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解決殲10航程不遠的問題?

風捲大地


首先需要明確,殲-10的航程不遠是指跟蘇-27這樣的重型戰鬥機對比,其實殲-10的作戰半徑是比較優秀的,殲-10戰機屬於一款中型戰鬥機,航程、載彈能力屬於全球同類戰機中中等偏上的水平。目前關於殲-10戰機航程,具有較高可信度的是作戰半徑為1240公里,最大轉場航程2950公里。這個數據是去年珠海航展上介紹殲-10CE戰機(殲-10C戰機出口型)時的官方數據。

資料顯示,殲-10機內載油為2.9噸,最多可攜帶3個副油箱裝載3.3噸燃油,總體燃油裝載量為6.2噸。殲-10CE戰機的1240公里作戰半徑應該就是在載油6.2噸時取得的數據,對比國際上其他中型戰機,殲-10戰機的航程已經比較出色的。如果要進一步提升殲-10戰機的航程,無非有三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攜帶副油箱

殲-10戰機最多可同時攜帶三個副油箱,佔用一箇中線掛點和兩個機翼掛點,這是現階段殲-10戰機提升航程時最為常見的手段。不過,殲-10戰機機體較小,雖然理論上擁有11個外掛點,但實際上使用起來會有些限制,例如它4個機腹掛點均無法攜帶空空導彈,掛載三個副油箱後,機翼只有4個外掛點能夠用於掛載空空導彈,的確影響它的空戰能力。

第二的辦法,空中加油

殲-10系列戰機都擁有空中受油管,具備空中受油能力,能夠顯著延長它的滯空時間,空中加油延長作戰半徑的優點是戰機不必浪費外掛點去掛載副油箱,可以提升彈藥攜帶能力。此前中國因為加油機數量偏少,特別是大型加油機只有三架,面對400~500殲-10系列戰機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過,運-20改裝的大型加油機已經首飛,中國空軍加油機機隊困境很快就得到全面解決。

第三個辦法,使用機身保型油箱

這是很多西方戰機特別是美製戰機提升航程的重要辦法,美軍的經驗表明,加裝保型油箱後,由於飛機兩側氣動外形改善,降低飛機的飛行阻力,戰機的飛行性能反倒有所提升。加裝保型油箱既不佔用外掛點,也不需要動用加油機進行支援,的確擁有諸多優點。不過,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隨著殲-16等重型戰機的服役,遠程攻擊等任務可以交給重型戰機去完成,殲-10系列戰機則可以執行對航程、載彈能力均不是很高的任務,所以未來中國給殲-10系列戰機加裝保型油箱的可能性並不高。


科羅廖夫


2004年,殲-10戰機剛剛裝備,其性能參數著實讓大家吃了一驚。內油作戰半徑1200公里,載彈量約6噸。要知道,當時殲-7戰機的最新改進型殲-7EG,作戰半徑才勉強達到800公里,載彈量才區區1.5噸;號稱重型戰機的蘇-30,採用了兩臺與殲-10同型的AL-31F發動機,載重量也不夠才8噸。

出口型殲-10CE

殲-10戰機的橫空出世,為我國國土防空增添了一把利器。殲-10A是典型的制空型戰機,大量使用複合材料,鴨翼、三角翼氣動佈局,大推力發動機加持,使得猛龍擁有可觀的航程與載彈量,與國外同類中型戰機比,也屬於佼佼者。殲-10A最初掛載霹靂-8、霹靂-11與霹靂-12導彈,作戰性能基本滿足了國土防空作戰的要求。

窈窕的機身曲線

隨著殲-10B\\C等改進型號的推出,賦予了電子戰、對面攻擊作戰任務,其航程與載彈量開始顯得捉襟見肘了。目前,增程的辦法包括兩種,一是最多加掛3個副油箱,重約3噸,那麼相應的載彈量也會相應減少,對面攻擊能力也就無從談起;二是進行空中加油,受制於加油機的保障能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航程短腿的問題。

滿載的殲-10C戰機

作為一款制空中型戰機,殲-10有先天不足,但並不是殲-10的錯,也不是當年設計師的短視。近年來,我空軍戰略從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海軍由黃水海軍發展為藍水海軍,任務需求日趨多樣化。讓殲-10戰機在我廣闊的海空疆域,承擔對艦、對地攻擊任務,本來就有點強人所難。有人說,那給殲-10再加個保形油箱,筆者認為恐怕有點困難,因為保形油箱會影響鴨翼產生的渦流,以至於影響到戰機的整個氣動佈局,恐怕很難實現。

