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讓老百姓“憂居”變“優居”

“自從住進了新房子,也不漏風不漏雨了,生活各方面都比原來方便多了,真的感謝你們。”近日,大和圩鄉樟田村村民鄧月生住進新家高興地說到。

鄧月生是大和圩鄉樟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妻子患紅斑狼瘡等多種慢性病致貧,過去老房陳舊漏雨,為無法修繕D級危房,通過村裡出力獻策和上級補助政策,現在一家人搬進了磚混結構住房,由過去的危房變成了現在的“新居”。新房乾淨整潔,鄧月生也體會到了新生活、新希望。

让老百姓“忧居”变“优居”

在耒陽,像鄧月生這樣的危房改造戶不勝枚舉,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於2009年啟動,至2019年,累計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資金26935.65萬元,完成改造任務18991戶,直接受益群眾8萬餘人,市住建局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全面聚焦4類重點對象,以農村危房改造為抓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基本住房安全問題,緊盯“修誰?怎麼修?由誰修、錢怎麼解決?什麼時間修完?”等環節,我市按照制定的“一戶一策”方案,統一對“四類對象”中的C級危房、D級危房分戶制定了整改實施方案,根據不同改造方式,給予相應的補助資金,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範。

同時,為針對無勞動能力的“四類”對象,我市充分發揮村支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作用,將其納入兜底解決基本安全住房保障範疇,由鄉鎮、村組和駐村扶貧工作隊設法多方籌資,村支兩委統建代建、投工投勞,既節約了農村土地資源,也確保了個別無錢、無勞動力的特別困難農戶能建起新房,有效防止了農戶因建房舉債返貧。

让老百姓“忧居”变“优居”

餘慶街道辦事處的石王村,該村四類重點對象較多,為解決資金缺口問題,化解宅基地矛盾,破解老人精神需求,該村創新舉措,由村支兩委墊資為四類對象實施統一危改聯建,產權屬歸集體,新老對象實行自然交替更換。目前,該村共建設2處20套危改聯建安置房,全處共有小型小戶聯建12處,該舉措的創新也得到了省住建廳的肯定和提倡。

“齊心協力抓危改,凝心聚力保安居...”2019年我市共完成“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323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44戶),已撥付資金6168.4萬。下一步,危房改造領導小組及住建局全局上下將一如既往做好全市“四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清零工作,實現“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的目標,力爭讓老百姓“憂居”變“優居”,齊心協力脫貧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