,從外界攝取蛋白質,蛋白質進入身體之後,被消化分解為氨基酸,進入血液,然後再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細胞選擇所需要的氨基酸,利用它們來建造新的身體組織和抗體、激素、酶及血液、細胞中的多種重要物質,進而保障我們身體各組織、不同系統,正常的、高效的運轉。食物為我們提供蛋白質,人體再消化成氨基酸,然後才能擇需加以利用,或者合成人體需要的蛋白物質。

人體也有自己需要的蛋白形式,那麼我們人體對這些必須氨基酸的需求就會有一個大致的比例,當所有必需氨基酸同時存在且比例適中時,氨基酸的利用率就最高;可是一旦缺乏了哪怕是一種必需氨基酸,也會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對機體合成蛋白質,產生不良影響。如果這幾種必須氨基酸是分兩次攝入的,即便只相差一個小時,也無濟於事。事實上,如果任一種必需氨基酸的攝取量過低的話,都會使其他所有氨基酸的功效相對減低。


3.生活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安全的肉、魚和禽肉,這些大家都熟悉,是很好蛋白質的來源。其他的來源還包括雞蛋、新鮮牛奶、最好是自制的酸奶、乾酪、大豆等。另外,堅果、蠶豆、豌豆和穀物也是蛋白質的直接來源。植物能夠利用無機物自我合成所需的蛋白質,而人體則不行,這是因為人體無法產生合成蛋白質所需的某些成分。


4.生活中我們單單從食物中補充蛋白質,並不能達到我們每日所必需的蛋白質量,我們要額外選擇膳食營養補充劑,來配合食物,使我們的身體攝入更多的優質蛋白質。那麼在攝入的時候我們就明白了,吃蛋白質食物,不但要注重數量,還要注重質量,什麼是優質的蛋白質呢?評價蛋白質營養價值的指標有很多,PDCAAS(即蛋白質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記分,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的正式公佈和推薦)是其中的一個指標,滿分為1(即100%)它同時強調了氨基酸記分和消化率。得到的記分為1者,就表示該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基本上能被人體全部吸收和利用。毫無疑問,富含我們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這就是品質優良的蛋白質,在營養學上專業術語叫“完全蛋白質”。顧名思義,如果是缺乏必需氨基酸或者含量很少的蛋白質,就成了不完全蛋白質,就不是優質蛋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遠東談營養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是蛋白質?

眾所周知,機體是由數以億萬計分子量大小不等的分子組成。參與機體構成併發揮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結構規律,而蛋白質就是體內主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它幾乎涉及所有的生理過程。

蛋白質(Protein)是生命活動的最主要載體,更是功能執行者。因此,蛋白質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




那麼,蛋白質對人體而言,有什麼好處呢?

我們知道,生物體結構越複雜,其體內蛋白質種類和功能也越繁多。具有複雜空間結構的蛋白質,不僅是生物體的重要結構物質之一,而且承擔著各種生物學功能。

蛋白質的動態功能包括化學催化反應、免疫反應、血液凝固、物質代謝調控、基因表達調控和肌收縮等功能。

蛋白質的結構功能包括提供結締組織和骨的基質、形成組織形態等。

換個更直觀一點兒的角度,你就知道蛋白質對身體有多重要了。蛋白質約佔人體固體成分的45%,而在細胞中可達細胞乾重的70%以上。你看,蛋白質分佈有多廣泛,幾乎所有的器官組織都含有蛋白質。


回到你的問題,蛋白質對身體有什麼好處?我只能說,沒了蛋白質,就像滅霸對你打了個響指,你身體的一半都沒了。


Doctor和路雪


恩格斯曾說過:"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可以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生命的產生、存在和消亡,都與蛋白質有關,蛋白質在人體中佔體重的20%左右,沒有蛋白質也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

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食物蛋白質中有20多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纈氨酸)是機體不能合成而必須由食物供給的,稱為必需氨基酸。

1,蛋白質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①構成機體、修補組織。蛋白質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作為構成和修復身體各組織細胞的材料,人的肌肉、皮膚、內臟、血液、骨骼,頭髮和指甲都含有蛋白質,這些組織細胞每天都在不斷地更新。所以,人必須每天要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作為修復組織的材料。