空中加油

我軍除了殲-10,還有殲-11系列重型戰機。所以也就不必過於糾纏殲-10的航程問題了,畢竟兩型戰機裝備的數量相當,任務各有側重。殲-10繼續擔當國土防空的重任,兼顧打擊周邊近距離海上、地面目標。同時,大量裝備相對廉價的殲-10戰機,有利於夯實我軍空防一體戰術實踐,培養和保持一支過硬的飛行員隊伍。江山代有才人出,殲-10作為我國第一型國產三代機,已經完成了其使命任務,接力棒交給殲-20、殲-31吧,祝願祖國繁榮昌盛。


紅龍軍團長


如果僅僅著眼於提升航程,不考慮空中加油和副油箱,可以採取如下措施提升航程。

首先,改進發動機,提升其燃油效率。包括改進核心機的效率和採用高涵道比發動機。不過,採用高涵道比發動機帶來的問題就是超音速飛行性能下降。

F16XL

第二,改進飛機結構,增大載油係數。充分利用機翼、機身內容積,儘可能佈置更多的機內油箱;另外,減少機載電子設備重量和機身結構重量,可以裝載更多更大的機內油箱,從而提高載油係數。




第三,增大機翼面積。增大機翼面積帶來的好處可以增加機翼油箱,同時降低機翼載荷,也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飛機可以採取更經濟的速度巡航飛行,作戰距離更遠,但是機動性則會大大下降,那就不是戰鬥機了,只能稱為戰鬥轟炸機。


F16XL強悍的掛載能力和大航程可以與重型的F15競爭

F16XL的最大航程可以達到4590公里,掛彈點達到17個。J10也可以沿著這個思路改進下去。

【感謝關注與閱讀 圖片源於網絡 鶇飛天】


鶇飛天


其實殲10的航程可能會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遠。

以大家比較熟悉的,相對公認為載彈量、航程比較遠的蘇30MKK/2為例,由於空重比蘇27更大的原因,其最大航程下降到了3000公里,最大作戰半徑也下降到了1300公里左右;即使是蘇27SK,其實也不是最早的最大4000公里的航程,而是3650公里。載油量非常大的蘇35,內油達到了11.5噸,但最大航程也只有3600公里。而殲10,最大航程則達到了3000公里,最大作戰半徑達到了1250公里左右。所以,殲10的航程跟蘇30MKK基本是一樣的,近嗎?

如果再進行多次空中加油,殲10系列的作戰半徑甚至可以增加到2600公里(中航展示數據),是不是有點難以想象的大?

其實作為一款單發中型3代機,這個航程、這個作戰半徑,已經夠可以了。美國目前所依賴的F-35戰機,其中飛得最遠的F-35C,內油作戰半徑也才1100公里;而我國的FC-31,則為1200公里以上。

殲10系列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繼續增大航程,比如在機翼上方加裝保形副油箱,或者增大機翼下副油箱的體積。不過,保形副油箱在空戰中會帶來不少的死重,是一個取捨問題。目前殲10系列機翼下副油箱的容積只有1700升,繼續增加到國際上流行的2000升甚至更大也是可以的。

看看殲20這副油箱掛載

當然,是否為殲10研發、配備更大體積的油箱,也是看軍隊的需求和取捨問題。目前來說,殲10系列還是以制空為主,但對地攻擊能力、對地攻擊任務量在逐漸增加。後面,殲10系列繼續增加航程,增強對地攻擊能力,應該是必然趨勢。


晨曦談兵


殲10的設計尺寸就在那兒放著,解決的辦法都是各國常用的,無非就三種,攜帶副油箱、增加保形油箱、空中加油。當然,還有一種就是放大尺寸,不過那就成了一種新戰機了,所以這種不可行。

攜帶副油箱,殲10可同時攜帶1個800升和2個1600升副油箱,最大航程不低於3000公里。這個時候,殲10可以攜帶4枚中距彈和2枚格鬥彈,執行1000-1200公里半徑的對空作戰;或者掛載4枚500公斤或8枚250公斤炸彈,外加2枚格鬥彈,執行1000公里半徑的對地攻擊任務。

增加保形油箱,殲10早就進行過論證並進行了風洞試驗。但是試驗發現加裝保形油箱後,超音速飛行阻力明顯增加,而且由於殲10是鴨式佈局,鴨翼產生的脫體渦在經過加裝保形油箱後的機身(翼)表面時會產生較大變化,需要對飛控進行改動。相比之下,採用常規佈局的F-16加裝保形油箱就基本不存在這類問題。實際上,殲10可用於安裝保形油箱的空間並不大,保形油箱所能裝載的油量也不多,2個保形油箱總油量也就1噸左右,沒有多大意思。而且為增加這點油,殲10除了付出氣動設計、飛控等方面的複雜度,還會帶來結構重量明顯增加(保形油箱不可拋棄)的問題,如果不換推力更大的發動機,那麼殲10的飛行性能、機動性就會嚴重下降。所以,保形油箱增加航程對殲10是最不可取的。

