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現在在醫院掛專家號的時候,醫生總是匆匆看一下就好了,對此你怎麼看?

可愛的訾秋


有過就醫經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掛專家號,幾分鐘時間,沒幾句話就被打發了,感覺自己沒有被重視,心裡總是會有些許的不快。

上次因皮膚病,在某三甲醫院掛了專家號,我是35號,等了近三小時終於輪到我了。醫生讓我詳細說發病過程和用藥情況,又問了幾句,她說沒事,好治,然後開了個處方,讓去藥房或者去外面的藥店買藥。我說藥怎麼用法,她手一指,你問她。旁邊有個年輕醫生,詳細告訴了我每種藥的用法用量。整個過程不超過3分鐘。這麼快就看完了,是不是醫生不認真,我就坐在外邊觀察了很長時間。發現大部分患者都是2-4分鐘看完,少數的人時間長一點。

她一上午有52個號,中間還有人不停地插隊,那些大部分是檢驗報告出來後讓醫生看結果的。直到12點10分還有好幾個人在等,全部看完應該要到12點30分。估計回家吃午飯要1點鐘,一上午緊張的工作太不容易了。

醫生8點上班,12點下班,一上午240分鐘的工作時間。她要看52個病人,加上20個病人返回來看結果,就達到70人次左右。平均每個病人不到3.5分鐘。前提是一上午不能出去,不能接打電話,不能上廁所,不能耽誤一秒鐘。不體驗不知道,這樣的工作真的不容易,說實在的我做不到。

因為工作量太大,她們真的是爭分奪秒,並不存在半點敷衍。萬一遇上一個疑難雜症,耽誤上10分鐘,就不得不往前趕時間,需要多少個病人才能趕回來。簡單病情2分鐘,患者感覺沒反應過來就已經看完了,容易引起不滿。

如果門診量減少一半,醫生的工作量就會明顯減少,患者也會有更多的滿足感,這樣不是挺好嗎?但現實是不允許的,醫院要創收,要利潤,當然希望病人越多越好,這樣就給醫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一次真實的體驗說明,醫生是認真負責的,她們需要照顧到所有的病人,看病時間長短是由病情來決定的,常見病就診時間就會短點,而疑難問題就會時間長一點。

相互理解吧,各有各的難處。

 


綠草如風


我是肺癌患者,做完手術後,親人,朋友們都勸我中藥調理一下,聽人勸,吃飽飯,本著這個原則,去省裡最有實力的三甲掛了專家號,等待一個星期,才輪到我看病,進去等待叫號,好不容易等到我了。抬頭一看,不對啊,有二十歲的專家嗎,還是主任,我訊問,您是主任專家嗎,肯定的告訴我,我不是,但要看專家先過我這關,沒辦法,老實上交病歷,既不問,更不檢查,只把病歷抄寫了一遍,送到專家處,你是?號,得病多久了,用的什麼藥,片子都不看,唰唰唰,新鮮藥方出爐,回去吃一個月的中藥,下月再來,這是看病嗎,中醫的望聞問切,全還給老祖宗了,沒用了,只需要西醫的檢查報告,再加一大堆有用,沒用的好幾千的中藥。回家吃去吧,既吃不好你,也吃不壞你,既使有問題,也跟專家沒關係,因為他開的藥大多不治病,以調整為主,能有問題嗎,四十元的掛號費,換了三句話,用時三分種,包括開方,這就是掛專家號的體驗。


渡鶴影1


也不要迷信專家,有一次我的家人病了,花費了100元掛號費,結果都得到9點了來了一個哆哆嗦嗦老人家,電腦也不會用,通過這個看病的真是案例,我現在看病絕對不找老頭這樣的專家。

