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本街頭有無乞丐?

燕跡888


乞丐,是以乞討為生的流浪者。雖然日本存在很多無家可歸者,但是基本上都不會以乞討為生,一方面日本有著較為良好的福利保障制度,且日本政府對於乞討現象也有約束。另一方面,日本人普遍認為勞動換取回報,不樂於乞討的方式謀求生存。



日本在二戰後由於經濟發展迅猛,所以擁有大量的工作崗位供大於求,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高速發展期間,儘管存一定數量的貧困人口,但是無家可歸的流浪現象卻是非常罕見的,因為絕大部分都擁有一份較為穩定的工作收入,至於乞討現象則幾乎更是不存在。


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被戳穿後,發展陷入停滯,很多原本的低收入和無資產的人破產後造成無家可歸,在這一階段日本街頭開始出現流浪者,儘管日本政府一直不承認本國有流浪漢,但是最終隨著人數越來越多,才開始承認並認真對待流浪者福利問題,並且在2002年通過了《支持無家可歸者特別法》,並開始調查流浪漢問題。



根據日方相關調查顯示,截止到2016年,日本仍然擁有近萬名流浪人員,而這部分人員平均年齡在57.5歲,基本全都是單身。由於在日本35歲以上單身人士很難離職後再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所以這些沒有資產的人失去工作後,基本上只能依靠流浪度日。


不過這些人雖然流浪,但並不會乞討,這主要與日本的文化與福利有關。



從文化角度來看,日本人在島國文化形成過程中,形成了偏執的民族性格,所以日本人通常給人的感覺是偏執、固執和羞恥心強,這就導致他們寧肯折騰普遍不願麻煩他人,而且對於不勞而獲十分的厭惡。可以說乞討行為在日本基本上不會存在,一面是自身自尊心強拉不下臉,另一方面就算拉下臉來也要不到錢。


於是經常發現,這些流浪者寧肯夜裡搶在垃圾清理車工作前出門撿生活廢品和垃圾換取生活費用,也不願意領取日本政府提供的福利費用和乞討。



當然對於一些急需救助的流浪者來說,如果喪失工作能力,又拉不下臉乞討,就不得不依靠政府福利來維持生存。根據日本相關法律規定,日本各級政府有義務建立收容所救助無家可歸者,且設定了相應的福利計劃,甚至提供臨時住所或者工作機會。而在日本民間領域,也有一些組織提供臨時性的幫助。


所以日本人偏執文化和日本政府的福利支持,使得原本規模不大的流浪者人群不會也沒有必要選擇乞討謀生,更何況日本社會普遍鄙視不勞而獲,即使乞討也不一定有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