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這個2月最大的瓜,恐怕要數“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

由於“個別粉絲的極端行為”,一夜之間,肖戰成了眾矢之的。個人遭抵制、代言被封殺……

最新“戰況”是,網友開始找他代言的品牌方及參演劇集投資方“開紙質發票”,通過給金主“添麻煩”的方式,讓肖戰的個人品牌貶值。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這些肖戰的粉絲到底做了什麼,讓同人圈乃至路人網友氣到如此地步?

事情是從一篇同人文《下墜》開始的。

相信大家都聽過《陳情令》,這部由肖戰、王一博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耽美小說《魔道祖師》。也是因為這部劇,演員肖戰迅速走紅。

同人文《下墜》則是《陳情令》的“真人cp衍生”小說,發佈在知名同人創作平臺AO3(archive of our own)上。小說的兩位主角,分別是一名男高中生(以王一博為原型)和一名生理性別為男性,卻存在性別認同障礙的髮廊妹(以肖戰為原型)。

而髮廊妹的人設,以及小說中兩個角色相戀進而發生邊緣性行為的情節,引起部分肖戰粉絲的強烈不滿。

在某粉絲的號召和“粉圈文化”的影響下,2月26日,一批肖戰粉絲以“涉黃”、“淫穢色情”為理由,瞄準“耽美”題材的特殊性,集中舉報了AO3。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AO3官方微博正式宣佈網站在國內無法訪問。

首先受到牽連的是作品的首發地AO3,直接被404。

緊接著,微博、Lofter、bilibili......都成了這部分激進粉絲的戰場,導致不少高人氣耽美同人作品下架。

無端被波及的AO3其他用戶、其他耽美愛好者,甚至是支持耽美文化的路人們紛紛開始反擊,捍衛自己的創作和閱讀自由。Ta們衝進豆瓣,給所有肖戰參演的影視劇刷一星,同時開始抵制肖戰代言的產品。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耽美愛好者們貼出的口號


而就在AO3發表被牆聲明2個小時後,因完播而沉寂許久的《陳情令》的花絮視頻忽然增加百萬轉發,登上熱搜。

這一熱搜也引來網友新一輪的嘲諷。有評論直言:一個原本靠耽改劇火起來的男演員,粉絲卻通過舉報他的耽美同人,導致一個國際同人創作平臺被牆。何其諷刺。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在愛豆走紅之後,急著撕掉他耽改劇出身的標籤,與cp粉劃清界限,濫用舉報權——這些肖戰的粉絲,將“耽美”視作汙點,唯恐自家愛豆沾染半分,哪怕是在別人的筆下也不能允許。

但正如《下墜》的作者@迪迪出逃記 所說:“男人喜歡男人是病嗎?”

耽美作品是不是自誕生起就揹負著原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寫、在看?喜歡耽美的人,到底在喜歡什麼呢?

來看今天的文章。


01.“耽美”到底是什麼?

雖然“懂的人自然會懂”,但對於不熟悉“耽美”的路人,我們依然想要給到一個明確的定義。

“耽美”作品,是指那些描寫同性之間愛情的小說、漫畫、影視等文藝作品,也就是戀愛雙方為同一性別的言情作品。雖然理論上,耽美的角色可以是任何性別,但在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耽美作品都在描寫男性間的“兄弟情”。

如果你不熟悉耽美文化,可能會對它有以下疑問或誤解:


Q1:耽美作品就是“不可描述”嗎?

A1:不一定。

在這一點上,耽美作品和普通小說沒有什麼不同,一些涉及性愛橋段,另一些則完全不會寫到“脖子以下部分”的互動。比如,“清水文”就是一類不含任何性愛描寫的耽美作品。

至於有性愛橋段的作品,作者通常會在文前預警,或以tag標註,來勸退不喜歡或不適合閱讀此文的讀者。就算是新手乘客,也能分清坐的是寶馬還是奔馳。


Q2:只有彎的才看耽美嗎?看耽美會被“掰彎”嗎?

A2:不只,以及不會。

大量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耽美愛好者都是“直女”。對她們來說,看男人談戀愛和跟男人談戀愛一點不衝突。

而愛好耽美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有著其他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耽美的讀者群體是非常多元的。(對,別不信,真的有直男看耽美!)


Q3:耽美小說裡描述的愛情和真實的同性戀情一樣嗎?

