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世界最厲害的河流之一的“亞馬遜河”,至今仍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這是為什麼?

Linfeel



亞馬遜河2010年前沒有橋樑。亞馬遜河岸被原始的、不可穿越的雨林包圍著,城鎮非常少,道路稀少,2010年前從來沒有建造過橋樑,所以穿越它的唯一方法是坐船。2010年,第一座橋在亞馬遜河支流之一(里奧內格羅河)建成,該支流位於著名的旅遊接待地馬瑙斯。這是擁有1100多條支流的亞馬遜河有史以來第一座橋樑,這座橋是世界上最複雜、最長的橋樑之一。



1541年,西班牙探險家弗朗西斯科·德·奧雷利亞納進入南美洲的一片廣闊雨林。在這個稠密的生態系統中間是一條巨大的河流,不同於西班牙人所見過的任何地方。這裡也有很多土著戰士保衛這條河和雨林。這些戰士中有許多是女性,這使得奧雷利亞納以希臘神話中傳奇的女性戰士的名字命名這個地區為亞馬遜。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第二長的河流,僅次於尼羅河。自從奧雷利亞納時代以來,它就一直是外來者著迷的地方,也是數百萬稱之為家的人永恆的生命源泉。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河流,絕對值得從神話中得到一個名字。



亞馬遜河是南美洲最大的河流,流經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巴西的部分地區。亞馬遜河起源於安第斯山脈的融雪和天然泉水。它長6440公里,在巴西海岸注入大西洋。然而,確定這條河的確切大小有些困難。安第斯山脈有多種水源,還有200多條支流,亞馬遜河與該大陸的許多水系相連。



亞馬遜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它的大小,還有它流動的水量。亞馬遜河及其支流的流域面積為691.5萬平方公里。就面積而言,這相當於整個南美大陸的三分之一。就流量而言,這比世界上接下來的7條最大的河流加起來還要多。事實上,亞馬遜河向大西洋注入瞭如此多的淡水,以至於海水的鹽度被稀釋了近160公里。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甚至說沒有之一,這是世界公認的。因為亞馬遜河創造多個世界第一。



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北部,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河流流量每秒鐘達21.9萬立方米,是世界其他三大長河——長江(中國)、尼羅河(非洲北東北部)和密西西比河(美國)總和還要大數倍。大約是長江的7倍,佔全世界所有河流的流量的20%。

亞馬遜河流域第一。亞馬遜河流域,總面積高達691.5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比兩個印度還要大,也幾乎相當於大半個中國的面積和二十個德國,佔整個南美洲的總面積近40%。



亞馬遜平原面積世界第一。亞馬遜河流域,沖積出世界上最大的一塊平原,面積為560萬平方公里。

亞馬遜河流域上坐落著世界第一大雨林——亞馬遜雨林,面積550萬平方公里,佔整個世界的雨林面積的一半,全世界的森林總面積的20%。

亞馬遜河的支流也是世界最多的,支流多達1.5萬條。亞馬遜可只有在長度上輸給了尼羅河(6670公里),通常認為亞馬遜河的長度為6400公里,只比尼羅河短270公里。



以上資料都可以證明亞馬遜河是一個資源大寶庫,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但卻不需要從沒有一座跨亞馬遜河大橋來證明。這是因為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手段,建一座橫跨亞馬遜河的大橋並不是什麼難事。

畢竟亞馬遜和是坐落在平原地帶,地勢非常平坦,建橋的難度非常小,只是說亞馬遜和經常發洪水,橋樑需要加固,即便如此,在亞馬遜河上建大橋的難度不會高於在高原凍土上建橋。

那亞馬遜河上沒有橋樑,基本上是因為亞馬遜河流域人口太少,而且居住分散,根本沒有建設橋樑的必要。整個亞馬遜平原上,已經統計的人口只有1500萬人,這些人口基本上都是比較原始的印第安人,過著漁獵的生活。



而建設一座跨亞馬遜河的橋樑浪費代價太大,根本不划算,更無法收回成本。基於這幾點考慮,才沒有在亞馬遜河上建橋樑。


大正看世界


如果亞馬遜河上真的沒有一座橋的話,那隻能說他“生”錯了地方,要是在咱爺們兒手裡,你只要把錢給我打到位了,你指哪兒我建哪兒。

如果你看過《狂蟒之災》,恐怕就能認識到亞馬遜河周圍這片雨林有多危險,雖然這些是經過一些藝術手段誇張,但也表明了在這片潮溼,植物茂盛的原始森林中,還是以動物居多的。

當然,沒有在這裡建橋的原因不是什麼技術難題,我想主要是出在財政和規劃上。

亞馬遜河流域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在赤道附近,這種地方年降雨量很多,亞馬遜河口年平均流量高達每秒21萬立方米,在亞馬遜河長年累月的淤泥滋養下,有眾多生物在這裡繁衍生息,擁有世界上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而且這裡河流蜿蜒,湖沼眾多,蟒蛇,鱷魚,食人魚的存在也潛藏著很多危險。

亞馬遜河途經巴西,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圭亞那等國家,但主要還是在巴西境內,巴西經濟並不是很發達,也是金磚四國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它的一些公共設施比較陳舊,特別是在公共交通方面,一級二級公路鋪設不足,在運輸方面制約性很多,交通並不便利,而且由於資金問題,巴西對於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捨得投資,原始森林雖大,卻並沒有多少商機。

亞馬遜河兩岸人煙稀少,並沒有什麼大型城市,所以也不需要在亞馬遜河兩岸來回穿梭,而且土著人在這裡並不是很多,都是一些小部落,他們都有自己的小船兒,一般也就是出來打打魚,串串門什麼的,根本就用不上這個大橋,巴西財政有限,連巴西城市內的公路都沒有做到路路通,又何況是一個人煙稀少,利用價值很低的亞馬遜大橋?

