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楊秀清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裡,卻對他頗為忌憚

太平天國是清朝末年異軍突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天王洪秀全建都天京,幾有與清廷爭奪天下的架勢。

不過,東王楊秀清卻藉著假託天父下凡的名義,屢屢挾制天王洪秀全,實際把控著太平天國的朝政。

天王洪秀全躲進深宮,成了東王楊秀清忽略的對象,而他的大哥國兄洪仁發,則被楊秀清視為眼中釘。


假託天父斥責

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洪仁發被三弟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為國兄,受到了拜上帝會信眾的敬重。

但太平天國面臨的形勢很嚴峻,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在清軍多次進剿未果後,派首席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阿魯特·賽尚阿為欽差大臣,率都統巴清德、副都統富察·達洪阿馳防,三戰三捷後,上疏咸豐帝道:

“粵西寇眾皆烏合,惟東鄉僭號設官、易服蓄髮有大志,兇悍過群盜,實腹心大患。”

然而,由於清軍將領之間意見不一,太平軍很快突圍,佔領永安州,天王洪秀全在這裡完成建制,冊封楊秀清為東王,軍事由他來做決斷,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秦日綱、胡以晃等48人任丞相、軍師等職。

楊秀清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裡,卻對他頗為忌憚

雖然當時洪仁發只有一個國兄的稱謂,既沒有封爵,也沒有職務,但大權在握的東王楊秀清卻對他這個天王大哥頗為忌憚,每次假託天父下凡時,都要對洪仁發痛加斥責,以此來打擊他的信心。

洪仁發很憋屈,但看到貴為天王的三弟洪秀全也對東王楊秀清畢恭畢敬,他也只能忍氣吞聲。


遲到自請杖責

清朝咸豐二年(1852年),洪仁發的三弟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聽從東王楊秀清的計策,從永安州突圍直奔廣西省城桂林,接著又經興安、全州,轉至湖南長沙。

清軍疲於奔命,無法對太平軍進行有效攻擊,不過南王馮雲山在經過全州時被炮彈打中死去,西王蕭朝貴則在進攻長沙時陣亡。

太平軍並沒有停頓,而是繼續攻陷嶽州,東下漢陽,直達湖北省城武漢。

清朝咸豐三年(1853年),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撤換久戰無功的首席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阿魯特·賽尚阿,先後改派兩廣總督徐廣縉、廣西提督向榮為欽差大臣,但還是無法阻擋太平軍前進的步伐。

太平軍離開武漢後,進九江,下黃州、武昌、蘄水等十四個州縣,接著又破安慶,水陸並進攻陷金陵(今江蘇南京)。

楊秀清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裡,卻對他頗為忌憚

洪秀全隨後定都金陵,號“天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謁明太祖的孝陵,並在祀典上宣讀祝詞道:

“不肖子孫洪秀全得光復我大明先帝南部疆土,登極南京,一遵洪武元年祖制。”

同年七月,東王楊秀清傳百官到東王府聽令,只有洪仁發一個人晚到,楊秀清認為這是對他不敬。

洪秀全知道後,覺得很不自在,立即下詔命大哥洪仁發到東王府請罪,要求東王楊秀清杖責。

東王楊秀清剛開始假裝不肯杖,後來在洪仁發的極力請求下,才命人杖責他。


東王陰影太大

清朝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欽差大臣、湖北提督向榮很快抵達天京,駐軍孝陵衛,建立江南大營;欽差大臣、都統博爾濟吉特·琦善率直隸、陝西、黑龍江馬步諸軍,駐軍揚州城外,建立江北大營,伺機進攻天京。

洪仁發的三弟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等人一方面加強天京的防守,另一方面派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等人率軍北伐,後於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先後敗亡,卻也極大地牽制了清軍的北方力量。

楊秀清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裡,卻對他頗為忌憚

東王楊秀清指揮太平軍試圖解除天京被圍的局面,但多次失利,他退回城後,對北王韋昌輝等人說道:

“江南大營不走,吾輩無安枕日矣!現其勢方銳,不可敵也。當乘其罷徐圖之。”

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四月,江北大營被太平軍攻破,五月江南大營也被攻破,欽差大臣向榮退守丹陽,不久憂憤成疾死於軍中。

天京的壓力大大減小,東王楊秀清作為太平軍總指揮受到眾人稱頌,洪仁發也因懼怕楊秀清,只好規規矩矩,不敢有任何不法舉動。


悅史君點評:洪仁發除了是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國兄,只是閒人一個,但東王楊秀清卻不敢掉以輕心,一再敲打他,直到完全屈服。

然而,楊秀清在勝利的頂點,卻不知道洪仁發和他的三弟洪秀全,已經忍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