A3:有差別。

耽美作品本質上是言情小說的另一種形式,裡面的人物、故事通常比較理想化。如果想通過耽美小說去理解真實的同性戀情,會產生很大的偏差。

與同志文學不同,耽美作者多為女性,內容體現了更多的女性視角。它更貼近女性理想中的男性之間的愛情,而不反映真實的男性之間的愛情。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02.“直女”看耽美,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1.尋求愛情故事更多的可能性

相對普通的言情來說,耽美的故事劇情、人物關係都有更多可能性。

在傳統言情作品中,女主多是傻白甜形象,即使是火了一陣的“大女主”設定,那些女主的成功,依然依賴男主的愛和保護。

而在許多耽美小說中,戀愛雙方並肩作戰、相互成就。這種平等的人物關係設定,會帶來更豐富的閱讀體驗。

2.出於對男性情感世界的好奇

一位“直女”這樣解釋自己看耽美的原因:“我喜歡男人,想了解他們,所以去讀以男性為核心的小說”。

對大部分愛好耽美的“直女”來說,耽美是一條通往男性心理的途徑:為了創作,她們要換位思考;因為閱讀,她們感同身受。通過耽美作品,“直女”可以接近男性、理解男性,以彌補現實中兩性交流的缺憾。

3.閱讀耽美作品,是異性戀者對邊緣性別和性愛經歷的“試探”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異性戀者沒有機會體驗複雜的性別認同、同性愛情,或是多元的性愛方式。耽美對Ta們來說,就像一個實驗空間。在其中,讀者可以體驗更復雜的性別身份,感受不一樣的愛情,解鎖多樣的性實踐(Welker,2006)。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03.通過創作和閱讀耽美,女性在表達什麼?

1.對父權文化下“男強女弱”的反抗

在異性戀視角的文學、影視作品中,女性長期作為“客體”出現。她們被男性角色觀察、評論,為了男性你爭我搶,並最終歸屬於男性。

而耽美則是女性影響、塑造、挑選男性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男性成為了客體,女性藉此將兩性關係的支配權力抓在自己手裡,挑戰父權文化下的權力結構;通過在作品中將男性客體化,反抗女性被客體化的現實。

相比起言情作者,耽美作者會更有意識地塑造勢均力敵的戀愛雙方,解構傳統異性情侶“一強一弱”的形象特徵,此表達女性對平等、獨立的社會地位的追求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2.對傳統性別規範的質疑和打破

在耽美的世界中,性別、性取向、性別認同都是流動的。許多以往只出現在女性角色身上的特徵,會集中在男性角色身上,例如長相清秀、溫柔體貼、顧家顧孩子,等等。女性通過耽美,將女性的氣質和責任賦予男性,藉此質疑傳統性別分工,打破傳統性別規範。

3. 對性慾的接納、表達和體驗

在現實社會中,女性表達性需求,往往會被認為是淫蕩的、不潔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耽美也是女性表達性慾的自由地。

通過描寫、閱讀男性之間的吸引與性張力,女性得以展現自己對於理想中男性身體的欣賞,及對情慾的渴望。對於一些尚未有過戀愛及性經驗的女性,耽美讓她們安全地“體驗”到戀愛與性,而不用擔心現實中約會的風險

4. 對理性化的愛情的嚮往

藉由創作耽美作品,作者傾注了自己對於理想愛情的嚮往,特別是戀愛雙方權力的對等,以及相互之間的理解、體諒和支持。而讀者亦被作品中關於“理想愛情”的圖景吸引,希望這些特徵能出現在自己的戀情中

同時,因為性別相同,在耽美的世界裡,生育這一話題不再重要。讀者在閱讀時也可以暫時忘掉“傳宗接代”的現實壓力,沉浸在單純因為愛情長相廝守的美好中,體驗與現實不同的親密關係敘事


心理學:“耽美”到底是什麼?從“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說起


耽美作品不是新生事物,近幾年更是因為改編網劇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但仍然與主流保持距離,“圈地自萌”。在流量經濟盛行的當今,其他人或許巴不得上熱搜,但很多耽美愛好者卻希望能“安靜地寫文看文”,不受打擾。

畢竟,大眾對於耽美的看法,仍然充滿了誤解和抗拒。有的人認為這是“變態”的、“汙穢”的。也有的人態度雖然相對寬容,實際上仍然拒絕理解,這些女性為何“放著現實的戀愛不談”,偏要在文字的海洋裡“耽之於美”。

事實上,通過耽美,女性在尋找的不僅是另一種愛情,更是自身的力量。在寫作和閱讀的過程中,她們不斷在追求、爭取和創造著一種更多元、更平等的話語環境。

或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耽美仍然是不被世人接受的“小眾愛好”,但我們相信,每一次接觸和了解,都會讓我們離彼此更近一點。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