沒那麼多閒錢,而且在亞馬遜搞旅遊對巴西也不是什麼適合的項目,裡面有些部落是受巴西保護的,不是你想進去就可以進去的,因為怕外面的人給他們帶來病毒,想要進去還得體檢幹嘛的,所以建大橋的意義不大。


風雲一點通


我是建築人,我說兩句:

1、那是因為它沒在中國。

2、基建狂魔絕不是浪得虛名!

3、你可能畫不出來,但我能建得出來…


建築界一哥


亞馬遜屬於世界上“最厲害”的河之一不假,因為亞馬遜河擁有世界所有河流中的多項“之最”,比如支流最多、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等,但是亞馬遜河的厲害與至今沒有建設一座橋樑並無直接性關係。先說說世界橋樑技術,以我國的基建水平為例,跨海大橋、高原橋樑、峽谷橋樑的技術都非常成熟,要在亞馬遜河流上建設橋樑幾乎是手到擒來,雖然亞馬遜河流大部分流域面積都處在熱帶雨林氣候,河道豐水期平均寬度可達到60公里,但是這比之高原環境、地震帶環境、跨海環境來講並不是什麼難題,無非就是增加橋的長度,以及做好洪峰防禦工作,更何況整個亞馬遜河流基本都處在平原環境上。
之所以亞馬遜河流上沒有建設橋樑,主要是沒有必要建設,橋樑的存在是為了縮短兩岸距離,方便兩岸來往,從而進一步促進地區貿易往來,以達到促進經濟的目的。亞馬遜河所在地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地區,但是也處在赤道穿越區域,這就造就了大面積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潮溼炎熱很少有常住人口,耗資建設橋樑的作用微乎其微,簡單的出行依靠船隻就好。以亞馬遜河流域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例,總面積是850萬平方公里,比我國只少了100萬平方公里,但是巴西的人口只有兩億,與我國的14億人口相差巨大,巴西的兩億人口主要分佈在巴西高原上,也就是東南沿海地區,巴西高原的面積足夠大,完全可以容納兩億人發展,所以根本沒有必要退而求次的在北部熱帶雨林生活,這樣亞馬遜河流上沒有建設橋樑就可以理解了。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是世界上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和支流數量最多的河流。亞馬孫河所在的區域屬於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形成了壯觀的亞馬孫河水系。所以,稱亞馬孫河為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之一應該也是名副其實的。

不過,是不是因為亞馬孫河厲害,所以就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呢?這個其實不然,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來理解什麼是“交通”。交通是指利用交通工具從而實現人員和貨物的空間轉移,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人類對於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就會建設越來越多的交通線路,包括橋樑。

從上述解釋中,我們可以理解之所以沒有橋樑跨越亞馬孫河,不是因為河流有多麼厲害,而是因為亞馬孫河流域氣候潮溼悶熱,熱帶雨林植被茂密,不適宜人類大規模居住,所以人口分佈很少,也就沒有什麼交通需求,也就沒有建設大橋的必要。換句話講,在亞馬孫河上建設橋樑是不划算的。不過,好像在巴西馬瑙斯有一座跨越亞馬孫河北岸最大支流內格羅河的大橋。


地理沙龍


我們都知道世界第一大河是亞馬遜河,卻對它到底有多大沒什麼概念,本文就來講一講。

我們知道世界第一大平原是亞馬遜平原,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這裡有著全世界最為豐富的動植物物種,這裡被稱為“地球之肺”,造就這一切的正是這裡的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有多大?可能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世界第一大河,對它有多大很有明確的概念,這裡做一下橫向比較,我國最大的河流是長江,年徑流量高達9600億立方米,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然而亞馬遜河的年徑流量是長江的7倍,近7萬億立方米,也就是說它每年流到大海中的水相當於7條長江注入大海的水量,每秒鐘就有21.9萬立方米的水匯入大海,世界排名前10的大河中,除亞馬遜河之外的其他9條大河的總流量相加,也就比亞馬遜河水流量多一點點,其水流量大約相當於全世界所有河流匯入大海水量的20%,也就是說在全世界流入大海的河水中,有1/5的水量都是由亞馬遜河貢獻的。






亞馬遜河的河流非常寬,從入海口處上溯1600公里處的河道仍然寬達12公里多,豐水期的河道更是寬達40公里,有“河海”之稱,所以亞馬遜河干流上至今據說還沒有一條橫跨河流的橋樑,不過其原因除了亞馬遜河河流太寬之外,也是這裡人口稀少,大城市不多,因此建造大型橋樑的社會和經濟價值不大。


