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萎縮性胃炎的症狀有哪些?

常有飽脹、疼痛,可能萎縮性胃炎的表現

一、萎縮性胃炎臨床表現

萎縮性胃炎臨床表現形式多樣,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為非特異性消化不良,上腹部不

適、飽脹、疼痛是該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可伴有食慾不振、嘈雜、噯氣、反酸、噁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狀,部

分患者還可有乏力、消瘦、健忘、焦慮、抑鬱等全身或精神症狀。上述症狀可由飲食不當、情緒激動或抑鬱、勞

累和氣候變化而誘發。消化不良症狀的有無及其嚴重程度與組織學所見和胃鏡分級無明顯相關性。

萎縮性胃炎的症狀有哪些?

二、採集病史時需瞭解:

①症狀發生的性質、程度和頻率;

②可能的誘發或加重因素,如進餐、情緒、受涼、藥物等,有無夜間症狀;

③食慾、進食量有無變化,有無體重下降以及營養不良狀況;

④患者的進食行為、心理狀態以及是否影響生存質量;

⑤有無重疊症狀,如燒心、反酸、胸骨後疼痛、腹瀉或便秘等;

⑥仔細詢問有無報警徵象,如消瘦、貧血、上腹包塊、黑便等,對有報警徵象者建議進行血清腫瘤標誌物篩查

及影像學檢查,並儘早行胃鏡及病理組織學檢查;

⑦注意有無消化道腫瘤家族史;

⑧對焦慮、抑鬱明顯者,建議行專科診斷和評估。

萎縮性胃炎的症狀有哪些?

三、發病機制

長期以來認為萎縮性胃炎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證據支持幽門螺桿菌感染為萎縮性胃炎的發病

原因,且與萎縮性胃炎活動性改變及反覆難愈有關。此外與環境因素、宿主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反應性、膽汁反

流、免疫、遺傳、年齡、高鹽及低維生素飲食等因素有關。

四、病因病機

胃在生理上以和降為順,在病理上因滯而病。該病主要與情志失和、飲食不調、外邪犯胃(包括幽門螺旋桿菌

感染)、藥物所傷以及先天稟賦不足脾胃素虛等多種因素有關。上述病因損脾傷胃,致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

中焦樞機不利,氣機升降失調,從而產生氣滯、食停、溼(痰)阻、寒凝、火鬱、血瘀等各種病理產物,諸鬱阻

胃,進一步妨礙脾胃氣機之升降;另一方面由於脾胃運納功能受損,氣血生化乏源而致胃絡失養。該病病位在

胃,與肝、脾兩髒密切相關。萎縮性胃炎 病程較長,臨床常表現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本虛主要是脾氣虛

和胃陰虛,標實主要是氣滯、溼熱和血瘀,脾虛、氣滯、血瘀是其基本病機,其中,血瘀是最重要的病理因素,

是疾病發生髮展甚至惡變的關鍵病理環節。

萎縮性胃炎的症狀有哪些?

5.1 摩羅丹

 每次55 ~110粒,每日3次。和胃降逆、健脾消脹、通絡定痛,適用於本虛標實證。

5.2 養胃舒膠囊 每次3粒,每日2次,適於氣陰兩虛證

5.3 氣滯胃痛顆粒 每次5g,每日3次;胃蘇顆粒15g/次,口服,每日3次,適用於氣滯證。

5.4 保和丸 每次6g,每日2次,適用於溼滯食積證。

5.5 香砂六君丸 每次9g,每日2次,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5.6 香砂養胃丸 每次9g,每日2次;附子理中丸水蜜丸6g/次,大蜜丸1 粒,每日2~3次,適用於脾胃虛寒證。

5.7 陰虛胃痛沖劑 每次10g,每日2次,適用於胃陰不足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