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知道,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擊敗曹操,從此奠定了

三足鼎立的局面。

老大曹操要吞併老二老三,所以劉備孫權抱團,最後贏得戰爭。

公元219年,在劉備攻取漢中後,關羽從荊州北上,“水淹七軍”,包圍樊城,兵峰直抵南郡。“老二”蜀國大有一舉擊敗“老大”魏國的氣勢。於是東吳孫權坐不住了,命令大都督呂蒙“白衣渡江”,最後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但是東吳又不是一直跟著魏國的,夷陵之戰後,東吳又迅速與蜀漢修好,共同抵禦魏國。諸葛亮“六出祁山”,孫權也時不時去合肥的魏吳前線,聲援蜀軍。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所以英國人老早就說過了: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也確實,英國人是把這套大國均衡策略玩的最好。

英國是個島國,儘管自己可以遠離歐洲大陸的戰事,但是歐洲大陸任何一個國家崛起,做穩草頭王位置後,那就必然影響英國的利益。

所以英國最希望的就是看到,歐洲大陸至少有兩個勢力相當的國家,相愛相殺,那麼英國就是他們爭取的對象,從而維護自身利益最大化。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英法恩怨。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歷史上為阻止法國崛起,“七次反法同盟”中,每一次都有英國。

當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崛起時候,英國就組織參加了2次。

當拿破崙治下的法國,蒸蒸日上。拿破崙甚至直接結果羅馬教皇的皇冠,登上世界巔峰時候。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英國又坐不住了,就是英國四處鼓搗,先後參與組織了5次反法同盟。

“第六次反法同盟”時期,拿破崙遠征俄羅斯失敗,反法聯軍攻入巴黎,最後拿破崙被流放地中海的厄爾巴島。

“第七次反法同盟”時期,拿破崙逃離厄爾巴島,在面對來圍剿的軍隊時候,拿破崙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士兵們,來吧,向你們的皇帝開槍。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基於拿破崙曾經帶領他們取得種種的榮耀,戰場士兵紛紛倒戈,於是拿破崙建立了“百日王朝”。但拿破崙遭遇了“滑鐵盧”,又一次戰敗,這次他被流放到了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上,最終在這裡病逝。

英俄恩怨。

按說英國參加並組織了7次反法同盟,英法這回樑子結下了,見面怎麼著都都眼紅耳赤地爭鬥一番吧。

但是沒有,英法很快還結盟了。

拿破崙遠征俄國失敗,俄軍反撲,一時間俄國成了“歐洲憲兵”,大有獨佔歐洲大陸,成為“鰲頭”的趨勢。

這時候,英國又坐不住了,夥同法國一起揍曾經的“反法同盟”戰友——俄國。

這就是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由於新式武器的出現,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

俄國黑海艦隊還是使用帆船這樣的原始動力,英法艦隊卻用上了蒸汽機艦船;俄軍士兵還是用老式滑膛槍,英法軍隊卻配備了來復槍,射程是300:1200碼。

這仗怎麼打?最後120萬俄軍傷亡53萬,俄國慘敗。這樣直接引發了俄國國內的革命,農奴制的沙皇俄國開始改革。

由於戰場慘烈,以及戰場醫療條件惡劣,很多士兵不是直接戰場戰死,而是在醫院感染病死,這場戰也誕生了護士的“祖師爺”——南丁格爾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英德恩怨。

英德恩怨,我們很熟悉的,一戰、二戰英法都一起跟德國作戰。我們這裡說兩個條約的故事。

1871年普法戰爭,色當戰役以普魯士(德國前身)勝利告終,普法兩國簽訂了《法蘭克福和約》。其中規定法國向普魯士賠償50億法郎。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普魯士軍隊在巴黎城郊

5法郎是重25克,含銀量90%的銀幣,50億法郎相當於純銀22500噸。清代庫平銀一兩相當於現在的36.9克,純度一般在98%。按此推算,50億法郎相當於清朝白銀7億兩。

我們知道,三十年後,八國聯軍侵華後,要求大清的四萬萬同胞,一人賠償一兩白銀,於是1901年《辛丑條約》規定賠款4.5億兩白銀。

清政府是哀求列強,用國家的煤礦、鐵礦,鐵路等做抵押,花四十年分期賠償。而法國賠償這7億兩,只花了三年時間,當時國力可見一般。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好,普魯士你戰勝了法國,就想要法國的命。那“一戰”法國勝利後,法國也想要德國的命。

一戰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就規定:德國割地,德國喪失13.5%的領土;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德國軍隊不得超過10萬人等等。

所以,當時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一看這條約,氣得直說:這根本不是戰後合約,這只是幾十年的停戰協議。並直罵法國人。

這一系列的極不平等規定,也為日後德國納粹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德國跟法國,他們都身處在歐洲大陸,所以一方戰勝了,都想著把對方踩住,讓對方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英國就不一樣,他需要的是“大國均衡”,英國追求的是在歐洲同時擁有兩個或者以上的強國,這樣他才能在歐洲大陸的強國博弈間斡旋,最後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國干涉還遼。

所以我們看出,所謂的“大國均衡”,其實就是各個大國之間,不想看到利益被一家獨佔,而站出來反對,這根本就沒有正義這一說。

很典型的就是,滿清後期,“三國干涉日本還遼”。

俄、德、法站在自身利益出發,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但是最後清政府是用三千萬兩白銀贖回來的。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老二魔咒。

歷史上,老大打壓老二不遺餘力,老二“出師未捷身先死”似乎成為一個魔咒。

這種做法源自英國,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後,外交政策就是所謂的“光榮孤立”。但一旦英國發現哪個國家成了老二,可能挑戰英國地位的時候,英國就會挑動老三、老四去對付老二。

拿破崙時期,1803年,美國總統傑斐遜以1500萬美元,合8000萬法郎的價格從拿破崙手中“購買”了法屬路易斯安那地區。

我們知道法國當時是拿破崙在位,武力顯赫當世,自然錢也不缺。法國就是在歐洲大陸被英國限制,所以就是要在遠離歐洲大陸地方,支持一個新帝國建立,從而挑戰英國。

於是拿破崙把路易斯安那以低價賣給美國,讓美國西進,成為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國,從而與英國叫板。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所以,美法兩個小夥伴的關係一直是很好的,甚至法國還贈送給美國,美國的象徵——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在法國建造完成,隨後,女神像被拆散裝箱,用船運往美國。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當年的歐盟失敗了,日本成為老二後,1980年代末,東京的一間廁所能買紐約的一棟樓。最後《廣場協議》,日元增值,成就了日本泡沫。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還有個很有趣的故事,就是老大老二打架,老三突然沒了。加多寶王老吉“打架”,和其正突然沒有存在感了,這也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大國均衡,老大是怎麼對付老二的,老三又怎樣夾縫求生?

所以,和平崛起,偉大復興,我們尚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