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囧媽》看了3遍後,發現3個關於寫作的祕密

《囧媽》看了3遍後,發現3個關於寫作的秘密

這個春節除了病毒,最大的幸事是,在家不花錢就可以看電影《囧媽》。

《囧媽》不僅讓導演徐崢成了大好人,從大年初一到初三,我把電影看了三遍,還學會了關於寫文章的技巧。

1.寫文章遣詞造句要求嚴謹,好的語言就是好的裝扮。

電影搞笑又煽情,經典的臺詞,起到了關鍵作用。

娜塔莎是俄羅斯人,在中國學習古漢語。劇中她用了很多成語和詩詞,比如興風作浪、甕中捉鱉、露水姻緣、一丘之貉、物是人非、棄如敝履、頭上三尺有神明、一江春水向東流。

她和徐伊萬在火車上相遇,她說成是露水情緣,她是外國人,不瞭解中國的文化,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起到了搞笑作用。

母親盧小花擔心徐伊萬經常在外面吃飯喝酒,影響了兒子跟兒媳的感情不能生孩子,她訓斥徐伊萬是不是在外面貓三狗四,橫七豎八,做一堆不著四六的事情,最後搞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

這話一出,直戳戳指向徐伊萬的心窩,他在心裡無法接受,甚至會懷疑,父親的死不是喝酒喝死的,而是被母親氣死的。通過這樣的爭吵,把劇情推到小高潮。

這段臺詞通過排比誇張的手法,在語言上達到有氣勢有力量的效果,從而讓母子吵翻。

徐伊萬跟張諾的感情已經走到了邊緣,他說是因為張璐太講道理,在感情裡太講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講道理。

娜塔莎也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只有傷心的人,才能懂得別的傷心的人。

這樣臺詞算得上劇中的金句了,還有很多,就不全部舉例。雖然不能一語驚四座, 聞者起驚雷,但是有很強的共情力,能帶給給人啟迪。

汪曾祺說過寫小說就是寫語言。

寫作的人都知道,何止只有小說需要語言來支撐,任何一篇能好文章都離不開好的語言。這部電影的語言好就好在,該搞笑就用搞笑的語言,該講道理就用講道理的語言,絕不含糊,恰到好處。跟寫文章要反覆打造語言,如出一轍。

《囧媽》看了3遍後,發現3個關於寫作的秘密

2.穿衣服要從裡到外,行文邏輯也得一條條釐清。

在電影中有3條線索,第1條兒子跟媽媽之間的糾纏,第2條丈夫跟妻子的感情糾纏,第3條是工程項目暖霸的利益糾纏。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母子,夫妻和工作的糾葛,每一條都是我們普通人得面對的問題,邏輯也很清楚,一看就懂。

《非虛構寫作課》中講,如果你的作品內容很充實,那麼無論風格多麼粗糙,都會比那些句子精妙卻漏洞百出、思想空洞的作品優秀。

如果你內衣外穿,可以說成是超人,有特色。但是你行文邏輯不清楚,胡亂攪在一起,即使你用了很好的詞語,大家看不懂你要表達的內容,就得不償失了。

《囧媽》看了3遍後,發現3個關於寫作的秘密


3.邏輯確定的同時,層次分明,重點清晰。

從電影的名字叫《囧媽》不難看出,徐伊萬跟盧小花之間的母子情,應該是這部電影的重點。

所以在電影中,徐伊萬跟張璐之間夫妻之情,張璐跟律師,以及納塔莎跟未婚夫這些都是相對次要的,著墨不多。但是在次要中也是有重點的,徐伊萬跟張璐用力相對多一點。

電影從兒子拒絕媽媽的大白糖奶糖、餅乾、方便麵開始,到兒子手機落水,跟陌生女孩吃飯喝酒,母子因為父親的爭吵,再到高潮雪地遭遇大熊的攻擊,直到參加大合唱。一步一步,劇情都是圍繞著母子之間的糾纏來展開的,從輕到重,抓住了觀眾的心。

電影和文章是相通的,邏輯確定的同時,層次要分明,重點也要清晰。如果電影把夫妻和工作都濃墨重彩,那名字恐怕得叫《囧媽+妻+工作》了吧?寫文章也是一樣的,重點抓不住,就得亂成了一鍋亂粥,沒看頭。

《囧媽》看了3遍後,發現3個關於寫作的秘密

4.關於寫作

電影票房高不高,必然有諸多因素影響。而一篇好文章就需要有美好的語言,流暢的邏輯,突出的重點。好的邏輯是整篇文章的骨骼經脈,而語言更像整篇文章的血肉皮膚。俗話說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而好文章在於多寫,我們先從打基礎開始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囧媽》看了3遍後,發現3個關於寫作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作 者: 陳澄,痴迷寫文章的小女子,寫吾所想,抒吾所感,自得其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