實在是受用不起。現在醫生看病都是平檢查結果看指標看病。

不過也真有負責任的好醫生 為病人兢兢業業服務,這樣的好醫生也大有人在。


雨中送傘


本人胃病吃西藥3個多月不頂用還越來越厲害,最後2甲醫院讓住院,全身檢查就差血管沒查了,最後不敢說到底為啥,出院去3甲醫院消化科,消化科專家病情給人家一說,人家吧檢查報告就都瞄了一眼但每張都過了一遍,我還以為沒看,人家然後讓再吧沒做的補做,在加個胃鏡,然後說我的是壓力大了,我說沒壓力啊,,最後大夫說沒有重大問題,只能慢慢調養,我要住院,人家就說住院還是檢查一遍,又沒辦法給你處理,拿藥回去慢慢調理,注意飲食,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幾分鐘估計5分鐘都沒,,大夫有啥情況會給你說咋辦都會給你說,就看自己理解的,大夫不會和你在哪裡聊天的,有問題開藥打針,立馬就下單了,其他科問題直接會讓你去其它科,病情複雜會和你多問你下,


死透了107772801


不久前,我因右側頭皮痛而特意跑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找專家診治,連蹲了三天醫院後,專家終於給出了結論——除了血脂和尿酸有點高以外,啥病沒有,我卻為醫院捐了一千多塊錢。

通過親身經歷,我的體會是:

第一,因為人口基數大,病人就多,而大多病人都迷信大醫院的水平高和信譽好,因此,無數病人寧可捨近求遠,也要趨之若鶩。

第二,按照常理,大醫院理應看大病或疑難雜症的。但事實上,很多小病或沒病找病之人(如我等),卻佔據了不少寶貴的醫療之源。

第三,當病人越來越多,醫療規模卻未能同步放大,這才導致越大的醫院,每天都會出現春運的場面。而那些較小的醫療機構卻門可羅雀,那些稍微有點能耐的醫生,也是能跑就跑了。

第四,當大醫院人滿為患之時,病人也都變成了流水線上的產品。再加上專家們的水平都”特高”,根本無需望聞問切,只需在電腦上開各種檢查單子就行了。給我的感覺,相當於是機器在看病。醫生只要能看懂各種檢查單據,就能坐在專家門診。

第五,因為專家號每天都是有額度的,而且專家很少有太年輕的,為了儘快完成當天的工作,他們在看病人時,自然是能提速就提速,恨不得一兩分鐘就看一個,哪還有閒情逸致問東問西啊!再說身體也吃不消啊!據說那些慢性子、性格又內向的人,自從當了醫生後,性情全都大變了。

第六,現在醫生的責任心已經大不如前了。聽診器也不掛脖子上了,血壓也不給量了,只因為醫院擁有大量的先進設備,就像是一座座大工廠一樣,所有醫務工作者都變成了各種機器的“操作工”。但只有那些外科醫生每天累的像狗似的。與此同時,醫院又都像是“大白鯊”,鯨吞蠶食著”大魚和蝦米”。醫生看的病人越多,醫院的收益就越多,醫務工作者的收入自然就會越高。

由此可見,醫生不提速能行嗎?


怡人之人148633009


專家號=排隊時長

看病時長=消費體驗差

面診時間長短=診病態度和診病質量

這種概念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現,我的號就是問題中的專家號,確實需要提前掛號,等待叫號,有時候因為患者太多,需要從早到晚一直面診,我的年紀也不小了,身體確實吃不消,別的時間還排滿了手術,但我的精力畢竟有限,我只能看很少一部分患者,所以有的患者需要按照掛號順序等一段時間,這有什麼不合理嗎?

至於說“匆匆看一眼”,這個我詳細的說明一下,我來說一下我面診一天的工作狀態,我每週一出診能看50-70左右的患者,請大家估算一個時間問題,有的患者是帶檢查結果來的,有的沒有,所以有些患者並不是說看一次就可以的,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還需要在看一次,根據檢查結果來制定治療計劃。平均一個患者是3-5分鐘的情況下,70個患者就是350分鐘左右,其中有些患者可能因為年齡原因,導致病情描述不清或語速過慢,還有一些需要查體的,我知道患者想要聽到詳細的病理、病因、治療及未來可能出現的發展,但這是不可能的,就拿一名胸痛的患者來說,在他的眼裡只是一個胸痛,如果想要將我上面這些東西全部講明,可能得需要半小時左右,如果每個患者都花費半小時,可有想過醫生一天能看幾個,越是專家號可能越不會說這麼多。

那為什麼每個患者面診時間不長呢?

