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2020年全面小康,廣東怎麼幹?

黨的十九大以來,廣東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解決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戰略舉措,以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工作強度、投入力度,舉全省之力推進鄉村振興。目前,廣東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基本建立,鄉村振興保障力度明顯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初見成效,富民興村產業提速發展,脫貧攻堅成效凸顯。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

廣東如何在歷史關鍵節點凝練廣東改革亮點,

探索廣東發展路線?

如何順利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

“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硬任務?

南方農村報“鄉村振興進行時”欄目邀請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扶貧辦主任顧幸偉同志,暢談廣東“三農”工作的既有成果與規劃部署。

2020年全面小康,廣東怎麼幹?

【工作成效】

96.4%自然村完成基礎環境整治工作

南方農村報: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持續發力,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回顧2019年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歷程,廣東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顧幸偉:2019年,廣東“三農”工作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廣東農業農村形勢持續穩中向好。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工作,強化領導,深化改革,在整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情況下,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有進,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於GDP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這是農業農村展示出來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確實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

二是廣東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廣東以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建設工程、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個十百千萬”工程等為抓手,通過創建示範村,輻射帶動面上其他村,從點到面,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目前,全省96.4%的自然村完成基礎環境整治工作,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98.6%,遴選出廣東省“10大美麗鄉村”“20條精品線路”“50個特色村”等一系列特色美麗鄉村及精品旅遊線路。

三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廣東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總攻目標和現行標準,聚焦重點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突出問題,聚焦穩定脫貧和防止返貧,強化精準施策,創新幫扶舉措,深化改革探索,取得省內省外兩個戰場的決定性勝利。

省內戰場,預計2019年全省有勞動能力相對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560元,累計近160萬相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90%以上的相對貧困村達到出列標準,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省外戰場,2019年共向桂、川、黔、滇四省區提供財政援助資金50.93億元、社會幫扶資金達31.47億元(含捐物折款2.62億元),選派351名黨政幹部、4278名專業技術人才到被幫扶地區開展工作;轉移13.6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到廣東省就業,幫助24.9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就近就地就業;87個縣(市、區、鎮)與93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共有1696家企業與被幫扶地區1823個貧困村結對;引導企業到扶貧協作地區投資企業數491個,實際投資額212.01億元,共帶動貧困人口116.49萬,實現幫扶力度、幫扶領域、幫扶實效的突破性進展。

四是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深化。高質量開展土地確權“回頭看”,完成新一輪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清產核資工作,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陸續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的意見》《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在全省啟動土地經營權流轉獎補試點、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有效盤活了“沉睡資產”,吸引城市要素資源“上山下鄉”。

五是產業振興持續推進。重點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等發展載體,打造“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創建了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產業化、特色種養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在全省創建了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農業縣全覆蓋,帶動123萬農民就業增收。省級財政投入10億多元,建設100個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和1000個專業村,吸引900多家經營主體、21.9億元社會資本投入。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重點龍頭企業達915家(含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6家),農業龍頭企業聯結帶動省內463.5萬農戶增收,培育品牌價值超100億元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個。首創農產品營銷“12221”模式,促進農產品進城出省。

【亮點經驗】

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考核評比機制

南方農村報: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廣東省在補上“三農”領域短板、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上成效顯著,實現了農業發展提質增效,農村面貌日新月異,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廣東在繪製“三農”藍圖上有哪些亮點經驗?

顧幸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不管是領導體制、工作機制還是政策措施上,均體現出省委、省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

領導體制上,廣東省委成立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擔任組長和常務副組長,明確各級書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責任人,並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內容。所有省委常委、副省長分工負責“三農”工作,並分別掛點聯繫一個地市,形成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強而有力的高位推動領導機制。

同時,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設立組織、產業、生態、文化、人才振興和城鄉融合、脫貧攻堅、農村綜合改革、農村金融、鄉村治理等10個專項小組,分別由省黨政領導分工負責。組建環境整治、脫貧攻堅、農村改革、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點任務專班,實行重點任務“四化”推進,即專班專責專業化、數據臺賬信息化、掛圖作戰目標化、改革探索示範化。

