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為何寧願下野也不抗戰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為何寧願下野也不抗戰

本文摘自:《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作者:楊天石 著,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為什麼寧願選擇下野卻不下定決心抗戰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迅速佔領東北全境,蔣介石的對日政策受到普遍責難。同年12月15日,蔣介石被迫第二次下野。這是蔣介石一生中極為困難的時期。蔣介石其實極其痛恨日本的侵略,但是他為什麼寧願選擇下野,也下不了抗戰的決心呢?蔣介石怎麼也沒料到,他選擇暫時下野會導致國民政府最後的敗退的命運,這不得不說是時也,命也。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蔣介石正乘艦自南京赴江西“剿共”。他迅速感到了事變的嚴重性。21日,蔣介石回到南京,確定了“團結內部,統一中國,抵禦倭寇,注重外交,喚醒國民,還我東北”的方針。這一方針成為蔣介石調整國內外政策的起點。22日,南京市國民黨員舉行抗日救國大會,蔣介石在會上發表演說,聲稱“國存與存,國亡與亡”。同日,國際聯盟決議中日兩國停止戰事行動,雙方軍隊退回原防,聽候聯盟派員調查裁判,蔣介石認為這是外交的轉機,也是對內統一的好機會。

蔣介石依賴國聯,寄希望於“國際仲裁”,但是,日本帝國主義卻不把國聯放在眼裡。24日,日本政府覆函國聯,蠻橫地拒絕調查,聲稱“滿洲事件”不容國聯及第三國置喙,主張中日直接交涉,國聯態度因之軟化,轉而贊成日本主張。25日,蔣介石獲悉有關訊息後,曾有主戰的念頭。當日日記雲:“如果直接交涉或地方交涉,則必無良果。我不能任其鴟張,決與之死戰,以定最後之存亡。與其不戰而亡,不如戰而亡,以存我中華民族之人格。”他準備將首都遷到西北,同時集中主力於隴海路。

蔣介石早年即具有民族主義思想,同情五四和五卅愛國運動。“九一八”時期,痛憤於日本侵略,有準備北上抗日的打算,這是他後來之所以能堅持長期抗戰的思想原因。但是,在很長時期內,蔣介石又怯於和日本作戰。10月7日日記雲:“國民固有之勇氣、之決心,早已喪失,徒憑一時之奮興,不惟於國無益,而且徒速其亡,故無可恃也。而所恃者,惟在我一己之良心與人格,以及革命之精神與主義而已。”由於日本肆無忌憚的侵略,中國人民中出現了愛國救亡的熱潮,但是,這在蔣介石看來,卻只是“一時之奮興”,“不惟於國無益,而且徒速其亡”。

蔣介石靠什麼呢?“惟在我一己之精神與力量”。當然,蔣介石不會認為他個人可以打贏日本,因此,他必然是悲觀論者。日記雲:“成敗利鈍,自不能顧,惟有犧牲一己,表示國家之人格與發揚民族之精神,不能不與倭寇決一死戰。明知戰無幸勝,但國家至此,亦無可再弱,決不至比諸現在再惡也。”11月24日日記又云:“餘不下野,則必北進與倭寇決戰。雖無戰勝之理,然留民族人格與革命精神於歷史,以期引起太平洋之戰爭,而謀國家之復興。”

蔣介石愛惜“民族人格”,準備與倭寇決一死戰,並預留遺囑,其抗戰決心可以說是壯烈的,但又是虛弱無力的。

這一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努力仍然放在外交上。當時,日本政府為了掩飾其侵略行為,欺騙國際輿論,擬訂了一份所謂《中日和平基本大綱》,表面上聲稱“尊重中國領土之完整”,同時則赤裸裸地要求“尊重在滿洲之日本既成條約”。10月15日,蔣介石決定堅決拒絕日方的這一大綱,他和戴季陶及外交委員會商量之後,決定另提《東亞和平基本大綱》以為對抗。《大綱》明確說明東三省是中國領土,但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政策,“共同開發經濟”,企圖利用矛盾,吸引列強反對日本 2 。17日,蔣介石與各國公使談話,表示對日抵抗,不籤喪辱條約之決心。19日,再見各國公使,囑其電告出席日內瓦國聯會議的本國代表及其政府:如國聯失敗,則東方與中國之前途不可預料,望其切實注意。

