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銀行理財2019年加速佈局淨值型產品

普益標準日前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度全國各類型銀行共計發行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理財產品754款,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產品的發行量均有上升。從銀行類型來看,國有控股銀行總體平均發行量最高,為49款;股份制商業銀行次之,為46款;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總體平均發行量均相對較小。

分析人士認為,在淨值化轉型中,城、農商行存在不少難處,但仍可以通過藉助外腦、找準產品策略及立足本地居民財富管理等實現提速轉型。

淨值型產品發行量上升

據普益標準統計,2019年度全國各類型銀行共計發行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理財產品754款,其中混合類淨值型產品608款,佔比80.64%;權益類淨值型產品146款,佔比19.36%。整體來看,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產品的發行量均有上升。

分銀行類型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共計發行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產品320款,發行量最大,其中混合類佔比97.81%;國有控股銀行共計發行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產品247款,混合類佔比66.80%;城市商業銀行共計發行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產品157款,混合類佔比63.69%;農村商業銀行發行30款混合類淨值型產品,未發行權益類淨值型理財產品。總體平均發行量方面,國有控股銀行總體平均發行量最高,為49款;股份制商業銀行次之,為46款;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總體平均發行量均相對較小。

從發行主體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共計發行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產品125款,佔總體產品量的比例為16.58%,其中91款為混合類淨值型產品,34款為權益類淨值型產品。

多措並舉推動轉型

分析人士稱,從平均發行量看,城、農商行的淨值型產品發行量較低。事實上,在淨值化轉型中,城、農商行存在不少難處。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區傑峰表示,對於地方性銀行而言,淨值化轉型主要存在三大短板:一是頂層設計,尚未真正理清淨值型理財發展規劃和工作思路;二是人才支持,本身隊伍不具有淨值型理財發行和管理的經驗;三是系統支持,信息技術在淨值型理財方面顯得尤為關鍵,即便銀行意識到系統改造升級,需自上而下及時做出長期規劃和佈局,優先級處理淨值化理財的轉型需求。

區傑峰認為,城、農商行在淨值化轉型道路上仍大有可為。在產品策略上,城、農商行應對症下藥,先易後難。從目前看,大多數中小銀行在信息技術系統不完全支持發行定開型或週期型理財產品的環境時,傾向選擇發行封閉式淨值型產品。對於募集能力較強的部分銀行而言,在新系統落地之前,通過持續每月發行期限較長的封閉式產品,既可以承接原到期的老產品資產,又可維持或新增資產管理規模,繼續滿足廣大老百姓的理財需求。

在模式策略上,區傑峰認為,城、農商行可以藉助“外腦”,資源整合。藉助“外腦”的重要模式之一就是採用委外或聘請投顧。中小銀行缺乏成熟健全的信用債內部評審體系,初期藉助委外實現信用評審是較為便捷的方式,但前提是要遴選符合行內投資風格,且主動管理能力強的資管機構進行合作。

某銀行研究員表示,加大系統採購力度,增加人才及團隊投入,是當前城、農商行極為迫切的任務。此外,還應立足本地居民財富管理。上述研究員認為,資管新規頒佈後,同業理財受到抑制,面向本地居民財富管理的淨值化理財成為新的方向。本地居民對地方性商業銀行認可度較高,客觀上為地方性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提供了保障。本地居民有較強的低風險資產配置需求,財富管理需求較高,這決定了地方性商業銀行淨值化理財發展的方向。由於地方性商業銀行和本地居民對當地中小企業非常熟悉,從而為對接本地融資需求、發展適合本地的淨值化理財提供了紮實的基礎。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