主要原因是,沒有必要!患者說完所有的症狀,醫生就能判斷出患者到底是哪個部分出現問題,或者輕或者重,輕的患者給出建議及治療方案,重的開檢查進行確診,如果有近期的檢查報告,我們直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考慮,然後確診,制定治療方案,告訴患者注意事項,就可以結束了,其他的也沒有必要和患者說什麼。

醫生和患者之間需要的是相互理解和將心比心,而不是相互質疑,希望大家相互理解。


羅民教授


那啥,我是一個年輕的老人,也是一個患癌腫瘤並且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2018年走過十一年時間。許多人願意說它是抗癌的歲月,然而我更把它分享成相遇了更真實自我。讓我更加接近自己生命的呼吸,知道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他人,是生命自然法則。

說說我年未複查看病,找專家看病的三分鐘對話,(二個月複查結果及做檢查漫長時間等待)三分種也許是一種奢求,然而對我足夠了。(僅我而以)

在我輕輕推開醫生門診房間門的瞬間,我以最輕鬆語言快速說活:“看病掛號等待二月了,我等你看病,花都謝了”,大夫抬起頭看見我說“再不來我都要退休了”,我說“咋呼退休,你不能走,要走我就移民了”,大夫說“去哪兒”,我說“去澳洲唄”,大夫說“去哪兒幹嘛,也不生產藥,看病等半年”我們一邊聊著,做完了檢查,看看幾頁體檢報告,收拾完報告又還給我。我只問了一句,“咋樣”,大夫只是說了一句,“你那麼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沒事”,說話間後面的患者已經進來了。我覺的我連三分鐘都沒有。好像是來看老朋友,和過去自己去告別。

看病不在時間長短,重要是明確無誤診斷,確定專科醫院專科大夫的真實規範治療。自己是生命主人,有權知道病情真偽。對大夫,對於大部分從醫大夫,我選擇相信,只有相信才能配合。醫生是不是天使(當然也有不良的)所以是自己要有慧心明智判斷。不亂投醫。對生病努力感動的人,也一定會感動和觸及大夫,互相相任,多溝通,共同破解生命密碼,相信奇蹟,奇蹟才會發生。

2018年就要秒走了,生活就是一年一度輪迴四季。生活生命就是不斷的在道路拐角處做出正確的選擇。每一次看病,你的選擇是什麼?需要學習,不是瞬間讀秒,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態度。當需要幫助時,能夠感動自己的人,也一定會良知他人。祝福大家新年健康快樂!




山人品茶


我到寧波東部李惠院看甲狀腺走進還沒坐下說一句話就好出來了叫我查一大堆後來叫我動手術動好了查房也不來查出院了我著急去找問他是動的這麼樣他不耐煩隨便說一聲就走了我到現在還不清楚到底是動了多少我去問他走了我是跟著問的他腳也不停下來我後悔為什麼找樣的專家還是個女醫生


手機用戶73550295827


專家也有不一樣的,我媽媽糖尿病多年,曾經看過一個國內知名的內分泌專家,進了病室就是一臉的不耐煩,還沒說上三句話,就打斷你刷刷刷開了一堆檢查,檢查完了也不跟你說三句話,直接刷刷刷就開藥,問什麼也都是不耐煩。

後來又看過一位其他的女專家,也是我們國內糖尿病方面知名的專家,但是人家完全不一樣,非常仔細的詢問了病史,而且重要信息都詳細記錄在病歷上,一點兒也沒有不耐煩的神色。