空中加油增大航程是一個很有力的辦法,但空中加油對於不同機種間的組織、協調、安全保護、加油空域的設立以及飛行員的技術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像殲10機內油量本身就不大,要飛遠就需要進行多次空中加油,實際應用明顯不如攜帶副油箱方便。

所以,在綜合考慮之後,殲10還是常常掛載副油箱來增加航程。其實對於殲10增加航程這件事,還要放在空軍整個作戰體系裡來看。現在重型戰機數量可觀,性能也越來越好,沒必要苛求殲10也達到重型機的遠程能力。不同機型有不同的定位,殲10發展到C型,也仍然是堅持對空優先,適當增強對地能力,所以對航程並不用變態般的追求。(S)


聯合防務


殲-10航程不遠?拜託,殲-10是單發中型戰鬥機,不是雙發重型戰鬥機,不要試圖去拿殲10跟F-15、Su-27這類戰機比航程。

有些人總喜歡比表面上的參數而不去看最根本的定位問題,殲10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9.2噸(殲-10A),他只是單發中型戰鬥機,與美國的F-16是同級別的(F-16C Block 50最大起飛重量19.2噸),所以要比就跟美國的F-16比比啊。F-16 A/B block 15機內燃油最大3.2噸,殲-10機內燃油也是2.9-3.3噸,二者機內燃油作戰半徑也都在800公里左右。所以殲-10的並不是什麼航程不遠,他是在同類機中是正常水平,而且在制空任務中直徑夠了,別忘了上面還有殲-11和殲20這兩種重型機。如果非要把殲-10去跟F-15、蘇-27的1300+作戰半徑相比,那麼真是選擇性的看不見這兩種是30噸+的雙發重型戰鬥機,那就應該問問如何解決你家轎車如何解決載重量比不過半掛。

如果硬要提高殲-10的航程問題,有這麼3種辦法(其實不光是殲10,別的戰鬥機也就是這些辦法):

1.空中加油。殲-10系列戰鬥機都是配備受油口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這樣就等於在天上把機內油箱再次填滿,航程自然增加。

2.加副油箱。下圖為殲-10吊3個副油箱+4枚空對空導彈,這種組合可以執行遠程截擊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殲-10的作戰半徑可以上升到大概1300公里,如果不帶武器直掛3個副油箱那麼航程可以達到3900公里。

其實上述兩種辦法已經足夠殲-10用了,殲-10本身偏向於制空作戰,帶副油箱能到1300公里的作戰半徑已經能夠滿足殲-10的任務需求了。如果用於對地攻擊,那麼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本身也掛不了多少對地攻擊武器了。況且我們有飛豹、殲16這類專業用於對地對海打擊的戰鬥轟炸機和多用途戰鬥機。

還有一種保形副油箱,但是這種副油箱屬於跟機身融合的,並不是像副油箱那樣直接拋掉的,所以如果殲-10增加保形副油箱那麼空重也會增加空重,在制空任務中可能有點吃虧,還不如考慮使用複合材料或者增大機內燃油。保形副油箱在F-16上應用比較廣泛。


雛菊西瓜Peterpan


殲10已經非常優秀了,從A到C,從三代發展到三代半。作為一款中型戰鬥機,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戰鬥機。在國家戰略中,作為防禦武器,是非常合格的,何必要強人所難呢?

目前關於殲-10戰機航程,當然是軍事機密,但作為外銷,必須介紹數據,最大轉場航程2950公里,作戰半徑1250公里。殲10機內載油為2.9噸,最多可攜帶3個副油箱裝載3.3噸燃油,總體燃油裝載量6.2噸,這就是滿油起飛。作為防禦,每架戰鬥機可以互相交替,因為地面有中國的機場。

當然還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空中加油,中國已經掌握了硬性加油和軟性加油兩種方法,因為殲10有空中加油裝備,現在主要是軟性加油。另外一個就是增加保形油箱,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保形油箱會增加死重,就需要增加動力,這點現在中國有些難度,再有5年時間肯定沒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保形油箱雖然能保形,但不如不增加,肯定有影響。關鍵是,中國真的不需要,因為中國有重型戰鬥機。

假如殲10戰鬥機走向國際市場,有什麼要求,中國都可以做,滿足客戶要求肯定沒問題,不論成飛還是沈飛,他們都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大志遠思想空間


解決不了,也不用解決。

一般而言,增加戰鬥機航程通常有3個做法:掛副油箱、空中加油、掛保形油箱、。

就制空任務來說,殲-10在掛3個副油箱、4枚PL-12/15、2枚PL-10的情況下,作戰半徑也能達到1000公里左右,這已經足夠了。而且殲-10還有空中加油能力,因此殲-10目前的航程還是和匹配他的作戰任務的。

