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這6種運動方法簡單易學!不受場地的限制,能夠鍛鍊骨骼硬度!

骨質疏鬆症的運動方法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因時因地選擇不同的運動,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

1.原地踏步和步行運動

經科學研究證明,骨骼縱向的壓力對於減少骨鈣的丟失最為重要,即外界壓力的傳導方向與骨骼的軸線一致。比如說,下肢的骨骼一般與地面垂直,所以運動產生的力量傳導方向最好也與地面垂直,以達到最佳的療效。根據此原理,有兩種治療骨質疏鬆的運動療法:原地做踏步運動和步行運動。因為不管是原地踏步還是步行前進,人身體的受力都與地面垂直並沿下肢骨骼傳導。這種運動使下肢骨骼受到來自垂直方向力量的刺激,達到緩解骨質疏鬆症的骨丟失的效果。踏步和行走的時間,以及是否可在負重條件下運動,患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健康狀況確定。


這6種運動方法簡單易學!不受場地的限制,能夠鍛鍊骨骼硬度!



2.跳躍運動

因為跳躍時,人的體重沿脊柱及雙下肢向下傳導,使骨骼上受力,對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是很有幫助的。患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跳躍的時間及運動強度。身體狀況相對較差的患者,跳躍時可以扶牆、傢俱、樹木等,避免摔倒。

3.踮腳運動

踮腳運動可增加脊柱和下肢骨骼上壓力,尤其對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柱彎曲(俗稱駝背畸形)的老年患者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可通過踮腳運動,增加脊椎椎體上骨小梁的密度,從而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起到穩定脊柱、較少椎體變形的作用。

具體做法:患者站立位(必要時可以扶牆、扶樹等,以穩定身體),深吸氣後,慢慢將腳跟抬起,將重心移到腳前掌,維持3~5秒鐘後,放下腳跟,同時呼氣,反覆進行10~30次。

這6種運動方法簡單易學!不受場地的限制,能夠鍛鍊骨骼硬度!

4.蹬腿運動

比較嚴重的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可以在臥床狀態下做運動療法。比如蹬腿運動,患者仰臥位,一側下肢屈髖屈膝,到最大限度後,再用力向前方蹬腿,使該下肢快速伸直並放下,雙腿交替做上述蹬腿運動,每次做10~30次,每日做1~2次。

5.登高運動

在經過簡單鍛鍊後,如果患者身體允許,可以逐步過渡到做登高運動。這都可以增加脊柱和雙下肢骨骼上的壓力或負荷,減少骨鈣的丟失。比如登樓梯、登山及利用人造階梯器械進行運動等方式。

6.上肢屈伸運動

不僅要注意脊柱和下肢骨骼的受力外,還得注意上肢骨骼的受力狀況。可以用各種方式活動上肢,例如做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的屈、伸、旋轉等運動,也可以手握一些重物進行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