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時任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的杜預為了促成晉帝司馬炎下定決心伐吳,上表大陳伐吳時機已經成熟。他奏摺末尾特意提及武昌,並表達了對孫皓可能遷都武昌,導致伐吳大計無法成功的憂慮。

“若今中止,孫皓怖而生計,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諸城,遠其居人,城不可攻,野無所掠,積大船於夏口,則明年之計或無所及。”《晉書.杜預列傳》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對於武昌的戰略意義,杜預心知肚明

當時晉朝立國十五年,中原不聞戰事已經數十年,兵甲完備,府庫充盈,國力十分強盛。而偏安江東的吳國,昏君當道,政治黑暗,上至丞相張悌,下至市井布衣,都知道國家離覆亡之日不遠。在強弱懸殊如此巨大的局面下,一代名將杜預仍然對吳國西都武昌如此重視,並將孫皓是否遷都武昌上升到決定戰爭勝負的高度,武昌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悌曰:“吳之將亡,賢愚所知,非今日也。”《三國志.吳書.孫皓傳》

武昌建城立都始末。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剛剛偷襲荊州得手的孫權,為了防備劉備復仇和北方曹魏,決定將治所遷往鄂縣(今日湖北鄂州),取“以武為昌”之意,改名武昌。並將臨近的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五縣納入管轄,設立武昌郡。並於同年八月修建武昌城。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在曹魏和蜀漢的年號裡面各取一個字,改年號為黃武,定武昌為吳國國都。坐斷東南,開啟了孫吳數十年國祚。

二年四月,劉備稱帝於蜀。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八月,城武昌。《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晉時武昌郡位置

武昌所處之地,極具戰略意義。

漢時荊州分為七郡,南陽、南郡、江夏位於長江以北,長沙、桂陽、武陵、零陵位於長江以南,州治為南郡江陵(今湖北荊州)。江陵作為荊州第一重鎮,地處江漢平原腹地,緊鄰長江,交通便利,物產豐饒。漢末天下大亂,荊州刺史劉表就是坐鎮江陵,北守襄陽,保得荊州一境平安。

孫權偷襲荊州得手後,雖佔領了荊州大半地區,但地處荊北的南陽郡依然被曹魏牢牢控制。南陽郡治所襄陽與江陵之間,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無險要可守。位於長江北岸的江陵城已出在與曹魏對抗的前線,失去作為一個政治中心最基本的條件。

江東習水戰,而缺戰騎,在陸地戰場上無法與北方騎兵對抗。因此,孫權的戰略方針一直是“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時孫權的疆域已經西抵三峽,東臨大海,連綿數千裡。既要保障老家揚州安全,又要鞏固荊州的勝利果實,孫權急需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他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了荊州東部江夏郡鄂縣。

在孫吳千里長江防線上,武昌的位置居於正中。其東面是面對蜀漢與曹魏襄陽軍團的荊州防線,其西面是面對曹魏淮南軍團的揚州防線。將國都設立與此,可以兼顧兩處。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坐擁千里長江,孫權急需找到一個強有力的控制點

在荊州防線上,武昌與地處江北的江陵形成掎角之勢,可以牢牢遏制住駐紮襄陽的魏軍,保護荊州南部腹地。武昌城池位於長江南岸,比之江陵更易防守。距離連接襄陽的沔水很近,可隨時派水軍沿沔水北上,進攻荊北,對曹魏防線造成壓力。武昌在荊州防線上,是一塊進可攻,退可守的寶地。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時梁為小將,未有知名,乃越席而進曰:“臣聞香餌引泉魚,重幣購勇士,今宜明樹賞罰之信,遣將入沔,與敵爭利,形勢既成,彼不敢幹也。使武昌有精兵萬人,付智略者任將,常使嚴整。一旦有警,應聲相赴。作甘水城,輕艦數千,諸所宜用,皆使備具。如此開門延敵,敵自不來矣。”權以梁計為最得,即超增梁位。《三國志.吳書.宗室列傳》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武昌與江陵成掎角之勢,讓襄陽魏軍不敢輕舉妄動

揚州防線上,由於孫吳與曹魏連連交戰,在長江北岸製造了一個縱深數百里的無人區。魏軍合肥以南的據點,只剩下了皖城一處。武昌長江北岸是一片連綿數百里的山區(今大別山),是抵擋曹魏南下大軍的天然屏障。就是鄧艾統兵,也不敢走山道奇襲武昌,因為即便是翻過了山,還得遊過長江才行。 揚州方面的魏軍想要進攻武昌,需要從合肥沿平原地區南下,通過吳軍長江沿線多個重鎮,十分困難。而魏軍倘若進攻揚州防線其他地區,武昌駐軍順流而下,可以很快增援戰區。