②調節生理功能。蛋白質作用是構成酶、激素和抗體。人體的新陳代謝是通過各種化學反應來實現的,而這些化學反應都需要酶來催化,如果沒有酶,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這些具有各種特殊功能酶均由蛋白質構成。能調節生理功能的一些激素,如胰島素也是以蛋白質構成的。還有血液中的抗體物質,也是由蛋白質構成。這些抗體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保護機體不受致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③物質交換保持平衡。蛋白質的作用是維持正常的血漿滲透壓,使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的物質交換保持平衡。如果膳食中長期缺乏蛋白質,血漿蛋白,特別是白蛋白的含量就會降低,血液內的水分便會過多地滲入周圍組織,會造成營養不良性水腫。

④供給能量。蛋白質還有一個作用是供給能量,在正常膳食情況下,機體可將完成主要功能而剩餘的蛋白質,氧化分解轉化為能量,每克蛋白質在機體內氧化可放出4千卡的熱能,供代謝所需。

2,自然界含蛋白質的食物種類:主要有肉食類、魚類、蛋類、奶類、豆類、紅薯、花生、土豆、白菜、芝麻、小麥、玉米、小米等。兩種以上的蛋白質食物混合食用,所含的氨基酸可以相互補充,從而能提高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在平時膳食中合理搭配食用,能起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3,哪些人更需要優質蛋白質補充

①嬰幼兒、青少年時期,體內蛋白質合成大於分解,身體逐漸發育成長。在成年期合成等於分解,比較相對穩定。

②老年期體內蛋白質分解大於合成,體內蛋白質逐漸消耗。老年人要進食適量的蛋白質,以維持機體正常需要。老年人消化能力減弱,五臟功能逐步衰退,也並非越多越好,攝入過多會出現消化不良,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綜上所述,關於蛋白質對身體有多重要,文中已講蛋白質對人體的作用,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生命的基礎,除水以外,蛋白質在人體細胞中的含量比其它任何成分都高,蛋白質是攝入食物,補充食物中的六大營養素之一(蛋白質、礦物質、糖類、維生素、脂肪、水等六大營養素)。人體缺乏六大營養素其中一種,人就會死亡。


周明建16


還記不記得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阜陽的那些“大頭娃娃”便是因為劣質奶粉中蛋白質等營養素低下造成的,對於嬰兒造成了不可逆的危害,就算後期追趕餵養,也彌補不了。

生物課本上應該有一句話叫做“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這句話不僅出現在高中的生物課本上,在我們大學的專業課中也反覆出現。

蛋白的生理功能眾多:

1、機體結果的原料:骨骼、皮膚、肌肉、軟骨、血液等等需要蛋白質的參與構成。

2、免疫系統的構建:人的抗體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白細胞等。這些都需要依靠蛋白質來合成。

3、修復組織:我們人體的細胞和組織會代謝更新。比如人的皮膚28天更新一次,如果這個過程蛋白質缺乏,皮膚就會變得暗淡無光澤。

此外,蛋白質還參與體內激素調節,載體的運輸以及電解質的平衡,酸鹼平衡的維繫.....

所以蛋白質很重要。很多人節食減肥,導致皮膚粗糙、頭髮乾枯,女性嚴重者還會出現“月經走失”的現象,其實這都與蛋白質的攝入不足有關,如果不加以糾正,會對身體產生不可逆的危害。


小小瑜說營養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對機體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幾乎每項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蛋白質有眾多生理功能。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人體內所含的蛋白質含量約佔體重的16%,機體的蛋白質處於不斷的更新中;蛋白質還是體內許多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物質的組成成分,例如,蛋白質可構成體內血紅蛋白、蛋白類激素、有重要免疫作用的抗體等;蛋白質還有助於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和多種生命活動,如血液中含有的白蛋白和球蛋白參與和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免疫球蛋白可以作為抗體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核蛋白是遺傳信息傳遞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時候可以釋放能量,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每克蛋白質在體內代謝後可供給4千卡能量;蛋白質還可以提高許多有益健康的特殊氨基酸,如對出生前後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系統發育起到關鍵作用的牛磺酸。