在看了我們的檢查之後,這位專家幫我們詳細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情況,以及應該用哪種方法治療,各種利弊的分析,讓我真的感覺到如沐春風,而且還允許我加了她的微信,有情況的時候可以找她。

其實專家真的很辛苦,畢竟大家都想要看專家號,所以每天也是會遇到很多麻煩的病人,不過專家還是不一樣的,有的專家的確是脾氣大門檻高,而有的專家,在精於專業的同時,自身修養也是一副大家風範。

所以我覺得,對於專家我們也不應該認為都是看病敷衍了事的,還是有很多專家對待病人很認真,也很溫暖,作為醫生,我打心眼裡仰慕這樣的專家,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她們那樣。作為病人,我打心眼裡感謝這樣的專家,遇到她們是病人的福音。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這個問題我說兩句大家參考。

先講一個冷笑話,或者叫做故事吧。這個故事說,在美國,有患者牙疼需要拔牙,牙醫一分鐘時間就乾淨利索的把牙拔掉了,然後,患者去繳費,結果發現要五百美元,於是,這個患者很氣憤的指責牙醫說:你真是黑心!你只用了一分鐘時間,就要賺我五百美元,你太黑心了吧!?

然後,牙醫微笑著說:哦,那我也可以用一個小時慢慢拔,甚至是你說用多少小時我就用多少小時的拔。不過,問題是你願意嗎?

這個故事、這個冷笑話雖然有很多版本,但我想其中表達的道理不難懂吧?醫生當然可以用一個小時而不是一分鐘把牙拔下來,反正折騰的是你,遭罪的也是你,對不對?但問題還是:折騰你,讓你遭罪一個小時而不是(技術熟練乾淨利索的)一分鐘,你真願意麼?

事實上,很簡單的道理,同樣的工作,“一分鐘”就能完成的才叫專家,一分鐘完不成,“一個小時”才能完成的那叫效率低,那不是專家。

可是,就這麼簡單的道理,現在也出問題了!竟然也出問題了!有人非要專家一個小時才能給他看清楚病,一個專家五分鐘乾淨利索的看清楚病,反倒成了罪過了。

其實大家想一想,你去醫院幹什麼的?你覺得醫院是尋找到快樂的地方麼?一個只要腦子沒進水都能明白的道理,你的目的要是是尋找快樂,那應該買票去看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的相聲據說一張票要上千塊錢了,那能給你帶來快樂,你可以多聽會兒,讓郭德綱先生返場又返場的多聽一個小時。

但是,要是你去醫院尋找快樂,想著在醫院裡也能和聽郭德綱先生的相聲一樣哈哈大笑,心情愉快,那你不覺得自己的腦子出問題了麼?!

很顯然,你去醫院是看病的,不是去聽相聲的!這種幾乎是廢話的道理很難懂嗎?因此,一個專家五分鐘時間就能完成特定的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你的疾病,那就是個好醫生,而且這才是“專家”,如果反過來,其他專家五分鐘就辦完的事情,你的專家折騰了半個小時也沒弄完,那你覺得這個專家折騰誰呢?折騰的是誰呢?

這裡還有個問題是:很多人希望專家能耐心的給他解釋清楚自己的病情。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專家根本就不可能給你講清楚疾病的。想一想,一個人上醫學院,最少五年,然後再規範化培訓,再考醫師證,等等,努力學習好多年,甚至十幾年之後,剛進臨床時還是個沒有臨床經驗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低年資醫生呢,人家努力好多年都未必行,你就靠著專家給你講幾個小時(假設專家有這麼多時間的話),你就能聽明白了?那你是不是太聰明,太自以為是了?!

好了,其實道理真的不難懂,去醫院不是去聽相聲的,去醫院是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用最少的時間成本來解決問題,肯定優於耗費更長時間解決同樣的問題。專家之所以是專家,就是因為有本事“一分鐘就把牙拔下來”,而不是“一個小時的慢慢拔”。


就說這些吧。上面的內容供題主和大家參考,感謝閱讀,拋磚引玉,歡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