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為權所略,徵令內移。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餘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三國志.吳書.吳主列傳》

淮南濱江屯候皆徹兵遠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數百里。《三國志.吳書.孫韶列傳》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武昌北面山區是抵擋曹魏大軍的天然屏障

水道暢通,漕運便利。

漢魏時期,荊、揚二州相對於北方諸州,開發程度較低,漕運所依賴的多是自然水道。武昌毗鄰長江,向西距離連接荊州腹地水道的巴丘(今湖南省岳陽市)約三百里,向東距離連接揚州腹地水道的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不足兩百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孫吳通過遍佈江南的自然水道,可以輕鬆將荊、揚二州的戰略物資向武昌集中。反之,武昌也可以通過這些便利的水道,控制荊、揚二州腹地。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武昌暢通的水道,連接荊揚腹地

土肥民稀,適合屯田。

漢末天下大亂,人口銳減,原由的社會結構被嚴重破壞。其結果是大量的農田荒蕪,傳統的兵農分離模式已經不適合當時的環境。各路諸侯時常要為吃喝發愁,就是連坐擁河北四州的袁紹,其麾下軍隊也需要以桑葚為食。曹操召集流民,於許昌周邊屯田,得到糧食百餘萬斛,成為一統北方的基礎。

孫吳政權與曹魏一樣,也需要興辦軍民屯田,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與曹魏和蜀漢不同的是,孫吳政權是江東本土大門閥聯合從北方避亂而來的北方門閥,共同推舉以武力起家的孫氏所組成的政權。這些門閥擁有自己的土地,擁有自己的軍隊,儼然一個個國中之國。孫權為了團結內部,就必須最大限度的保障他們的利益。在實行大規模的屯田時,就需要避免佔用這些門閥世族的土地。

孫權設置武昌郡時,當地並沒有對孫吳政權舉足輕重的門閥,加之武昌附近湖泊遍佈,水源充足,地勢平坦,極為適合大規模的軍民屯田。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在戰爭時期,糧食永遠是第一位

坐擁銅鐵,江東大冶

吳地自古即以盛產鹽鐵著稱。孫權能夠憑藉劣勢兵力,在赤壁一戰挫敗曹操,也與其強大的經濟基礎密不可分。武昌南面的武昌山盛產銅鐵,孫權定都武昌後,在此修築大冶,生產兵器護甲。直到今日,都有聞名全國的鋼廠坐落附近。

吳主孫權黃武四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斗方,皆南鋼越炭為之。《古今刀劍錄》

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汎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偪迫,而欲送質?《三國志.吳書.周瑜列傳》

戰略位置優越,漕運便利,適宜屯田,又盛產銅鐵。怪不得孫權不顧諸多重臣的反對,也要將都城修建與此。

孫權稱帝不久後,蜀漢派遣衛尉陳震,表明了蜀漢與孫吳聯盟抗擊曹魏的決心。沒有了來自西面蜀漢的壓力,孫權為了平息吳地門閥的怨氣,將國都遷回建業。但留下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駐守武昌,可見對其重視程度之高。其後武昌作為孫吳西都,均由聲望冠絕江東的大將鎮守。

在晉朝發動滅吳之戰前,杜預成功離間了孫吳君臣,造成了包括武昌在內的孫吳荊州防線上將領調換。其後晉朝大軍出征,在攻克武昌之前,吳國軍隊拼死奮戰。攻克武昌後,吳軍諸鎮紛紛投降,吳主孫皓也面縛抬棺請降。從中亦可見武昌戰略意義之重大,說孫權憑藉此城坐斷東南,實不為過。

預既至鎮,繕甲兵,耀威武,乃簡精銳,襲吳西陵督張政,大破之,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戶。政,吳之名將也,據要害之地,恥以無備取敗,不以所喪之實告於孫皓。預欲間吳邊將,乃表還其所獲之眾於皓。皓果召政,遣武昌監劉憲代之。故大軍臨至,使其將帥移易,以成傾蕩之勢。《晉書.杜預列傳》

憑藉此城,江東孫氏坐斷東南七十餘年

憑藉武昌,孫權坐斷東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