張娜 營養學博士


馬博士健康團


蛋白質是一種含氮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它存在於一切動植物體和一切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二十多種氨基酸的聯合作用構成了蛋白質的主要生理功能。人體內存在著數以百計的各種類蛋白質,各自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蛋白質由多個氨基酸組成,也是人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及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體內的肌肉、骨骼和內臟主要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各種酶也是蛋白質,而且蛋白質還是體內某些激素和免疫物質的重要組成成分。

蛋白質也能為機體提供能量,與碳水化合物一樣,每克分子蛋白質可提供4大卡熱量。正因為蛋白質是體內最重要的組成成分之一,所以恩格斯才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1.促進生長髮育和修補組織。

人體組織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些細胞要不斷更新,要求蛋白質不斷地提供更新的“原料”。人體每天需要合成蛋白質70g以上。如果不能滿足需要,則體重逐漸下降,生長髮育停滯。2.

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

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需要酶作催化劑,如果沒有酶參與反應,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人體內的很多激素,如胰島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素等對機體的生長髮育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中的抗體能夠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的侵害。這些酶、激素、抗體都是由蛋白質或其衍生物構成的,因此蛋白質有調節生理功能的作用。

3.遺傳基因的主要物質基礎。

在遺傳中佔據重要地位的核蛋白、RNA、DNA等都是由蛋白質參與合成。

4.調節水鹽代謝和酸鹼平衡。

當人體極度缺乏蛋白質時,水就不能回到血管,而存留於細胞間液,由此出現水腫。蛋白質負責使細胞間液進入血液系統,使血液進入小血管而給細胞提供營養。

5.運輸營養物質的作用。

鐵、維生素E等都是以蛋白質為載體進入人體的。當蛋白質缺乏時,很多營養素的吸收和運轉將下降。

6.供給一定的能量。

每克蛋白質在體內氧化分解時產生4kcal能量。然而,在膳食中應儘可能依靠糖類和脂肪提供能量,以“保護”蛋白質,避免被“氧化燃燒”,讓蛋白質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純鈞LHGR


蛋白質對機體的重要性是什麼?

蛋白質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現已證明,生命的產生、存在和消亡都與蛋白質有關,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從總體上來看,人體的神經、肌肉、血液、骨骼、甚至毛髮沒有一處不含蛋白質。人體的新陳代謝是通過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來實現的,而這些反應都需要酶來催化,酶能在正常體溫下,廣泛參加人體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如肌肉收縮、血液循環、呼吸、消化、生長、發育和繁殖以及各種各樣的思維活動。由此可見,在生命活動中蛋白質是無處不存在的,而且具有多種多樣的重要功能。

蛋白質對機體的重要性也可以從蛋白質的生理功能方面分析:

(一) 蛋白質是構成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如肌肉、骨骼及內臟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一切細胞的原生質都以蛋白質為主,動物的細胞膜及細胞間質也主要由蛋白質組成。

(二) 用於更新和修補組織細胞。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組織和器官的主要材料。體內組織的生長(胎兒、兒童等)、細胞更新(紅細胞、皮膚細胞)與組織破損修復(燒傷、外科手術)等都需要新的蛋白質的合成,所以,蛋白質不足,兒童發育便會受到影響;成人則會發生體質下降,易患疾病;病後不易恢復等現象。

(三) 參與物質代謝及生理功能的調控。機體的新陳代謝是通過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來實現的,而這些反應都需要酶來催化,如果沒有酶的參加,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

(四) 氧化供能。雖然蛋白質的主要功能不是供給能量,但當食物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比例不符合人體的需要,或攝入蛋白質過多,超過身體合成自身蛋白質的需要時,多餘的食物蛋白質就會被當作能量來源氧化分解放出熱能。

(五) 其他功能。蛋白質大分子的膠體性質,可調節細胞內水的平衡;蛋白質帶電的性質,使其既可結合氫離子,也可釋放氫離子。所以,蛋白質是體內緩衝體系的組成成分,對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蛋白質在遺傳信息的控制、細胞膜的通透性、神經衝動的發生和傳導以及高等動物的記憶等方面的作用已逐漸確立。

  總之,在生命活動中蛋白質是無處不存在的,而且具有多種多樣的營養功用。生物體一旦失去蛋白質,那麼一切生命活動即將停止。所以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執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