國聯會議幾經曲折。10月23日,法國外長白里安向國聯理事會提出解決滿洲問題決議草案,限日軍在1月16日以前完全撤兵。24日表決,13票贊成,僅日本1票反對。中國在外交上打了一個勝仗,日本代表芳澤對新聞記者稱:“今日為餘有生以來最痛苦之一日。”3 25日,蔣介石日記雲:“國際聯合會決議,倭寇雖未承認,但公理與正義已表顯於世界。白理安之才能究為可佩,以決議方式甚為得體也。”

通過國聯,進行外交鬥爭,廣泛團結世界上一切反戰國家,在道義和輿論上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蔣介石的這一策略並非沒有可取之處,但是,國聯的決議並不能約束日本,對侵略者,必須還之以反侵略戰爭,才能制止兇焰,維護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曾稱:“事在自強,而不在人助。”但是,他還是過分相信並依賴了國聯。

另一方面,蔣介石面臨國內寧粵兩個政權分庭抗禮的局面。1931年2月底,蔣介石軟禁胡漢民。5月,汪精衛、孫科、鄒魯、陳濟棠、李宗仁等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形成寧粵兩個政權。“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意識到這種分裂的局面必須迅速結束。9月20日日記雲:

日本侵略東北,已成事實,無法補救。如我國內能從此團結,未始非轉禍為福之機也。故內部先當力謀統一。

22日,戴季陶即受蔣之命,前往湯山,勸胡漢民重新視事。23日,蔣介石又派蔡元培、張繼、陳銘樞到香港與汪精衛、李宗仁、孫科等會談,但是粵方卻要求蔣介石下野,蔣介石極為惱火。

11月2日,蔣介石發表演講,聲稱:只要團結能早日實現,任何委屈痛苦,都能忍受。此後,蔣介石一讓再讓。3日,蔣介石召開幹部會議,決定與粵方“無條件合開”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解決黨內爭端。

11月12日,南京方面以“團結內部,抵禦外侮”為主題,先行召開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7日,蔣介石決定統兵北上抗日,以此表示“對內退讓,又欲使本黨挽救對民眾之信仰,非使代表放棄選舉競爭,誠意與粵方合作不可”。當日,蔣介石派陳銘樞赴上海邀請汪精衛來京主持會議。11月19日,蔣介石召集中央幹部會議,決定全部接受粵方所擬中執、中監委員136人名單,蔣介石的這一意見為四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1日,會議通過“追認恢復黨籍案”,承認在不同時期開除的李宗仁、李濟深、白崇禧、馮玉祥、顧孟餘、汪精衛、閻錫山等314人的黨籍。蔣介石作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風格的發言。他說:“以前黨員之叛變,使黨國益陷於艱危,皆非為中央與政府,而獨為中正一人之故。故從前一切錯誤,皆由余一人任之。”22日,會議閉幕,蔣介石自覺度過了對內的一個“難關”,日記雲:“增加奮鬥勇氣不少,令人發生對黨國無窮之希望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蔣介石與粵方矛盾已深,緩和與化解都需要時間,蔣介石11月22日的日記顯然過於樂觀了。

在內外交迫的情況下,蔣介石不得不考慮自己的進退問題。

本來蔣介石想通過召開“國民大會”,是以民主的辦法解決矛盾;“改為軍事時期”,“聽命餘一人”,是以獨裁的辦法解決矛盾。然而這兩點當時都不可能做到,蔣介石想來想去,只有下野了。12月22日,蔣介石不顧出任監察院長的許諾,乘機離寧。

蔣介石返里後,曾進行反思,12月24日日記雲:今次革命失敗,是由於餘不能自主。始誤於老者,對俄對左,皆不能貫徹本人主張,一意遷就,以誤大局;再誤於本黨之歷史,容納胡漢民、孫科,一意遷就,乃至於不可收拾;而本人無干部、無組織、無偵探,以致外交派唐紹儀、陳友仁、伍朝樞、孫科勾結倭寇以賣國,而先事未能察覺。陳濟棠勾結左桂各派,古應芬利用陳逆,皆未能預為防制,乃遂陷於內外夾攻之環境,此皆無人扶翼之所致也。

“老者”,應指孫中山。蔣介石這一則日記批評了包括孫中山在內的許多人,而且將“革命失敗”的原因歸結為“餘不能自主”,這是一句反映蔣介石個人思想的高度性格化的語言,不過,這並不是他“失敗”的真正原因。前文曾談到,“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有開始調整國內外政策的動向。這一則日記說明,他的思想認識還遠遠落後於現實。真正將國內外政策轉軌到對日抗戰上來,還是幾年以後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