當然,掛副油箱會佔據飛機寶貴的重掛點。尤其是殲-10,受原始設計的影響,機腹下的4個掛點沒法掛大型武器,尤其是空面武器。僅有的翼下4個掛點還得空出2個來掛副油箱,實在有點可惜。因此,很多戰鬥機會選擇加裝保形油箱,將掛點空餘出來掛載武器,比如F-16I。

但是,加了保形油箱之後,飛機就相當於憑空突出來一塊,飛行阻力增加。如果發動機的推力足夠且有冗餘,不然的話飛機的機動性會有很大影響。很不幸的是,殲-10設計之初就沒考慮過這事。當時的想法就是極盡可能的壓榨發動機的潛力,力求提供飛機的機動性。因此,如果這個時候給殲-10加上保形油箱,殲-10的飛行品質絕對下降。事實上,就算是F-16I,加上保形油箱之後,機動性明顯不如原始機型。只不過,加了保形油箱的F-16I主要用於對地攻擊,機動性下降一點也無所謂了。

但是,在有一大票殲-16和飛豹的情況下,還需要殲-10去玩對地攻擊嗎?腦子有包啊?


林哥講武堂


殲10猛龍戰鬥機是單大推的中型戰鬥機,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也就是說殲10的作戰半徑並不需要太遠。

針對遠程目標有蘇27,有蘇30,殲11,殲16,哪個的作戰半徑不比殲十大?非指望這一款單發中型戰鬥機打天下?



殲-10屬於三代半戰機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9噸,屬中型戰機,載彈量在6噸到8噸左右,作戰半徑約1000公里,最大航程3000公里以上

(su27最大航程為最大航程 3790千米,殲16最大航程4288千米)(國產戰機的作戰半徑基本全靠猜)


雖然說殲10比殲11小一圈,不過他也少了一個發動機,相應的就降低了油耗,所以說航程不一定會差到哪裡去。

就是有時候需要遠距離執行任務,那麼帶倆副油箱就得了。

所以說猛龍的腿雖然說不算長,但是也沒那麼短。

如果殲10戰鬥機真的面臨嚴重的短腿問題的話,那麼我國空軍自然會像美國空軍一樣使用保形油箱。

是我國沒有這麼做,依舊是戰鬥機在那裸奔,(俄羅斯為了治癒米格29的短腿病。不僅取消了輔助進氣道。還給mig29的後腦勺又加了一塊(一個大油箱。)

不過殲10猛龍戰鬥機想要使用保形油箱的話,只能像f16一樣,安裝在機翼上方

不過如果這樣的話,那真的是醜得令人難以置信。😂


嘯鷹評


目前限制殲10戰鬥機最大的問題除了雷達隱身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殲10的掛載能力不行,這樣即使是再大的航程也是沒有用的,還得回來繼續裝填武器。就是腿再長都沒用,手裡傢伙事不多,還得來回跑。

掛載能力其實還是和發動機也有一定的關係,單發的發動機推力有限,殲10戰鬥機在一開始設計時候就因為推力有限而限制了外掛點。

前面說了,殲10戰鬥機定位空優戰鬥機,基本就是保護國土領空,對於遠距離作戰,那就要交給蘇30戰鬥機甚至殲20戰鬥機,這些重型戰鬥機要載彈量有載彈量,要航程有航程,作戰半徑大!

其實各種戰鬥機有各種戰鬥機的職責,並不能要求每款戰鬥機都要做到全能,每種戰鬥機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可以了,殲10戰鬥機確實是存在一些短板,但是在它定位的使用環境當中,已經是夠用了。所以我國量產了超過400架殲10戰鬥機用於國土防空,成為我國服役數量最多的第四代戰鬥機。

我個人覺得,目前殲10戰鬥機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和雷達有關,也就是雷達隱身和雷達探測,一個是被動的防衛,另一個就是主動的探測。

1、雷達隱身

對於殲10這樣早已經定型的戰鬥機,再大刀闊斧的升級為隱身戰鬥機已經沒有必要,這無異於新研製一款戰鬥機了,所以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局部進行隱身設計,比如在發動機的進氣口進行一些處理,採用DSI進氣道,減少雷達回波。

2、雷達探測

這個說白了就是安裝更先進的機載雷達,早期的殲10安裝的還是脈衝多普勒雷達,搜索距離也就一百多公里,非常有限。針對殲10視力差的問題,所以後續的殲10C或者殲10D,已經開始換裝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這樣才能看得更遠,並且具有多目標的跟蹤和打擊能力。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殲10戰鬥機航程的理解以及對殲10戰鬥機的一點分析,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