政策措施方面,廣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3年取得重大進展、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改變”目標,實行超常規的政策措施,既有長遠謀劃的鄉村振興實施意見和戰略規劃,也有短期攻堅的硬任務實施方案,形成“1+1+N”政策體系。在財政投入上,我省各級財政持續穩定加大“三農”投入,省級財政10年時間投入1600億元全面推進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短板。2018年省級財政鄉村振興資金統籌安排616.8億元,同比增長125.9%,規模歷年最大,增幅歷年最高。

此外,尤其值得大書特書的經驗,是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考核評比機制。這對推進我省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了“指揮棒”的重要作用。2019年,廣東省組織開展2018年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工作,引進第三方評估,將全省所有地市以及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全部納入考核,進行分片分類“打擂臺”,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幹部以及省級項目安排和資金分配優先考慮的重要參考依據,在廣東“三農”工作形成當前良好局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考核工作既促進了工作落實,營造了比學趕幫超氛圍;又推動了基層減負,激發了幹事創業活力,成為省委、省政府力戒形式主義、推動幹事創業的重要典型,得到了中央部委的充分肯定。

【規劃部署】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

南方農村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廣東“三農”工作將如何對錶對標,推動建設全面小康?

顧幸偉: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廣東“三農”要對錶對標的是2004年中央定下的全面小康在“三農”領域的指標,而不是全面現代化的指標。對錶對標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的指標,廣東其實已經完成了國家定的指標任務,所以在實現全面小康上,廣東“三農”領域是沒有壓力的。那廣東正在建設的是什麼樣的小康呢?是高質量、富裕型、升級版的小康。圍繞鄉村“五個振興”,省委、省政府提出“3年取得重大進展”的57項硬任務,這是廣東自提要求制定的更高標準的硬指標,我們當然也有信心完成。

南方農村報:“三農”領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在廣東已經完成中央定下的全面小康“三農”領域指標背景下,廣東“三農”發展還存在哪些需要加強的短板?

顧幸偉: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主要提出了八大類短板,這也是廣東“三農”的短板,但是在更高標準下定義的短板。從這幾大板塊來看,脫貧攻堅肯定是擺在首位的。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東省東西部扶貧協作涵蓋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4省(區)14個市(州)93個貧困縣。尤其是中央提出對深度貧困地區要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這其中就包含了大部分廣東幫扶的地區,因此廣東的任務很重,挑戰依然很艱鉅。最需要加強的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村汙水處理、垃圾清運及農村風貌改善等,教育、醫療保障等農村公共服務也需要加強。

南方農村報:新的一年,攻堅克難任務又有新進展。2020年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後,廣東“三農”工作的重點集中在哪些方面?

顧幸偉:2020年,廣東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著力啃下最後的“硬骨頭”,通過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結合的方式,著力解決穩定脫貧、防止返貧的問題,要轉向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尤其要重點研究如何將解決相對貧困的脫貧攻堅任務與鄉村振興政策相銜接。廣東早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了。我們提出的2277條省定貧困村建設就是探索如何從相對貧困村邁向鄉村振興示範村,2020年要著力研究整體政策和制度的有效銜接。

此外,2020年要重點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四不摘”(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實現“兩個不轉移”(專項資金不轉移、扶貧隊伍不轉移),重點研究如何將扶貧專項資金轉化為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扶貧人才隊伍轉移到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由解決相對貧困轉向實現相對振興。目前廣東正在研究人才下鄉政策及社會激勵機制。從更長遠來看,廣東希望未來能實現扶貧對象按比例確定,同時綜合考慮收入、區域等因素,將扶貧與低保制度銜接,提高低保標準,實現扶貧工作常態化。廣東已經率先全國研究制訂相關扶貧條例。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們將提前部署統籌年度考核和貧困退出評估工作,提前工作步驟,對達標退出的貧困戶和貧困村,加強評估驗收和專項調查,將貧困退出結果及時向社會公示公開,確保穩妥有序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