亞馬遜河的流域面積也非常大,達691.5萬平方千米,佔南美州總面積的40%,是流域面積第二大的剛果河流域面積的兩倍多,基本相當於整個澳大利亞大陸的面積了,如果把這條河流放在我國的話,超過70%的國土面積都屬於這條河流的流域面積。亞馬遜河的支流也非常多,注入其中的支流河流數量超過1.5萬條。





亞馬遜河水量之所以如此巨大,也是因為它處於降水量豐富的赤道附近,受赤道西風帶影響,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水汽翻越安第斯山脈後冷後降雨,使得這裡全年降水豐富,這裡產生的水汽也會受西風帶以及地形的影響變成雨水降落下來,因此這裡每天的午後幾乎都會下一場大雨,豐沛的雨水使得這裡植被覆蓋良好,才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且衝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巨量的水流使得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寬達330公里,入海口到海洋中近200公里的地方基本都是淡水,可見其水量有多麼的豐富。


人類的方向


亞馬遜河干流上目前還沒有必要建橋。

一,整個亞馬遜平原幾乎都是人煙稀少的熱帶雨林區,沒什麼現代化大城市,兩岸交流活動量小,沒有建橋的價值驅動力。類似於我國的珠港澳大橋,論證了很多年,建成後車流量太少,沒有投資回報。

二,亞馬遜平原幾乎全部是沖積平原,而且,河底下還有暗河,地質條件要求更高的建橋技術。目前,巴西本國技術還不夠。如果中國沒有投資意願,世界其他國家都只能望而卻步了。

三,亞馬遜河干流的氣候。熱帶雨林區的疫障限制了絕大部分路橋公司進駐。而且,亞馬遜河河面寬闊,大西洋潮汐可以上逆超過1000公里。施工條件也拒絕了大部分的路橋建設者。

四,亞馬遜熱帶雨林區注重的是生態價值。亞馬遜平原是地球之肺,數百萬平方公里熱帶雨林為地球造氧。水運是現代工業的命脈,但寬闊綿長的亞馬遜河畔幾乎沒有工業大城市。相比於長江密西西比河萊茵河,亞馬遜河沒見幾條船。當然,水運都沒有價值,陸運的橋樑更沒必要了。


聶敏104888541


主要是亞馬遜河不在我們這裡。在基建狂魔面前,亞馬遜河的這些困難都不是困難。

對於亞馬孫流域主要所在地巴西來說,在該河上面沒有建橋的原因主要有那麼幾個:

一是經濟利益。亞馬遜河流域是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地區,號稱“地球之肺”,因此該地區雖然動植物資源豐富,但處於未開發狀態(從生態角度來說可能不開發更好),而且亞馬孫流域本身基礎建設落後,想要建橋首先要做其它一些道路等等,所以亞馬孫流域雖然資源豐富,但目前來看,在該河上面建橋所付出的成本要遠高於所得的經濟利益,實際上就是不值得。

二是人口因素。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而亞馬孫流域由於處於熱帶雨林地區,氣候溼熱,不適宜人類居住,只有少部分人生存在該地區,所以對於政府來說,在該河上建設大橋不能產生政治利益。

三是政治因素。巴西作為直選總統制國家,對於全國力量的集中能力缺乏,政策延續性比較差。每一屆政府出臺的政策都需要平衡考慮選眾的要求,所以對於亞馬孫河流域地區來說,政治地位的相對較低,導致對於亞馬孫河流域的資源也相對就會少。

四是技術因素。作為全球第二長河,全球第一大流量的大河,想要在其上面建設大橋,需要積累的技術也不是輕輕鬆鬆的,對於巴西來說,可能就是個難題。

但這些因素在我們這兒都不是難題,人口太多,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跨海大橋都建了N座了,技術不成問題。所以主要還是亞馬孫河沒在我們這兒。


時光之意



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是南美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發源於秘魯安第斯山脈。流經亞馬孫平原,在巴西的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全長6500公里,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和支流數量最多的河流。亞馬孫河所在的區域屬於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形成了壯觀的亞馬孫河水系。所以,稱亞馬孫河為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之一應該也是名副其實的。



不過,是不是因為亞馬孫河擁有眾多之“最”,所以就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呢?其實不然,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來理解什麼是“交通”。交通是指利用交通工具從而實現人員和貨物的空間轉移,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人類對於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就會建設越來越多的交通線路,包括橋樑。



那麼,之所以沒有橋樑跨越亞馬孫河,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首先,亞馬孫河流域氣候潮溼悶熱,熱帶雨林植被茂密,根本不適宜人類大規模居住。我們以亞馬孫河流經的主要國家巴西為例,巴西人口主要分佈於東南沿海地區,巴西高原的熱帶雨林地區人煙稀少,也就沒有什麼交通需求,也就沒有建設大橋的必要。



換句話講,在亞馬孫河上建設橋樑不是技術和資金問題,而是不划算的。不過,好像在巴西馬瑙斯有一座跨越亞馬孫河北岸最大支流內格羅河的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